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Parasitic Diseases 국제의학기생충병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影响因子: 0.4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4122
  • 国内刊号: 31-1961/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190
  • 曾用名: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 创刊时间: 197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 类 别: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期刊荣誉:
  • 硝酸纤维素膜及其在寄生虫病诊断技术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周洋;陈家旭

    硝酸纤维素膜以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和操作简便快捷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化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在寄生虫病的诊断技术研究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该文就硝酸纤维素膜的理化特性、生产制备及其在寄生虫病诊断技术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广州管圆线虫功能蛋白研究进展

    作者:姚丽丽;黄慧聪;潘长旺

    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Ac)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或脑膜脑炎的重要病原体,幼虫侵入人体,在体内移行,终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广州管圆线虫病.目前对该病的治疗、防治等仍较局限.蛋白质功能研究有望从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探讨该病的发生发展机制,有助于诊断,为防治该病和新药开发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该文对广州管圆线虫功能蛋白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2007-2011年安徽省肥东县输入性疟疾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宋尔萍;李石柱;管怀斌;宋雪松;宋尔勇;吴晓晨

    目的 掌握肥东县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特征,以进一步做好输入性疟疾防控工作.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监测系统2007-2011年安徽省肥东县疟疾疫情网络报告数据、疟疾病例个案流行病调查表和输入性疟疾调查表资料,结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对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肥东县2007年出现首例输入性疟疾病例报告,至2011年累计报告疟疾病例117例,其中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87例,占74.36%,输入来源地均为非洲,输入疟疾病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为37.5岁.发病时间早为回国当天,长为回国后22 d,平均为回国后12d,95%以上病例在省市级医疗机构救治.结论 肥东县境外输入性疟疾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

  • 省部联动血防联系点竞赛钉螺检测与现场查灭螺技能考核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作者:鲍子平;曹淳力;许静;孙乐平;汪昊;高扬;郑浩;余晴;党辉

    目的 建立钉螺检测和现场查、灭螺技能考核指标体系用于血防专业人员考核.方法 采取文献查阅、专家咨询等方法,按照钉螺检测与现场查、灭螺操作的要求,搭建钉螺检测和现场查、灭螺考核指标体系框架,经专家审核修改后建立钉螺检测和现场查、灭螺考核指标体系.运用该体系对湖南、湖北省的12个省部联动血防联系点48名县级血防专业人员进行考核.钉螺检测考核的是个人对钉螺检测的能力水平,现场查、灭螺考核则要求每个被考核县选择4人为1组,考核查、灭螺技能.结果 建立了钉螺检测、现场查螺和灭螺评分标准.钉螺检测、现场查螺和灭螺的总分值均为100分,按照钉螺检测和现场查、灭螺操作步骤进行权重分值配比,对步骤中的各项内容加以扣分说明.对12个县共计48人进行了考核,钉螺检测平均分数为79.1分,60分及以上的及格率为89.6%;12个县现场查螺考核全部在60分以上,平均成绩为81.9分;现场灭螺60分及以上有9个县,平均为71.8分.结论 初步建立了钉螺检测和现场查、灭螺技能考核指标体系.

    关键词: 检测 技能 指标 应用
  • 实时荧光PCR检测胆囊结石患者胆囊壁华支睾吸虫DNA的研究

    作者:郑培明;乔铁;马瑞红;蔡洪英;罗小兵;罗振亮;杨柳青

    目的 运用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胆囊结石患者胆囊壁中的华支睾吸虫DNA,并评估其检测效价.方法 随机选取60例胆囊结石患者的胆囊壁、胆汁及胆石标本,运用实时荧光PCR技术对3种标本分别进行华支睾吸虫DNA检测,另取部分胆囊壁标本进行常规病理检查.结果 60例胆囊结石患者的胆囊壁、胆汁及胆石标本中,实时荧光PCR检测华支睾吸虫DNA阳性率分别为51.67% (31/60)、56.67%(34/60)和60.00% (36/60),3组标本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57,P>0.05).胆囊壁病理切片检查虫卵阳性率为8.33%(5/60),与以上3种方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512,P<0.01).结论 在胆囊结石患者胆囊壁组织中发现华支睾吸虫卵,实时荧光PCR能检测到华支睾吸虫DNA.

  • 山西省2011年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报告

    作者:张玉农;李国华;刘元;左素俊;高雪芬;樊婷;王金猴

    目的 了解山西省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为制定该省寄生虫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地理位置随机抽取各市近北端的12个县(区)为监测点,于2011年10-12月,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对监测点3周岁以上居民进行粪便土源性线虫(蛔虫、鞭虫、钩虫、蛲虫等)虫卵检测.计算感染率及感染度.结果 12个省级监测点共调查11 819人,查出蛔虫、鞭虫、蛲虫等土源性线虫感染者119例,总感染率为1.01%.其中蛔虫感染者39例,感染率为0.33%;鞭虫感染者1例,感染率为0.01%;蛲虫感染者79例,感染率为0.67%.39例蛔虫感染者分布于阳高县、偏关县和万荣县等3个县,1例鞭虫感染者分布于阳高县,79例蛲虫感染者集中分布于万荣县.万荣县蛲虫感染率为7.84%,各年龄组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46,P<0.05),且有64.56%(51/79)的感染者存在家庭聚集性.结论 2011年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及蛔虫、鞭虫、蛲虫感染率与第二次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时山西省情况比较均呈下降趋势.万荣县蛲虫感染率远高于第二次全国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时全省蛲虫感染平均水平,12岁以下人群感染率也高于当时全省同年龄人群平均水平;蛲虫感染具有很高的家庭聚集性.

  • 广西融水县肉孢子虫分离株系统发生关系研究

    作者:欧阳颐;刘莹;王静;杨芳芳;张小娟;杜进发

    目的 初步分析和判定融水县肉孢子虫分离株的基因差异和系统发生关系.方法 在融水县集市采集猪肉和牛肉样本,分离肉孢子虫包囊,观察包囊形态.提取各肉孢子虫分离株的基因组DNA,以18S rRNA基因为分子标志,对目标基因进行扩增、测序,与GenBank中各肉孢子虫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同时应用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及邻位相接法(neighbor-joining method)构建系统发生树,分析亲缘关系.结果 从融水县分离到3株肉孢子虫分离株.融水县的肉孢子虫拱洞分离株、良寨分离株1与猪人肉孢子虫(S.suihominis)的同源性高,分别为99.8%和97.4%.肉孢子虫良寨分离株2与人肉孢子虫(S.hominis)的同源性较高,为93.5%.在大似然法构建的系统发生树上,拱洞分离株与猪人肉孢子虫位于同一分枝;良寨肉分离株1与猪肉孢子虫(S.miescheriana)位于一枝;良寨分离株2单独位于另一分枝,这一分枝与人肉孢子虫及中华肉孢子虫(S.sinensis)所在的分枝较近.在邻位相接法构建的系统发生树上,拱洞分离株与良寨分离株的分枝情况与大似然法系统发生树相似,但良寨分离株1与猪肉孢子虫均位于独立分枝.结论 广西融水县三个肉孢子虫分离株中,拱洞分离株与猪人肉孢子虫、良寨分离株1与猪肉孢子虫较为相似,而良寨分离株2的虫种尚需进一步分析和鉴定.

  • 重庆市2006—2010年土源性线虫病国家级监测点监测分析

    作者:谢君;吴成果;罗飞;蒋诗国;李珊珊

    目的 掌握重庆市土源性线虫病流行动态和流行规律.方法 2006-2010年,每年9-12月在重庆市监测点采集年龄3周岁以上的全体常驻居民粪便,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三检)检查蛔虫、钩虫和鞭虫虫卵;3 ~ 12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虫卵;采集10户家庭的菜园、庭院、厨房及厕所周边的土壤样本,每份30 g,镜检土壤样本中受精和未受精的蛔虫虫卵,土壤培养法区分受精蛔虫卵活性.结果 重庆市监测点5年共累计调查5 071人次,2006-2010年,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依次为5.79%、13.52%、16.63% 、8.62%和2.81%.人群总体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x2=3.65,P< 0.01).2007年及2008年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x2=4.66,P< 0.05;x2=25.29,P< 0.01).2006及2010年5岁组感染率高,2007及2008年60岁及以上组感染率高,2009年50岁组感染率高.蛔虫和钩虫是监测点感染的主要虫种,蛔虫感染以轻度为主,钩虫感染全部为轻度感染.各年男女生蛲虫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生蛲虫感染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x2=16.36,P<0.01),男生蛲虫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8.45,P>0.05).土壤人蛔虫虫卵检出率分别为52.5%、37.5%、17.5%、30.0%和20.0%.检出率总体呈下降趋势(x2=14.97,P< 0.01).结论 重庆市监测点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总体上呈低水平,但仍应继续加强健康教育及集体驱虫等防治措施.

  • 2002—2011年江阴市疟疾疫情分析

    作者:周菊静;怀根娣;华金祥

    目的 分析江阴市2002-2011年采取的疟疾控制策略并评价其防治效果.方法 查阅江阴市疟疾情况的历史资料,包括全市疟疾网络直报系统、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常规督导检查和流行病学调查等资料,并分析2002-2011年江阴市疟疾的发生和分布规律.结果 2002-2011年江阴市共发现疟疾病例72例,其中2007年出现疟疾疫情小幅回升,当年发现病例21例,通过实施针对传染源的综合管理,2011年仅发现1例外地患者;2007年本地发病率高,为0.0920/万,2011年低,为0.2004-2007年蚊虫监测年平均密度分别为0.79、0.19、4.61、1.19只/人工小时.结论 江阴市的疟疾发病率已连续26年控制在1/万以下.

    关键词: 疟疾 疫情 江阴市
  • 419名大学生弓形虫感染的调查

    作者:翁培兰

    目的 了解高校新生弓形虫的感染情况,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获取宜春学院2010级419名新生知情同意后,每人空腹抽取静脉血2 ml,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弓形虫IgG抗体.结果 新生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4.30%,其中男生4.17%,女生4.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1,P>0.05);家住城镇和农村的新生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50%和3.57%,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x2=0.02,P>0.05).结论 宜春学院医学院新生中存在弓形虫感染,表明人群对弓形虫普遍易感.

  • 芗城区2011年国家级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报告

    作者:陈宝建;周俊仁;张志魁;魏美羡

    目的 分析芗城区2011年土源性线虫感染及变化情况.方法 2011年在芗城区天宝镇大寨村,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粪检肠道蠕虫卵(一粪三检);对3~12周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随机选择采集15户家庭的蔬菜园、果园及其它种植地的土襄标本进行钩蚴培养,每户1份,每份300 g.结果 共检查1 022人,感染者146人,总感染率为14.29%,其中,钩虫感染者110人,感染率为10.76%;未发现蛔虫与鞭虫.检测儿童115人,蛲虫感染者36人,感染率为31.30%.检测蔬菜地土壤10份,分离钩蚴阳性6份;水果地土壤5份,分离钩蚴阳性4份,均鉴定为美洲钩蚴.结论 2011年芗城区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与第一阶段5年监测结果相比呈下降趋势,儿童蛲虫感染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 云南省腾冲县传疟媒介构成初步调查

    作者:尹授钦;李希尚;康显虎;李胜国;王学忠;孙晓东;王多全

    目的 了解腾冲县传疟媒介的分布及构成.方法 2012年7月,选择腾冲县不同海拔地区的6个自然村,用诱蚊灯在人房和牛棚进行通宵诱捕.对捕获的蚊虫进行形态学鉴定和计数.结果 共捕获了中华按蚊、昆明按蚊、伪威氏按蚊、多斑按蚊、微小按蚊等5种按蚊.中华按蚊占95.30%,昆明按蚊占3.83%,其他按蚊占0.87%;不同海拔地区按蚊分布不同.结论 腾冲县传疟媒介种类丰富且分布复杂,不同区域疟疾传播风险不同.

  • 浙江省2005-2010年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张轩;余可根;夏生荣;陈华良;阮卫;姚立农

    目的 分析2005-2010年浙江省人群土源性线虫病感染状况和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浙江省设立衢江区、平湖市、景宁县、开化县、松阳县等5个监测点,以当地居民为监测对象,收集监测对象的粪便样本,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检查蛔虫卵、鞭虫卵、钩虫卵,3~12周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蛲虫卵.根据2005-2010年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累计粪检7 442人,2005-2010年土源性线虫的感染率依次为1.30%、2.36%、6.07%、8.08%、4.80%和1.19%.2010年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低于2006-2009年(x2=4.553,P<0.05;x2=58.023,P<0.01;x2=94.399,P< 0.01;x2=45.855,P< 0.01).开化县2010年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低于2007-2009年(x2=108.957,P< 0.01;x2=116.892,P< 0.01;x2=43.394,P<0.01);景宁县2008年土源性线虫感染率高于2006年及2007年(x2=4.376,P<0.05; x2=4.858,P<0.05),两县都以钩虫感染为主.结论 浙江省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但部分地区钩虫感染率仍较高,浙江省土源性线虫病流行基本得到有效控制.

  • 云南腾冲县一例棘球蚴病病例报告

    作者:王德技;王加志;李波生

    棘球蚴病俗称包虫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或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犬是棘球绦虫的主要终宿主,病犬是传染源,人和食草动物都是棘球绦虫的中间宿主,因食入虫卵而感染.棘球蚴病在我国西北牧区广泛流行[1],但近年的调查显示,棘球蚴病流行区集中、病例散在分布是云南省人体棘球蚴病的流行特点[2].2010年3月,云南省腾冲县人民医院诊治了1例棘球蚴病病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 新疆一例输入性恶性疟病例的诊治与处理

    作者:何冰;王晓蓉;包拉提别克·斯兰木;陈访贤;李玉革

    目的 对新疆一例输入性恶性疟疾进行诊治及流行病学分析,为新疆输入性疟疾的监测和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新疆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收治的一例输入性恶性疟病例进行诊治及流行病学分析,通过临床、实验室检测明确诊断,及时采用青蒿琥酯600 mg 5日疗法进行治疗并追踪观察.对患者及密切接触者进行疟疾防治知识宣传及医学观察.结果 该病例为赤道几内亚务工归国人员,返回后18d出现典型疟疾发作症状,血涂片检出恶性疟原虫.经用口服青蒿琥酯进行5d抗疟而治愈.结论 应加强赴疟疾流行国家的人员防疟知识的宣传及归国劳务人员的疟疾检测,使患者得到规范治疗,避免疟疾的传播.

  • 一起输入性间日疟继发传播引起点状暴发的调查和分析

    作者:段义忠;李胜国;康显虎;尹授钦;孙晓东

    目的 调查一起输入性疟疾引起的继发传播,为输入性疟疾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一起输入性疟疾引起的继发传播进行病例个案调查和疫点调查.结果 首发病例为在缅甸感染的输入性间日疟病例,其余5例患者为继发传播的二代病例.结论 该起疫情为境外输入性间日疟在当地继发传播引起的点状暴发.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