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特征

    作者:高忠博;苏丽梅;梁淇星;钱喜学

    目的:探讨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肇庆市怀集县人民医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确诊的9例H7N9禽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影像学表现特征.结果:9例患者均进行X线胸片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其中8例患者病灶呈多灶多肺叶肺部,其中以两肺下叶为多见,仅有1例为单肺叶分布;6例表现为磨玻璃密度影联合大片状实变或单纯磨玻璃密度影;4例患者可见小叶间隔增厚;4例可见实变肺组织中可见充气支气管征;1例出现纵膈淋巴结肿大伴钙化;5例患者双侧少量或中度胸腔积液.结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性肺炎具有突出的影像学特征,磨玻璃影与实变影为常见的影像学表现特征,另外当患者出现胸腹腔积液表示病情严重,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同时对评估疗效、预后也有一定价值.

  • 尘肺的CT检查与X线胸片对比观察

    作者:陈仲耿

    目的:分析比较尘肺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和X线检查结果,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尘肺患者,分别对其进行CT检查和X线检查,观察对比各自主要征象.结果:CT检查的肺部阴影检查率高于X线检查,空洞钙化检测效果明显,并且能够在尘肺早期发现矽结节,其检查效果明显优于X线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尘肺检查,CT检查的效果要明显优于X线胸片,但在临床对于疑似尘肺患者的诊断时,应将CT结果与X线结果对比分析,以期得到为准确的诊断效果.

  • 心胸比率的计算机辅助测量和判断

    作者:武杰;李劲韬;陈嘉;聂生东

    目的:针对现有的心胸比率临床测量模式,开发一款对心胸比率的计算机辅助测量和判断软件,以提高了测量心胸比率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减轻临床工作强度.方法:胸片的心胸比率是衡量心脏大小的重要指标之一,心胸比率是X线胸片的心影大横径与胸廓大的横径之比.本文首先根据现有的心胸比率临床测量方法,和临床医生的操作习惯,从中抽象出等价的计算模型,并归纳出在操作上的具体关键步骤.然后采用面向对象的可视化开发工具,将上述内容转化为响应功能模块和操作工具,进而开发并实现了一款交互式的,针对心胸比率的计算机辅助测量和判断系统,将传统的较为繁琐的部分测量、计算、以及判断工作,转换为计算机软件系统来自动完成.结果:该系统实现了对X线胸片心胸比率的交互式的辅助测量和计算,并能对测量过程和判断结果,进行图示和保存.结论:经过具体实例验证后,可以看出,借助该系统可以实现对心胸比率进行辅助测量和判断,不仅能够很好地保证了测量精度,而且又方便和直观,大大降低了临床医生的工作强度,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 低剂量螺旋CT和X线胸片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裴向滨

    目的:分析X线片与低剂量螺旋CT在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肺结核,分别采取X线胸片检查、低剂量螺旋CT检查,对比两组临床诊断符合率。结果低剂量螺旋CT检查对卫星灶、支气管播散灶、胸膜增厚、淋巴结肿大、少量胸水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胸片检查(P<0.05)。低剂量螺旋CT检查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X线胸片检查(P<0.05);低剂量螺旋CT检查误诊率、漏诊率明显低于X线胸片检查(P<0.05)。结论对肺结核患者采取低剂量螺旋CT诊断,能避免X线胸片肺部组织结构前后遮挡、低分辨率等问题,诊断准确性明显提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肋骨骨折X线胸片和螺旋CT检查诊断的效果比较

    作者:朱仕明

    目的:探讨肋骨骨折应用X线胸片和螺旋CT检查的临床诊断效果,以期提高肋骨骨折诊断率。方法选取肋骨骨折患者63例,对其分别进行X线胸片和螺旋CT检查,并对两种检查的诊断符合率进行观察。结果螺旋CT检查对肋骨骨折的诊断符合率为96.83%,显著高于X线胸片检查诊断的87.3%(P<0.05)。结论肋骨骨折应用螺旋CT与X线胸片检查比较,诊断率高,但成本也较高,临床应用过程中应合理选择检查方法。

  • 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的慢性咳嗽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黄金华;许浦生;黎教武;李明霞;张婷婷;罗显

    目的 调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的慢性咳嗽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样本进行面访式问卷调查.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1 850份,回收有效问卷1 769份,回收率95.6%.其中男性1 115人,女性654人.慢性咳嗽的总患病率为8.65%,女性患病率为11.32%,男性患病率为7.09%,男女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区患病率(11.78%)明显高于工业区(5.24%)、农业区(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危险因素方面,单因素logistic分析提示长期吸烟,长期吸入粉尘、化学制剂等,常吃辣的食物,冷空气易致咳嗽,过敏史,鼻病史,胃病史与慢性咳嗽发病有显著关联(P<0.05);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提示长期吸入粉尘、化学制剂等,常吃辣的食物,冷空气易致咳嗽,过敏史,鼻病史,胃病史为慢性咳嗽高危因素(P<0.05).慢性咳嗽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女性大于男性.结论 本地区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的慢性咳嗽患病率较高,女性患者高于男性;其主要病因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咳嗽变异性哮喘、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变应性咳嗽;常见的高危因素为长期吸入粉尘、化学制剂等,常吃辣的食物,冷空气易致咳嗽,过敏史,鼻病史,胃病史;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女性大于男性.

  • 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分析

    作者:陈小娟

    目的 探讨胸片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疗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东省恩平市人民医院2006年1月-2010年10月期间208例X线胸片呈大叶性肺炎改变,血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刚性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208例中,大干7岁以上的占60.6%;病程长,以发热(92.2%)和咳嗽(79.8%)为主要表现,以胸片单侧肺病变(87.5%)为主,外周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159例(76.4%)、中性粒细胞升高131例(63.2%).MP-igM检测,208例均为阳性.并发症多(78.8%),其中肺内并发症68例(41.5%),以肺不张32例(47.6%)为主;肺外并发症96例(54.5%),涉及到循环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和其他系统,以贫血、心肌炎和中毒性肝炎为主,但这些并发症均为可逆性,预后良好.血、痰、胸腔液作细菌培养58例,刚性率达36.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链球菌较多.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并发细菌感染者加用头孢类抗生素疗效显著.结论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情重、病程长,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疗效显著,若疗效欠佳应警惕合并细菌感染,及时行相关病原学检查,联合刚药效果好.

  • 2014年482例广州登革热患者的X线胸片分析

    作者:罗浩;罗伟平;何雩霏;苗馨语;王轶

    目的 分析2014年482例广州登革热患者的X线胸片特点,探讨X线胸片对登革热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收治的482例登革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其X线胸片检查结果的特征. 结果 登革热患者X线胸片影像学特点以非特异性的肺纹理增多增粗和斑片渗出灶为主要表现,另有胸膜增厚、胸腔积液和间质性改变. 结论 X线胸片检查可以经济、便捷地了解登革热患者的肺部改变,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 超敏C-反应蛋白在判断肺炎病情中的应用价值——附116例检测分析

    作者:许子彬;吴浩;龙会宝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在判断肺炎病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16例肺炎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轻、中症肺炎(普通肺炎)106例,重症肺炎10例,采用日立710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同时测定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并进行比较.另根据患者的X线胸片结果分为单叶肺炎组及多叶肺炎组,比较2组的血清hsCRP、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结果:重症肺炎组hscRP为15~291(177)mg/L,远高于普通肺炎组的0~355(30)mg/L(P<0.01).重症肺炎组的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为4.5~17.6(10.0)×109/L,与普通肺炎组的1.1~30.9(6.3)×109/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白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叶肺炎组比较,多叶肺炎组的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较多、hsCRP水平较高(均为P<0.05).结论:检测肺炎患者的hsCRP水平有助于判断患者病情的轻重程度及病灶范围.

  • 成人支气管异物36例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袁麟标;江宏志;叶贤伟;邓念强

    目的:总结成人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与治疗的体会,以提高对成人支气管异物的诊治水平.方法:对36例成人支气管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者中,有明确异物误吸史7例,X线胸片检查仅发现3例有显示支气管异物,其余均误诊.所有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明确为支气管异物,异物经纤支镜成功取出.结论:成人支气管异物患者误吸异物史多不明确,X线胸片对成人支气管异物诊断阳性率低,纤支镜对成人支气管异物的诊治有重要意义.

  • 膈疝合并急性胰腺炎1例

    作者:杨敏英;汤绍辉;杨冬华

    1 病例报告患者女,27岁.因左上腹痛伴恶心、呕吐1 d于2007-06-12 15:00入院.患者1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部疼痛,呈进行性加重,向左侧腰背部放射,前倾位及左侧卧位可稍减轻,伴恶心、呕吐2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量约100 mL,无咖啡样物及鲜血,无发热、腹胀.患者8岁时X线胸片检查发现左侧横膈抬高,无不适症状一直未引起注意,17岁曾发生左上腹剧烈疼痛,X线胸片、CT检查提示胃上移,予胃肠减压后症状好转,其后反复发生左上腹部疼痛10余年,自服中药治疗(具体不详).在急诊科查血清淀粉酶975 U/L,拟诊急性胰腺炎收入本科.

  • X线胸片正常的40例咯血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作者:祁海珍

    1引言临床上约15%的咯血患者X线胸片检查可无异常发现,如何进一步明确病因,是临床医生十分关注的问题.我院收集了门诊及住院病人2000年6月~2004年6月咯血患者280例,其中X线胸片正常咯血患者40例.为探讨其病因行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现将有关结果报告如下.

  • 急性肺栓塞的诊断方法与临床评分研究进展

    作者:黄初林;廖晓星

    1引言急性肺栓塞在西方国家总人群中的发病率估计为0.5‰[1].在美国,根据自然病程分析,每年新发急性肺栓塞病例65~70万例[2].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疾病医院连续900例尸检资料证实,肺段以上的急性肺栓塞占心血管疾病的11.1%,居肺血管疾病的首位[3].未经治疗的急性肺栓塞患者病死率可高达20%~30%,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急性肺栓塞如早期诊断明确并经过积极治疗者病死率可明显下降,但70%以上严重的急性肺栓塞易被漏诊,因此,快速而准确地诊断急性肺栓塞对降低该病的病死率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4].现就急性肺栓塞的诊断方法和临床评分做一综述.

  • X线胸片与多层螺旋CT在胸部外伤诊断中的应用及比较研究

    作者:李勇坚

    目的 比较X线胸片与多层螺旋CT在胸部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胸部外伤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均行X线胸片及多层螺旋CT扫描,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特点.结果 手术证实85例患者共有158处创伤,CT扫描的诊断正确率为96.8% (153/158),X线胸片检查的诊断正确率为62.7% (99/158),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正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于胸部外伤患者,CT的敏感度和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胸片,X线胸片则具有操作简单、经济实用、对骨折创伤定位准确的优点,临床上应结合患者情况,合理利用两种检查方法,必要时采用二者结合诊断,以提高诊断正确率.

  • 2006年广西5市3 666例接尘工作人员X线胸片质量分析

    作者:张振明;葛宪民;李小萍;王超英

    目的 了解广西各市的尘肺X线胸片质量,以便加强对尘肺病诊断工作的指导.方法 组织有关专家依据国家<尘肺病诊断标准>(GBZ70-2002)及其附录C"胸片质量与质量评定"标准,对广西5个城市2006年接尘工作人员的部分X线胸片进行评定.结果 读片总数为3 660张,而一级片(优片)为45张,优片率仅为2.22%;二级片(良片)为749张,良片率为20.46%;三级片(差片)为1 222张,差片率为33.39%;四级片(废片)为1 644张,废片率为44.92%,发现疑似病例57人.优良率为21.69%,在3 660张片中,仅有794张可用作尘肺初诊的依据,占总片数的1/4(21.99%),而3/4的X线胸片不合格.结论 广西各市的尘肺X线胸片质量普遍不高,应加强有关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尘肺病的诊断水平.

    关键词: 尘肺病 X线胸片 质量
  • 普通X线胸片和螺旋CT诊断肺气肿的价值比较观察

    作者:戴红霞

    目的:探究肺气肿患者接受普通X线胸片以及螺旋CT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42例肺气肿患者,均接受普通X线胸片检查以及螺旋CT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肺气肿患者经普通X线胸片诊断的疾病检出率(61.90%)明显低于螺旋CT疾病的检出率(9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气肿患者接受普通X线胸片以及螺旋CT进行疾病诊断,均具有一定的价值,其中螺旋CT的应用,可更加准确对患者的影像信息反映,从而为其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意义重大.

  • 肺结核诊断中应用低剂量螺旋CT和X线胸片的对照分析

    作者:董战军

    目的:分析肺结核诊断中应用低剂量螺旋CT和X线胸片的对照比较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204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样本,对其开展X线平片以及低剂量CT检查,对比结果.结果:204例病患中,X线平片阳性检出率为72.6%.经低剂量螺旋CT阳性检出概率为100.0%.组间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平片检查结核率为40.2%,低剂量CT诊断率为68.6%.两者相比,P<0.05.结论:使用低剂量螺旋CT诊断肺结核中有着一定价值,其能够比X线胸片发现更多隐匿性病灶以及小病灶.其有助于肺结核早期诊断以及治疗.因此,当临床怀疑患者为肺结核且X线胸片为阴性时,应当开展低剂量螺旋CT检查.

  • 研究X线胸片诊断肺结核影像临床价值

    作者:向俊才

    目的:研究X线胸片诊断肺结核影像临床价值.方法:将2014年6月到2017年6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122例肺结核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细菌学和病理学诊断确诊为肺结核.为患者实施X线胸片检查,且分析X线胸片检查的结果以及影像学特点.结果:122例肺结核患者中,X线胸片检查确诊116例,诊断符合率为95.08%.结论:X线胸片在肺结核患者临床诊断中应用的价值较高,可以作为临床诊断与症状判断的依据,建议在临床诊断与治疗期间推广应用.

  • 90例婴幼儿优质X线胸片影像密度测定分析

    作者:杨建树

    目的 探讨婴幼儿优质X线胸片质量与影像密度关系.方法对90例婴幼儿优质X线胸片影像密度进行测定分析.结果 肺野诊断区范围的密度值(第2、4前肋间隙锁骨中线处)新生儿组为(1.05±0.45),2~12个月组为(1.10±0.50),1~3岁组为(1.15±0.48);右膈肌下区密度值新生儿组为(0.42±0.25),2~12个月组为(0.40±0.27),1~3岁组为(0.43±0.28);空曝区密度值新生儿组为(2.00±1.60),2~12个月组为(2.15±1.51),1~3岁组为(2.10±1.49).结论 婴幼儿X线胸片影像密度测定可作为优质X线胸片的客观依据.

  • 成人不典型肺门淋巴结结核影像表现

    作者:陆建常;周立新;刘晓庚

    结核病发病率近年来有增高的趋势.发生于肺门或纵隔淋巴结的结核在成人少见,易误诊为其他疾病.肺门淋巴结结核典型CT表现为肿大的淋巴结密度不均,CT增强扫描呈环状或分隔状强化[1~3],不典型者易误诊为早期中央型肺癌或其他疾病.我院1996~2005年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不典型肺门淋巴结结核13例,现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256 条记录 10/13 页 « 12...567891011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