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1.3)”探讨中医治疗痴呆用药规律

    作者:王晓晗;李润民;刘源香

    目的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 1.3)”,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收录的有关治疗痴呆的方剂进行整理分析,挖掘中医治疗痴呆用药规律.方法 搜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收录的有关痴呆的方剂,将所纳入方剂构建数据库,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 1.3)”系统中的频次分析、药对分析、关联分析、功效分析、药物四气五味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用药规律.结果 共收集191首处方,包含药物264味,其中用频次较高的药物包括人参、远志、茯苓、茯神、石菖蒲等.出现频次在20次以上的中药多具有安神益智、温阳补气、滋阴养血、活血祛痰的功效;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组合包括“远志-人参”“茯苓-人参”“茯神-人参”“茯神-远志”等.药物四气多属温性,五味则以甘味为主.结论 中医治疗痴呆当标本兼顾,治本当甘辛温阳补气,益气生血,以达充髓养脑、安神益智之效;治标则以甘苦活血、祛痰、通经脉、开神窍为主.标本兼治,补虚泻实,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改善患者神志症状,治疗痴呆的目的.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针灸治疗卵巢功能早衰用穴规律

    作者:高瑞骏;王彤;陈双;胡海芳;徐筱佩;薛晶晶;张诗敏;卢岩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现代临床针灸治疗卵巢功能早衰(以下简称卵巢早衰)的用穴规律.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及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收集1997-01-01-2017-01-01国内针灸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现代临床针灸治疗卵巢早衰文献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腧穴选用规律.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62篇文献,卵巢早衰针灸处方83条,共使用腧穴58个,腧穴使用频次共计516次,三阴交使用频次高,其次为关元、肾俞;常用的腧穴配伍为关元与三阴交;腧穴分布以下肢部、胸腹部和腰背部居多;所选腧穴遍布十一经,以足太阳膀胱经、任脉、足太阴脾经为主;特定穴使用广泛,特别重视交会穴、背俞穴及募穴的运用.结论 针灸治疗卵巢早衰临床以膀胱经、任脉、脾经腧穴为主;优先选用三阴交、关元进行处方配伍;重视局部取穴,配合远端用穴;重视交会穴、背俞穴、募穴的使用.

  • 论医学科研论文统计分析研究的重要意义——附针灸学科科研论文发表情况初步研究

    作者:张玥;刘金芝;符刚;赵铮

    医学科研论文是记录医学科研成果的主要载体,是反映医疗科研机构的影响力、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1],是公认的科技产出重要指标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倍受重视.获得新一届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的3位科学家都曾被授予过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他们所获得的成就就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 2005~2010年我院感染细菌分布特点及变迁分析

    作者:杨秀芬;王彦霞;张征;周庆明;杨涛;游道峰

    由于地域不同、医生用药习惯不同,导致各地区、各医院致病菌种类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现对我院近年来临床分离出的感染细菌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医院感染菌流行趋势及其原因,以使临床医生在感染早期选用合理抗生素,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减少院内感染机会.

  • 承德市160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作者:朱孝芹;郭丽;张玲;赵彦武;李丽静;曹秀梅;李隆庆

    为保障承德地区医疗机构的临床用药安全,现对2009年度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合格病例进行整理分析,旨在进一步掌握ADR发生的特点、规律及易感因素,从而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的用药.

  • 我院21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作者:吴敏;梁陈方;梁宇红

    随着<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的正式实施,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在我国已深入开展,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保障.随着新药的不断上市及临床用药品种的增加,ADR的发生越来越多,严重的ADR尤其值得密切关注.

  • 168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作者:朱孝芹;于海荣;郭丽

    随着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的颁布,药品不良反应(ADR)工作在我国深入开展,并引起普遍关注.

  • 224起医疗过失行为的原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

    作者:彭加茂;金跃明;姜柏生

    目的 探讨医疗过失行为的防范措施,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法 通过对我市医学会自2002年开展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以来的224起鉴定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中144例(64.3%)主要体现在诊断不明、对疾病的认识不足、病情观察不仔细、对合并的基础性疾病认识不足、专业业务不熟练、过于自信、用药不当、及阅片漏诊等;其次为医疗告知不全面(12.5%)、病历书写不规范(18.2%)、医疗机构管理不当(5.0%)等.结论 当下医疗机构应充分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医疗过失行为的危害,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高医疗卫生的服务能力,强化法律意识,减少、避免医疗过失行为.

  • 上海市某区近五年医患纠纷情况分析与对策研究

    作者:胡鹏;程芳;顾加栋

    目的 探讨上海市某区近5年医患纠纷发生的基本情况,进而提出防控策略.方法 应用Excel和SPSS 16.0软件对上海市某区近5年各级医疗机构上报的医患纠纷进行统计,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发生特点与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控医患纠纷的策略.结果 某区2008-2012年间医患纠纷量呈逐年增多趋势,二、三级医疗机构发生医疗纠纷数较一级医疗机构多,纠纷多发场所为住院病房、门诊和急诊,多发科室为外科、内科、儿科,二级医疗机构医患纠纷涉及人员以初、中级职称为主、三级医疗机构以高级职称为主,纠纷投诉内容以诊疗问题为主,二、三级医疗机构纠纷涉及科室情况、纠纷涉及人员及纠纷投诉内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患纠纷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各地区医患纠纷发生的具体原因与特点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有效地减少纠纷的发生.

  • 误诊疾病数据库2004-2013年单病种误诊文献研究:急性心肌梗死

    作者:刘亚萍;余剑波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发病率呈升高态势,由于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误漏诊率仍较高.2004-2013年发表在中文医学期刊并经遴选纳入误诊疾病数据库的AMI文献共485篇,累及误诊病例7840例,涉及误诊率文献116篇12 406例,误诊例数2434例,误诊率19.62%.误诊疾病主要为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误诊范围涉及77种疾病,居前5位的误诊疾病为急性胃肠炎、脑血管病、急性心力衰竭、胆囊胆道疾病和支气管炎.经对全数据库病种检索发现,14个系统102种疾病易误诊为AMI,以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居多,其中居前5位的循环系统疾病为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病毒性心肌炎、早期复极综合征、肥厚型心肌病;呼吸系统疾病以肺栓塞居多.主要误诊原因为经验不足而缺乏对该病的认识.共5412例描述了误诊与疾病转归的关联,其中4683例(86.53%)未因误诊误治造成不良后果,而644例(11.90%)因误诊误治导致死亡.提示临床医师应提高对AMI的认识,重视病史询问和仔细体格检查,及时行特异性医技检查,并仔细鉴别诊断,减少误诊的发生.

  • 误诊疾病数据库2004—2013年单病种误诊文献研究:绒毛膜癌

    作者:刘洁;刘勉;杨波

    目的 探讨绒毛膜癌(绒癌)的临床特征、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对2004—2013年发表在中文医学期刊并经遴选纳入误诊疾病数据库的绒癌误诊文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绒癌误诊文献60篇累计122例误诊病例,其中涉及误诊率文献2篇,误诊率45.45%.122例误诊为38种疾病共132例次,居前5位的误诊疾病依次为异位妊娠、肺结核、子宫肌瘤、流产、胎盘胎膜残留,其中异位妊娠占误诊总例次的57.58%.依据误诊疾病数据库制定的误诊后果评价标准,对纳入本研究的122例误诊后果进行评价,Ⅲ级误诊后果1例(0.82%),即发生误诊误治但未造成不良后果;Ⅱ级误诊后果121例(99.18%),即因误诊造成不良后果.误诊主要原因为经验不足、缺乏对本病的认识,未选择特异性检查方法,问诊及体格检查不细致等.结论 绒癌是临床少数可治愈的肿瘤,提高认识,详细询问病史,及时行相关检查和仔细鉴别诊断是避免或减少本病误诊误治的关键.

  • 误诊疾病数据库2004-2013年单病种误诊文献研究:抗凝血杀鼠剂中毒

    作者:彭晓波;邱泽武

    抗凝血杀鼠剂中毒是常见的杀鼠剂中毒,可引起多个器官的广泛出血,严重者可导致死亡,虽然有毒物检测等相关诊断技术,但误诊率仍居高不下.2004-2013年发表在中文医学期刊并经遴选纳入误诊疾病数据库的抗凝血杀鼠剂中毒文献共16篇,误诊病例共63例.其中涉及误诊率文献2篇,总病例40例,误诊病例34例,误诊率85.00%.误诊范围涉及25种疾病,其中居前3位的误诊疾病是泌尿系结石、泌尿系感染和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占误诊疾病总数的52.63%.首位误诊原因为问诊及体格检查不细致,占总误诊原因的75.00%.63例误诊病例中58例(92.06%)为Ⅲ级误诊后果,发生误诊误治但未造成不良后果,3例(4.76%)为Ⅰ级误诊后果,导致患者死亡.提示临床当患者出现无明显原因急性出血时,在排除常见疾病的同时,应尽早考虑中毒性疾病的可能,以减少抗凝血杀鼠剂中毒的误诊.

  • 误诊疾病数据库2004-2013年单病种误诊文献研究:致惊厥杀鼠剂中毒

    作者:董建光;邱泽武;张鹏;万坤;李青;王兴旺

    致惊厥杀鼠剂是常见的急性杀鼠剂,毒性强.致惊厥杀鼠剂中毒病情发展迅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死率高,虽然临床诊疗技术快速发展,但本病误诊率仍较高.2004-2013年发表在中文医学期刊并经遴选纳入误诊疾病数据库的致惊厥杀鼠剂中毒文献共18篇,误诊病例119例,涉及误诊率文献7篇387例,误诊例数90例,误诊率23.26%;误诊范围涉及13种疾病,其中前4位误诊疾病是癫痫、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高热惊厥、氟乙酰胺中毒,占误诊疾病总例次的84.00%.首位误诊原因为接诊医师问诊及体格检查不细致.119例误诊病例中,98例(82.35%)未因误诊误治造成不良后果,14例(11.76%)导致死亡.提示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致惊厥杀鼠剂中毒的认识,对不明原因抽搐患者应考虑本病可能,认真细致问诊及体格检查,及时行毒物检测并加强鉴别诊断.

  • 述评:从10年文献数据谈放线菌病的误诊概况及研究进展

    作者:孟庆义

    放线菌是兼有细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特性的原核生物,由其引起的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疾病统称为放线菌病,好发于颈面部及胸腹部,进展缓慢,以伴有瘘管及硫黄样颗粒脓液等为特征.放线菌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2004-2013年发表在中文医学期刊并经遴选纳入误诊疾病数据库的放线菌病误诊文献15篇,累计误诊病例38例,延误诊断时间6~15年,误诊病种17种,较多误诊为慢性扁桃体炎和肺部恶性肿瘤,经验不足而缺乏对该病的认识是主要误诊原因.提示从生物学基础加强对放线菌病的认识,是避免误诊误治的关键.

  • 误诊疾病数据库2004-2013年单病种误诊文献研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作者:李凤鹏;陈会生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CVST)临床表现各异,体征不典型且多变,随着诊断技术及临床重视程度的提高,本病检出率逐渐升高,但误诊率仍较高。2004—2013年发表在中文医学期刊并经遴选纳入误诊疾病数据库的CVST文献共95篇,累计误诊病例674例,涉及误诊率文献29篇654例,误诊例数284例,误诊率43.43%。误诊范围涉及53种疾病,其中前4位误诊疾病是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毒性脑炎。主要误诊原因为经验不足而缺乏对该病的认识、缺乏特异性症状体征和未选择特异性检查项目。共438例误诊病例描述了误诊与疾病转归的关联,其中382例(87.21%)未因误诊误治造成不良后果。提示临床医师应提高对CVST的认识,对头痛、呕吐、颅内压升高、视力丧失者应考虑本病可能,及时行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并仔细鉴别诊断,以减少误诊的发生。

  • 临床误诊误治杂志2010-2015年稿源简析

    作者:丁滨;陈晓红

    《临床误诊误治》自2008年加入中国科技核心(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以来,影响力逐步扩大,稿源日渐丰富,刊稿质量提升,但每年约有85%的自由来稿因选题和质量因素而退稿。为引导广大医生正确选题,特开设“误诊文献写作”专栏,拟从稿源分析、写作要求、退稿原因等方面加以简述,以期对广大作者有所启示。本文分析《临床误诊误治》2011—2015年稿源情况如下。

  • 2012年我院儿科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作者:朱玲玲;宋静;倪祥浚

    目的 了解我院儿科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儿科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儿科2012年收集到的6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抗生素占首位,87.1%.静脉给药方式为主要途径.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常见.结论应加强ADR的监测,有ADR征兆时及时处理,以免发生更严重的ADR.

  • 2218份病案复印统计分析

    作者:齐惠玲

    病案是医药卫生科技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处理医疗纠纷、工伤鉴定、评残、处理交通事故、人身伤害的重要法律依据,其应用价值日益广泛,所以病案的使用问题也日益引起重视.特别是2002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条明确规定患者有权复印或复制病历资料,因此要求复印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下面对我院2004年2218份复印病历的情况分析如下.

  • 医院科级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任梁;陈丽玲;孟繁荣;刘永兰

    "军字一号"工程自1997年8月在我院全面实施以来,经过了近6年的应用,使医院管理工作驶入了信息化的快车道,极大地提高了医院的科学管理水平,严格了收费管理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收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10年间溃疡性结肠炎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和治疗方式演变

    作者:雷晓燕;崔梅花;马志琳;戴立娜

    目的:探讨过去10年间溃疡性结肠炎( UC)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和治疗方式的演变。方法通过航天中心医院病案管理系统收集2003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诊断为UC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特征(临床类型、疾病分期、严重程度及病变范围)、治疗方式。比较前5年(2003—2007年)和后5年(2008—2012年)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和治疗方式的演变。结果共纳入115例患者,发病高峰年龄段分别为20~29岁(17例,占14.8%)及50~69岁(52例,占45.2%)。前5年纳入患者49例,后5年纳入患者66例,前、后5年患者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22, P<0.05)。115例患者临床类型以初发型为主,占55.6%(64/115);疾病分期多处于活动期,占93.9%(108/115);严重程度以轻、中度为主,占81.5%(88/108);病变范围以广泛结肠型为主,占51.3%(59/115)。115例患者均行内科药物治疗,其中应用氨基水杨酸制剂者97例(84.3%),包括单用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SASP)者33例(28.7%),单用5-氨基水杨酸(5-ASA)者55例(47.8%), SASP+5-ASA者9例(7.8%);局部保留灌肠者80例(69.6%)。前、后5年患者微生态制剂、止泻药使用率和局部保留灌肠治疗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3.997、4.054, P<0.05)。结论20~29岁及50~69岁是UC的发病高峰年龄段,初发型、轻中度活动期、广泛结肠型多见,病变范围呈扩大化,氨基水杨酸制剂仍是治疗UC的主要药物,微生态制剂、局部保留灌肠逐渐应用于治疗。

256 条记录 9/13 页 « 12...567891011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