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针刺对女性更年期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其对DA、NE、5-HIAA的影响

    作者:周胜红;吴富东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探讨针刺作用机理.方法:60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针刺组穴取肝俞、肾俞、心俞等,采用平补平泻的手法,每日1次;对照组患者口服百优解20 mg,每日1次.两组于治疗前及治疗的第2、4、6周末进行抗抑郁量表(HAMD)评定.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1个疗程结束后检测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和血清5-羟吲哚乙酸(5-HIAA)的含量.结果:治疗后针刺组的总有效率是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针刺组DA含量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虽有升高,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E与5-HIAA含量均明显升高,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可对机体全身功能进行良性的、综合的调节,提高单胺类物质在体内的含量,从而起到抗抑郁作用.

  • 针药复合麻醉颅后窝手术病人血浆儿茶酚胺的变化

    作者:杨庆国;陈锡明;杭燕南;许灿然;孙大金

    目的:观察针药复合麻醉对颅脑手术病人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影响.方法:30例颅后窝手术病人分为全麻组、针麻组和针药复合麻醉(GAE)组,测定围手术期外周静脉血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浓度.结果:针麻组儿茶酚胺水平从手术开始至术后3 h均显著高于全麻组和GAE组,术后第1~4天3组间无明显差异.全麻组和GAE组术中儿茶酚胺水平无明显变化,但术后明显升高.结论:从应激角度进行评价,与全麻比较,针麻用于颅后窝手术术中儿茶酚胺反应显著,并无突出优点.而GAE可明显抑制颅后窝手术病人术中儿茶酚胺反应.

  • 中药戒得安对小鼠吗啡戒断反应及血清单胺类递质的抑制作用

    作者:高剑峰;王晓辉;秦俊莲

    目的:观察中药戒得安对小鼠吗啡戒断反应及血清单胺类递质的影响。方法:皮下注射定量吗啡,建立小鼠吗啡依赖模型,腹腔注射纳络酮催瘾。根据小鼠戒断反应中出现跳跃的潜伏期和跳跃次数评定戒断反应的强度。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HPLC-ECD)检测血中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含量。结果:3种不同剂量(10、20、40 ml·kg(-1))的戒得安对小鼠吗啡戒断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量效关系。40 ml·kg(-1)的戒得安可抑制吗啡戒断反应引起的血清中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浓度的升高。结论:戒得安可抑制小鼠吗啡戒断反应,并抑制戒断反应引起的血清单胺类递质的升高。

  • 维生素D、5-HT、BDNF及NE在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变化及与抑郁病情的关系

    作者:李艳彬;蔡玉芬;李博

    目的 探讨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5-羟色胺(5-H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去甲肾上腺素(NE)的变化及与患者抑郁病情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确诊的PSD患者80例(PSD组)、卒中后未并发抑郁症的患者8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清25-羟维生素D、5-HT、BDNF、NE水平,并分析PSD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5-HT、BDNF、NE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关系.结果 PSD组的血清25-羟维生素D、5-HT、BDNF、NE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D组患者的HAMD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组、中度组PSD患者的血清25-羟维生素D、5-HT、BDNF、NE水平均显著高于重度组(P<0.05);轻度组PSD患者的血清25-羟维生素D、5-HT、BDNF、NE水平均显著高于中度组患者(P<0.05);PSD患者的HAMD评分与血清25-羟维生素D、5-HT、BDNF、NE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PSD患者的血清25-羟维生素D、5-HT、BDNF、NE水平较卒中后未发生抑郁的患者降低,并且与抑郁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 病灶定位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艳慧;李旅萍;林国华

    [目的]观察病灶定位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缺血性中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病灶定位围针组(31例)采用X线断层扫描成像术(CT)确定病灶位置,以CT所示病灶在同侧头皮的投射区为针刺部位;头针组(30例)采用传统的头针运动区和感觉区为针刺部位.针刺治疗30次,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以及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病灶定位围针组基本痊愈20例,显效10例,有效1例,无效0例;头针组基本痊愈11例,显效15例,有效4例,无效0例;统计结果显示,病灶定位围针组疗效优于头针组(P<0.05).两组均能降低患者血浆NE、E含量(均P<0.01),且以病灶定位围针组的作用更明显(P<0.05或P<0.01).[结论]病灶CT定位围针能明显改善中风病人的临床症状及体征,降低中风急性期患者血浆NE、E含量,从而减轻由于异常释放的NE、E造成的神经元功能障碍及继发性脑损害,使血管扩张、脑循环改善而促进脑组织的代偿能力,故认为病灶CT定位围针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一种有效方法.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血儿茶酚胺与中医证候的关系分析

    作者:李宜瑞;黄永强;陈晓刚;杨京华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血儿茶酚胺水平及其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测定80例ADHD患儿和32例正常儿童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的浓度.[结果]ADHD患儿血浆NE、E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中医辨证肾虚肝亢组NE、E水平与心脾两虚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浆NE、E水平之改变可能与ADHD患儿活动过多、冲动任性等临床症状的形成有关,而中医辨证肾虚肝亢证是否有交感神经兴奋的神经生化基础,有待进一步探讨.

  • 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赖新生;余瑾;庄礼兴;李建强;江钢辉;郑宗昌;张家维

    为探讨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简称 VD)的临床疗效,丰富针灸治疗 VD 等脑病的思路和途径,采用奇经八脉穴位结合八脉交会穴按时选穴(灵龟八法)而组成的奇经八脉针法,与目前临床报道较多的靳三针疗法进行临床对照研究,观察两组治疗 VD 的疗效.共治疗 VD 74 例,奇经八脉针法组治疗 39 例,靳三针对照组治疗 35 例,以 HDS、ADL、MMSE 等量表观察其疗效;同时检测血清自由基三项、一氧化氮(NO)、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色胺酸(TRP)的变化.结果:奇经八脉针法组总有效率为 82.05%,勒三针对照组为 85.71%,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表明奇经八脉针法和靳三针疗法治疗 VD 均能改善患者的智能指标,其机理可能在于针刺调节中枢神经功能,清除自由基,抑制血清 NE 和 NO 的过高分泌,促进机体内环境稳定,进而改善智能.

  •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作者:郑谅;李艳慧;庄礼兴

    为探讨针灸配合中药复元汤(主要由鹿茸、杞子、人参、丹参等药物组成)对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将 60 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及针灸中药结合组(简称针药组),每组各 30 例,治疗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长谷川痴呆评定表(HDS)评分值、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以及血浆儿茶酚胺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两组各临床疗效指标均有改善,尤以针药组显著.故认为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补肾中药治疗 VD 患者,不失为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 脑平衡仿生仪对肾型加压素性高血压大鼠单胺神经递质的影响

    作者:宋新红;夏双全;余瑾;莫志贤

    [目的]进一步证实脑平衡仿生仪(简称NTJ仪)调节中枢治疗高血压的机制.[方法]采用夹肾动脉并静注加压素的方法制备大鼠肾型加压素性高血压模型,观察NTJ(Nao-Tai-Ji)仪对模型大鼠血压及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结果]NTJ仪对大鼠急性高血压模型有明显的急性降压作用(P<0.05),能使血压降至接近正常水平,但对正常的大鼠血压无明显影响.NTJ仪治疗后能使模型动物下丘脑内的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下降(P<0.05).但对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NTJ仪降压可能机理是通过生物信息反馈方式,改善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平衡,激发大脑神经递质的潜能,降低下丘脑的中枢神经递质NE含量,影响下丘脑血管舒缩中枢的功能,从中枢向外周释放抑制信息,降低交感神经兴奋度,减少外周血管阻力,达到快速降低血压的效果.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