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浅谈对失独老人精神创伤的心理康复介入

    作者:黄炜;屈博

    失独老人,即失去独生子女的老人.失独老人的养老,目前已经是一个凸显的社会问题.失独带给老人的是精神的寄托缺失,他们的心理困境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对失独老人的心理创伤进行心理康复介入,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重新回归社会;这是每一个为失独老人进行帮助的心理康复师或社会工作者都应努力思考的问题,也值得经常去总结经验.

  • 社区随访管理对失独老人慢性病情况干预效果评价

    作者:王涛

    目的 探究社区随访管理对失独老人慢性病防治干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6-12月30例失独家庭老人进行社区随访,对老人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知识普及等工作,实时监控血压、血糖、心率等情况,比较社区随访前后老人的血压、血糖、心率等临床数据.结果 随访后失独家庭老人的血压、血糖、心率状态得到了有效控制.随访前,收缩压为(158±20)mmHg,舒张压为(100±15)mmHg,随访后,收缩压为(143±17)mmHg,舒张压为(83±20) mmHg;随访前,空腹血糖水平为(5.95±0.15) mmol/L,随访后空腹血糖水平(5.83±0.13)mmol/L;随访前,心率水平为(68±3)次/min,随访后心率水平为(69±2)次/min,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随访对失独老人的慢性病情况有改善作用.

  • 中国失独老人生活现状及问题分析综述

    作者:包雅娟

    中国在计划生育政策和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大背景下,当前出现一大群失独老人,同时失独老人的数量在急剧增大。这一特殊人群目前的生存状态堪忧,逐步引起各个层面的关注。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亟待解决,目前社会存在的养老方式并不切合失独老人的养老需求。当下需加快建立、完善失独老人养老保障体系。各级政府急需出台行之有效的具体政策,兼顾失独老人生理及心理需求。

  • 社区失独老人健康状况及自理需求调查研究

    作者:边春娜;刘慧慧;刘瑞芳;朱丽丽

    [目的]探讨影响社区失独老人健康状况及自理需求的因素,并提出防范对策。[方法]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护理需求问卷对河南省郑州市、新乡市社区失独老人99人进行调查。[结果]失独老人 ADL 得分为5分~100分(75.65分±31.63分),>60分69人(69.7%)。不同婚姻居住情况失独老人 ADL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1%的失独老人有健康教育的需求,33.3%的失独老人对疾病预防方面指导需求强烈,5.6%的失独老人有心理方面健康教育的需求,43.4%的失独老人表示需要基础护理技术帮助,主要是血糖检测方面。[结论]在保障失独老人基本生活的前提下,应加强对失独老人的心理护理和精神关怀,建立各部门协调机制,增加失独老人社会支持力量,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拓宽养老途径。

  • 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失独老人的养老风险及其保障问题

    作者:程娟;牛原;刘芳

    中国目前呈现出明显的老龄化趋势,养老问题备受关注,而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更是社会保障的难点问题.分析失独老人面临的养老风险及产生风险的原因,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对于完善失独老人养老保障体系、解决失独老人养老问题有重要意义.

  • 中国失独老人养老问题

    作者:王培君;吴忠

    据上海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市委党校联合举办的“人口发展形势与任务报告会”数据,2012年上海独生子女老年父母将成为上海人口老龄化社会的主体.目前上海市独生子女家庭约有305万个,占全市家庭户总数的比例为60.2%;全市有610万左右的独生子女父母,占户籍人口的比例为43.9%.据预测,2013年新进入老年阶段的人口中80%以上为独生子女父母,在2018年以后,全上海每年有(24 ~34)万的独生子女父母进入老年阶段.独生子女家庭成为城市家庭模式的主力军,但这同时大大增加了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的风险.

  • 失独老人养老困境与应对策略

    作者:韩振燕;夏林;李跃

    失独老人指的是失去独生子女的60岁以上人口,准确地说是响应计划生育政策的独生子女家庭中失去独生子女的60岁以上人口.刘鸿雁等〔1〕对我国15~29岁独生子女人口规模的推测,可大致估计我国每年至少产生82 460人15 ~29岁的独生子女死亡人口,从而产生8.25万个失独家庭和16.5万失独父母.由此可见,我国失独家庭数量将会因人口老龄化,人口高龄化和高计划生育率趋势的加剧而逐渐增加.

  • 志愿组织对失独老人心理行为问题的促进作用评价

    作者:姚抒予;张雯;罗媛慧;张静平

    计划生育国策实施三十多年来,产生了大量的独生子女家庭,然而由于疾病、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等原因,有些独生子女不幸离世,造就了“失独”家庭。据人口学专家估计,目前我国的“失独”家庭已超百万并且每年新增7.6万个〔1〕。许多“失独”家庭的父母逐渐步入老年,被称作“失独老人”。失独老人不仅承受着独生子女离世的巨大心理痛苦,而且在日常生活照料、社会融入等方面都存在困难。虽然政府对于失独老人的帮扶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该群体特殊性和个体差异性决定了单单依靠政府的力量远远不够。志愿组织是指以志愿精神为动力,无偿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的组织〔2〕,因此志愿组织将起到不可替代的补充作用。本文就目前失独老人出现的常见心理行为着眼点,分析志愿服务对失独老人心理行为问题的重要促进作用,对目前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并给出建议。

  •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促进失独老人心理健康的研究进展

    作者:姚抒予;张静平

    "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实施30多年来,产生了大规模的独生子女家庭,当独生子女因为意外、疾病等原因去世,其父母不再或不能再生育,这样的家庭被称作"失独家庭"〔1〕. 根据2011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推断:目前我国失独家庭已超百万个,并在以每年新增7.6万个的速度增长〔2〕. "失独家庭"中的父母步入老年后被称作"失独老人".失独老人在经历了老来丧子这一巨创后,不仅面临着医疗、养老等实际生活问题,更受到了极大的心理冲击.

  • 社会支持视域下失独老人的心理健康援助

    作者:彭扬帆

    自20世纪80 年代以来,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不仅为中国在社会改革与建设时期创造了巨大的人口红利,迎来了经济社会转型阶段的飞速发展期,同时,也在客观上促使中国成为独生子女数量多的国家. 而独生子女死亡事件的意外发生,让失独父母不得不面临着养老、医疗等诸多困境,加之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使得失独问题不再是个体和家庭的事情,而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民生和社会问题. 长久以来,学界对于失独老人这一特殊群体的研究主要遵循着"弱势群体-社会援助"的传统模式,研究议题也大多集中在社会救助〔1〕、社会扶助〔2〕和社会保障〔3〕等相关层面,却忽视了失独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而这恰恰是日益增长的失独群体亟需解决和改善的部分. 当前,根据国内北京大学人口所课题组〔4〕对失独者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结果显示,独生子女死亡事件会引致父母的悲伤反应,尤其是抑郁感和丧失感,其心理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 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对14 个省1500 余户失独家庭的调查结果为,70% ~80%的失独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创伤或心理障碍. 湖北省人口计生委课题组〔5〕提供失独家庭调查数据表明,高达76. 9%的失独者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 事实上,失独老人作为特殊弱势群体,还叠加了老年人口问题的复杂特征,极易产生悲伤、抑郁等负面心理和情感体验,除去对失独父母在物质生活、经济方面的援助以外,更要加强其精神慰藉和心理疏导服务. 而目前的现实是:他们接触并获取专业心理健康援助的机会少之又少,而这一群体又往往面临着严重而持续的心理健康问题,缺乏心理层面的社会支持,如不加以引导和干预,很容易产生一系列家庭和社会问题,蕴藏着群体事件的可能,甚至潜藏着严重的社会危机〔6〕.

  • 失独老人专门养老院建立的必要性及其策略

    作者:陈立;刘智勇

    失独家庭是实施独生子女生育政策风险的产物.关于失独家庭的具体规模,我国并没有普查性的官方统计数据,只能通过人口抽样调查和学术研究进行推测. 2013 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指出:我国2012年至少有失独家庭100万个,且每年以约7. 6万个的数量持续增加〔1〕;周伟等〔2〕通过对1982 年以来全国普查数据推算出2010 年我国失独家庭接近240万个.独生子女的死亡使得传统的家庭结构成为残缺,对于失独父母而言,失独意味着精神支柱和精神寄托的倒塌,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3〕.此外,由于失独老人缺乏直系亲属的护理,身体疾病得不到有效治疗,身体功能不断弱化,晚年生活得不到有效照顾.总的来说,精神孤独与无人赡养是失独老人晚年面临的两大困境.

  •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失独老人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构建

    作者:荣超;许才明;郑丽杰;汪向红;孙艳春;马莎;马言;陈如程;常明

    目的 拟构建失独老人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方法 采用观察法、定性访谈法、文献分析法等,调查了10户失独家庭、街道(社区)计生干部、卫计局(委)等相关工作人员.结果 年龄越大,失独老人的身体健康服务需求越高;市民、高级知识分子(高知)、近期发生事件,这类失独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社会支持状况较差,日常生活困难需要帮扶;城市失独老人的经济状况较好,需要抚养第三代的有一定负担;家庭或社区养老是他们的主选养老方式.结论 提升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质量、增强中医药服务的推广应用;依据心理健康评估结果开展针对性服务,固定志愿者的陪伴应机制化;筑牢社会支持体系,重建生活信心,找到人生乐趣;夯实社区照顾与养老根基,强化个性化与人文关怀色彩.

  • 马斯洛需要理论视阈下的失独中老年人个案调查分析

    作者:安民兵

    目的了解失独中老年人的需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和机构访谈的研究方法对135名失独中老年人的现实需要和期望、认知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失独中老年人大变化是心理层面,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均难以满足.结论失独中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群体,必须坚持物质补偿和精神抚慰、宏观调控和微观干预相结合的原则满足失独者的需要.

  • 以人为中心理论对失独老人心理问题护理干预的研究

    作者:徐叶果;胡梦晶

    目的:探讨以人为中心理论对失独老人心理问题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东湖区随机选取156例失独老人进行调查,依据SCL-90(症状自评量表),把其中的134例阳性心理的失独老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观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67人,实验组运用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理论去治疗其心理问题,对照组采用一般方法治疗其心理问题.结果:实验组在经过5个月的治疗后,再次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量,测评者在抑郁、孤独等症状中得分明显减少,总体来说心理症状问题明显减少.结论: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理论对失独老人的心理问题干预效果明显,有效地提高了失独老人的身心健康.

  • 加强失独老人护理工作的探讨

    作者:李倩;贺连香

    阐述了我国失独老人护理工作趋势,包括失独家庭的养老方式依赖国家和社会、提高失独老人生活质量是突出的社会问题、失独老人希望同类相居.认为我国对失独老人的护理整体尚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提出对失独老人需注重身体和心理护理并重、养老机构与社区服务中心相结合、因人制宜实施护理服务,以提高失独老人生活质量.

  • 失独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张吉

    目的:研究失独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老年心理健康问卷、社会支持量表(SSS)和生活事件量表(LES)3个量表,对某省3个地级市219名失独老人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比较不同性别、受教育水平、健康状况和职业的失独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失独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男性、受教育程度高、健康状况良好及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失独老人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女性、受教育程度低、健康状况差及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失独老人(P<0.05或0.01);失独老人的情绪与社区服务、睡眠与精力、躯体不适感、经济状况及主观支持呈正相关(P<0.05或0.01);失独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环境呈正相关(P<0.01或0.001).结论:失独老人的生活环境、经济状况、主观支持等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为促进失独老人的心理健康,需将物质和精神养老相结合,形成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生活幸福感.

  • 嘉定镇失独老人现状分析及健康管理模式的探讨

    作者:汪晓刚

    对嘉定镇失独老人现状进行分析,并在家庭医生服务模式下对现状进行干预及管理,探讨嘉定镇失独老人的健康管理模式。有效的健康管理模式和心理干预措施,预防失独老人慢性疾病的发生,提高失独老人生活质量。

  • 情感与理智的艰难抉择 ——67岁失独母亲坚决拒绝终止妊娠的伦理思考

    作者:杨晶晶;尹梅

    近日,北京67岁失独母亲坚决拒绝终止妊娠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热议,也带来了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社会和伦理问题.公民生育权不是绝对的生育权而是相对生育权,自由选择生育的同时也应该对自己、对孩子和社会负责;高龄产妇的医疗费用需要得到保障,应建立高龄妇女人工受孕孕前评估机制,合理设置人工受孕年龄上限等事前评估机制能有效解决医疗资源合理分配中的一些问题;失独家庭需要得到安慰与孩子健康成长的矛盾可以通过关爱失独老人、健全失独家庭领养机制等其他方法解决.

  •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角下失独老人养老问题研究

    作者:张淼;李金萍;贺晓清;陈琪;崔璨;余桂林;刘晓柳

    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全面剖析失独老人多层次的养老需求,针对需求的差异性提出相应的符合失独家庭养老诉求的具体救助机制,以期提高失独老人的生活质量,帮助其走出养老困境.

  • 门诊失独老人孤独抑郁情绪调查及心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作者:时娜;刘晓瑜

    目的:探讨失独老人孤独抑郁情绪及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心理工作室咨询的失独老人50例进行孤独抑郁情绪调查,给予心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三月采用UCLA孤独量表和老年抑郁量表GDS评估疗效.结果失独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后,UCLA评分和GD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失独患者实施不同心理干预后,其孤独抑郁情绪明显改善.

    关键词: 失独老人 心理干预
2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