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珠江水域广州口岸蚊类本底调查

    作者:邹海滨;宋卫;林厚炳;李建林;王玉芳;黎子强;梁慧懿;郑振武;于洋

    目的 掌握珠江水域广州口岸蚊类的本底情况,为口岸开展蚊类防控、完善蚊媒传染病防控机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人工小时法、紫外灯诱蚊法调查成蚊的种群构成、密度、季节消长等情况;采用勺捞法、集卵器法调查蚊类幼虫的密度、季节消长等情况.结果 共捕获成蚊7008只,经鉴定隶属于1科4属6种;优势种为致倦库蚊;成蚊年平均密度为15.81只从工·h(人工小时法)、0.20只/灯·h(紫外灯诱蚊法);季节消长呈单峰型,3~6月密度较高.蚊类幼虫年平均密度为0.03条/勺,季节消长呈双峰型,高峰期出现在5-7月和11-12月;年平均诱卵指数为0.33,高峰期在8月.结论 本次调查掌握了珠江水域广州口岸蚊类的本底情况.

  • 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医学媒介生物种群状况研究

    作者:闫清丽;潘德观;张建明;陆敏;符玉飞;肖舒

    [目的] 掌握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建成前后鼠、蚊、蝇和蜚蠊媒介生物种类的本底资料;了解其种群组成、密度情况以及季节消长规律,为"四害"的科学防治和传染病的有效控制提供依据;为及时发现并采取检疫措施控制国外的媒介生物传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3年10月~2005年4月在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范围内,按机场功能布局分为办公区、生活区、飞行区(跑道区)和货运区4大区域,根据不同的生境,在每一个大区随机选取有代表性的生态环境作为监测点.在监测过程中按照定人、定点、定期、定时、定诱饵和定监测工具的要求,对各种媒介生物均进行为期1年的动态监测.鼠类调查采用夹(笼)夜法,蚊类采用人工小时法、集卵器法、勺捞法,蝇类采用捕蝇笼诱捕,蜚蠊采用盒式诱捕法,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捕获鼠形动物,成蚊及幼虫,蝇类和蜚蠊,进行分类鉴定和统计分析.[结果] (1)通过对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范围内每种媒介生物各为期1年的调查,共捕获鼠型动物828只,经鉴定隶属2目2科4属7种,以小家鼠为优势鼠种,占捕获鼠型动物的50.60%,其次是臭鼩鼱占捕获鼠型动物的30.43%.年平均鼠密度为4.46%,季节消长曲线呈单峰型,鼠密度高月份为11月,其密度为9.28%,低月份为6月,其密度是2.16%.货运区和生活区以小家鼠为主,办公区和跑道区以臭鼩鼱为主.(2)调查中共收集成蚊2500只,经鉴定隶属2科4属5种,以致倦库蚊为优势种,占成蚊的72.76%.蚊类季节消长曲线呈单峰型,高峰期为10~12月,3~4月亦有1小高峰.成蚊以工棚内密度高,其次是跑道边上的岗亭.(3)调查中共捕获蝇类13488只,经分类鉴定隶属3科17属27种,以家蝇、丝光绿蝇、大头金蝇为优势种,其构成比分别为39.62%、20.93%、18.03%.蝇类活动高峰期是6~11月份.各生境中,以建筑工棚的蝇类密度高,68.83只/笼·日.(4)调查中共捕获蜚蠊1573只,经鉴定隶属2科3属6种,以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占捕获蜚蠊的69.49%.蜚蠊的季节消长曲线呈双峰型,1年内,有2次高峰,分别为6~9月和11-12月.[结论] 本次调查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内鼠、蚊、蝇的密度与机场口岸控制标准相比均严重超标,蜚蠊是个别生境(如厨房和小卖部内的)密度超标.检验检疫机构在系统监测的同时,应指导机场当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制,将媒介生物降低到不足危害的程度,防止虫媒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 东营口岸常见蝇类种群及季节消长情况

    作者:毕德生;杨新生;杨红梅

    对东营口岸蝇类种群及季节消长情况进行了调查,共捕蝇1 564只.经分类鉴别属于5科,44种.主要有夏厕蝇、厩腐蝇、家蝇、丝光绿蝇、大头金蝇、尾黑麻蝇、巨尾阿丽蝇、棕尾别麻蝇.其中优势蝇种为家蝇、丝光绿蝇.蝇密度随季节消长,以7~8月份高,此次调查为该地区开展蝇类媒介传染病监测填补了东营口岸地区医学动物,媒介生物抗生资料的空白.

    关键词: 蝇类 密度 季节消长
  • 东营口岸蚊类本底调查

    作者:杨红梅

    [目的]掌握东营口岸蚊类本底情况.[方法]从1998年3月~1999年2月应用蚊类常规调查方法,对东营港口蚊类进行了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的调查.[结果]在调查中共捕获蚊类476只,经鉴定为1科3属9种.淡色库蚊为优势种.[结论]7、8月份是蚊类活动的高峰期,应加强这一时期的灭蚊工作.

    关键词: 蚊类 密度 季节消长
  • 南海石油湛江基地蚊蝇种群构成密度和季节消长的调查研究

    作者:蔡伟烈;王爱民;钟伟雄;方平兰;梁文;林政平

    [目的]了解南海石油湛江基地蚊、蝇种群和季节消长情况,为媒介生物防制和传染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蚊类:采用人工小时法.蝇类:采用笼捕法、手网捕捉法.[结果]蚊类:有2亚科4属4种;以致倦库蚊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65.4%;年平均密度为了32.0只/人工小时,高密度和低密度月份分别为2月和7月.蝇类:有6科20亚科57属128种;金蝇为优势种,占笼捕总数的63.4%;年平均密度为36.6只/笼/日,高密度和低密度月份分别为2月和12月.[结论]南海石油湛江基地存在传播登革热、霍乱等传染病的蚊、蝇种类.掌握蚊、蝇种群、密度等变化,及时做好蚊、蝇的控制工作,可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

  • 南京新生圩港区鼠类本底调查

    作者:钱吉生;赵建;晏世武;李海峰;王翔;黄立业;潘宏;杨连华

    [目的]摸清新生圩港鼠类本底情况.[方法] 对该港鼠类的种群密度、季节消长情况进行了为期1年的调查.[结果]发现新生圩港鼠类为3属4种,褐家鼠为优势种,全年平均鼠密度0.41%,低于无鼠害港的标准(1.0%).[结论]建议进一步做好防制工作,并向有关部门申请“无鼠害”港验收.

  • 2010-2011年度重庆寸滩港蝇类本底调查

    作者:蒲爱萍;侯勇;赵宏;朱艳军;高辉;文海燕

    目的 了解重庆寸滩港蝇类本底现状,为口岸媒介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年10月-2011年11月在寸滩港采用蝇笼诱捕法,对寸滩港区不同生境蝇类的种类分布、密度及季节消长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共捕获蝇类2876只,经鉴定隶属4科28属67种,优势蝇种为大头金蝇、巨尾阿丽蝇、铜腹重毫蝇、紫绿蝇,蝇密度消长呈双峰型,平均密度为14.67只/笼,5月-7月为高峰期,12月-次年2月为低峰期,不同生境蝇密度不同,其中职工食堂密度高.结论 调查填补了重庆寸滩港口岸蝇类调查资料的空白,为进一步开展蝇类传播传染病监测和控制提供了依据.

  • 2010-2011年嘉兴港鼠形动物及病原体携带本底调查

    作者:杨忠华;季宏铁;曹振宁

    目的 掌握嘉兴港区内鼠形动物密度、种群分布、季节消长和病原体携带情况,为指导口岸灭鼠工作和防止外来物种入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鼠夹法对嘉兴港区进行鼠形动物密度及种群分布调查;采用鼠笼法对捕获的鼠形动物采血样和肺、肾样做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检测.结果 共捕获鼠形动物40只,经鉴定隶属于3目4科6属6种,优势种为黑线姬鼠,平均鼠密度为0.23%.送检的12份样本经检测流行性出血热均为阴性.结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嘉兴港区鼠密度已达国家无鼠害口岸标准.

  • 新疆塔克什肯、吉木乃口岸成蚊监测报告

    作者:杨晨光;陈胤瑜;田锋;石兵;朱敏杰;储成海;师海涛;艾则孜

    目的 了解新疆塔克什肯和吉木乃口岸成蚊种群组成及季节消长,为防治口岸蚊类和蚊媒传染病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5~9月采用诱蚊灯法对塔克什肯和吉木乃口岸区域成蚊进行调查,将捕获的成蚊带回实验室进行鉴定,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捕获成蚊142只,平均密度3.55只/h(142/40).其中塔克什肯口岸捕获成蚊117只,平均密度4.88只/h(117/24),经鉴定隶属1科3属4种,7月份蚊媒密度高,达13.33只/h;吉木乃口岸捕获成蚊25只,平均密度1.56只/h(25/16),经鉴定隶属1科3属3种,8月蚊媒密度高,达5.00只/h.尖音库蚊为两口岸优势蚊种.结论 通过调查,基本摸清了两个口岸成蚊本底情况,对防治口岸蚊传疾病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 大榭口岸鼠形动物及其体表寄生虫调查

    作者:王毅军;郭利平;谢陵;朱樟国

    目的 掌握大榭口岸鼠类及其体表寄生虫本底情况,为传染病监测和媒介生物控制提供依据,同时为大榭港区创建国际卫生港口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从2006-2010年,采用夹夜法对大榭口岸的鼠类种群的构成、密度、季节消长情况进行了调查.从2007-2010年,采用鼠笼法捕捉活鼠,对鼠类体表寄生虫进行了调查.结果 夹夜法共捕获鼠类486只,经鉴定隶属2目2科4属7种,黑线姬鼠为优势鼠种,占44.14%;大林姬鼠为首次发现;年平均鼠密度为0.38%,4月和9月为高峰期.在用鼠笼法捕捉到的44只活鼠中检出寄生虫64只,经鉴定隶属蚤、蜱、螨3类.结论 大榭口岸鼠密度较低,应继续加强鼠害监测与防制工作,进一步降低鼠密度,防止病媒传染病的发生.

  • 深圳皇岗口岸鼠类和蚊类的监测与控制

    作者:叶颖;杨辉浩;莫燕妮

    [目的]掌握皇岗口岸鼠类、蚊类的本底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6年12月~2007年11月采用鼠笼法对皇岗口岸的鼠类进行了调查,采用灯诱法进行蚊类调查.[结果]共捕鼠104只,经鉴定为2目2科3属4种.褐家鼠为优势种,年平均鼠密度为8.76%.捕蚊249只,经鉴定为1亚科2属3科,致倦库蚊为优势种,蚊类平均密度为0.56只/h·灯.[结论]皇岗口岸鼠密度超过国家标准要求,应尽快采取措施加强灭鼠工作,减低鼠害发生的风险.成蚊密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应继续开展口岸生物媒介本底调查,掌握其变化规律,有针对性的开展灭鼠、灭蚊工作.

  • 2012年新疆阿勒泰地区口岸蚊蝇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陈胤瑜;杨晨光;阿不都扎依尔·阿不都卡德尔;田锋;买买提江·尼扎木;阿玛太;艾则孜·艾拜都拉;王卫红;袁东

    目的 通过对阿勒泰地区口岸的蚊蝇监测,掌握口岸蚊蝇种群构成、密度、季节消长情况,为制定口岸蚊蝇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蚊类采取诱蚊灯法,蝇类采取捕蝇笼法,并对捕获的蚊蝇进行种类鉴定.结果 此次监测共捕获蝇类4785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3科10属12种,优势种为丝光绿蝇;捕获蚊类142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1科3属4种,优势种为尖音库蚊.在吉木乃、塔克什肯口岸首次捕获了传播疟疾的重要媒介米赛按蚊和传播西尼罗热脑炎的重要媒介尖音库蚊,在吉木乃口岸生活区首次捕获雨兆花蝇.结论 口岸区域蚊蝇新纪录的发现,说明新疆口岸具备蚊蝇传播传染病的流行条件,有必要加强相关传染病病原体检测工作.

  • 广州白云机场候机楼二期建设区域内医学媒介生物种群状况及携带病原体情况调查

    作者:陆敏;孙薇;吴惠明;潘德观;毕英杰;谭健;李虎威;王玲慧;周莹

    目的 掌握广州白云机场候机楼二期建设区域内医学媒介生物(鼠、蚊、蝇、蜚蠊)的种群构成、季节消长规律,以及携带病原体的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及防控虫媒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年8月-2015年3月,在广州白云机场候机楼二期建设区域内,按照施工情况,分为办公区、宿舍区、餐饮区、施工区和绿化带5个监测区域,每月定时、定点、定诱饵、定监测方法,对各个生境内的医学媒介生物进行监测.将捕获的医学媒介生物运送至本局综合实验室进行种属鉴定、数量统计、携带病原体检测.结果 (1)共捕获鼠形动物180只,经分类鉴定为2目2科7种,以臭鼢鼱为优势鼠种,占51.66%;2013年11月鼠形动物的密度高,为6.04%;办公区的密度高;对180份鼠心鼠肺样本进行鼠疫和流行性出血热的检测,阳性样本数为0.(2)共捕获成蚊537只,经分类鉴定为1目1科3种,以白纹伊蚊为优势种,占79.14%;2014年7月的成蚊密度高,为21.56只/人工·h;2013年,室内的成蚊密度高于室外.(3)共捕获蝇类7 067只,经分类鉴定为1目4科25种,以大头金蝇为优势种,占41.36%;2013年10月的蝇类密度高,为245.10只/笼;办公区的蝇类密度高;对56组1 120只蝇类进行携带病原体的检测,检出条件致病菌15种.(4)共捕获蜚蠊175只,经分类鉴定为1目2科4种,以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占94.29%;2014年5月的蜚蠊密度高,为6.6只/盒,夜;餐饮区的蜚蠊密度高;对20组100只蜚蠊进行携带病原体的检测,检出条件致病菌3种.结论 候机楼二期建设区域的医学媒介生物的密度较高,建议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防止虫媒传染病的发生.

  • 2013年首都空港口岸蚊类监测报告

    作者:陈晓龙;刘远;王德伟;曹建中;陈亦农

    目的 掌握首都空港口岸蚊类种群构成、分布、密度和季节消长,为防治口岸蚊类和蚊媒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C02诱蚊灯法对首都空港口岸不同生境蚊类进行调查,进行种类鉴定和病原体检测,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此次调查共捕获成蚊11457只,经鉴定隶属于1科3属5种;淡色库蚊占捕获总数的88.59%,为首都空港口岸优势蚊种,背点伊蚊为首都空港口岸罕见蚊种;平均密度39.78只/h·灯,低密度0.73只/h·灯,高密度71.9只/h·灯,呈现双峰波浪型变化;病原体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首都空港口岸成蚊密度处于较高水平,季节消长规律明显,不同生境蚊种构成和平均密度存在一定差异,淡色库蚊为首都空港口岸的绝对优势种,应成为今后防治的重点;应在监测的基础上建立风险分析系统进行风险预警和风险管理.

  • 2014年汕头口岸蚊类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蔡雪妍;蔡耿民;詹冠英;王少斌;潘会进

    目的 掌握汕头口岸蚊类的种群构成、不同生境密度分布、季节消长及携带病毒情况,为口岸蚊及蚊媒传染病的有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诱蚊灯收集法、伊蚊集卵器调查法进行为期半年的调查,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蚊类携带黄病毒属和甲病毒属情况.结果 2014年5-10月捕获成蚊1 529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2亚科3属13种,致倦库蚊为优势蚊种,占总数的52%;全年平均蚊密度为2.36只/h·灯;成蚊季节消长高峰期在5-6月,白纹伊蚊季节消长高峰期在8-9月.结论 本次调查得出较为详细的汕头口岸蚊媒本底资料,为今后蚊媒防治工作提供切实的技术指导,在监测的基础上建立风险分析系统进行风险预警和风险管理.

  • 2016年深圳妈湾口岸蚊类监测报告

    作者:夏新生;许大蔚;李国栋

    目的 掌握妈湾口岸蚊类构成、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为蚊传疾病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年4-12月,对妈湾口岸的蚊类进行调查,成蚊采用双层叠帐法,幼蚊采用诱卵器法.采用RT-PCR法检测成蚊寨卡病毒和黄热病毒.结果 捕获成蚊153只,经鉴定隶属1亚科2属2种,白蚊伊蚊为优势蚊种,占96.1%.平均蚊密度为5.2只/顶·h.季节消长规律为单峰型,7月份为高峰期,密度为23只/顶·h.蚊幼虫监测显示平均诱卵器指数为6.3%,阳性率集中于5-8月份,以5月份高,达37.5%.寨卡病毒和黄热病毒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为防止蚊媒传染病的传播,应在蚊密度和诱卵器指数高峰期加强口岸伊蚊的监测.

  • 2015年度珠海拱北口岸蝇类监测

    作者:吴启欣;祝琰;张建芳;王苑;孙晓东;阮清

    目的 掌握珠海拱北口岸2015年度蝇类的种群分布和活动规律,为病媒生物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5月-2016年4月,采用诱蝇笼法对珠海拱北口岸的蝇类进行调查,每月监测3次.结果 在拱北口岸共捕获蝇类242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4科10属13种,优势种为大头金蝇,密度高峰期为4、9月.结论 珠海拱北口岸的蝇类密度符合入出境检验检疫蝇类控制标准,夏季应加大防蝇灭蝇的力度.

    关键词: 蝇类 种群 季节消长
  • 盐田港啮齿动物监测技术报告

    作者:曾建芳;贝荣辉;徐云庆;刘文正

    [目的] 掌握盐田口岸啮齿动物种群分布、密度、季节消长,为啮齿动物控制及传染病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2-2007年采用鼠夹法和鼠笼法,对盐田口岸啮齿动物开展监测.[结果] 发现鼠类2科3属4种,褐家鼠为优势种;2002和2007年鼠密度分别为0.33%、0.14%,平均鼠体染蚤率为33.33%,集蚤25匹,平均蚤指数为0.52.[结论] 采取综合治理措施,鼠密度呈逐年下降趋势,控制指标符合<国境口岸医学媒介生物控制标准>(SN/T 1415-2004).

  • 盐田港医学昆虫监测技术报告

    作者:曾建芳;彭镜垣;徐云庆;赵纯中

    [目的] 掌握盐田口岸医学昆虫种群分布、密度、季节消长情况,为医学昆虫控制及传染病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2-2007年对盐田口岸医学昆虫开展监测.蚊类采用人工小时法,蝇类采用蝇笼诱捕法,蜚蠊采用盒式诱捕法.[结果] 捕获成蚊2属3种,致倦库蚊为优势种;有辦蝇类4科14属21种,大头金蝇为优势种;蜚蠊2属3种,美洲大蠊为优势种.2002年和2007年,蚊密度分别为0.76只/人工小时、0.28只/人工小时;蝇密度分别为5.2只/笼·天、1.7只/笼·天;蜚蠊密度分别为1.03只/盒、0.25只/盒.[结论] 采取综合治理防控措施,医学昆虫密度呈逐年下降趋势,控制指标符合<国境口岸医学媒介生物控制标准>(SN/T 1415-2004).

  • 盐田口岸LNG码头灭蚊磁场成蚊监测技术报告

    作者:曾建芳;徐云庆;叶菁;赵纯中;陈文凯

    目的 掌握盐田口岸蚊密度、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为蚊类控制及传染病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年采用新技术灭蚊磁场诱捕法对盐田口岸液化天然气(LNG)码头成蚊开展监测.结果 2010年盐田口岸共捕获成蚊2属3种,致倦库蚊为优势种;蚊密度为0.99只/单位·h、结论 采取综合治理防控措施,蚊密度控制指标符合SN/T 1415-2004《国境口岸医学媒介生物控制标准》的要求.

658 条记录 6/33 页 « 12345678...323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