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水蒸气蒸馏及不同萃取纤维对白花蛇舌草挥发性成分分析

    作者:薛鹏;杨立新;曹英夕;张东;杨岚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固相萃取纤维头(PA,PDMS,PDMS-DVB)对白花蛇舌草挥发性成分的吸附性,并与传统的水蒸气蒸馏联用GS-MS(SD-GS-MS)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采用PA,PDMS-DVB,PDMS 3种不同类型的固相微萃取纤维头以及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联用GS-MS进行挥发性成分测定.结果:其中PA检测出50个成分,PDMS-DVB检测出51个,PDMS检测出18个.水蒸气蒸馏法检测出41个成分,与SPME法对比结果显示,相似度高的为PA,共有成分为21个,其次为PDMS-DVB 15个,PDMS 6个;有16个成分未在SPME法中检出.结论:HS-SPME-GS-MS方法可简便、高效地检测白花蛇舌草挥发性成分,但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水蒸气蒸馏联用GS-MS方法.

  • HS-SPME-GC-MS测定洋甘菊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

    作者:赵一帆;张东;杨立新;王坤;马悦;杨岚

    目的:分析比较洋甘菊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通过单因素考察依次筛选固相微萃取纤维头、样品量、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解吸附时间,得到佳萃取条件.以该条件萃取洋甘菊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测定其化学成分,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以7种主要挥发性成分为指标考察得到了佳萃取条件,即固相微萃取纤维头为PDMS/DVB型,样品量0.5g,萃取温度80℃,萃取时间10 min,解吸附时间1 min.从洋甘菊中鉴定出挥发性成分66个,全草、花、根、茎、叶中分别鉴定出挥发性成分40,31,27,29,35个,分别占挥发性成分总峰面积的84.58%,90.27%,82.41%,87.36%,82.10%.结论:洋甘菊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含量(以总峰面积计)由高到低依次为叶>全草>花>茎>根;不同部位含共有成分14个,花与全草含共有成分25种,分别占花与全草中已鉴定成分总含量的98%和88%.实验结果为洋甘菊以全草入药提供了化学物质依据.

  • 小儿推拿合并Bobath技术对脑瘫高危儿运动功能的影响

    作者:蔡红玮;徐开黄;何璐;焦鹏涛

    目的:探讨小儿推拿合并Bobath技术对脑瘫高危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脑瘫高危儿4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研究组采用小儿推拿合并Bobath技术治疗,对照组仪采用Bobath技术治疗.对治疗前后的效果分别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 -2)和Gesell发育量表(GDS)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6周、12周的PDMS -2得分和GDS得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推拿合并Bobath技术能在短期内更有效提高脑瘫高危儿的运动功能.

  • 高分子聚合物微流控细胞芯片的改性研究

    作者:赖梦君;张惠静;张莉;曹文轩;管潇

    目的 探讨2种不同硅烷化试剂对高分子聚合物材料PDMS芯片的改性效果和改性后芯片在细胞捕获/筛选的初步应用.方法 接触角实验考察不同硅烷化试剂处理的PDMS样本亲水性,筛选硅烷化试剂及其浓度,以芯片上的非特异性细胞捕获实验验证筛选结果,并连接抗体构建功能化芯片,进行细胞捕获实验的初步研究.结果 2种硅烷化试剂均对PDMS表面具有改性作用,其中在体积浓度为2% GPTMS处理后的芯片表面测得的接触角值小,芯片对细胞非特异性吸附为5.3%,固载抗体后芯片对细胞的净捕获率为53.96%.结论 本研究筛选出PDMS硅烷化反的试剂为GPTMS,佳浓度为2%,此条件下材料的亲水性良好,对细胞的非特异性吸附低,可用于功能化细胞捕获芯片的构建.

  • 一种PDMS制作的带有后向台阶的流动腔装置的构建及仿真

    作者:韩亚刚;蔡绍皙;蔡坤宝;蒋稼欢;张莉

    在研究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成因中,带有后向台阶的流动腔装置能更好的体外模拟出血液的流动情况.不同于以往的流动腔的制作方法[1,2],现采用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软刻法制作流动腔装置[3,4].本文介绍了这种带有后向台阶的PDMS流动腔的制作过程以及模拟体外血液流动的一些情况,这有助于了解人体内动脉的分叉或弯曲部位血液流动情况.

    关键词: 流动腔 PDMS 仿真
  • 婴幼儿神经发育疗法在脑性瘫痪康复治疗的疗效分析

    作者:田小玉;王秋;李娜;马丹;罗蓉

    目的 观察婴幼儿神经发育疗法(NDT)在脑性瘫痪(CP)患儿运动功能康复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采用NDT进行康复治疗的43例CP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NDT疗效分析.所有患儿每周至医院接受NDT 3~6次,同时辅以家庭康复训练.采取《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时及治疗6个月时,分别对患儿姿势能力(ST)、移动能力(LO)进行评分,统计学分析评分结果的改善情况.结果 CP患儿在接受NDT后,姿势控制能力和固定能力均取得明显进步,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阶段的CP患儿进步速度有一定的差异,一岁以内的CP患儿进步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岁CP患儿姿势控制能力和移动能力在治疗3个月时进步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6个月时有进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岁以上的CP患儿在治疗3个月,6个月时治疗分数有进步,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CP患儿的进步有明显的差异,单瘫和偏瘫患儿较四肢瘫和双瘫患儿进步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DT对不同年龄CP患儿的运动功能的疗效不同,特别是对早期CP患儿的疗效佳.NDT对不同瘫痪部位CP患儿的姿势能力与移动能力均有促进作用,但改善程度各异.采用NDT早期介入CP患儿的康复治疗,可以更好促进其运动功能的发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