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针刺治疗失眠伴焦虑情绪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张镭潇;周思远;郑倩华;邓延莉;惠茹婷;胡幼平;罗荣;李瑛

    目的:比较针刺与安慰针刺对失眠伴焦虑情绪的临床疗效差异,为针刺治疗失眠症、改善受试者焦虑情绪及生命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7月来自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第三附属医院门诊患者和社会人士为受试者失眠伴焦虑情绪受试者6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即针刺组,观察病例33例;对照组即安慰针刺组,观察病例34例.2组受试者均采用Park Sham Placebo Acupuncture Device (PSD)针具配合针刺和安慰针刺,均选取主穴:神门、安眠、照海、申脉、内关、合谷、太冲,辨证配穴:心俞、脾俞、三阴交、胆俞、太溪、行间、侠溪、丰隆、内庭等,在10次治疗结束后和治疗后第1个月、第3个月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包括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针感量表的指标差异.结果:2组治疗结束后在PSQI各项指数、SAS标准分比较,针刺组改善明显,优于安慰针刺组(P<0.05);在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发现PSQI各项指数、SAS标准分有不同程度的反弹,但针刺组的持续改善作用仍优于安慰针刺组(P<0.05);针感量表评价中针刺组得气感强,安慰针刺组未获得有效针感(P<0.05),但2组均有较为明显的锐痛感(P>0.05).结论:针刺并有效得气可大大改善受试者失眠症状及焦虑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疗效有一定的持续性,且优于安慰针刺组.失眠越重,焦虑情绪也越重;针刺是改善失眠伴焦虑情绪的有效手段,能大大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可用于临床推广.

  • “思伤脾”指导下针刺治疗考前紧张综合征: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麦方永;范志勇;粟漩

    目的:评价在中医“思伤脾”理论指导下取穴针刺治疗考前紧张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假针组,每组30例.针刺组针刺足三里、中脘;假针组取穴同观察组,给予安慰针刺疗法治疗,均隔日治疗1次,疗程1周,共计3次.治疗前后分别用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test anxiety scale,TAS)、症状程度评分问卷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3.3%(25/30),优于假针组的43.3%(13/30,P<0.01).针刺组和假针组治疗后的TAS评分、症状程度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均P<0.01),但针刺组较假针组改善更明显(均P<0.01);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基于“思伤脾”理论针刺疗法能明显改善考前紧张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有效.

  • 对针刺深度的思考

    作者:陈超;姚丽芬

    以针刺深度为视角,探讨与之相关的几个问题.首先,讨论了针刺深度分歧的可能原因;其次,通过检索相关文献探讨深刺与浅刺疗效的优劣,并指出浅刺在针灸推广上的重要价值;再次,基于安慰针刺对照的研究使得针刺的疗效备受争议,建立适合针灸发展的现代科研方法体系至关重要;后,针灸的“寸”不宜标准化为毫米,针灸标准化应着眼于临床疗效的提高.从针刺深度里折射出目前针灸学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针灸学的发展,也关系着针灸学的未来.

  • 北京市针灸医师对安慰针刺对照的认识与应用调查

    作者:金春兰

    针灸疗法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临床各科,并具有较好的疗效.由于目前研究方法学中缺乏安慰针刺对照的双盲设计,针灸疗法的有效性在国际上仍然存在争议[1].同时,国内发表的针灸研究论文多数得不到国际上的认可,安慰对照组或假针灸对照组设计缺如是重要原因之一[2].1995 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针灸临床研究方法指南>强调,加强临床对照试验,尤其是假针灸对照或针灸安慰对照的应用,以排除心理因素对针灸疗效的影响[3].近年来,国外出现了针灸安慰方法设计及在针灸临床试验中应用安慰对照的研究热潮[4],但在国内针灸界的认知及应用情况尚不得而知.为了解北京针灸临床医生对安慰针刺对照法的认识及应用情况,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针刺研究中对照组穴位选取的新思考

    作者:徐倩;李倩倩;何甜;刘存志

    针刺临床对照试验中对照穴位的设计是影响针刺研究水平的关键,而在常用的对照方法中,针刺安慰对照设置是临床试验的难点.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对穴位位置及功能的新认识,包括穴区学说、触觉的两点辨别阈学说、皮部的治疗作用、穴位动态性研究等方面,力求为选取对照组穴位提供新的思路,建立更加体现中医治疗优势特色的研究方法.

  • 针刺镇痛与安慰剂效应的关系概述

    作者:吕君玲;李佰承;冷俊艳;樊海龙;赵凌;梁繁荣

    针刺镇痛是否是安慰剂效应近年来一直为国内外学者所争论,虽然为此做了大量关于针刺效应与安慰剂效应对比的研究,但至今仍未有定论.通过梳理总结目前针刺与安慰针刺的临床对照研究、期待效应与针刺镇痛关系的临床研究、针刺镇痛与安慰剂镇痛的机制研究,发现目前针刺与安慰针刺对照研究的对照方法不规范并存在不合理之处,针刺疗效是否受期待效应影响仍需进一步证实,且针刺镇痛与安慰剂镇痛的产生机制相似,将两者单独剥离出来研究存在困难.认为今后针刺效应研究应转换思路,更多地去研究针刺与其他治疗措施的区别,并且要利用安慰效应与针刺镇痛的协同作用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 关于对"针刺得气"了解现状的调查报告

    作者:黄涛;王瑞红

    通过面向针灸医生及患者的不同调查问卷了解中国社会对"针刺得气"这一概念的认知程度发现,多数患者不了解得气概念但熟知酸麻胀等针感,30%的患者会主动要求较强的针感;绝大多数医生对得气概念清楚,但也有近20%的人对此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大多数医生认为针感明显时疗效好,他们会采用各种方法来增强针感.

  • 安慰针刺对照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与思考

    作者:郭秋蕾;刘清国;战河;杨芳媛;王赫;纪智

    近年来,安慰针刺对照在针灸临床研究中已成为热点,并且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为进一步完善安慰针刺对照设置的合理性,本研究主要从安慰针刺的研究背景、内容含义、应用问题、建议方案4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重点分析安慰针刺对照在针灸临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相应的方案和建议,从而为临床合理选择安慰针刺对照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依据.

  • 关于假针刺的文献分析

    作者:于慧娟;张昕;谭奇纹

    目的:对文献中假针刺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从中国知网以“假针刺”为关键词检索文献结果,全面检索建国以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资料.结果:文献中的假针刺方法基本上从非穴位正常针刺,非穴位浅刺,穴位浅刺,穴位不透皮针刺,假电针,假针灸针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分析.结论:按照《针灸临床研究指南》中要求对照方法必须满足的两个前提条件,很难找到一种适用于所有针灸临床和实验研究的假针刺或者安慰针刺方法.

  • 针刺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袁启令;刘亮;马江涛;武文韬;叶茂林;张银刚

    目的:探讨针刺对于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特异性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单盲、安慰对照、平行、多中心研究。共纳入150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随机分配至针刺组、安慰针刺组和等待治疗组,每组50例。治疗时针刺组选择肾俞、大肠俞、委中、腰阳关、环跳5个穴位为固定针刺点,同时在腕骨、带脉、阳陵泉、足临泣、地仓、足三里、命门、悬枢、神庭、水沟10个穴位中灵活选取几个穴位进行针刺治疗,进针5~20 mm,得气后留针20 min。隔2 d 治疗1次,共治疗6周。安慰针刺组选取与针刺组相同的5个固定穴位用安慰针灸针进行治疗,疗程与针刺组相同;等待治疗组在本试验期间不接受治疗,待本试验结束后再接受针刺治疗。所有患者在必要的情况下,允许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缓解腰痛。主要观察指标包括腰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观察时点设为针刺组和安慰针刺组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1、4、12周。同时观察并发症发生率,评价试验的盲法质量。结果:共有14例患者未完成试验观察,其中针刺组4例、安慰针刺组4例、等待治疗组6例。针刺组和安慰针刺组共有17例患者报告了24次小至中度的与治疗有关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持续时间均不超过1周。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1,P =0.790)。治疗结束后,针刺组和安慰针刺组患者均接受了盲法评估。2组患者的评估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0,P =0.891)。治疗前后不同时间腰痛 VAS 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 =34.590,P =0.000);除等待治疗组外(P =0.054),治疗结束后1周针刺组和安慰针刺组腰痛 VAS 评分均小于治疗前(P =0.000,P =0.000);治疗结束后4、12周,针刺组、安慰针刺组和等待治疗组的腰痛 VAS 评分均小于治疗前(P =0.000,P =0.000,P =0.002;P =0.000,P =0.000,P =0.000)。3组腰痛 VAS 评分总体上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 =22.340,P =0.000);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12周3组腰痛 VAS 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 =1.073,P =0.345;F =1.666,P =0.192);治疗结束后1周,针刺组腰痛 VAS 评分小于安慰针刺组和等待治疗组(P =0.004,P =0.000),安慰针刺组腰痛 VAS 评分小于等待治疗组(P =0.010);治疗结束后4周,针刺组腰痛 VAS 评分小于安慰针刺组和等待治疗组(P =0.008,P =0.000),安慰针刺组腰痛 VAS 评分小于等待治疗组(P =0.030)。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 =3.760,P =0.025)。治疗前后不同时间 ODI 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 =68.020,P =0.000);治疗结束后1、4、12周,针刺组、安慰针刺组和等待治疗组的 ODI 评分均小于治疗前(P =0.000,P =0.000,P =0.000;P =0.000,P =0.000,P =0.000;P =0.000,P =0.000,P =0.000)。3组 ODI 评分总体上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 =14.390,P =0.000);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12周3组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 =0.815,P =0.444;F =0.431, P =0.651);治疗结束后1周,针刺组评分小于安慰针刺组和等待治疗组(P =0.001,P =0.000),安慰针刺组与等待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24);治疗结束后4周,针刺组评分与安慰针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27),针刺组和安慰针刺组评分均小于等待治疗组(P =0.000,P =0.001)。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不存在交互效应(F =1.800,P =0.169)。结论:针刺对于慢性非特异性腰痛存在特异性治疗作用,可在短期内(≤4周)缓解患者腰部疼痛症状、改善腰部功能,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练伟东;吴世芳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在常规牵引和理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独活寄生汤内服并针刺腰夹脊穴、环跳、委中治疗;对照组在治疗组的基础上将相同穴位的针刺改为假针刺即安慰针刺疗法.2组均每天治疗1次,治疗7次为1疗程,疗程间间隔2天,治疗3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日本骨科学会(JOA)量表主观症状、临床体征评分及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日常活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0.01).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5.56%,对照组86.67%,2组临床疗效经Ridit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值得应用推广.

  • 再谈针刺对照组的设计与问题

    作者:朱倩;赵晓峰;王舒

    随着有关针刺的研究越来越多,关于对照组(即安慰针刺对照)在各种针刺科研课题中的应用也愈加广泛.这使得针刺对照组的方法和标准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与探索.通过对假穴深刺对照、假穴浅刺对照、安慰针具对照、空白对照、药物对照、假激光针刺对照、假电针法对照等针刺对照方法的介绍,并提出更好的改善意见.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