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日本血吸虫Rho GTPase DNA疫苗及重组蛋白疫苗免疫保护机制初探

    作者:张冉;易新元;曾宪芳;张顺科;蔡春;Larry McReynolds

    目的初步探讨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pcDNA3.1-SjRho GTPase DNA疫苗、重组蛋白疫苗以及联合疫苗免疫的保护机制. 方法将pcDNA3.1-SjRho GTPase DNA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分别及联合疫苗免疫昆明鼠后,分不同时间采集血清,以ELISA法测定总抗体及IgG亚类. 结果重组蛋白疫苗及联合疫苗诱导产生的抗体效价较高,DNA疫苗及联合疫苗诱导产生的抗体以IgG2a为主,重组蛋白疫苗诱导产生的抗体以IgG1为主. 结论 Sj-Rho GTPase基因DNA疫苗及联合疫苗主要诱生Th1型细胞免疫应答,重组蛋白疫苗主要诱生Th2型体液免疫应答.

  • EB病毒潜伏膜蛋白2多表位DNA联合多肽的免疫效应研究

    作者:李文姝;田晓娟;林晓云;刘建晓;朱珊丽;薛向阳;张丽芳

    目的 研究HPV L1携带EB病毒(EBV)潜伏膜蛋白2(LMP2)多表位DNA联合多肽的免疫效应. 方法 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pcHPVL1-EBV LMP2 DNA免疫组,肌肉注射pcDNA3.1(+)/HPVL1-EBV LMP2多表位DNA,每鼠每次100 μg;DNA联合多肽免疫组:先用DNA免疫,每鼠每次50 μg,同时皮下注射EBV LMP2多表位肽,每鼠每次5 μg;DNA免疫对照组:肌肉免疫空载体pcDNA3.1(+),每鼠每次100 μg;多肽免疫对照组:每鼠每次10 μg皮下注射不相关多肽.共免疫4次,间隔2周.免疫后第7周收集小鼠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EBV LMP2特异性抗体IgG、IgA以及HPVL1特异性抗体IgG;免疫后第9周测定EBV特异性抗体IgG1与IgG2a亚类,同时采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测定小鼠脾细胞CTL的杀伤活性. 结果 多肽联合DNA免疫组小鼠血清EBV LMP2特异性抗体IgG、IgA A值分别为1.573±0.025和0.436±0.033,单独DNA免疫组分别为1.282±0.051和0.317±0.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393,27.722,P<0.05);两免疫组小鼠血清HPV L1特异性IgG A值别为0.648±0.063和0.702±0.0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952,P>0.05).DNA免疫组IgG1和IgG2a A值别为0.723±0.023和0.594±0.0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6.643,P>0.05),是混合Th1/Th2免疫反应类型;多肽联合DNA免疫组IgG1和IgG2aA值别为0.897±0.042和0.629±0.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2.306,P<0.05),是偏向Th2免疫反应类型.多肽联合DNA免疫组在效靶比为10∶1时,小鼠脾细胞CTL杀伤效应(杀伤率)为27.70%,DNA免疫组为2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559,P<0.05). 结论 多肽联合DNA免疫可产生有效的CTL杀伤效应,更能发挥有效的体液免疫作用,其免疫策略可为EBV相关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参考.

  • H5 N1 DNA 疫苗与重组痘苗病毒疫苗在小鼠中不同联合免疫方案对免疫原性的影响

    作者:王文;陈红;邓瑶;杨扬;周剑芳;舒跃龙;谭文杰

    目的:本研究旨在优化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重组DNA疫苗与重组痘苗病毒疫苗联合应用的免疫方案。方法我们将前期制备的含H5N1(安徽株)结构基因的两种重组DNA疫苗(分别基于pVRC与pIRES载体骨架)及一种重组痘苗病毒(天坛株)疫苗,采用不同初免方式联合免疫BALB/c小鼠,比较分析抗原特异的体液[血凝素(hemagglutinin, HA)抑制抗体(HAI)、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 NA)特异性抗体、中和抗体]与细胞免疫应答(IFN-γELISPOT)特点。结果H5N1重组DNA疫苗初免、H5N1重组痘苗病毒疫苗加强的联合免疫可激发较强的体液与细胞免疫应答;其中H5N1重组DNA疫苗皮内电转初免组比肌肉电转初免组诱导的中和抗体更高。此外,基于pVRC载体的H5N1重组DNA疫苗初免诱导的HAI抗体及NA特异的细胞免疫均高于基于pIRES载体的DNA疫苗初免组;基于pVRC载体的H5N1重组DNA疫苗肌肉注射电转初免组诱导的HA特异的细胞免疫亦高于基于pIRES载体的H5N1重组DNA疫苗。结论各组H5N1重组DNA疫苗与重组痘苗病毒疫苗联合应用可诱导多个抗原特异的体液与细胞免疫应答,不同联合免疫方案对免疫原性的影响显著。该研究为新型H5 N1疫苗的研发及免疫方案的优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 丙型肝炎病毒重组蛋白抗原联合免疫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性研究

    作者:曾瑞红;李广学;凌世淦;张贺秋;姚智燕;杨建岭;贺峰;黄睿;刘艳坤;魏林

    目的 研究两个丙型肝炎病毒(HCV)多表位重组抗原联合免疫后诱导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以及对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两个多表位抗原HCV-T和HCV-E1联合免疫BALB/c小鼠3次,ELISA检测血清中抗体IgG、IgG1和IgG2a滴度;后一次免疫后10 d杀死一半小鼠,取脾细胞,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ELISPOT法检测分泌IFN-γ和IL4的细胞;后一次免疫后2周,在免疫小鼠的背部皮下注射106个SP2/0-NS3细胞,考察联合免疫对小鼠的保护作用;另取BALB/c小鼠,先在背部皮下注射106个SP2/0-NS3细胞,7 d后开始联合免疫,免疫3次,考察免疫治疗作用.结果 用HCV-T+HCV-E1联合免疫诱导了高滴度的HCV-E1特异性的IgG、IgG1和IgG2a抗体以及高水平的CTL活性;与单独免疫相比,联合免疫产生的分泌IFN-γ和IL-4的细胞数量有协同作用;而且联合免疫能有效预防和治疗SP2/0-NS3对小鼠的攻击.结论 HCV-T+HCV-E1联合免疫诱导了保护性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有望进一步开发为一种有效的重组HCV疫苗.

  • 汉滩病毒重组腺病毒疫苗与DNA疫苗的联合免疫效果分析

    作者:

    汉坦病毒基因组由L、M、S 3个负链RNA片段组成,M片段编码囊膜糖蛋白G1和G2,G1和G2在病毒的吸附、病毒膜与细胞膜的融合、中和抗体的产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以腺病毒为载体的活载体疫苗安全性好,能有效感染呼吸道和肠道等组织细胞,不仅能激发黏膜免疫,还能诱导系统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

  • 狂犬病毒糖蛋白基因重组腺病毒与同一抗原核酸疫苗的联合免疫研究

    作者:李文辉;张云;隋建华;杨帆;郭彩云;王树蕙

    目的研究联合运用狂犬病毒糖蛋白基因重组腺病毒与同一抗原核酸疫苗对小鼠的免疫效果. 方法构建狂犬病毒糖蛋白(GP)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CVS-N2c GP作为核酸疫苗,瞬时转染COS-7细胞,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pcDNA3.1/CVS-N2c GP的表达;以基因枪方法进行初次免疫接种和首次加强免疫,以表达同一抗原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通过鼻腔接种进行第二次加强免疫;ELISA试验检测血清狂犬病毒特异性IgG抗体,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RFFIT)检测狂犬病毒中和抗体. 结果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pcDNA3.1/CVS-N2c GP能有效地表达GP于转染的细胞膜上,ELISA试验表明小鼠接受基因枪核酸免疫后,仅诱导产生低水平的特异性抗体,而用重组腺病毒进行加强免疫后,特异性抗体水平显著提高. 结论联合运用狂犬病毒糖蛋白基因重组腺病毒与同种抗原核酸疫苗可克服它们单独使用时各自的缺点,能有效地诱导小鼠产生抗狂犬病毒特异免疫.

  • 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不同基因疫苗联合免疫的实验研究

    作者:范江涛;赵莉;陈心秋;任皎;张卉;阮力;田厚文

    目的探索联合免疫策略在预防和治疗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HPV16)相关肿瘤中的作用.方法在C57BL/6动物模型中,观察了表达HPV16基因的融合蛋白L2E7疫苗和重组痘苗病毒mE67疫苗的不同联合免疫方式在预防和治疗HPV16相关肿瘤中的作用.用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和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反应评价它们在诱发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应答中的作用.结果我们发现以HPV16 L2E7融合蛋白+佐剂(CpG)初免,用重组痘苗病毒rVVmE67加强免疫的联合免疫方式在C57BL/6小鼠实验中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HPV16相关肿瘤的攻击.ELISPOT可以检测到高水平的E749-57肽特异性,分泌IFN-γ的效应T细胞.CTL检测同样反应出这种联合免疫方式所诱发的CTL细胞可以有效识别并杀伤含HPV16 E6/E7的靶细胞.结论以HPV16 L2E7融合蛋白+CpG初免,用重组痘苗病毒rVVmE67加强的联合免疫策略可以有效防治HPV16相关肿瘤,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科学基础.

  • 弓形虫DNA疫苗联合诱导BALB/c小鼠保护性免疫力的研究

    作者:占国清;吴少庭;高世同;李国光

    弓形虫表面抗原P30和P22是弓形虫疫苗的候选抗原.本研究将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BK-P30和pBK-P22联合免疫小鼠,初步观察其免疫保护效果.

  • 基于丙型肝炎病毒结构基因的DNA疫苗初免重组腺病毒疫苗加强免疫小鼠后可诱导交叉保护

    作者:邓瑶;管洁;殷霄;蓝佳明;陈红;王文;谭文杰

    目的 探索基于HCV多个靶抗原的新型T细胞疫苗研发策略.方法 用表达HCV河北株(1b亚型)结构蛋白(Core,E1,E2)的DNA疫苗与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联合免疫小鼠,并采用ELISPOT与胞内细胞因子染色分析(ICS)方法分析了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特点与交叉保护效果.结果 DNA疫苗与重组腺病毒疫苗联合免疫小鼠后,针对Core、E1、E2都可产生较强细胞免疫应答;ELISPOT结果表明:联合免疫针对E1的反应强,明显高于DNA疫苗同源免疫;ICS结果显示:针对E1抗原特异的CD4+T细胞分泌的TNF-α水平与CD8+T细胞分泌的IFN-γ水平以及E2抗原特异的CD4+T细胞与CD8+T细胞分泌的IFN-γ水平均高于三针DNA疫苗免疫组.在表达2a亚型HCV(JFH1)全长ORF的重组痘苗病毒替代攻击小鼠模型中,复制型DNA疫苗与重组腺病毒联合免疫可表现出交叉保护效应.结论 本研究为HCV新型疫苗研制及免疫保护机制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

  • 表达 HIV-1建立感染相关病毒(T/F)膜蛋白的重组痘病毒与蛋白疫苗联合免疫豚鼠后体液免疫特征研究

    作者:李猛;刘畅;任莉;郝彦玲;刘颖;邵一鸣;王书晖

    目的:研究表达HIV-1建立感染相关病毒( T/F)膜蛋白的重组痘苗病毒rTT-B、rTT-C和rTT-CON与gp140蛋白疫苗联合免疫豚鼠后抗体反应情况。方法采取Prime-boost免疫策略对豚鼠进行rTT初免1次,间隔4、8周后gp140蛋白疫苗加强免疫2次。免疫前和末次免疫后2、6、10周采豚鼠血,检测血清中HIV-1特异性结合抗体、中和抗体以及抗体的相对亲和力。结果(1) rTT-B、rTT-C和rTT-CON三种病毒和蛋白联合免疫均诱导了强烈的针对HIV-1 B′/C、B、AE亚型特异性结合抗体,抗体滴度范围为111430~1024000,其中,rTT-C和rTT-CON和蛋白联合免疫2周后诱导的B′/C和AE亚型特异性抗体滴度显著高于rTT-B(P<0.05),但3种病毒蛋白联合免疫诱导的B亚型膜蛋白特异性抗体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种病毒蛋白联合免疫都能诱导较强滴度针对SF162和ZM109的中和抗体,抗体滴度范围为83.76~649.30,3种病毒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种病毒蛋白联合免疫都能诱导与免疫保护有关的HIV-1 V1V2-gp70特异性抗体,3种病毒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种病毒蛋白联合免疫诱导的抗体对HIV-1 B′/C、B、AE亚型膜蛋白具有较强亲和力,3种病毒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痘苗病毒rTT-B、rTT-C和rTT-CON与gp140联合免疫豚鼠后可以有效诱导出针对同源和异源病毒膜蛋白的结合及中和抗体。

  • 水痘减毒活疫苗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同时接种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观察

    作者:孙晓冬;马相虎;李智;李云逸;马燕丽;张秀英;黄清霄;陈丹丹;庞红

    目的 了解同时接种水痘疫苗和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measles,mumps and rubella vaccine,MMR)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合理安排水痘疫苗和MMR疫苗的接种时间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3组17~24月龄,符合纳入条件的健康儿童,分别联合接种水痘和MMR疫苗或仅接种水痘疫苗或MMR疫苗,分别在接种疫苗前和接种后35~42 d采集血液标本进行抗体水平监测,每组至少完成100人.入组对象在疫苗接种后24 h、48 h、72 h及第7、14和30天以自填观察表的形式进行观察.用χ2检验或Fisher′s精确性检验进行率的比较,用非参数检验进行抗体水平比较.结果共有445人完成抗体水平检测,450人完成安全性观察.3组在完成接种后,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抗体水平均较接种前上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联合免疫组接种后的水痘抗体阳性率、4倍增长率和抗体滴度均高于接种水痘疫苗组.接种前流行性腮腺炎抗体阴性者在本次接种后接种MMR疫苗组的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浓度较联合免疫组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接种前风疹抗体阳性者在本次接种后接种MMR疫苗组的风疹抗体浓度较联合免疫组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共报告23名对象发生不良反应,报告率为5.11%,均为中度和重度发热,1例伴随发生皮疹.各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18~23月龄同时接种水痘疫苗和MMR疫苗与分别接种这两种疫苗均可使阳性率和抗体水平显著上升;两组的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联合免疫组的水痘抗体水平显著高于仅接种水痘疫苗组,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水平与仅接种MMR疫苗组没有显著性差异,但由于本研究存在局限性,组间的差异尚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 我国HCV主要基因型优势抗原表位的筛选

    作者:万祥辉;杨细媚;邹学森

    目的 针对我国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主要基因型筛选出能有效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抗原多肽. 方法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评估我国HCV主要基因型1b、2a、6a型的优势B、CTL和Th抗原表位. 以HCV-CTL、HCV-B+HCV-Th、HCV-CTL+HCV-B+HCV-Th组合肽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 经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CTL杀伤活性、ELISPOT法检测分泌IFN-γ能力、ELISA法检测抗体滴度,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SP2/0对照细胞未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SP2/0-NS3实验细胞HCV-CTL+HCV-B+HCV-Th和HCV-CTL均诱导了特异性的CTL应答,且当效靶比为25:1和50:1时, 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2045,F=6338,P均<0.05), 且HCV-CTL+HCV-B+HCV-Th联合免疫激活的CTL 活性高于HCV-CTL 单独免疫,HCV-CTL 单独免疫高于PBS空白对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细胞体液联合免疫、单独体液免疫、单独细胞免疫刺激的分泌IFN-γ的细胞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08,P<0.05). 单独体液免疫、单独细胞免疫刺激的分泌IFN-γ的细胞数量均低于细胞、体液联合免疫,单独体液免疫刺激的分泌IFN-γ的细胞数量高于单独细胞免疫,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不同时间点不同免疫原所诱导的特异性的IgG抗体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1). 不同时间点用HCV-CTL+HCV-B+HCV-Th联合免疫和HCV-B+HCV-Th免疫所诱导的特异性IgG抗体滴度均显著高于PBS空白对照, 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细胞体液联合免疫与单独体液免疫之间特异性IgG抗体滴度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HCV-CTL+HCV-B+HCV-Th联合免疫诱导了高效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有望进一步开发为有效的重组HCV疫苗.

  • 抗空肠弯曲菌 PEB1-LTB 疫苗联合应用增强免疫应答的研究

    作者:刘琳琳

    目的:为研制有效的空肠弯曲菌疫苗,构建 PEB1与 LTB 融合基因的空肠弯曲菌疫苗,并初步探讨pcDNA3.1(-)-PEB1-LTB核酸疫苗与蛋白疫苗联合免疫BALB/c小鼠的免疫应答水平。方法通过腿部肌肉注射免疫小鼠的方式,在第0、3、6周采用核酸单独免疫与核酸蛋白联合免疫小鼠的免疫程序,于第5、8周末,测量小鼠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水平。结果3次免疫后,核酸蛋白免疫组诱导的IgG抗体含量[(14.392±0.579)μg/ml]是核酸疫苗单独免疫的2.43倍(P<0.05),说明核酸蛋白联合免疫诱导了更高的体液免疫应答水平;3次免疫后,核酸疫苗单独免疫组诱导的IFN-γ水平[(1472.34±73.99)pg/ml]是联合免疫组[(290.323±15.46)pg/ml]的5.07倍,说明PEB1-LTB核酸疫苗单独免疫诱导较高的细胞免疫应答。结论核酸疫苗能诱导较强的细胞免疫应答,与PEB1-LTB蛋白联合免疫呈现出不同的免疫应答特点。该研究为抗空肠弯曲菌疫苗的优化设计与合理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心脏移植术后强的松的应用与撤离

    作者:张海波;孟旭

    20世纪60年代心脏移植开始临床实践,强的松被作为主要的免疫抑制剂与硫唑嘌呤联合应用于临床,但却导致了明显的强的松剂量依赖性的副作用.80年代环孢霉素的问世,替代了硫唑嘌呤而与强的松联合应用,同时后者的剂量也减少了约50%.随后,硫唑嘌呤又被人们拿回来与环孢霉素和强的松联合应用,从而形成了经典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强的松和环孢霉素的剂量又进一步的减少.近年来,陆续开发出了FK506和骁悉等副作用更小的新型免疫抑制剂,但目前还没有哪一种免疫抑制药物能够单独达到充分免疫抑制同时又可避免较大的副作用,因此联合应用数种药物仍是目前理想的方案.例如一些移植中心开始采用FK506+硫唑嘌呤+强的松,环孢霉素+骁悉+强的松,FK506+骁悉+强的松等联合免疫治疗方案,已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结果.无论在经典的三联免疫抑制还是在新型的治疗方案中,强的松都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 联合免疫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母婴传播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庆彦;李庆方;刘春华;李爱华;晋阳秋

    目的 探讨联合免疫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母婴传播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降低母婴乙型肝炎病毒之间传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医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联合免疫治疗的200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为研究对象,依据新生儿是否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分为感染组18例与未感染组182例,并在新生儿娩出24 h内和第4周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分析乙型肝炎病毒在母婴之间传播的相关因素.结果 200例孕妇产后新生儿两个月的检查分析,182例新生儿获得免疫成功,免疫成功率91.0%;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在孕妇血清HBV-DNA阳性和HBeAg阳性以及喂养方式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方式、分娩次数、出生体质量、新生儿性别和早产等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孕妇血清HBV-DNA阳性和HBeAg阳性均是母婴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危险因素(OR=1.093,P=0.004;OR=2.722,P=0.003).结论 母体中乙型肝炎病毒DNA和HBeAg阳性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而联合免疫可以减少母婴垂直传播,并可提高新生儿的乙型肝炎病毒免疫成功率.

  • 阻断孕妇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方法

    作者:刘玉凤;南云蓉;郭静

    2001年4月-2010年11月,对1800对母婴(母亲均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为乙型肝炎两对半大、小三阳者),按知情自愿原则进行研究,采取多重免疫阻断的方式进行母婴阻断.具体方式为:从怀孕第28周起到分娩,对孕妇注射>3次的高效价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剂量为每次≥200 IU,以降低母血中乙型肝炎病毒的浓度,减少传给胎儿的可能;在婴儿出生后6 h内和第30天分别对其肌内注射1次乙型肝炎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剂量为每次≥200IU,以增强婴儿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抵抗力.

  • 复方甘草酸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妊娠患者疗效及对新生儿联合免疫的影响

    作者:陈威;高悠婷;孙庆丰;吴杨荷;周青青;蔡福景;丁继光

    目的 评估复方甘草酸注射液(SNMC)治疗晚期妊娠乙型肝炎患者及新生儿的疗效、安全性及对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HBVac)、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收集100例医院妊娠晚期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复方甘草酸注射液治疗组(试验组)和腺苷蛋氨酸注射液治疗组(对照组),4周为1疗程,定期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两组孕妇新生儿出生时测量体重、身长,计算Apgar评分,新生儿出生后12 h、1、6个月分别给予HBVac 20、10、10μg肌内注射,同时于出生后12 h及1个月肌内注射HBIG 200 IU;1周岁时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滴度以评估对新生儿联合免疫的影响.结果 两组孕妇年龄、孕周及新生儿体重、身长、Apgar评分,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LT的复常率,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分别为82.0%和60.0% (P<0.05);AST的复常率,试验组亦优于对照组,分别为88.0%和68.0%(P<0.05);两组治疗前后TBil的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1周岁婴儿抗-HBs阳性率分别为92.0%和9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平均抗-HBs滴度为(553.9±72.35)mIU/ml和(537.6士53.54) mIU/m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联合免疫效果相仿.结论 复方甘草酸注射液能改善患慢性乙型肝炎的晚期妊娠患者的肝功能,且不影响新生儿联合免疫.

  • 低出生体重儿对乙肝疫苗接种免疫应答的反应

    作者:周金莉;罗延峰;展群岭;张示渊;付进忠;邵新环;谷强

    有研究[1]表明,用乙肝疫苗主被动联合免疫能阻断母婴间乙肝病毒传播,保护效果达到70%~90%.母亲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或乙肝患者,婴儿出生后立即肌注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0.5 ml,同时换部位注射重组乙肝病毒疫苗10 μg[2].

  • 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及葡糖基转移酶基因疫苗的防龋动物实验

    作者:杨德琴;刘天佳;曹福娴;刘建国;杨锦波

    变形链球菌(S.mutans)是主要的致龋菌,其毒力因子PAc和GTF-B在龋病的发生和发展中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我们利用变形链球菌防龋基因疫苗pcDNA3-pac和pcDNA3-gtfB单独及联合免疫定菌鼠后评价龋损,以初步证实基因疫苗的免疫防龋效果.

  • 结核分枝杆菌Mtb8.4基因疫苗与人白细胞介素12表达质粒联合免疫的细胞免疫应答观察

    作者:李晖;李强;钟森;任红;邓存良

    目的 观察结核分枝杆菌Mtb8.4基因疫苗与人白细胞介素12(hIL-12)联合免疫小鼠所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方法 15只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Mtb8.4基因疫苗+hIL-12质粒组(联合免疫组)、Mtb8.4基因疫苗组、卡介苗(BCG)组、空载体组和PBS组,基因疫苗、空载体和PBS经肌内注射法免疫各组小鼠,每隔3周免疫1次,共免疫3次,BCG组经尾部皮下注射1×106 CFU BCG免疫1次.ELISA法检测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水平;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免疫小鼠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结果 联合免疫组能诱导较强的抗原特异性Th1型细胞免疫应答,免疫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液IFN-γ和IL-2水平(分别为1 493.340±8.128pg/ml、747.489±48.676pg/ml)显著高于Mtb8.4基因疫苗组,与BCG组相当,IL-4分泌减少,特异性CTL杀伤活性增强.结论 hIL-12表达质粒能够增强Mtb8.4基因疫苗所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130 条记录 2/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