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49例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动态心电图分析

    作者:毛袁心

    目的:采用动态心电图分析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R-R间距>1.5秒),以探讨其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住院病人49例,男性31例,女性18例,统计长R-R间期,分为两组A组:(R-R间期1.5 ~2.0秒),B组:(R-R间期≥2.0秒).长R-R间期发生在22:00-06:00共38例,占总例数的77.5%.结果:A、B两组发生其他心律失常情况二者无明显差异,长R-R间距常发生在夜间,与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R-R间期的长短不能真正反应房室传导的情况,而是f波隐匿传导的结果.结论:在心房颤动时诊断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时应慎重,应结合其白天活动时的心室率、24小时平均心室率和临床症状综合分析后再做出评价和诊断.明确心房颤动是否合并房室传导阻滞对临床药物及介入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以动态心电图心室率参数指导心房颤动伴长R-R间距者活动时心室率的控制

    作者:杨金凤;卢喜烈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Af)伴长R-R间距活动时的心室率控制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92例住院者的动态心电图(DCG)检查结果,其中:①Af伴长R-R间距62例(A组);②窦性心律、偶发房性早搏及室性早搏30例(B组).观察两组的心室率分布情况.将A组患者在强心、利尿、抗凝的药物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常规组(A1组)30例,倍他乐克25毫克2/日;非常规组(A2组)32例,倍他乐克50毫克1/日.采用高、低、平均心室率、24h总心室率、每小时平均心率等参数,分析Af伴长R-R间距的心室率控制情况.结果 A组高心率、平均心率、24h总心率均快于B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A组低心率慢于B组低心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通过适当增加晨起给药量倍他乐克50毫克1/日能达到更好的运动时心室率的控制.患者的高心率、平均心率、24h总心率均慢于A1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其低心率与B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24h DCG对心室率等各项参数进行观察,为临床治疗和疗效的判断提供依据.提示在心宝率高峰前用药,即合理增加晨起给药量,可达到改善目前Af伴长R-R间距活动时的心室率控制不佳而夜间长R-R间距出现增多的问题.

  • 心房颤动伴长R-R间距的动态心电图及临床分析

    作者:葛学敏;张良洁

    目的 采用动态心电图(DCG)分析心房颤动(Af)伴长R-R间距(>2.0s)、交接区(或室性)逸搏及逸搏心律,以探讨其合并房室阻滞(AVB)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动态心电图(DCG)记录的201例中>2.0s的长R-R间距、交接区(或室性)逸搏及逸搏心律出现的时间是否与睡眠相关,分为睡眠相关组(A组45例)及非睡眠相关组(B组156例).结果 两组间日间及夜间平均心室率、大及小平均心室率,B组明显小于A组.长R-R间期次数及长R-R间期均值,B组均大于A组(p<0.05).结论 Af伴长R-R间距、交接区(或室性)逸搏及逸搏心律若与睡眠相关,视此AVB的临床意义不大;而与睡眠无关时,常有头晕、黑朦,病情危重,应视此AVB有临床意义,及时提请临床医师处理.

  • 窦性心动过缓肿瘤患者术前动态心电图分析

    作者:罗群;蒲小燕;张宏伟;陈小兰

    目的 了解窦性心动过缓的肿瘤患者是否具有严重心动过缓性心律失常的病理基础,从而存在影响手术的潜在性风险.方法 选择术前常规心电图中窦性心动过缓的肿瘤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DCG)检测,并将DCG资料分为≥60岁(A组)及<60岁(B组)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高心率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低心率及平均心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房性、交接性、室性期前收缩、短阵性房性心动过速及长R-R间距两组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无1例≥3.0s者.有短阵性窦性停搏4例,未发现高度或三度房宣传导阻滞者.结论 心律失常及长R-R间距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多.对有窦性停搏患者手术时好安装临时起搏器,以防万一.

  • 69例动态心电图长R-R间距心电图及临床分析

    作者:吴稚华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DCG)中窦性心律与心房颤动(Af)中长R-R间距差异的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DCG中R-R间距≥2.0s者分为窦性心律组(A组)、持续性Af组(B组)及阵发性Af(C组),分别统计比较三组长R-R间距差异原因、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结果 A、B、C三组长R-R间距分别为(4.17±1.24)s、(2.56±0.23)s、(8.85±1.12)s,组间具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C组恢复窦性时无1例存在房室传导阻滞(AVB).A、B、C三组平均每例24h长R-R间距出现次数分别为(919±298)次、(112.5±34.2)次、(633±187.1)次,组间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三组中长R-R间距在22:00~06:00之间分别占50.7%、86.7 %、86.7 %.结论 长R-R间距出现频率及时限长短差异与不同心律有关,长R-R间距多发生在夜间,与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

  • 47例心房颤动伴长R-R间距动态心电图分析

    作者:吴伟

    目的 分析动态心电图(DCG)中心房颤动(Af)伴长R-R间距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Af中R-R间距≥2.0 s者分为持续性Af组(A组)和间歇性Af组(B组),对比分析两组长R-R间距差异的机制及临床意义.结果 两组长R-R间距中37例(80.5%),发生在22:00~06:00之间.A组长R-R间距平均为(2.46±0.20)s,B组平均为(4.41±2.42)s,两组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B组恢复窦性心律时无1例存在房室传导阻滞(AVB).结论 Af伴长R-R间距多发生在夜间睡眠状态,无明显自觉症状,一般无临床意义,诊断Af伴二度AVB应慎重.

  • 心房颤动伴长R-R间距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泳波;王晓波;张建平

    目的 探讨房颤伴长R-R间距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动态心电图(DCG)记录到的19例房颤伴长R-R间距者进行相关分析,对19例分成平均心室率<60次/min及≥60次/min,长R-R间距<2.5s及≥2.5s,长R-R间距与睡眠相关及与睡眠不相关进行比较.结果 19例中长R-R间距238次,白天32次(17.7%)、夜间206次(82.3%);平均心室率<60次/min 13例、≥60次/min 6例;长R-R间距<2.5s 7例、≥2.5s 12例;长R-R间距与睡眠相关11例、不相关8例.19例中6例有头晕、黑矇或晕厥病史,其平均心室率<60次/min,长的R-R间距均≥2.5s,且与睡眠不相关.结论 房颤伴长R-R间距多出现于夜间睡眠时,其平均心室率越慢R-R间距越长,与睡眠不相关时易发生头晕或晕厥,多为病理性房室阻滞.

  • 60例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距的动态心电图分析及临床意义

    作者:时慧;赵海山;孟艳红

    目的 探讨60例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距的动态心电图(DCG)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DCG 24h记录60例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距的临床资料,统计长R-R间距发生总次数、昼夜发生频率的相关性及长R-R间距、逸搏及逸搏性心律出现的时间是否与睡眠相关,分为与睡眠相关组(A组)及非睡眠相关组(B组).结果 60例发生1.5s以上的长R-R间距共1285次,其中夜间965次,占75%,白天320次,占25%.发生频率夜间明显高于白天.60例中A组42例(70%),B组18例(30%).A组发生长R-R间距1.5~2.0s、>2.0s及逸搏(及逸搏性心律)的频率分别100%、9.5%、11.9%;B组发生长R-R间距1.5~2.0s、>2.0s及逸搏(及逸搏性心律)的颤率分别100%、88.8%、83.3%.B组明显高于A组(P<0.01).结论DCG诊断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距时,应检测长R-R间距发生的频率、发生时间、与睡眠的相关性,结合临床和病史,除外速走神经作用及病窦可考虑心房颤动合并病理性房室阻滞,临床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减少甚至停用抑制房室传导的药物,必要时行人工起搏治疗.

  • 48例心房颤动伴长R-R间距的心率变异机制及临床意义探讨

    作者:许春华

    目的 研究心房颤动(Af)伴长R-R间距的机制与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48例Af伴长R-R间距者和46例正常人的心率变异性(HRV)指标.结果 ①Af伴长R-R间距者多数有心率变异时域分析的各项参教指标增高;②反映了支配心脏的迷走神经张力增加而交感神经张力下降.结论 HRV对研究Af停长R-R间距的机制有一定的帮助.

  • 56例房颤动患者动态心电图长R-R间距临床分析

    作者:叶海容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Af)患者动态心电图长R-R间距的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将Sf患者动态心电图中R-R间距≥2.0 s者分为持续性Af组(A组)、阵发性Af组(B组),分别统计比较两组长R-R间距差异原因、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结果:A、B两组长R-R间距分别为(2.78±0.25)s、(7.32±1.25)s,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B组恢复窦性心律后无一例存在房室传导阻滞.A、B两组平均每例24h长R-R间距出现次数分别为(127.5±23.5)次、(578±126.1)次,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中长R-R间距在夜间出现比例分别占85.1%、86.7%.结论:Af患息者长R-R间距出现频率及时限长短差异与不同心律有关,长R-R间距多发生在夜间,与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