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兔预构血管化股骨游离移植后琥珀酸脱氢酶的变化

    作者:谭学新;李波;刘纯义;马丽;王绪凯

    目的 探讨兔预构血管化骨游离移植后的骨生长及代谢变化.方法 通过将兔腹壁浅动静脉束植入股骨干中,预构血管化骨,然后用酶组织化学技术对预构血管化骨与非血管化骨游离移植术后骨组织琥珀酸脱氢酶(SDH)代谢等情况,进行了比较实验研究.结果 骨游离移植术后2周,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即发生变化.尤以2,3,4周血管化骨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明显高于非血管化骨(P<0.05).结论 早期观察兔预构血管化骨游离移植后骨细胞的SDH变化可了解移植骨组织的成活与生长情况.

  • 预构血管化外周神经移植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媛媛;王绪凯;卢利

    目的:建立预构血管化外周神经移植的动物模型,探讨预构血管化神经移植对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选用42只大耳白兔,右耳中央动静脉血管束植入预构右面神经上颊支,右侧为实验组,5周后行带血管的神经移植,左侧为对照组行不带血管的神经移植,经血管墨汁灌注、神经电生理及变性髓鞘Nauta染色组织学微细结构观察,检测预构血管化的神经移植对神经再生的影响作用。结果:预构血管化的神经移植比不带血管的神经移植术后8周、10周神经传导速度快。实验组在术后6、8、10周髓鞘厚度、神经纤维直径和G值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预构血管化的神经通过微血管重建,在移植过程中保持了神经血液供应的连续性,有利于神经再生和功能的恢复。

  • 预构血管化骨血液流变性变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谭学新;戚其学;邓春富;黄韶辉;王绪凯

    目的探讨预构血管化骨血运重建过程中血液流变性的变化.方法将36只新西兰大白兔的腹壁浅动、静脉束植入股骨骨髓腔内,制备预构血管化骨的动物模型.于术前及术后1周、3周及5周分别检测兔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1、3、5周兔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变.尤以术后1周时变化显著.结论监测预构血管化骨血运重建过程的血液流变性的变化,可以更好地了解血液流动情况,评估血液的循环流态.

    关键词: 预构 血液流变性
  • 预构扩张皮瓣的实验研究

    作者:薛文君;王海涛;王明青

    目的:研究预构扩张皮瓣的成活及其机制、微循环灌注量动态变化、超微结构改变.方法:选取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36只,随机分为预构扩张组(A组)、扩张器衬垫预构组(B组)及预构组(C组),每组12只.股动静脉血管束移位后,前两组分别在肉膜深面植入50 ml扩张器,预构扩张组7 d后开始注水.定期对3组皮瓣进行微循环检测,并取样进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其受体、光镜及超微结构的检测与观察.第52天扩张完成后,形成仅以预构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观察记录成活面积.结果:A组微循环灌注量明显高于B、C组(P<0.05),皮瓣成活面积占原始皮瓣面积的百分比大于B、C组(P<0.05),VEGF、bFGF及其受体含量亦明显高于B、C组(P<0.05),血管密度加大,超微结构改变显著.结论:预构扩张皮瓣能增大皮瓣成活面积,增加皮瓣移植的安全性.VEGF、bFGF及其受体含量的增加促进预构扩张皮瓣血管化进程.

  • 成骨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联合培养复合肌瓣预构血管化骨的初步研究

    作者:张健;胡敏;韩志伟;张文怡

    目的:将兔成骨细胞(ROB)与血管内皮细胞(RVEC)联合培养复合肌瓣预构血管化骨.方法:将传代后的两种细胞冻存、复苏.制作体积为2.5 cm×1 cm×1 cm外消旋聚乳酸(PDLLA)支架并用Ⅰ型胶原包埋,收集复苏传代细胞,9只实验兔分3组,A组左侧背阔肌植入ROB与RVEC比例为2∶1细胞支架复合体,右侧植入ROB/PDLLA;B组左侧为ROB+RVEC/PDLLA、右侧为PDLLA;C组左侧为ROB/PDLLA、右侧PDLLA.2周、4周、8周观察体内成骨与血管化情况.结果:在体内预构血管化骨的实验中,两种细胞培养复合支架组在体内成骨能力及血管化程度均高于单纯成骨细胞复合支架组,而单纯支架组未见有骨形成.结论:将两种细胞复合支架后与背阔肌皮瓣联合应用可预构血管化骨瓣,且成骨能力与血管化程度均很理想.

    关键词: 支架 血管化 预构
  • 用组织工程方法预构血管化下颌骨升支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富林;毛天球;陶凯;陈书军;丁桂聪;顾晓明

    目的观察用组织工程方法再造下颌骨升支,并使之含有知名血管蒂的可能性.方法体外培养、扩增、诱导兔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将细胞接种于人下颌骨升支外形的多孔珊瑚中,体外培养2 d后,植入MSCs供体兔腹壁下动静脉深面,预构血管化的人下颌骨升支.术后2月取材,通过大体标本观察、扫描电镜检查、组织学检查,观察骨组织的形成情况.结果在兔体内再造出了腹壁下动静脉为蒂的骨组织,并具有人下颌骨升支的解剖形态;X线检查显示有X线阻射影,珊瑚有部分吸收;组织学检查结果证实,在NC表面及孔洞内均有新骨形成.结论用组织工程方法可预构出具有特定形态的血管化的骨组织.

  • 颈部预构扩张皮瓣修复面部缺损

    作者:刘新海;李养群;李森凯;唐勇;李强;周传德;陈文

    目的:报道应用颞浅血管束预构颈部扩张皮瓣修复面部缺损的手术效果,推广该术式在临床上的使用.方法:自1998年5月至2006年9月,对18例面部大面积瘢痕、血管瘤、黑痣的病人采用颞浅血管束预构颈部扩张皮瓣转移修复.结果:18例中有1例出现皮瓣远端小范围坏死,经换药后愈合,1例术后随访发现皮瓣挛缩下睑外翻,经手术矫治痊愈,其余16例皮瓣完全成活,皮瓣色泽、质地与面部皮肤相似,外观良好.结论:应用颞浅血管束转移预构颈部扩张皮瓣修复面部缺损方案可行,效果良好,是修复大面积面部皮肤缺损的理想方法.

  • 扩张术对血管束移位预构带软骨的复合组织瓣的影响

    作者:马显杰;鲁开化;张辉;郭树忠;贺竹宁

    目的研究扩张术对血管束移位预构带软骨复合组织皮瓣的预构进程及成活面积的影响.方法采用雄性日本大耳白免30只,分为扩张组、硅胶膜衬垫组及正常预构组,每组10只.血管束移位后,在肉膜深面分别植入扩张囊及硅胶膜,扩张囊组1wk后开始注水50mL,2wk后再补注50mL.3wk后形成仅以预构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观察记录其成活面积,并行钼钯X线造影观察新生血管情况.结果3组动物形成的预构皮瓣成活面积经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相差十分显著(P<0.01).微血管造影显示扩张组新生血管多,与原皮瓣间吻合枝多且较粗大.结论扩张术能缩短预构皮瓣的预构时间,增大预构皮瓣的成活面积.

  • 带神经、血管预构皮瓣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研究

    作者:孙占胜;王伯珉;王永会;张云峰;李连欣;穆卫东;陈振强

    目的设计带血管、神经预构皮瓣动物模型并进行实验研究,探讨带血管、神经预构皮瓣治疗四肢严重损伤可行性. 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兔共15只,按拟植入的血管束名称分为3组:A组植入腹壁下动静脉血管束;B组植入阴部外动静脉血管束;C组植入股动静脉血管束及部分股神经.术后3周分别进行大体观察、活体皮瓣血管染色和组织学检查,观察血管神经的生长情况. 结果预构皮瓣中的血管生长良好,可见少量神经纤维和轴突向远端生长. 结论预构带神经、血管皮瓣是可行的,该方法克服了传统皮瓣的外形臃肿和感觉功能差的问题.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