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益肾生精胶囊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致生殖功能损伤大鼠精子质量及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李俊涛;曲晓伟;张蜀武;李郑生;张培海

    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所致不育症的可能病理机制,观察益肾生精胶囊对DBP所致Wistar雄性大鼠生殖功能受损的干预调节,以揭示其治疗DBP所致不育症的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将10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20只和DBP造模组80只.于造模4周后,行模型评价.模型验证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益肾生精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和空白组共5组.药物干预4周后,处死各组大鼠,检测精子活力、浓度、畸形率,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光镜观察睾丸组织形态结构.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睾丸组织结构有明显的病理学改变,精子活力、浓度、畸形率,血清T、LH、FSH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益肾生精胶囊高、中剂量组大鼠睾丸组织损伤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精子活力、浓度、畸形率及血清T、LH、FSH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益肾生精胶囊高剂量组相比,中、低剂量组大鼠精子活力、浓度、畸形率及血清T、LH、FSH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DBP可致大鼠精子活力、浓度降低,精子畸形率增高;可致大鼠睾丸形态结构损伤;DBP可致血清T、LH水平降低,FSH水平增高.益肾生精胶囊可不同程度地提高DBP所致生殖功能受损大鼠精子活力、浓度,降低精子畸形率,提高血清T、LH水平,降低血清FSH水平;改善睾丸形态结构,并可能通过此途径提高大鼠生殖功能.

  • 益肾通癃胶囊对前列腺增生模型小鼠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陈其华;欧阳政洁;赵丹;王大进;李博

    目的:探讨益肾通癃胶囊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模型小鼠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 方法:对SPF雄性小鼠皮下注射丙酸睾酮5mg/(kg·d),连续3周,待造模成功后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癃闭舒胶囊组,益肾通癃胶囊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益肾通癃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用1.2,0.6,0.3g/kg益肾通癃胶囊混悬液灌胃,癃闭舒胶囊组用0.45 g/kg癃闭舒胶囊混悬液灌胃,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给药8周后处死小鼠,称取前列腺湿重并计算前列腺指数(PI),测量小鼠血清中睾酮(T)、雌二醇(E2)的水平、E2/T比值,光镜下观察小鼠前列腺组织的形态变化. 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益肾通癃胶囊中、高剂量组及癃闭舒胶囊组均可降低模型小鼠前列腺湿重、PI指数(P均<0.01).各组小鼠血清T、E2、E2/T水平:正常对照组:(1.73±0.02) ng/ml、(73.08±1.03) pg/ml、42.30±0.53;模型组:(3.86±0.02) ng/ml,(145.79±0.88) pg/ml,37.76±0.25;癃闭舒胶囊组:(2.47±0.02) ng/ml,(95.87±0.47) pg/ml,38.80±0.13;益肾通癃胶囊高剂量组:(2.75±0.03) ng/ml,(107.11±0.61) pg/ml,38.92±0.36;益肾通癃胶囊中剂量组:(2.77±0.02) ng/ml,(112.16±0.82) pg/ml,40.56±0.29;益肾通癃胶囊低剂量组:(2.91±0.03) ng/ml,(112.68±0.77) pg/ml,38.80±0.42,各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结论:益肾通癃胶囊可能通过降低BPH模型小鼠血清T、E2,升高E2/T比值,揭示了益肾通癃胶囊治疗BPH的机制.

  • 脂多糖对雄性大鼠睾丸组织病理学和生殖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作者:詹绪新;胡毓安;卿兴荣;莫敦胜;蔡鸿财;商学军;张琪;黄宇烽

    目的:研究脂多糖诱导的炎症对雄性大鼠睾丸组织病理学和生殖内分泌功能的影响,初步探讨炎症影响雄性生育的可能机制. 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400~450g)随机分为4组,每组9只.对照组(A组)大鼠腹膜内注射无菌生理盐水,余下3组大鼠腹膜内注射脂多糖(LPS,5 mg/kg,溶于无菌生理盐水中),分别于注药12 h(B组)、24 h(C组)和72 h(D组)后麻醉处死.取各组大鼠左侧睾丸,制成组织切片,HE染色,镜下观察睾丸组织病理学改变;取各组大鼠血清进行血清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含量检测. 结果:①大鼠睾丸组织HE染色显示:与A组相比,B组大鼠睾丸生精小管结构清晰,各级生精细胞排列整齐,部分生精小管管腔内精子数目有所减少,并可见脱落的生精细胞;C组大鼠睾丸生精上皮变薄,生精小管结构较紊乱、不规则,各级生精细胞减少且排列不整齐,生精小管管腔内成熟精子数目减少,并可见脱落的生精细胞;D组大鼠睾丸生精上皮变薄,生精小管结构紊乱、不规则,各级生精细胞明显减少且层次紊乱,生精小管管腔内成熟精子数目减少,可见较多生精细胞脱落并阻塞管腔.②各组大鼠血清T、LH、FSH含量,A组T为(0.490±0.028) ng/ml,LH为(6.290±0.515)ng/L,FSH为(1.837±0.127) IU/L;B组T为(0.460±0.024)ng/ml,LH为(5.881±0.124)ng/L,FSH为(1.707±0.098) IU/L;C组T为(0.417±0.021) ng/ml,LH为(5.123±0.271)ng/L,FSH为(1.620±0.115) IU/L;D组T为(0.378±0.021)ng/ml,LH为(4.504±0.279)ng/L,FSH为(1.562±0.216) IU/L;与A组相比,B组大鼠血清T、LH和FSH含量均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C、D组大鼠血清T和LH明显降低(P<0.01),FSH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脂多糖(5 mg/kg)腹膜内注射诱导炎症可损害雄性大鼠睾丸组织,并影响大鼠生殖内分泌功能,导致血清T、LH和FSH含量降低,可能影响雄性生育.

  • 更年期综合征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曲洪芳;李国海;陈霁;林萍;包和华

    目的:探讨更年期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 方法:用Kupperman 改良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生活事件量表(LES)、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IEF)、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84例年龄在45~55岁的妇女进行调查,并测定其生殖激素. 结果:Kupperman 改良量表评分总分与各因子分相关系数(r)如下:LES总分(0.709)、LES负性值(0.700)、WHOQOL-BRIEF中的生理分量表(-0.683)、SDS(0.642)、SAS(0.630)、WHOQOL-BRIEF中的心理分量表(-0.548)、EPQ-N(0.546)、WHOQOL-BRIEF中的社会关系分量表(-0.449)、WHOQOL-BRIEF中的环境分量表(-0.358)、泌乳素(0.298)、LES正性值(0.223). 结论: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生不仅仅与激素的改变有关,而是生物、社会、心理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屈螺酮炔雌醇片对人工流产术后出血、月经周期及意外妊娠情况的影响

    作者:李常虹;张林静;陈惠丽

    目的 探讨屈螺酮炔雌醇片对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出血、月经周期及意外妊娠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人工流产术的3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口服短效复方避孕药屈螺酮炔雌醇片分为观察组(n=190)和对照组(n=176).观察组患者人工流产术后给予屈螺酮炔雌醇片进行避孕;对照组患者采用其他方式进行避孕.比较2组患者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出血、月经周期、意外妊娠及生殖激素水平变化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人工流产术后的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和阴道分泌物增多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人工流产术后月经复潮时间和月经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周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闭经、痛经、经前期综合征和术后6个月内再次妊娠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人工流产术后雌二醇(E2)上升程度,黄体生成素(LH)和孕激素(PRL)下降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人工流产术后应用屈螺酮炔雌醇片可显著减少阴道出血,帮助子宫内膜修复和月经周期恢复,且避孕效果好,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菝葜治疗两种不孕症大鼠模型疗效观察及初步机制研究

    作者:徐缨;金晓飞;蒋旭

    目的 研究菝葜治疗排卵障碍型不孕症和输卵管炎性不孕症大鼠模型的疗效及其初步机制.方法 Sprague Dawley大鼠70只,采用雄激素致排卵障碍型不孕症大鼠模型,采用苯酚胶浆法致输卵管炎性不孕症大鼠模型,分别设立菝葜组、对照组、模型组和正常组.排卵障碍型不孕症大鼠菝葜组和对照组分别灌胃菝葜提取物12g/(kg·d)、枸橼酸克罗米芬4.5mg/(kg·d),模型组和正常组均灌胃蒸馏水12mg/(kg·d).输卵管炎性不孕症大鼠除对照组灌胃妇科千金片3.0g/(kg·d),余三组同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对排卵障碍型不孕症大鼠检测体质量差、子宫指数、卵巢指数、血清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对输卵管炎性不孕症大鼠进行炎症评分,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2(IL-2).结果 排卵障碍型不孕症大鼠菝葜组体质量差比对照组和模型组明显减轻[(37.00±4.78)g比(44.37±2.26)g、(45.12±2.29)g,P<0.01],卵巢指数比模型组偏高[(32.51±1.51)比(30.37±1.40),P<0.05],子宫指数与模型组无差异(P>0.05),血清E2、LH、FSH浓度比正常组和对照组均低,但比模型组明显偏高[E2:(619.75±25.40)pg/mL比(959.25±15.14)pg/mL、(781.00±42.69)pg/mL、(572.37±3.15)pg/mL;LH:(5.10±0.19)mIU/mL比(5.27±0.12)mIU/mL、(6.10±0.19)mIU/mL、(4.32±0.15)mIU/mL;FSH:(0.98±0.16)mIU/mL比(1.37±0.04)mIU/mL、(1.31±0.04)mIU/mL、(0.66±0.07)mIU/mL;P<0.05或P<0.01].输卵管炎性不孕症大鼠菝葜组炎症评分比模型组明显降低[(1.71±0.35)分比(3.28±0.77)分,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NF-α和IL-2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NF-α:(0.46±0.04)ng/mL比(1.13±0.22)ng/mL;IL-2:(1.70±0.01)ng/mL比(1.00±0.17)ng/mL;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菝葜对雄激素致排卵障碍型不孕症大鼠模型的体质量有较好的干预作用,对卵巢指数的增加有一定的帮助,对血清E2、LH、FSH有一定的良性调节;菝葜对输卵管炎性不孕症大鼠模型的炎症评分有明显改善,对血清TNF-α和IL-2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 寿胎丸治疗月经不调81例疗效观察

    作者:吴红卫;叶一萍;郑宋明;杜晓东

    月经不调是中医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多由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常,特别是性激素分泌异常而引起.目前西医多以外源性性激素给予序贯治疗,但远期疗效不理想,副作用较大,且可引起下丘脑—垂体—卵巢功能紊乱.笔者近年来采用寿胎丸为基础方,辨证加减,治疗月经不调8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7月~2010年12月中医妇科门诊就诊的月经不调患者144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81例,年龄18~48岁,平均32.48±6.52岁;病程2月~10年,平均21.04±26.02月.对照组63例,年龄19~41岁,平均30.94±6.00岁;病程1月~8年,平均20.95±18.52月.两组在年龄、病程、病情、病种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2诊断标准: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中西医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失常,引起子宫异常出血,而全身内、外生殖器无器质性病变存在.如①排卵性月经失调:多发生在生育年龄妇女,虽有排卵但黄体功能异常.②黄体功能不足:月经周期中有卵泡发育及排卵,但黄体期孕激素分泌不足或黄体过早衰退,导致子宫内膜分泌反应不良.临床表现月经周期缩短,基础体温双相,但排卵后体温上升缓慢,上升幅度偏低,升高时间仅持续9~10天,子宫内膜显示分泌不良.③子宫内膜不规则脱离:月经周期中,有排卵,黄体发育良好,但萎缩过程延长,且出血量多,基础体温双相,但下降缓慢,诊断性刮宫(月经第5、6日进行)内膜仍可见分泌期反应,且以出血期及增生期并存.④宫内节育器或输卵管结扎术及人流术后引起的月经不调.中医诊断标准:分为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肾虚证、脾虚证、气滞证、血瘀证、血热证、血寒痰湿证.

  • 二至丸合桂枝汤对绝经前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后潮热症状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的研究

    作者:杨慧芬;罗华;杨欧欧;胡祖健;何俊玲;徐海滨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作为激素依赖性的肿瘤,内分泌治疗通过改变乳腺癌生长所依赖的内分泌环境可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但其中也有约2/3的病例会发生潮热等类更年期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治疗的依从性[1].笔者对本院绝经前Luminal型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出现潮热症状的患者采用二至丸合桂枝汤加减治疗,探讨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相关潮热症状的疗效及其安全性.

  • 更年期女性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与生殖激素间的关系

    作者:邱晔;沈翠芬

    目的 探讨更年期女性患者生殖激素与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相关性.方法 对198例临床拟诊为更年期女性患者,根据是否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分为正常组99例和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组99例,测定血清睾酮(testosterone T)、孕酮(progesterone P)、雌二醇(estradiol E2)、促卵泡激素(follotropin FSH)、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泌乳素(prolactin PRL).结果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组的P、E2较正常组有明显降低,T、FSH、LH,PRL在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E2的减少与更年期女性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存在一定的关系.

  • 腹腔镜子宫切除联合输卵管切除术在良性子宫病变患者中的疗效分析

    作者:赵凡;周巍

    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联合输卵管切除术对良性子宫病变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于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2例良性子宫病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行单纯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子宫切除+双输卵管切除术.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各项血清生殖激素水平,采用改良Kupperman评分法评价两组术前、术后围绝经期症状.结果 两组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明显高于术前,且两组间术后12个月时比较,P<0.05;两组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雌二醇水平明显低于术前,且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两组间雌二醇水平比较,P<0.05.两组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抗苗勒氏管激素明显低于术前,P<0.05,而组间比较,P>0.05.两组术后24个月时Kupperman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5;而术后组间比较,P>0.05.结论 良性子宫病变患者行腹腔镜子宫切除联合输卵管切除术与单纯子宫切除术治疗在围绝经期症状和生殖激素水平方面的影响相似,因此临床可结合患者实际病情来合理选择以减轻患者痛苦.

  • 绝经前Luminal 型乳腺癌患者血清生殖激素水平与内分泌治疗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杨慧芬;罗华;杨欧欧;胡祖健;何俊玲;徐海滨

    目的探讨绝经前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使用他莫昔芬内分泌治疗前后血清生殖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表现为潮热等症状的血管舒缩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动态检测本院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39例绝经前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的血清生殖激素水平,分析血清生殖激素水平的动态变化与内分泌治疗前后表现为潮热等症状的血管舒缩功能障碍的关系。结果139例绝经前 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的血清孕酮、促黄体生成素、睾酮、卵泡刺激素和泌乳素检测值明显高于绝经前健康女性(P<0.05),血清雌二醇检测值无明显差异(P>0.05);139例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后的血清P、E2、LH和PRL检测值明显高于内分泌治疗前(P<0.05),而血清 T检测值明显则低于内分泌治疗前(P<0.05),血清FSH检测值内分泌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139例患者中入院或就诊时32(23.0%)例主诉有潮热症状,其中53.1%(17/32)为下午潮热,34.4%(11/32)为前半夜潮热,12.5%(4/32)为其它时间潮热;绝经前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后出现潮热症状的百分率明显增高,与入院或就诊时和辅助放化疗后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下午潮热和前半夜潮热的百分率低于入院就诊时和辅助放化疗后(P<0.05),但辅助放化疗后和内分泌治疗后出现的其它时间潮热的百分率较入院或就诊时明显升高(P<0.01);139例绝经前 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后血清P和T检测值与其它时间潮热症状的出现密切相关(P=0.006,0.0001)。结论绝经前 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后表现为潮热等症状的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可能与血清P检测值的升高和血清T检测值的降低有关,血清生殖激素水平的动态变化可作为潮热辨证分型和中医药治疗的重要依据。

  • 子宫动脉栓塞术和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研究

    作者:罗红艳;张艳珍

    [目的]比较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和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106例子宫肌瘤患者中行UAE的66例患者纳入栓塞组,行子宫切除术的40例患者纳入切除组,术后随访2年,比较术后卵巢排卵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殖激素变化情况.[结果]栓塞组66例患者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21.2%,子宫切除组为1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接受子宫动脉栓塞的66例患者出血停止的有效率是96.97%(64/66).栓塞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切除组术后6月、术后12月、术后24月FSH、LH水平依次升高,E2水平依次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除组与栓塞组血清FSH、LH、E2水平在术后6月、术后12月、术后24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组术后3个月内卵巢排卵功能恢复率为42.42%,明显高于切除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切除术可对子宫肌瘤患者的卵巢功能造成明显影响,而UAE治疗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

  • 卵巢储备功能评估指标的研究进展

    作者:凌琳;叶平;胡蓝雅文

    卵巢储备功能是指卵巢产生卵子数量和质量的能力,临床上用于评估女性卵巢功能及生殖能力.目前评估卵巢储备功能的指标主要有年龄、基础内分泌激素、细胞因子、基础窦卵泡数(AFC)等,本文就以上评估指标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抗缪勒氏管激素在评估卵巢储备功能中的应用

    作者:李雪婷;杜丹丽

    目的:探讨抗缪勒氏管激素(AMH)在评估卵巢储备功能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选择157例不孕症病人,根据月经第3天经阴道超声检测的窦卵泡计数(AFC)将病人分为观察组(AFC<5枚)和对照组(AFC≥5枚),应用Cobas e411型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2组病人血清AMH、生殖激素水平,分别对2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AMH水平明显降低(P<0.01),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和雌二醇(E2)水平均明显上升(P<0.01),睾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MH水平与AFC、E2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01),与病人年龄、FSH水平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血清AMH水平联合AFC、基础生殖激素水平可以预测、评估卵巢储备功能,AMH水平的变化早于基础生殖激素水平的改变,能更早期、更准确地预测卵巢储备能力的变化.

  • 不孕症自身抗体HCGA与生殖激素水平关系的研究

    作者:黄新亮;洪亮

    目的研究不孕症妇女血清抗-HCG抗体(anti-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e antibody,HCGA)与生殖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不孕症妇女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水平,用ELISA间接法定性检测HCGA.结果HCGA阳性组(25例)FSH水平显著高于HCGA阴性组(73例),而LH、E2、P水平显著低于HCGA阴性组.结论HCGA可能是引起生殖激素水平改变而导致不孕的重要因素之一.

  • 139对不育夫妇血清生殖激素的测定

    作者:王星;刘亚磊;杜涛

    目的以探讨对不育夫妇进行血清生殖激素水平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文采用磁酶免激素定量测定方法对来自本站不孕不育门诊的139对不育夫妇进行血清生殖激素定量测定.结果表明在不育夫妇中,男性生殖激素异常占26.6%(37/139),女性生殖激素异常者占43.9%(61/139),夫妇双方均有异常占4.9%(7/139),且测定结果表现出多样性和波动性.结论在不育夫妇间开展血清生殖激素水平测定,对病因诊断十分必要,并建议成为诊断不育的常规项目.

  • 男性不育无精子症患者血清生殖激素测定及意义

    作者:王国超;张明华;刘文娟

    目的 评价血清生殖激素测定在不育无精子症诊断及判定睾丸功能损害程度的意义.方法 对104例男性不育及32例无精子症患者进行了血清生殖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催乳素(PRL)检测,并结合精液常规检查、睾丸容积测定以及睾丸活检进行分析.结果 睾丸性无精子症组的FSH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和梗阻性无精子症组,差异显著(P<0.01);T/LH比值明显低于正常组和梗阻性无精子症组,差异显著(P<0.01).双侧睾丸容积小于20 ml组的FSH含量明显高于双侧睾丸容积大于20 ml组,差异显著(P<0.01),T/LH比值明显低于双侧睾丸容积大于20 ml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 血清生殖激素测定对判定男性不育无精子症患者睾丸的损害程度及鉴别睾丸原发性与梗阻性无精子症具有重要作用.

  • 异位妊娠输卵管切除或保留对患者内分泌的影响比较

    作者:陈素琴;邓霞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输卵管切除或保留后对患者生殖内分泌及月经性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86例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切除组199例,保留组87例,切除组行输卵管切除手术,保留组行输卵管保留手术,在手术后第3天及手术后第30天,检测并比较两组孕激素(P)、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差异。结果切除组在手术后第3天的 FSH[(8.5±4.9)IU /mL]明显高于保留组[(3.9±0.9)IU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44,P <0.05),两组 LH、E2、P、HCG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0.56、1.24、0.82,均 P >0.05)。手术后第30天,两组 FSH、LH、E2、P、HCG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0.92、0.77、1.02、0.65,均 P >0.05),但是在年龄>40岁及双侧输卵管缺失的患者中,月经量及月经周期改变明显,且有女性内分泌卵巢功能低落的临床症状表现。结论异位妊娠输卵管切除对卵巢功能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年龄偏大,双侧输卵管缺失者。

  • 睾丸体积、生殖激素及α-糖苷酶测定在无精子症分型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刘琼珊;黄以兰;车敏;林敏;李长祺

    目的 探讨睾丸体积、血清生殖激素及精浆α-糖苷酶测定等无创技术在无精子症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Prader睾丸模型比拟法、磁性微粒分离酶联免疫测定法和葡萄糖氧化酶法对49例正常生育男性和102例无精子症患者测定睾丸体积、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浓度及精浆α-糖苷酶活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C组)比较,睾丸性无精子症组(A组,52例)睾丸体积明显偏小,FSH、LH明显升高、T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α-糖苷酶活性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梗阻性无精子症组(B组,50例)睾丸体积、FSH、LH、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α-糖苷酶活性则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睾丸体积测量、血清FSH、LH、T测定,有助于睾丸生精能力的判断,结合精浆α-糖苷酶测定,通过无创技术,能较准确地鉴别梗阻性与非梗阻性(睾丸性)无精子症.

  • 男性少精、无精症患者血清生殖激素水平检测意义探讨

    作者:钟汇;成玲;吴志辉

    目的 了解男性少精、无精症患者血清激素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例男性不孕不育患者,分为无精症组(86例),少精症组(114例);另选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采用化学微粒发光免疫法,检测各组患者的血清泌乳素(PRL)、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睾酮(T)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无精症组PRL、FSH、LH均高于对照组,T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少精组PRL高于对照组,T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SH、LH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血清生殖激素水平有利于指导少精症、无精症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314 条记录 10/16 页 « 12...78910111213...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