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动态增强CT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

    作者:郑琳;黎海亮;张建伟;刘海泉;窭新民;吴越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CT扫描对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价值.方法:时40例SPN患者行同层动态CT增强扫描,分别在平扫及增强后30s、60s、120s和180s测量病灶的CT值,获得病灶的时间-密度曲线(TAC),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小肺癌与肺炎性结节、结核瘤的平扫CT值无显著差异.增强扫描小肺癌与结核瘤的CT强化程度有显著差异,但炎性结节与小肺癌的CT强化程度无显著差异.小肺癌、炎性结节,结核瘤三种病变的TAC形态不同.结论:动态增强CT扫描能显示SPN的强化特征并有助于定性诊断,是鉴别SPN良、恶性的有效影像学方法.

  • 3.OT MR扩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活动性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王娟;张家雄;周守国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对比增强(DCE) MRI对于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骶髂关节活动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68例AS患者(活动期47例,稳定期21例)行骶髂关节DWI及DCE-MRI检查,测量骶髂关节感兴趣区(ROI)的ADC、Ktrans、Kep和Ve值,各参数值的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价患者的Bath AS疾病活动度评分(BAS-DAI)评分与DWI测量参数(ADC、Ktrans、Kep和Ve)值的相关性.结果:AS活动期组的ADC、Ktrans、Kep和Ve值分别为(1.14±0.18)×10-3mm2/s、(0.75士0.12)min-1、(1.06±0.22) min-1和(0.45±0.17),稳定期组分别为(0.84±0.14)×10-3mm2/s、(0.19±0.09) min-1、(0.52±0.11) min-1和(0.31±0.14);活动期组的ADC、Ktrans、Kep和Ve值均显著高于稳定组(t值分别为6.850、18.670、13.279和3.253,P<0.01).ADC、Ktrans、Kep和Ve值与BASDAI评分间均具有显著相关性(r值分别为0.644、0.813、0.742和0.449,P<0.01).结论:磁共振DWI及DCE-MRI定量参数有助于判定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活动状态,且与BASDAI评分具有相关性.

  • 手腕部DCE-MRI评价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的价值

    作者:周建立;陆蓬;陈江津;杨成;胡燕;余成新

    目的:探讨手腕部动态增强MRI评估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治疗效果的临床意义.方法:26例早期RA患者于治疗前1周内及治疗后4周时均行手腕部DCE-MRI检查.在增厚的滑膜或血管翳处选取感兴趣区,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计算早期增强率(REE)和大灌注斜率(SSmax).观察和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计算(disease activity score in 28 joints,DAS-28),分析治疗前后REE和SSmax与DAS-28的相关性.根据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将治疗后患者分为急性期和缓解期两组,比较两组间SSmax、REE及DAS-28的差异.结果:治疗前26例患者(100%)均有不同程度的滑膜增生、血管翳生成,18例(69.2%)出现骨髓水肿征象,3例(11.5%)可见腱鞘炎.治疗后滑膜的REE、SSmax值及DAS-28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4.66±1.30 vs 3.21±0.83;6.26±1.61 vs4.18±1.16;4.58±1.34 vs 3.80±0.7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CE-MRI显示,15例患者的灌注曲线呈速升-平台型,但信号强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11例患者为缓升型.急性期和缓解期患者的REE、SSmax和DAS-28(3.53±0.89 vs 2.79±0.54,4.82±1.10 vs3.30±0.45,3.34±0,93 vs2.99±0.44)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E-MRI可以直观、清晰地显示手腕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变化,确定临床分期和评估疗效,为早期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治疗计划的制订提供有效的影像依据.

  • 动态增强容积内插序列在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冯飞;邹立秋;刘汉桥;田鑫;赵艳;戚玉龙;刘鹏程

    目的:评价MRI三维动态增强容积内插序列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91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常规MR T1WI和T2WI扫描后,采用三维扰相梯度序列行屏气全肝3期动态增强扫描并进行图像重组,观察病灶的增强特点,并对肝动脉的显示程度进行分级.结果:91例中原发性肝癌17例,肝血管瘤24例,肝转移性肿瘤16例,局灶性结节增生2例,肝脓肿11例,肝囊肿21例.肝动脉显示为2级86例94.5%,1级3例3.3%,0级2例2.2%.结论:MR 动态增强容积内插技术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图像(尤其是动脉期),有利于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定性、定位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

  • 鼻咽癌放疗后复发与纤维化 DE-MRI 的特征及病理对照研究

    作者:李建鹏;邹玉坚;郑晓林;范宪淼;陈婧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 MRI 技术对鼻咽癌放疗后复发与纤维化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中鼻咽癌放疗后复发患者15例,放疗后纤维化患者20例,均行三维容积内插法 MRI 扫描,获取病变区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测量并分析以下指标:MRI 信号值(MRI 值)、大对比增强率(MCER)、大对比增强率的时间(Tmax)。每例患者均取活检进行病理检查。结果:TIC 类型:复发组中Ⅱ型(速升-平台型)12例,Ⅲ型(速升-缓降型)3例;纤维化组中Ⅰ型(速升-缓升型)6例,Ⅱ型3例,Ⅳ型(缓升型)11例。在15~210 s 各时间点,复发组病灶的 MRI 值明显高于纤维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34.172~370.347,P <0.001);而在0 s 时,两组的 MRI 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1.296,P =0.263)。复发组的 MCER 为13.64±0.52,明显高于纤维化组(6.50±1.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30.303,P <0.001)。复发组 Tmax 明显早于纤维化组。结论:应用 MRI 动态增强技术分析 MRI 值、MCER 指标可以鉴别诊断鼻咽癌放疗后复发与纤维化。

  • 鼻咽癌MRI动态增强曲线及其时间窗

    作者:吕建勋;徐坚民;沈新平;陈耀强;赵均雄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曲线及时间窗对鼻咽癌及其放疗后改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原发或经放射治疗后的鼻咽癌患者57例,将其分为3组,其中未经治疗组33例,放疗后纤维化组18例,放疗后复发组6例,所有病例治疗前的病理诊断均为鳞状细胞癌。观察和分析3组病例增强前后的MRI表现,采用FLASH序列获取3组病例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结果:TIC形态及类型分析发现未经治疗组呈速升-缓升型9例、速升-平台型10例和速升-缓降型14例,纤维化组均表现为缓升型(18例),复发组呈速升-缓升型5例和速升-缓降型1例。根据3组病例的TIC形态,在注射对比剂后42.5~45.0 s进行扫描可大程度地显示纤维化组与复发组(或未经治疗组)病变强化程度的差异。结论:动态增强TIC的类型和增强后第42.5~45.0 s时间点强化程度的差异有助于鉴别鼻咽癌复发与纤维化。

  • CDT-VIBE序列DCE-MRI:血流动力学参数与乳腺癌预后因子的相关性

    作者:武峰;李亚光;胡益祺;艾涛;夏黎明

    目的:基于CAIPIRINHA-Dixon-TWIST-VIBE(CDT-VIBE)序列高分辨率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分析乳腺癌血流动力学参数与预后因子的相关性.方法:对96例经组织病理证实为浸润性乳腺癌的患者,采用容积内插屏气扫描(CDT-VIBE)序列结合超快速并行采集(CAIPIRINHA)、水-脂分离(Dixon)及时间分辨交叉随机轨迹成像(TWIST)三种技术进行3.0T DCE-MRI检查,共采集35期图像(空间分辨率为1.0mm×1.0 mm×1.5mm,每期扫描时间11.24 s).测量所有病灶的血流动力学参数(Ktrans、Kep、Ve).对乳腺肿瘤的病理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检查,获得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和Ki-67的值.采用t检验比较乳腺癌ER、PR、HER-2和Ki-67不同表达状态间DCE-MRI定量参数的差异.结果:PR阴性组(n=28)和PR阳性组(n=42)的Ktrans值(0.40±0.16 vs 0.32±0.11)min-1和Kep值(0.96±0.26 vs 0.81±0.26)min-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Ve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低表达组(n=22)和高表达组(n=48)的Ktrans(0.39±0.14 vs0.27±0.11)min-1、Kep(0.93±0.26 vs0.76±0.27)min-1和Ve(0.44±0.11 vs 0.38±0.10)值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定量参数在ER和Her-2不同表达状态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的高分辨率DCE-MRI定量参数值与预后因子(PR、Ki-67)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其在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肝脏MR动态增强扫描:Gd-EOB-DTPA与Gd-DTPA的个体内对照研究

    作者:吴静云;王可;郭小超;王霄英

    目的:比较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及钆喷酸葡胺(Gd-DTPA)肝脏 MR动态增强扫描腹腔脏器及血管的强化特点,重点比较Gd-EOB-DTPA移行期与Gd-DTPA平衡期的图像特点。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个体内随机对照研究。25例病理证实为原发直肠癌或结肠癌、怀疑肝转移的患者,3天内行2次肝脏 MR 动态增强检查,分别使用 Gd-EOB-DTPA及Gd-DTPA两种对比剂。动态增强扫描的序列相同,包括平扫、动脉期、门静脉期、平衡期(Gd-DTPA)/移行期(Gd-EOB-DTPA)。图像客观评估中,测量各期相图像上血管及肝脾实质的信号强度。以椎旁肌肉的信号为参考,计算相对信号强度(RS)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以及不同期相时肝实质RS的差异。主观评估:读片者主观评价增强扫描各期相图像上,主动脉、门静脉及肝静脉与肝实质的相对信号强度。结果:肝实质的RS:在动脉期Gd-DTPA 组明显高于Gd-EOB-DTPA组(t=3.006,P=0.005);在门静脉期及平衡期/移行期,两组检查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88,P=0.086;t=0.781,P=0.442)。Gd-EOB-DTPA检查时,门静脉期肝实质RS明显高于动脉期(t=-3.014,P=0.006),移行期RS与门静脉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d-DTPA检查时,平衡期肝实质RS明显低于门静脉期(t=5.827,P=0.000)。主观评估:Gd-DTPA增强扫描平衡期图像上所有患者的主动脉、门静脉、肝静脉均为高信号(100%);Gd-EOB-DTPA 增强扫描移行期图像上主动脉、门静脉、肝静脉均以低或等信号为主(84%,92%,92%)。结论:Gd-EOB-DTPA动态增强 MR 检查,肝脏实质在门静脉期及移行期呈持续强化,其移行期的图像特征与Gd-DTPA平衡期的图像特征有明显不同,在影像诊断时应予以关注。

  • DWI和DCE-MRI评价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研究进展

    作者:牛微;罗娅红

    磁共振功能成像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尤其是DWI和DCE-MRI能够反映组织内水分子的扩散运动及血流灌注等功能信息,可用于评价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指导临床制订治疗方案、监测疗效的和判断预后等,对疾病复发和再发的预测也有重要作用.本文对DWI和DCE-MRI在评估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应用DCE-MRI对局部进展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及预后评价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璞宸;罗娅红;董越

    当今临床对于大部分局部进展期宫颈癌患者实行同步放化疗的治疗方案.但因为治疗抵抗的存在,进展期宫颈癌的同步放化疗的治疗效果差强人意,预后差,易复发等问题成为了临床工作的难题.而动态增强MRI能够提供更多关于肿瘤微血管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估计肿瘤的生物学特征,为进展期宫颈癌的诊断、治疗结果预测、预后评价等提供了帮助,为临床医生制定个性化放化疗方案提供了指导.该文综述了DCE-MRI对于局部进展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短期治疗结果及远期预后的预测的应用.

  • 动态增强MRI定量评估喉及下咽鳞癌同步放化疗近期疗效研究

    作者:郭炜;罗德红;李琳;赵燕风;林蒙;杨亮;胡镭;赵心明;周纯武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对喉及下咽鳞癌同步放化疗近期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2014年12月-2015年12月经本院喉镜活检病理证实并行同步放化疗的喉(10例)及下咽(26例)鳞癌患者共36例,于治疗前行DCE-MRI检查,并在放疗剂量累积达50Gy时行治疗中MRI复查.根据治疗结束后肿瘤缓解情况,将患者分为完全缓解组(CR)及部分缓解组(PR).测量DCE-MRI定量参数值,包括容积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和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分别比较三者在CR组与PR组间的差异,并绘制ROC曲线评估各定量参数预测喉及下咽鳞癌同步放化疗近期疗效的效能.结果:36例患者在同步放化疗后达CR20例,PR16例.喉癌和下咽癌两组间治疗前DCE-MRI各定量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R组治疗前Ktrans、Kep和Ve值分别为(0.307±0.055)min-、(0.527±0.114)min-1和0.587±0.045,PR组的相应值分别为(0.234±0.049) min-1/min、(0.390±0.090) min-1和0.602±0.037.两组比较,Ktrans和Kep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e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以Ktrans=0.283min-1为阈值,预测同步放化疗后达CR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839、70.0%和81.2%;以Kep=0.446min-1为阈值,预测同步放化疗后达CR的AUC、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809、75.0%和75.0%.结论:DCE-MRI定量参数有助于预测喉及下咽鳞癌同步放化疗的近期疗效.

  • DWI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在口底病变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

    作者:袁瑛;姜梦达;陶晓峰

    目的:评价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MRI(DCE-MRI)在口底病变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4年经病理确诊的75例非囊性口底病变的磁共振图像.经后处理获得病变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价这两个指标与口底病变良恶性的相关性.结果:良恶性口底病变的ADC值和TIC形态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和P<0.001),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4和0.704.当联合应用ADC值和TIC形态进行良恶性鉴别时,诊断效能更佳,佳诊断标准为ADC≤1.23×10-3mm2/s且平台/退出型TIC曲线,其AUC值为0.820,敏感度98.3%,特异度88.9%.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扫描对于口底病变的良恶性鉴别具有辅助诊断价值,两者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更高.

  • RSNA2015腹部影像学

    作者:冯翠;李震;李拔森;梁丽丽;可赞;李浩杰;冯朝燕;闵祥德;余浩

    RSNA今年在腹部诊断技术方法上有了新的突破性进展,肝脏磁共振弹性成像、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动态增强MR成像、双源CT、炎性肠病功能成像、虚拟平扫的应用是讨论的热点问题.一系列新技术的报道为今后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开拓了新的思路.

  • RSNA2015头颈影像学

    作者:郝永红;朱文杰;郭林英;胡颖

    RSNA2015头颈影像研究进展主要通过头颈部CT/MR常规平扫及增强成像、能谱CT多参数成像、DTI纤维示踪术、滑动界面弹性成像、三维液体反转恢复成像(3D-FLAIR)、高分辨率血管成像(3D HRVWI)、MR动态增强(DCE)、动脉自旋标记灌注(ASL)、质子内部相干运动DWI(IVIM)、PET-MRI等技术,结合直方图分析、多参数多模态评估等分析方法定量、定性评估颞骨,甲状腺、甲状旁腺,头颈血管,耳鼻喉头颈部病变的性质及头颈部肿瘤的疗效.

  • DCE-MRI对宫颈鳞癌同步放化疗疗效的预测研究

    作者:余小多;林蒙;安菊生;黄曼妮;陈雁;欧阳汉;周纯武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对宫颈鳞癌同步放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1月于我院行同步放化疗、并于治疗前、治疗末(常规治疗结束时)行DCE-MRI扫描的88例宫颈鳞癌患者.测量治疗前肿瘤及肌层DCE-MRI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及半定量参数,并计算肿瘤与肌层的比值,包括相对正性增强积分(rPEI)、相对大上升斜率(rMSI)、相对大下降斜率(rMSD)、增强后15s、30s、45s及60s的相对信号增强比率(rSER)、相对大信号增强比率(rSERmax)及肿瘤达峰时间(TTP).于治疗末依据肿瘤残存情况分为完全缓解(CR)组(56例)及部分缓解(PR)组(32例),对组间DCE-MRI半定量参数进行统计学比较,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治疗前参数预测治疗末肿瘤残存的诊断阈值及效能.结果:CR组治疗前rPEI、rMSI、rSER15、rSER30及rSER45均高于PR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1、0.045、<0.001及<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以治疗前rPEI≤0.84预测肿瘤同步放化疗后残存,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5.0%、69.6%、58.5%、83.0%及71.6%,曲线下面积(AUC)为0.785(P<0.001).结论:治疗前DCE-MRI半定量参数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宫颈鳞癌治疗结束时的疗效,有助于临床实施肿瘤个体化精确治疗.

  • 磁共振CDT-VIBE成像技术在肝细胞癌术前分级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董仟;罗昆;范文亮;孔祥闯;于群;余建明

    目的 研究不同分化程度肝细胞肝癌(HCC)经CDT-VIBE成像技术扫描后所得定量参数的差异,探讨CDT-VIBE成像技术在HCC术前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HCC患者55例,男44例,女11例,平均年龄(54.20±9.13)岁,所有患者均经外科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HCC.采用国际上常用的Edmondson-Steiner四级(Ⅰ~Ⅳ)分级方法,其中Ⅰ、Ⅱ级纳入高级别组,Ⅲ、Ⅳ级纳入低级别组.扫描采用1.5T磁共振扫描设备(Sie-mens Magnetom Area),包括常规腹部平扫,轴位T1 mapping及快速动态增强扫描.其中,快速动态增强扫描采用CDT-VIBE序列,单期扫描用时3 s,共连续扫描39期,于第4期后经肘静脉置管团注马根维显(0.2 ml/kg).采用Siemens后处理工作站MMWP上的Tissue 4D软件处理图像,获取灌注相关参数,包括Ktrans值、Kep值、Ve值和iAUC值.利用SPSS 19.0软件,对不同分化程度的HCC病灶的上述参数进行分析,验证各参数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并用ROC曲线对其进行诊断效能分析.结果 高、低级别组及正常肝组织之间的Ktrans值、Kep值、Ve值及iAU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高级别组Ktrans、Kep、Ve及iAUC明显高于低级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trans值、Kep值、Ve值及iAUC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7、0.885、0.738、0.976,其中Ktran3的诊断效能佳.结论 使用磁共振CDT-VIBE成像技术扫描所得定量参数对HCC进行术前分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鉴别HCC的组织病理学分化程度,对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具有指导价值.

  • 负荷动态CT心肌灌注成像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洁;陈宏伟;方向明;钱萍艳

    目的 探讨128双源CT(DSCT)行负荷动态心肌灌注检查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30例临床疑似或已知冠心病患者行负荷动态CT心肌灌注(CT-MPI)检查,获取其心肌血流值.以SPECT为参考标准,评价CT-MPI诊断心肌灌注缺损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准确性及其与SPECT诊断的一致性.结果 30例患者成功完成检查,所有节段平均心肌血流量(MBF)值为(99.11 ±31.98)ml· 100ml-1·min-,非缺血区MBF值(117.61±29.82)m1· 100ml-1·min-1与缺血区MBF值(80.60±22.15)ml·100ml-1·min-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t =15.764,P<0.001).CT-MPI检查中19例26个血管支配区域出现CT-MPI的灌注缺损,以节段为基础,出现灌注缺损者为52段.SPECT-MPI检出心肌灌注异常13例16个血管区,共34个心肌节段.以SPECT为参照,以人为基础,CT-MPI检测心肌缺血的敏感性、特异性、PPV和NPV分别为92.31%(12/13)、58.82%(10/17)、63.16% (12/19)和90.91%(10/11),准确性为73.33%,两种检查方式结果的一致性Kappa=0.485(P <0.005);以血管区和节段为基础,CT-MPI检测心肌缺血的敏感性、特异性、PPV和NPV分别为93.75%(15/16)、85.14%(63/74)、57.69% (15/26)、98.44%(63/64)和94.12%(32/34)、95.80% (456/476)、61.54%(32/52)、99.56%(456/458),准确性分别为86.67%和95.69%.两种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分别为Kappa=0.634和0.772(P均<0.001).结论 负荷动态CT-MPI可较好地检测出心肌灌注缺损,对心肌缺血情况进行评估.

  • 动态增强MRI鉴别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价值

    作者:陈基明;吴莉莉;翟建;丁俊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MRI鉴别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2例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增强及动态增强扫描,观察分析MRI异常征象特征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的形态特点,计算大强化率(ERmax)和大上升斜率(Slopemax),采用秩和检验分析两组间TIC及量化参数的差异,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用ROC曲线下面积评价各动态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 17例恶性肿瘤动态增强扫描的TIC,14例呈快速上升型,3例呈上升平台型;25例良性肿瘤的TIC,4例呈快速上升型,13例呈上升平台型,8例呈延迟上升型.两组间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Z值为4.229,P<0.01).恶性肿瘤ERmax为(458.43±351.40)%,Slopemax为(16.47±11.36)%/s.良性肿瘤ERmax为(284.64±265.35)%,Slopemax为(7.70 ±9.03)%/s.两组间ERmax和Slopemax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1.961、3.203,P<0.05、P<0.01).ERmax、Slopemax和两者联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0、0.794和0.793,以大约登指数为切入值,ERmax为298.33%、Slopemax为5.945%/s时,两者鉴别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敏感性分别为58.82%和82.35%,特异性分别为76.00%和72.00%,两者联合应用的敏感性为94.12%,特异性为60.00%.结论 动态增强MRI扫描的TIC及ERmax和Slopemax半量化指标有助于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鉴别.

  • 动态增强MRI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基明;翟建;张峥嵘;吴琛;丁治民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MRI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 随访临床明确诊断为早期RA患者30例纳入研究,另选20例志愿者作对照.所有病例均进行MRI平扫、动态增强及增强扫描检查,观察分析MRI异常征象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测量滑膜大强化率(ERmax)、大上升斜率(Slopemax)和滑膜厚度.采用秩和检验及t检验分析比较两组间量化参数的差异,用ROC曲线下面积评价各参数的诊断价值.结果 早期RA动态增强扫描后关节囊增厚滑膜、血管翳及腱鞘增厚滑膜组织明显强化,不同部位滑膜、血管翳显示不同程度和范围的增厚,其TIC曲线25例呈上升平台型,5例呈延迟上升型;对照组TIC曲线均呈缓慢略上升平台表现.早期RA与正常对照组ERmax值分别为(269.07±112.81)%、(39.24±34.42)%,Slopemax值分别为399.57±392.95、57.30±24.53,滑膜厚度分别为(3.29 ±0.78)mm、(1.37 ±0.62) mm.两组间ERmax、Slopemax和滑膜厚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5.32、-5.18,t值为8.960).ERmax、Slopemax和滑膜厚度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1、0.978、0.966,以大约登指数为佳诊断切入值,ERmax、Slopemax和滑膜厚度诊断早期RA的敏感性分别为100%、90.0%和83.3%,特异性分别为53.3%、100%和86.7%.结论 动态增强MRI扫描的TIC曲线及ERmax、Slopemax和滑膜厚度等量化指标,结合MRI早期征象可全面反映早期RA的病理改变,在早期RA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 眼眶血管内皮瘤及血管外皮瘤的MRI表现

    作者:何立岩;鲜军舫;王振常;燕飞;杨本涛;李建红

    目的 探讨眼眶血管内皮瘤(hemangioendothelioma,HE)及血管外皮瘤(hemangiopericytoma,HPC)的MRI表现,旨在提高其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眼眶HE及HPC的MRI表现,均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10例中8例发生于眶隔后肌锥外间隙,2例发生于眶隔前;9例表现为形态规整的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1例可见分叶;平扫8例表现为等T1、长T2信号,7例可见点、条状血管流空信号;动态增强扫描显示肿瘤早期即出现明显强化,9例表现为明显均匀强化,1例强化不均匀,内部可见囊变区.结论 眼眶HE及HPC为富血供脉管性肿瘤,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其影像学诊断.

224 条记录 7/12 页 « 12...45678910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