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的体表心电图定位

    作者:仇宝华;曹艳君

    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在临床上是一种不太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但其又如其它室上性心动过速一样,通过射频消融治疗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尽管射频消融治疗前需要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然后进行标测定位、消融,但通过体表心电图能对房速起源点快速定位,大体上指导房速的射频消融,缩短标测时间和X线的曝光时间.本文主要介绍了左右心房不同起源点房速时体表心电图各导联P波形态变化,综述相关文献,总结规律,提高通过识别心电图定位FAT的能力.

  • 典型心房扑动合并局灶房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及电生理特点

    作者:孙奇;郭晓刚;刘旭;周公哺;戴晨旭;马坚;陈柯萍;戴研;张澍

    目的:总结典型心房扑动(房扑)合并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电生理特性。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4年9月在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成功消融的典型房扑合并局灶房速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电生理检查结果。结果263例典型房扑的患者中,5例(1.9%)记录到6种局灶房速,其中2例房速起源于界嵴上部、2例起源于右上肺静脉口部、1例分别有起源于左心房后壁及冠状静脉窦口的2种房速。结论极少数典型房扑患者可合并局灶房速,这些局灶房速可来源于多个异位兴奋灶。

  • 心房后间隔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征及射频消融

    作者:欧阳静娥;王祖禄;李世倍;梁延春;杨桂棠;金志清;于海波;梁明;韩雅玲

    目的 探讨起源于心房后间隔及邻近区域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心脏电生理特点及射频导管消融特点.方法 入选23例患者,男12例,女11例,平均年龄(48.3±19.3)岁,自发或心房程序刺激诱发房速后,分析体表心电图P'波特点并于后间隔各个部位进行激动标测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 23例心房刺激均能反复诱发或终止房速,平均周长(346.7±61.8) ms,房速时P'波时限明显短于窦性心律时P波时限[(86.2±14.0)ms对(115.4±19.9) ms,P<0.05].体表P'波表现为Ⅰ导联多呈等电位线,下壁导联呈深倒负向波,aVR和aVL导联呈正向波,V3~W5导联呈负向波.常规激动标测,所有患者于冠状静脉窦口(CSO)附近标测到相对提前的心房激动,其中12例起源于右后间隔,6例起源于CSO及近端,2例起源于心中静脉,3例起源于左后间隔.靶点提前体表P'波平均(34.4±18.0) ms,放电开始至心动过速终止时间为(6.2±4.2)s,11例患者放电过程中出现交界区心律.所有患者均消融成功,其中3例需应用盐水灌注导管.随访4个月~ 10年,无复发病例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后间隔局灶性房速P'波形态具有特异性,对导管消融定位意义较大.由于解剖的复杂性,部分病例标测和消融困难,需结合右心房后间隔、冠状静脉窦(CS)内和/或其分支、左心房后间隔等多部位标测和/或消融方能获得成功.

  • 左心耳来源的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特点和治疗

    作者:杨秀婷;金元超;曾艳;张雨薇;何阳春;刘启功

    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相对比较少见,而左心耳来源的房速更为少见[1].本文报道1例起源于左心耳的局灶性房速的临床特点及处置策略.病历资料患者,女,33岁,因"发作性心悸1年,加重3个月"入院.患者近1年来常感心悸,呈突发、突止,发作时心率明显加快,外院多次做心电图提示为室上性心动过速.近3个月来心悸呈持续性,剧烈活动时感喘气、胸闷,无胸痛、黑曚、晕厥等,先后服用心律平、胺碘酮、异搏定、倍他乐克和地高辛等药物无效.此次为进一步诊治入住武汉同济医院.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和肺部疾病等病史.

  • 心耳起源房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二例

    作者:刘俊鹏;杨杰孚;施海峰;文莉

    2例心耳起源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表现为无休止、难治性.电生理检查分别提示为右心耳及左心耳起源,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后成功,术后无复发.

  • 40例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

    作者:薛枫;惠杰;蒋彬;邹操;陈弹;刘明;李勋;蒋廷波;杨向军

    目的 总结本院射频消融治疗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的消融点、方法及疗效.方法 分析5年间40例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房速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消融靶点的分布、消融术的成功率和特殊起源点的消融方法,随访复发情况.结果 ①起源于右房的房速多于左房(60% vs 40%).右房常见消融点依次为右房间隔、界嵴、三尖瓣环、冠状窦口、上腔静脉和右心耳.左房常见消融点依次为肺静脉、左房间隔和左心耳.②射频消融治疗的成功率为85% (34/40).85%的患者在EnSite 3000三维标测指引下消融.③起源于右房间隔His束旁的6例房速通过无冠窦消融成功治愈4例,另2例于His束周围低功率消融失败.结论 三维标测系统指引下行射频消融治疗局灶性房速效果肯定.His束旁起源的房速可通过主动脉无冠窦内消融.

  • P波对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起源部位的预测价值

    作者:田雪芬;魏云;陈朱;杨福纯

    目的:探讨通过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发作时的P波形态初步诊断左、右房速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8例)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患者心电图,经成功的消融术治疗证实.结果:心电图与消融治疗诊断局灶性房速起源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V1导联房性P波负向或正负双向预测右房房速的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97%;Ⅰ导联和aVL导联P波负向预测左房房速的特异性分别达到了98%和95%,但敏感性分别仅有33%和62%;而V1导联P波正向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100%和95%.结论:通过房速发作时的P波形态分析,可初步预测房速的起源部位,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刘增长;殷跃辉;佘强;兰先斌

    目的:观察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比较常规标测与Carto系统标测的结果差异.方法:50例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了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32例采用常规标测,25例采用Carto系统标测(包括常规标测消融失败的7例).平均随访20±11月,观察常规标测组和Carto系统标测组射频消融即刻和远期成功率及安全性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同时比较二组X射线暴露时间.结果:①常规标测组和Carto系统标测组射频消融即刻成功率分别为78%、100%,远期成功率分别为68%、96%,无1例发生并发症;成功术后,由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引起的症状消失.②Carto系统标测组X射线暴露时间明显少于常规标测组.结论: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率和安全性高,Carto系统标测比常规标测更有优势,且明显减少X射线暴露时间.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