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计算机辅助模拟偏突颌患者颏部不对称与成形术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吴楠;谢小星;杨鸣良;颜光启;刘强;白晓峰;卢利

    目的 应用计算机辅助外科模拟软件重建偏突颌畸患者的三维头颅模型,研究颏部不对称程度与矢状劈开截骨是否同期行水平向颏成形术之间的联系,得出水平向行颏成形术参考指标.方法 对40例偏突颌畸形患者行回顾性研究.A组20例行单颌矢状劈开截骨同期行水平向颏成形术;B组20例单纯行单颌矢状劈开截骨,根据患者术前的扫描数据,重建三维头颅模型,并确立下颌牙合平面:①测量双侧下颌第一磨牙颊沟相对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距并且计算其差值绝对值X.②将双侧颏结节、双侧下颌角点在下颌牙合平面进行投影,两侧颏结节投影点连线为L1,左侧颏结节投影点与左侧下颌角点投影点连线L2,右侧颏结节投影点与右侧下颌角点投影点连线L3,L1与L2成角度为∠α,L1与L3成角为∠β,计算∠α与∠β差值绝对值Y.将数据导入SPSS13.0软件,分析X、Y两者之间的关系;将Y与偏突颌患者单颌矢状劈开截骨是否同期行水平向颏成形手术关联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X与Y存在线性正相关,直线回归方程为:Y= 1.15+0.88X;Y>(5.39±0.68)°时,偏突颌患者行SSRO术须同期行水平向颏成形手术.结论 偏突颌患者颏结节于下颌牙合平面投影点连线,分别与左右两侧颏结节投影点和下颌角点投影点连线所成夹角的差值绝对值>(5.39±0.68)°时,行矢状劈开截骨术时须同期行水平向颏成形术.

  • 计算机辅助模拟偏突颌畸形SSRO手术前后髁状突位置改变的相关研究

    作者:高小波;杨鸣良;雷博程;张然;刘亚庆;孙桦梁;闫杰;颜光启;卢利

    目的 通过计算机辅助模拟下颌骨偏突颌畸形正颌手术,为术前预测髁状突位置改变提供相关定量参考,并研究使髁状突保持原位的方法,以期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 对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20例偏突颌畸形患者进行研究,应用计算机辅助外科软件Surgicase 5.0重建头颅模型,测量双侧髁状突横轴与人体正中线之间的角度,模拟下颌骨SSRO旋转后退,测量术后双侧髁状突角度改变和双侧下颌骨体部移动距离,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确定下颌骨SSRO固定后保持髁状突原位,在接骨板上形成补偿弯曲角度及其固定位置.所有患者均按术前模拟行手术治疗,并采集术后影像学资料验证术前设计的效果.结果 下颌骨体部骨段后退的距离与髁状突角度改变的量呈线性正相关.经统计学分析,得到后退距离X与髁状突角度变量Y的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Y1=-14.307+0.253X1,Y2=-1.904+0.102X2.同时,所有患者临床治疗结果显示,90%(18/20)患者术后髁状突角度与术前相比改变≤2°;10%(2/20)患者术后髁状角度改变>2°.结论 通过对计算机辅助模拟偏突颌患者行下颌骨SSRO手术发现,下颌骨后退的距离与髁状突角度变化有相关性,此相关性为预测和分析正颌手术中髁状突位置的变化趋势提供了定量依据.临床实践证实,通过计算机模拟接骨板成型的角度和固定位置补偿下颌骨SSRO旋转后退对髁状突位置的影响,可大限度地将髁状突保持原位.

  • 成人偏突颌畸形颜面软组织形态测量分析

    作者:张兰成;侯敏;张锡忠;宋大立;杜清香

    目的 对偏突颌畸形患者面部软组织形态进行测量分析,以便为正颌手术及畸形整复提供参考.方法 对实验组42例偏突颌畸形成人患者,对照组48例颜面对称、咬牙合关系正常的成人,进行颜面软组织相关的线距及角度测量,并对测量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偏突颌畸形的患者,上、下唇部都有移位,突出表现在口角区、下唇与颏部.结论正颌手术应充分考虑偏突颌畸形患者的口唇及颜面软组织的位置形态.

  • 下颌部畸形26例治疗体会

    作者:韩思源;贺佳妮;冷冰;郭家妍;李怒;左娜;刘海燕;胡枫

    目的 总结近5年我科收治下颌部畸形的治疗经验,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收集26例下颌部畸形的病历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安氏骨性Ⅲ类畸形、下颌前突、偏突颌畸形12例,其中,11例行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1例行经口内入路下颌支垂直骨切开术,3例同期行颏成形术;下颌角肥大9例,其中,7例行下颌角外板劈开截除术,2例行下颌角磨骨术;小颏畸形5例,其中,3例行膨体隆颏术,2例行硅胶假体隆颏术.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效果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为7.69%.结论 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可以通过向前、向后移动或旋转远心骨段来完成下颌后缩、前突及偏突畸形的矫正,效果确切;下颌角磨骨术对于外翻型下颌角肥大治疗效果较好,对于下颌角肥大向外侧与后方较明显突出的患者应选用下颌角外板劈开截除术;填充颏成形术仅适用于轻、中度的小颏畸形,其他类型的畸形应考虑颏成形术.

  • 偏突颌畸形患者咀嚼肌及胸锁乳突肌的肌电分析

    作者:李波;易新;卢利

    目的 研究偏突颌畸形患者和正常人在下颌不同运动及姿势位时双侧颞肌前束(TA)、咬肌(MM)、二腹肌前腹(DA)和胸锁乳突肌(SCM)的肌电活动情况,探讨咀嚼肌和胸锁乳突肌在骨性偏颌中的作用以及偏突颌畸形对咀嚼肌及胸锁乳突肌的影响,为临床偏突颌畸形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于我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33例临床诊断为偏突颌畸形患者(实验组),男12例,女21例,年龄18~34岁,平均(22.79±3.24)岁;选取我院36例口腔专业本科学生为对照组,男18例,女18例,年龄19~24岁,平均(22.54±3.05)岁.利用美国BioResearch公司BioEMGⅡ八道表面肌电仪和BioFLEX双板表面电极分别记录2组下颌姿势位及下颌不同运动状态下咀嚼肌及SCM的肌电幅值.结果 下颌姿势位时,除MM外,实验组双侧咀嚼肌肌电幅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DA和SCM肌电幅值增高明显(P<0.01).牙尖交错位(大紧咬)时,实验组TA、MM和SCM肌电幅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实验组双侧MM和TA肌电幅值明显不对称,下颌过长侧(患侧)弱于健侧(P<0.05).下颌前伸时,偏突颌患者双侧DA、MM的肌电幅值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MM和DA的患侧肌电幅值高于健侧(P<0.05).后退运动时,实验组患者双侧TA和SCM的肌电幅值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侧肌电幅值高于健侧(P<0.01).结论 偏突颌畸形导致咀嚼肌肌电异常,双侧咀嚼肌系统不协调,颅面骨骼形态影响颈部肌群.

  • 偏突颌患者颞下颌关节盘冠状向位置的MRI评估

    作者:夏碧清;王旭东;石慧敏;沈国芳;房兵;闫晋

    目的 研究偏突颌畸形患者双侧颞下颌关节盘-髁突位置在冠状位磁共振图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上的差异,并分析其关节盘移位程度与偏斜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对54例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进行标准化临床影像学检查得到闭口斜冠状位MRI,通过计算机软件测量分析其冠状位关节盘内外侧移位情况,应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各组间颞下颌关节盘-髁位置在冠状位磁共振图像上的差异. 结果 40例偏突颌畸形患者中,偏斜侧7侧(17.5%)关节盘外侧移位,16侧(40.0%)内侧移位;而40侧偏斜对侧关节盘中,27侧(67.5%)关节盘内侧移位,仅2侧(5.0%)关节盘向外侧移位.14例(28侧)无偏斜骨性Ⅲ类患者中,18侧(64.3%)存在关节盘内侧移位,未发现外侧移位的关节盘.本研究证实了偏斜侧关节盘内外侧位置与偏斜对侧及无偏斜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中等到重度偏突颌患者偏斜侧关节盘位置与轻度及无偏斜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状位磁共振图像中显示,中等到重度偏突颌患者偏斜侧关节盘倾向于向外侧移位,偏斜对侧关节盘倾向于向内侧移位.

  • 正畸联合正颌对于偏突颌畸形患者头影与侧貌的影响分析

    作者:罗锐;张萍;余波;张瑞智;龚正林

    目的:探讨正畸联合正颌对于偏突颌畸形患者头影与侧貌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2月~2011年1 0月在本院病房接受手术的偏突颌畸形患者50例,都采用了正颌联合治疗.结果:本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头影测量值逐渐升高,各个时间段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同时治疗3月后的复发量为(1.75±0.65)mm.所有患者术后伤口均愈合,唇部畸形得到明显改善,外形满意对称,形态自然,在治疗后都无明显并发症情况发生.结论:偏突颌畸形患者正颌联合治疗能有效提高头影测量值,减少复发量与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有利于侧貌评价,值得推广应用.

  • 偏突颌畸形正颌治疗对口唇软组织的影响

    作者:侯敏;濮礼臣;杨志诚;宋大立;柳春明;张海钟

    目的:研究偏突颌畸形正颌治疗对口唇软组织的影响.方法:正颌手术在矫治颌骨不对称畸形的同时,利用部分口周肌束移位,重建口轮匝肌的动力平衡,从而达到口唇部软组织畸形的整复.结果:24例患者经治疗后,颌面部不对称畸形得到明显改善,唇部畸形也得到明显改善,颏部外形符合美学标准,颏唇沟形态自然.结论:正颌手术矫正颌骨畸形同时,可有效地矫正继发的唇部畸形,实现口周肌的动力平衡.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