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脑胶质瘤的瘤组织间液放疗临床研究

    作者:李安民;傅相平;张志文;薛菁晖;赵明;郭晓明;闫润民;易林华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的瘤组织间液放疗新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总结2006年1月-2008年5月,17例接受瘤组织间液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临床疗效依据WHO判定实体瘤的疗效评定,治疗后中位生存期达22个月,17例中CR 5例(29.4%),PR 7例(41.2%),SD 3例(17.6%),PD 2例(11.8%).2年生存率52.9%,3年生存率47.0%.17例中5例影像学治愈.常见并发症是甲状腺损害后功能低下.结论 利用瘤组织间液特性,采取立体定向技术,应用改良的Ommaya囊将液态131I核素恒速微量泵入瘤体内,在瘤区组织间液的更新过程中,对瘤细胞进行近距离放疗,获得良好临床疗效.

  • 恶性脑胶质瘤同步放化疗中替莫唑胺化疗的不良反应及对策

    作者:康勋;李珊;谢铮铮;赵艳杰;姜妮;周蕾;李文斌

    目的 替莫唑胺是一种新型烷化剂,因其口服给药、生物利用度好、良好的血脑屏障通透性以及突出的治疗效果,已成为恶性脑胶质瘤治疗的常规用药.本文旨在通过对替莫唑胺的不良反应的研究,以期大限度地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根据2009年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制定的药物常见不良事件评价标准第四版(CTCAE-V4.0),观察使用替莫唑胺联合放射治疗的同步放化疗和化学治疗患者所出现的化疗不良反应,并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进行处理.结果 本组95例接受替莫唑胺联合同步放化治疗的患者中,严格依据CTCAE-V4.0评价原则,得出结果如下:有20例患者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其中1级的有12例,2级有8例.发生1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为6例,2级的为3例;1级血小板减少者3例,2级的为1例.发生脱发者为53例,1级的有41例,2级有12例.发生皮疹、斑丘疹共7例,1级的为6例,2级的为1例.所有上诉不良反应较轻,标准均为1-2级,无3、4、5级不良反应发生.在给予对症、停药处理后均能明显缓解.结论 替莫唑胺是目前胶质瘤治疗的常用药物,通过对替莫唑胺联合放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显示其不良反应较轻微,且给予对症处理后均能明显缓解.因此,在对恶性脑胶质瘤患者使用同步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中,替莫唑胺的应用是安全的.

  • 恶性脑胶质瘤亚临床肿瘤分割照射方案优化及机制的实验研究

    作者:肖斌

    目的 探讨通过BT325细胞系裸小鼠移植瘤分割照射方案提高对人脑胶质瘤反应生物学特性的认知,为临床诊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取100只小鼠,分为两组,单次不同剂量照射组﹑分次治疗组,各50只,对BT325细胞系裸小鼠移植瘤行不同剂量照射,2 Gy 1周5次﹑3 Gy 1周3次﹑3 Gy 1周5次﹑4 Gy 1周3次照射,剂量效应关系用肿瘤生长曲线评价,并测定瘤体积倍增时间.结果 单次照射治疗方案肿瘤消退率仅为4.0%,与分次照射治疗方案后肿瘤消退率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加分次剂量后,裸小鼠移植瘤明显缩小,其中,3 Gy 1周5次照射﹑4 Gy 1周3次照射治疗肿瘤消退率分别为40.0%﹑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恶性脑胶质瘤为放射耐受性较高的肿瘤,增高分割剂量可提高肿瘤近期疗效,不过尚需进一步研究如何有效控制肿瘤干细胞.

  • 替莫唑胺与司莫司汀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疗效分析

    作者:黄韶华;梁俊君;徐德玲;闫倩;辛海滨

    目的 探讨替莫唑胺与司莫司汀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恶性神经胶质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观察组使用替莫唑胺治疗,对照组使用司莫司汀治疗,治疗期间监测患者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0%(P < 0.05);观察组发生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和肝肾功能受损的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脑胶质瘤能作用于肿瘤细胞增殖的各个时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更少.

  • 脑胶质瘤的诊疗进展

    作者:杨玉山

    脑胶质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肿瘤多呈浸润性生长,手术不易全切,治疗效果较差.在全身肿瘤中,恶性脑胶质瘤病死率仅次于胰腺癌和肺癌,居第三位,5年生存率不足5%[1-2].目前绝大多数学者认为,脑胶质瘤的治疗首先应选择手术治疗,术后结合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恶性脑胶质瘤间质化疗研究进展

    作者:苏国军;莫万彬

    脑胶质瘤是神经系统常见的肿瘤,由于其呈恶性浸润性生长,且多位于脑重要结构区域,使手术难以完全切除,具有高病死率及高复发率.化疗作为恶性脑胶质瘤综合治疗的手段之一,已为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常规静脉化疗由于受到血脑屏障及多药毒性的限制,疗效不佳.间质化疗是一种局部治疗肿瘤的新方法,能有效地绕过血脑屏障,同时大限度地降低了化疗的不良反应,有望成为控制胶质瘤局部复发的有效治疗法.本文就胶质瘤这种新的化疗方法理论基础、给药途径、相关实验及缓释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PDCA护理对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同期化疗所致不良反应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王丹玲;赵丽萍;高旭

    目的:探讨PDCA护理对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同期化疗所致不良反应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同期化疗所致不良反应的患者28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4例,观察组给予PDCA护理,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恶性、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占28.6%,骨髓抑制占7.2%,血液系统反应占14.3%,发生情况好于对照组(57.1%、21.4%、3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过护理干预,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包括躯体功能、角色状态、社会功能、心理健康、疼痛、精力、体力[(71.3±6.0)、(78.1±6.4)、(68.6±6.5)、(80.2±7.3)、(76.5±5.5)、(78.8±6.7)、(68.1±6.5)分]高于对照组躯体功能、角色状态、社会功能、心理健康、疼痛、精力、体力等生存质量评分[(63.2±5.5)、(69.8±6.2)、(60.3±6.2)、(73.1±7.0)、(65.7±5.4)、(67.4±6.2)、(57.9±6.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同期化疗所致不良反应的患者给予PDCA程序护理,可显著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口服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张庆鑫;王舰飞

    目的:探讨应用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符合应用替莫唑胺化疗的恶性脑胶质瘤患者6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9例患者中有19例出现恶心,呕吐症状,11例患者白细胞下降,9例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症.结论:做好化疗期间患者的护理,掌握正确给药时间及观察患者用药期间病情及药物的毒副作用,对患者的治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替莫唑胺辅助化疗对恶性脑胶质瘤术后疗效和生存情况的分析

    作者:王宇峰

    目的 分析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同步化疗对恶性脑胶质瘤术后的治疗效果与生存情况影响.方法 回顾选取我院收治的恶性脑胶质瘤手术患者97例,按照术后药物治疗方案的差异,分成两组,对照组47例,单纯采取化疗药物顺铂(cis-platinum complexes,NP)治疗,研究组50例,以TMZ同步NP的方案治疗.以6周期后评价两组疗效情况,并对全部入选者进行长期随访,统计两组患者治疗1、2年的生存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84.00%)显著高于对照组(59.57%)(P<0.05);用药1、2年后,研究组生存率(分别为82.00%、58.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3.83%、31.91%)(P均<0.05).结论 TMZ同步化疗可显著改善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的病情程度,提高其生存周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模式.

  • 恶性脑胶质瘤的局部治疗进展

    作者:孙建军;王振宇

    胶质瘤居颅内肿瘤发病率的首位,且随年龄增大有增高的趋势[1,2].统计数字表明,罹患恶性胶质瘤(低度分化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2年存活率是5%,偏良性胶质瘤患者10年存活率是20%.因恶性脑胶质瘤形成的早期就具有很强的弥散能力,所以即使手术几乎全切强化瘤组织后,仍不能避免其在术腔边缘的复发.人们试用在肿瘤局部或瘤组织切除后的空腔内放置一些可进一步杀灭瘤细胞的物质,或者诱导瘤细胞凋亡的因子,从而延缓或阻止肿瘤的复发,延长存活期.本文从以下7个方面就恶性胶质瘤的局部治疗进展综述.

  • 积极建立脑胶质瘤个体化综合治疗体系

    作者:姚瑜;秦智勇;毛颖;周良辅

    脑胶质瘤,特别是恶性脑胶质瘤,危害大,治疗效果不理想,文献报道世界卫生组织(WHO)Ⅳ级胶质瘤5年的生存率仅为9.8%[1].近来,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肿瘤的个体化治疗愈来愈得到重视.本文通过评价个体化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等治疗手段的效果,来评论建立和发展脑胶质瘤综合性治疗体系的重要意义.

  • 脑胶质瘤规范化治疗的重要性

    作者:卢亦成

    脑胶质瘤是颅内常见的神经系统原发肿瘤,发病率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45%,其中恶性脑胶质瘤占70%.仅2008年美国新诊断21 810例原发性脑肿瘤就导致了13 070例死亡.近30年恶性脑瘤发生率逐年上升,老年人群以1.2%的速度递增.脑胶质瘤的治疗至今没有取得重大突破,胶质母细胞瘤与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的中位生存期分别只有12~15个月和2~5年,成为颅内肿瘤中难以治愈的肿瘤之一[1].

  • 替莫唑胺联合放射治疗诱导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自噬的研究

    作者:王新;董培;张洁

    目的 研究替莫唑胺(TMZ)联合放射治疗(放疗)诱导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自噬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噻唑蓝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的TMZ(0~64 μmol/L)分别作用24、48 h后对U25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不同浓度TMZ联合放疗下U251细胞的存活分数,评价TMZ的放射增敏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MZ联合放疗对U251细胞凋亡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Ⅰ、LC3-Ⅱ、Beclin-1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 TMZ对U25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作用24h和48 h的IC50值分别为42.25 μmol/L和25.13 μmol/L.TMZ对U251细胞具有放射增敏作用.TMZ联合放疗可诱导U251细胞凋亡,明显上调U251细胞中的LC3-Ⅱ、LC3-Ⅰ和Beclin-1蛋白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并下调p-Akt蛋白表达,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MZ联合放疗能诱导U251细胞自噬,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Akt磷酸化来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H3K)/Akt信号通路,促进自噬标志蛋白LC3-Ⅱ、LC3-Ⅰ和Beclin-1的表达,进而激活细胞自噬,发挥抗肿瘤作用.

  • 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同步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的护理

    作者:常香云

    恶性脑胶质瘤是临床上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占脑肿瘤的40%以上,常用治疗方法是手术联合放疗和化疗[1].三维适形放疗较传统放疗能更好地将射线汇聚于肿瘤靶区,提高剂量并减少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对于术后恶性脑胶质瘤行放化疗同步治疗为美国综合癌症网(NCCN)推荐的佳治疗方案,该方案中推荐使用新型烷化剂替莫唑胺(temozolomide TMZ).我科于2010年5月开始采用同步适形放疗加口服TMZ化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恶性脑胶质瘤TMZ联合同步放疗临床疗效探讨

    作者:李方明;田增民;聂青;徐世侠;杨平;康静波;张丽萍;张军;朱奇;贾海威;温居一;方恒虎;郑伟;吴苏冬

    目的:探讨国产替莫唑胺(TMZ)联合同步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生存率及不良反应.方法:2004年6月~2007年11月经病理证实的恶性脑胶质瘤51例(Ⅲ级28例;Ⅳ级23例),采用国产TMZ联合同步放疗(RT-TMZ组)与同期单纯放疗(RT组)患者对照研究分析.RT-TMZ组:28例(Ⅲ级15例;Ⅳ级13例).采取局部放疗同时每天持续口服TMZ化疗(75mg/m2)以及TMZ化疗(150~200mg/m2)4~6个周期的辅助治疗.RT组:23例(Ⅲ级13例:Ⅳ级10例),采取单纯放射治疗60~75Gy.结果:1)RT-TMZ组与RT组相比死亡率分别为46.4%和82.6%;生存率分别为53.6%和17.4%(P<0.05).2)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8.6%、38.5%、38.5%和43.6%、23.9%、23.9%.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4个月±2.57和18个月±2.49,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1).3)RT-TMZ组疗效好于RT组,而不良反应轻微,仅限于Ⅰ、Ⅱ级.结论:国产TMZ联合同步放疗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疗效优于局部单纯放疗,有明显提高患者2、3年生存率的趋势,而且患者的不良反应轻微,临床依从性良好,值得进一步扩大病例研究.

  • Ephs/ephrins的结构功能与恶性脑胶质瘤

    作者:瓮杰慧;解慧玲;方艳伟;焦保华

    受体酪氨酸激酶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 RTK)家族成员 Ephs及其配体ephrins在胚胎发育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中的作用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学者们对Ephs 和 ephrins诱导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早在1990年,筛选上皮细胞cDNA文库时EphA2首次被发现,同年,ephrinA1作为一种新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TNF-α)被发现,可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基因产物产生[1].但后来才发现ephrinA1是EphA2的配体.自此,EphA2 和 ephrinA1在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中经常同时出现共同发挥作用,具体机制复杂,至今还没有完全阐明.本文重点综述了Ephs及其配体ephrins的结构、生理功能及在恶性脑胶质瘤中的作用,Ephs-ephrins系统有望成为恶性肿瘤诊断和特异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 口服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的护理

    作者:刘思华

    恶性脑胶质瘤是神经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高复发率和高病死率.替莫唑胺(TMZ)为咪唑四嗪类的新型口服化疗药,可通过血脑屏障,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浓度为血浆浓度的30%~40%[1],能有效地延缓肿瘤增殖,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2007年9月~2008年9月,我科共对10例Ⅲ级、Ⅳ级脑胶质瘤患者使用TMZ进行化疗,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恶性脑胶质瘤放疗及瘤内化疗的护理

    作者:张振娟

    脑胶质瘤为颅内常见的肿瘤,其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45%,手术根治性差,术后极易复发.对复发性脑胶质瘤虽可再次手术,但术后再次复发的几率较大,而仅采用放疗的姑息疗法,患者生存期仅数月,且生存质量不高[1].

  •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胶质瘤的疗效观察

    作者:韦良鹏

    目的:研究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胶质瘤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对本院从2008年2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手术过后确诊为恶性胶质瘤的患者共3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对16例实验组患者采取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方法进行6个周期的治疗,而对参照组采取常规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方法进行6个周期的治疗.结果:实验组的CR为23.1%,PR为45.1%,治疗有效率达到68.2%;参照组的CR为13.2%,PR为22.7%,治疗的有效率只有35.9%.P<0.05时,实验组与参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在第一、二、三年的患者生存率都比参照组的患者生存率高,与之相对的参照组患者的复发率都普遍高于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效果显著、患者不良反应少.

  • 手术加序列化疗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临床研究

    作者:成旺兴;常朝乐

    目的:对恶性脑胶质瘤手术加序列化疗的可行性和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1995年7月~1996年12月手术加序列化疗的28例恶性脑胶质瘤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有4例患者已存活5年,复查脑CT肿瘤消失;16例肿瘤较术前缩小80%以上,无或仅有轻微功能缺失;无变化2例;死亡6例.结论:手术加序列化疗治疗恶性脑胶质瘤可提高病人生存率而不致严重影响神经功能.

124 条记录 2/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