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正文

人脐带间质干细胞对大鼠的免疫毒性研究

李岩;刘拥军;秦超;陈威;徐萌;刘广洋;朱德琳;高虹

摘要: 目的:研究人脐带间质干细胞(UCMSC)对Wistar大鼠的免疫毒性作用.方法:SPF 级 Wistar 大鼠 112 只分为 4 组:溶媒组(给予溶媒5 ml/kg)、低剂量组(给予人UCMSC 1×10<'7>个/kg)、高剂量组(给予人UCMSC 5×10<'7>个/kg)和对照组(给予大鼠UCMSC 1×10<'7>个/kg).每组28只大鼠,雌雄各14只.大鼠尾静脉注射给药,2周 1 次,共注射 4 次.给 UCMSC 后每周进行受体鼠临床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评分,末次注射UCMSC后1、13周检测血IgG、IgM含量,CD3<'+>、CD4<'+>、CD8<'+>T细胞数量,并对大鼠淋巴结、胸腺、脾脏进行脏器系数计算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给予UCMSC后,各组大鼠的GVHD评分值均为0.末次给予UCMSC后1周,低、高剂量组雌性大鼠IgG[(0.65±0.12)、(0.63±0.14)g/L]和IgM含量[(0.06±0.01)、(0.06±0.01)g/L]明显高于溶媒组雄性大鼠[(0.41±0.17)g/L、(0.04±0.01)g/L,P<0.01或P<0.05];高剂量组雄性大鼠IgM含量[(0.05±0.01)g/L]明显高于溶媒组雄性大鼠[(0.03±0.01)g/L,P<0.01];对照组雌性、雄性大鼠IgM[(0.06±0.02)、(0.05±0.02)g/L]也明显高于溶媒组(P<0.01或P<0.05).末次给予UCMSC后13周,各剂量组雌、雄性大鼠IgG、IgM与溶媒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末次给予UCMSC后1周,低、高剂量组雌性大鼠的脾脏系数[分别为(0.274±0.016)%、(0.294±0.019)%]明显高于溶媒组[(0.232±0.012)%,P<0.01];高剂量组雄性大鼠的脾脏系数[(0.242±0.027)%]明显高于溶媒组[(0.202±0.012)%,P<0.01];对照组雌、雄性大鼠脾脏系数[分别为(0.261±0.019)%、(0.236±0.014)%]也明显高于溶媒组(P<0.05或P<0.01).末次给予UCMSC后13周各组大鼠的脾脏和胸腺系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大鼠CD3<'+>、CD4<'+>、CD8<'+>T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均在正常范围内.各组大鼠胸腺、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人脐带间质干细胞可引起正常Wistar大鼠免疫球蛋白含量和脾脏系数的升高,该作用具有一过性和可逆性.

同期刊相关文献推荐

药物不良反应

CSCD核心期刊 审稿时间:1-3个月 早咨询早发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