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运动针法结合自制温经止痛包熨烫治疗急性期肩周炎疗效观察

    作者:唐诗;唐鹏伟;王荣崧;刘文

    目的:观察运动针法结合自制温经止痛包熨烫治疗急性期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40例急性期肩周炎患者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采用运动针法结合自制温经止痛包熨烫治疗,后者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显效率75.0%,对照组治愈显效率50.0%.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运动针法结合自制温经止痛包熨烫治疗急性期肩周炎疗效显著.

  • 地机穴运动针法配合"靳氏肩三针"治疗肩周炎70例

    作者:高保娃;左甲;何佳

    目的 观察地机穴运动针法配合"靳氏肩三针"对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地机穴运动针法配合"靳氏肩三针",10天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结果 地机穴运动针法配合"靳氏肩三针"对肩周炎总有效率为98.6%.结论 地机穴运动针法配合"靳氏肩三针"治疗肩周炎,简单易行,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 运动针法针刺下合穴治疗肩周炎42例

    作者:李永春

    笔者自2009年1月以来采用针刺下合穴配合常规针刺治疗肩周炎42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42例皆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患者,其中男20例,女22例;年龄47~62岁,平均56.7岁;病程短3个月,长15个月.以上病例均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口]中的诊断标准确诊为肩周炎.2 治疗方法患者仰卧位,选用0.30 mm×40 mm针灸针,先针刺健侧上巨虚、下巨虚,分别刺入25~30 mm,同时配伍患侧肩髃、肩豂、曲池、合谷、外关、后溪,采用小幅度提插捻转手法,使每穴出现酸麻胀感后,留针30 min.

  • 针刺配合运动针法治疗急性腰扭伤80例

    作者:俞冰;俞言芝

    急性腰扭伤是临床常见病,笔者采用针刺配合运动针法治疗急性腰扭伤80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80例患者均为2013年5月至11月的本所门诊病例,其中男44例,女36例;年龄20岁以下1例,20~39岁9例,40~59岁46例,60~79岁22例,80岁以上2例;病程短2h,长7天.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有关急性腰扭伤诊断标准:①有腰部扭伤史,多见于青壮年;②腰部一侧或两侧剧烈疼痛,活动受限,不能翻身、坐立和行走,常保持一定强迫姿势,以减少疼痛;③腰肌和臀肌痉挛,或可触及条索状硬结,损伤部位有明显压痛点,脊柱生理弧度改变.

  • 董氏奇穴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余康潮;陈俊琦;黄焕琳;黄泳

    目的:观察董氏奇穴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患者在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配合董氏奇穴,对照组配合常规针刺,3个疗程后用SPSS 13.0软件包分析比较2组患者《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诊断(试行)》的疗效,以及其病类诊断标准和MBI总分组内比较和组间比较.结果:①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90.0%,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总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和治疗前后总分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MBI总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MBI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和治疗前后总分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董氏奇穴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与常规针刺疗效相当,可在临床推广.

  • 孙申田教授运动针法的整理和体会

    作者:刘波

    孙申田教授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运动针法,是指在行针过程中让患者做对抗性主动运动,根据病情程度主动调整活动范围,使局部症状消失和运动障碍恢复的方法.提出了运动针法的适用范围、取穴原则、针刺手法、运动方法,详细说明了如何把握和理解运动针法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和操作.后本文分析了运动针法的优势和应用要点以及临床应用思路.

  • 运动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后期的疗效观察

    作者:杨顺珍

    目的:探讨运动针法结合康复训练对肱骨近端骨折后期的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神经肌肉电疗、康复训练及口服西乐葆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运动针法,使用UCLA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4周)评估肩关节的功能、疼痛、向前侧屈曲活动度、前屈曲力量及病人满意度.结论:两组患者UCLA评分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4周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且治疗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非甾体药物结合神经肌肉电疗及康复训练有效改善肩关节的功能和疼痛等,但结合运动针法可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 运动针法配合推拿四步疗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孙谊

    目的:对运动针法配合推拿四步疗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200例腰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治疗后观察效果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结束后,对比结果有显著性差别(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组疗效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运动针法联合中药对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引发焦虑抑郁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立江;马永织;王欣

    目的:观察运动针法对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引发焦虑、抑郁的疗效。方法将纳入研究的73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给予运动针法联合中药汤剂,对照组给予口服卡马西平联合中药汤剂进行治疗。2周一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运动针法联合中药和卡马西平联合中药均对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引发的焦虑症、抑郁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运动针法联合中药组对焦虑、抑郁的治疗效果优于卡马西平联合中药组,值得临床推广。

  • 阿是穴合谷刺配合运动针法治疗肩周炎的42例临床观察

    作者:马俊飞

    目的 验证阿是穴合谷刺配合运动针法治疗肩周炎的42例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用阿是穴合谷刺配合运动针法,对照组用阿是穴普通针刺配合运动针法,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两组均为3个疗程.两组与治疗前后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定肩关节功能情况,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功能明显提高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36/42),优于对照组的76.3%(14/38)(P<0.05).治疗组1个疗程内治愈50%而对照组仅为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是穴合谷刺配合运动针法治疗肩周炎效果显著,在治疗1~2个疗程效果优于对照组;尤其是改善肩关节功能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加以推广.

  • 速刺法配合运动针法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张亚楠

    目的:对颈肩腰腿痛患者采用速刺法配合运动针法进行治疗,观察并分析这种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患有颈肩腰腿痛的患者96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合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芬必得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速刺法配合运动针法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分别接受治疗后,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2.5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程缩短,在10天内的治愈率58.33%高于对照组31.2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应用常规西医治疗的同时,采用速刺法配合运动针法进行治疗,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较常规西医方案治疗效果较显著,可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改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小,安全可靠。

  • 运动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吴忠源;黄素芳;宫慧娟;吴忠庆;贾志明

    目的 探讨运动针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颈椎病患者81例,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运动针法进行治疗.结果 2组间综合疗效,治疗前后各症状、体征比较,经统计学处理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运动针法治疗颈椎病有良好疗效,比常规针刺效果更佳.

  • 运动针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静;曹辰虹;张妍

    [目的]观察运动针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传统针法,B组采用运动针法,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目测类比评分法(VAS)疼痛积分、肿胀程度积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积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积分.[结果]VAS疼痛积分,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MA积分及ADL积分,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1),B组积分明显高于A组积分(P<0.05),肿胀程度积分,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B组积分显著低于A组(P<0.01).[结论]运动针法在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改善肢体肿胀方面优于常规针刺.

  • 运动针法联合龙虎交战法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的研究

    作者:陈立江;王欣;李忠常;马永织

    目的:评价运动针法联合龙虎交战法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的疗效及对患者睡眠的影响。方法将55例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均选取手少阳经穴外关、足少阳经穴阳陵泉,治疗组予以两穴运动针法联合龙虎交战法针刺治疗,对照组予以上述两穴龙虎交战法针刺治疗。1次/d,6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间隔1 d,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疼痛及睡眠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2组VAS疼痛评分及睡眠治疗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镇痛及睡眠改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运动针法联合龙虎交战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效果好,且可明显改善患者睡眠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董氏奇穴疗法改善中风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研究

    作者:余康潮;陈俊琦;高怡婷;黄泳

    目的 探讨董氏奇穴疗法改善中风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治疗组配合董氏奇穴疗法,对照组配合常规针刺.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的临床疗效、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总分和因子分、不良反应.结果 (1)6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无1例脱落.(2)经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27/30)和86.7%(26/3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CSS总分和除意识外的其他因子分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SS总分和各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面瘫、言语、上肢肌力、手肌力、下肢肌力、步行能力因子分和CSS总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在试验过程中未出现针刺后不良反应.结论 董氏奇穴疗法对改善中风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疗效确切.

  • 董氏奇穴为主配合运动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32例

    作者:周帅

    周围性面瘫又称Bell麻痹或面神经炎,为面神经管内面神经的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肌瘫痪.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无法完成抬眉、闭跟、鼓嘴等动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女发病率相近,绝大多数为一侧性,双侧者甚少.笔者采用董氏奇穴为主配合运动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速刺法配合运动针法治疗颈肩腰腿痛

    作者:柳建军;黄锐

    笔者自1988年从医,粗通针灸之术.然经过数千次的观察,发现用静针即普通针刺治疗颈肩腰腿痛的疗效,远不如用动针即运动针法的疗效快速.盖静针的通经之力缓慢而且强度太小,而针后加活动能增强和加大其经络之气的通行之力,使疗效快速而稳当.早期用速刺法配合运动针法治疗颈肩腰腿痛多根据远道循经取穴的原则取外关、列缺、人中、养老、后溪等穴位,疗效尚可.

  • 阳陵泉、肾关穴双手运动针法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作者:薛金刚

    目的:观察针刺阳陵泉、肾关穴,双手行运动针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对照组30例,干预组采用针刺阳陵泉、肾关穴后行双手运动针法,再给予常规针刺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阳陵泉、肾关穴双手运动针法治疗肩周炎在首次有效率、止痛效果、关节活动范围增大方面均好于常规刺法.

  • 运动针法与常规针法治疗肩周炎的对比分析

    作者:张春华

    目的:研究分析运动针法与常规针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接收的肩周炎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6例,观察组患者应用运动针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针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 <0.05)。结论:运动针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较理想,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 针灸疏经调脏法治疗脑卒中后平衡障碍的临床疗效

    作者:朱杰彬;古志林;徐振华

    目的:对比针灸疏经调脏法治疗脑卒中后平衡障碍与常规针刺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后出现平衡障碍的36例患者随机分成疏经调脏(治疗)组和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每组18例者。疏经调脏治疗穴位:焦氏头皮针的平衡区、足运感区、运动区,双侧风池、天柱、完骨,针刺后留针行平衡协调训练30 min;艾灸取穴:五脏俞及膈俞。常规针刺穴位:以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为主,辨证加减。两组于治疗前、后均采用Fugl-Meyer平衡量表及Berg平衡量表对患者的平衡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能改善脑卒中后平衡障碍( 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针灸疏经调脏法治疗脑卒中后平衡障碍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57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