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白介素-17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作者:曾宪升;彭南生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在肺的不同部位有肺泡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加,并激活炎症细胞释放多种介质,包括IL-1β、IL-6、IL-8、GM-CSF、PGE2、TNFα等,这些介质能破坏肺的结构和促进中性粒细胞炎症反应.近来研究注意到,IL-17是一种能由活化的CD 4和CD 8+记忆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能刺激支气管上皮细胞、基质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IL-8、GM-CSF、PGE2、TNFα等多种介质在气道中性粒细胞炎症募集及活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通过增加肺组织弹性蛋白酶和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刺激气道黏液过度分泌,加重气道内炎症进程.IL-17在COP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 布拉氏酵母菌散剂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以及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胡楚胜;朱燕莉;胡文辉

    [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散剂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其相应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收集2012年7月~2015年6月黄石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诊治的UC患者72例,使用数字法随机分为美沙拉嗪治疗对照组(对照组)和美沙拉嗪十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观察组(观察组),每组36例.IL-17、IL-10和IL-6表达使用ELISA法检测,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肠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的检出率均出现显著减低(P<0.05和P<0.01),但治疗后观察组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的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2% (P<0.05).2组患者治疗前IL-17、IL-10和IL-6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均出现I1-17、IL6减低和IL-10升高(P<0.01),但观察组IL 17、IL-6减低的幅度以及IL10升高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治疗期间2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散剂可以显著减低UC患者IL-17表达和升高IL-10表达,抑制炎症反应,临床疗效显著、使用安全.

  • HBV相关慢性肝衰竭患者白介素-17及白介素-6检测分析

    作者:周双男;张宁;李筠;王立福;杨慧银

    目的:探讨HBV相关慢性肝衰竭(HBV related chronic liver failure,HBV-CLF)患者细胞因子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液相多重蛋白定量技术检测HBV-CLF患者及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IL-17及IL-6水平,并对HBV-CLF患者进行为期24周随访,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结果:HBV-CLF患者IL-17及IL-6水平高于CHB患者(P<0.05);HBV-CLF患者死亡组IL-17水平高于存活组(P<0.05),两组间IL-6水平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IL-17和IL-6可能与肝衰竭的发病机理有关,其中IL-17水平与患者预后有一定相关性.

  • 牙周基础治疗对扁平苔藓患者血清中OPN和IL-17水平的影响

    作者:张弘驰;刘丽莎;张瑞敏

    目的:观察扁平苔藓患者经牙周基础治疗前后外周血中OPN和IL-17水平、牙周状态、扁平苔藓临床疗效的变化,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在扁平苔藓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60例伴有牙周炎的糜烂型扁平苔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30例进行牙周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30例使用药物治疗.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LSA)检测治疗前后扁平苔藓患者血清中OPN和IL-17的表达水平,分析各实验组细胞因子表达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血清中的IL-17和OPN表达水平与治疗前相比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实验组IL-17和OPN表达水平下降趋势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有效的牙周基础治疗在临床扁平苔藓治疗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 α通过血清中TNF-α、IL-17、IL-23的水平研究慢性牙周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相关性

    作者:朱建华;杨艳飞;李晓光;刘继光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3(IL-23)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与慢性牙周炎中的含量其临床意义.方法:按纳入标准选取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R)28人、慢性牙周炎患者(P)32人、类风湿性关节炎伴牙周炎患者(R+P)22人和健康对照组(H)18人使用ILISA方法检测分析血清中的TNF-α、IL-17、IL-23含量.结果:慢性牙周炎组、类风湿性关节炎组、类风湿性关节炎伴慢性牙周炎组血清中TNF-α、IL-17、IL-23的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类风湿性关节炎伴慢性牙周炎组血清中TNF-α、IL-17、IL-23明显高于慢性牙周炎组,类风湿性关节炎组的含量(P<0.05);慢性牙周炎组、类风湿性关节炎组含量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NF-α、IL-17、IL-23可能在牙周病和RA的相互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引起牙周炎的致炎因素也可以影响类风湿性关节炎.

  • 依那西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血清TL1A、TNF-α、IL-6以及IL-17水平的影响

    作者:郑创史;邱钊禹

    目的::观察依那西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RA)的疗效。方法:62例R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片10mg,每周1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皮下注射依那西普25mg,2次/周,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配体相关分子-1A(TL1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17(IL-17)水平,以及晨僵时间、关节肿胀、压痛、疼痛评分变化,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和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L1A、TNF-α、IL-6及IL-17水平均较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晨僵时间均明显缩短,关节肿胀、压痛、疼痛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患者采取依那西普联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能降低血清TL1A、TNF-α、IL-6及IL-17水平,关节肿胀、压痛、疼痛症状可得到显著性缓解,安全性较好。

  • 玄神活血消肿液对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白介素-17、一氧化氮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晨;周广文;姜新;王皓

    目的 观察玄神活血消肿液对实验损伤性大鼠模型损伤局部组织匀浆液白介素-17(IL-17)、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性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玄神活血组、阿司匹林组、生理盐水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各实验组分别应用玄神活血消肿液、阿司匹林混悬液、生理盐水灌胃给药,在治疗后第1、3、5、7天于损伤局部软组织取材,将取材组织进行组织匀浆,采用放免法测定匀浆液IL-17、NO含量.结果 玄神活血组匀浆液IL-17、NO含量与生理盐水组显著降低(P<0.05),与阿司匹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玄神活血消肿液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功效可能与降低局部组织中IL-17、NO含量有关.

  • 外感风寒湿热对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白介素-17表达的影响

    作者:镇兰芳;宋玉;张六通

    目的 观察外感风寒温热对胶原诱导关节炎(CIA)大鼠白介素-17(IL-17)的影响.方法 选取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风寒湿组、风湿组及风湿热组,每组10只,造模1个月后用ELISA检测血清及关节液IL-17的浓度.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风寒湿组、风湿组及风湿热组血清及关节液中IL-17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明显升高(P<0.01),其中以风寒湿组明显,其次为风湿热组、风湿组,以模型组低(P<0.01).结论 外感风寒湿热能加重IL-17的表达,提示在相同的风、湿因素下,寒邪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影响比热邪大.

  • 参芪二至汤加减对气阴两虚型IgA肾病患者尿IL-17、IL-6水平的影响

    作者:李亦聪;李轶群;石咏军;钟启腾;陈翠萍;陈学文

    目的:观察参芪二至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Ig A肾病 (Ig AN) 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尿IL-17、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气阴两虚型Ig A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参芪二至汤加减+缬沙坦组) 和对照组 (缬沙坦组) 各30例, 观察治疗前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 (SCr) 、尿红细胞计数、尿IL-17、尿IL-6水平和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2个月后尿蛋白定量、尿IL-17、IL-6定量、SCr和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 尿红细胞计数减少,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治疗1个月、2个月后尿蛋白定量、尿IL-17、IL-6定量、SCr和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 尿红细胞计数减少,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1个月、2个月两组比较, 治疗组尿蛋白定量, 尿红细胞计数、中医证候积分、尿IL-17、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参芪二至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证Ig A肾病疗效显著, 可减少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 降低SCr、尿IL-17、IL-6水平, 从而更有效改善该型Ig AN患者临床症状.

  • 祛湿止痒颗粒剂对急性湿疹患者外周血白介素-17表达的影响

    作者:肖杰;李小鹏

    目的:观察祛湿止痒颗粒剂对湿热蕴结型急性湿疹患者外周血白介素(IL)-17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4例湿热蕴结型急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口服及生理盐水外敷,治疗组予以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口服加以祛湿止痒颗粒剂内服外敷;采用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患者及35例正常人外周血IL-17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蕴结型急性湿疹患者治疗前外周血IL-17表达水平高于正常人(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IL-17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湿止痒颗粒剂内服外敷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湿疹疗效可靠,可降低外周血IL-17表达水平.

  • 白介素-17A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利丽

    IL-17A是一种主要由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17 cells,Th17)产生的促炎细胞因子,是IL-17家族中具代表性的成员,也是目前研究为广泛的成员,在肿瘤的发病机制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IL-17A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的研究较少,其可能作为判断DLBCL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 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α防御素,visfatin,IL-17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陈思宇;张强;李妍

    目的:分析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α防御素(alpha defensin,DEFA)、内脂素(visfatin),IL-17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0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疾病类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情况、病情程度分为不同组别,并同期选择95例健康体检者做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DEFA,visfatin,IL-17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和诊断效能.结果:消化性溃疡组血清DEFA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visfatin,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复合性溃疡组血清DEFA水平低于胃溃疡组及十二指肠溃疡组,血清visfatin,IL-17水平高于胃溃疡组及十二指肠溃疡组(P<0.05).消化性溃疡Hp阴性组血清DEFA水平高于HP Ⅰ型组及HP Ⅱ型组(P<0.05);血清visfatin,IL-17水平高于HP高型组及HP及型组(P<0.05).消化性溃疡患者活动期血清DEFA低于愈合期且低于疤痕期,visfatin,IL-17水平高于愈合期且高于疤痕期(P<0.05).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DEFA和visfatin呈负相关,DEFA和IL-17呈负相关(r分别为-0.526,-0.654 ),visfatin 和IL-17呈正相关(r为0.404).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显示:血清DEFA水平诊断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56,visfatin水平诊断AUC为0.652,IL-17水平诊断AUC为0.830,DEFA+visfatin+IL-17水平诊断AUC为0.892.结论:DEFA,visfatin及IL-17均可参与消化性溃疡发病,其水平改变可能和炎症程度有关,可作为临床重要的观察指标.

  • 1,25-(OH)2D3抑制脂多糖诱导的脐血CD4+T细胞IL-13和IL-17的表达

    作者:钟慧;周小建;洪建国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生命早期脂多糖(LPS)对脐血CD4+T细胞白介素-13(IL-13)和白介素-17(IL-17)表达的影响及1,25-(OH)2D3对其表达的干预作用,为维生素D的临床合理应用及其对哮喘等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顺产的足月新生儿12例,断脐后立即取胎盘端脐静脉血50 mL,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s),磁珠分选CD4+T细胞后依据不同的处理方法分为空白刺激组、LPS(10 μg/mL)单独刺激组和LPS(10 μg/mL)+1,25-(OH)2D3(10-8 mmol/L)共刺激组.培养72 h后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Real-Time PCR分别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13和IL-17水平及CD4+T细胞中IL-13和IL-17 mRNA表达.结果 与空白刺激组相比,LPS单独刺激组培养上清液中IL-13和IL-17水平及CD4+T细胞中IL-13和IL-17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P<0.01),而1,25-(OH)2D3处理可降低其表达水平(均P<0.05),但仍高于空白刺激组(均P<0.01).结论 LPS可促进脐血CD4+T细胞IL-13和IL-17的表达;1,25-(OH)2D3 对于LPS诱导的脐血CD4+T细胞IL-13和IL-17表达具有抑制作用,提示1,25-(OH)2D3可能在变应原致敏的早期发挥一定保护作用.

  • 5岁以下喘息儿童鼻咽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和IL-17测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秀芳;杨金玲;乔俊英;张艳丽

    目的 探讨5岁以下喘息儿童鼻咽分泌物中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和白介素-17(IL-17)水平在喘息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53例5岁以下反复喘息患儿,分为有特应性体质的喘息Ⅰ组27例,非特应性体质的喘息Ⅱ组26例;非感染性疾病术前患儿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收集鼻咽分泌物并处理后,显微镜下计数各组鼻咽分泌物中细胞数,用ELISA方法检测上清液中IL-17水平.结果 喘息Ⅰ组鼻咽分泌物中EOS计数明显高于喘息Ⅱ组和对照组(P<0.05、P<0.01);喘息喘Ⅱ组鼻咽分泌物中EOS计数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喘息Ⅰ组和喘息Ⅱ组患儿鼻咽分泌物中IL-17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喘息Ⅰ组IL-17水平高于喘息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 474±974 pg/mL VS 788±132 ps/mL;P<0.05);喘息Ⅰ组IL-17水平和EOS呈正相关(r=0.62,P<0.05).结论 检测鼻咽分泌物中EOS和IL-17可以作为识别5岁以下有发展为哮喘倾向的喘息儿童的指标,并给予早期临床干预和治疗.

  • 槐杞黄颗粒治疗巨细胞病毒肝炎疗效观察及对CD4+T细胞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谭艳芳;欧阳文献;姜涛;袁鹤立;邓惠;李双杰

    目的 观察中药槐杞黄颗粒辅助治疗巨细胞病毒(CMV)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CD4+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CMV肝炎患儿52例,随机分为更昔洛韦常规治疗组,更昔洛韦联合槐杞黄颗粒联合治疗组,以未用任何药物的健康同龄儿为空白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肝功能、CMV-PP65、CMV-DNA荧光定量,ELISA法检测CD4+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细胞因子浓度变化.结果 治疗前常规组及联合治疗组NF-γ、白介素-4(IL-4)较空白对照组降低,而IL-17、IL-10、TGF-β1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联合治疗组IL-17较常规组下降明显,且PP65转阴率及CMV-DNA定量下降水平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MV肝炎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联合槐杞黄颗粒可以缩短治疗疗程、节省治疗费用,提高PP65转阴率及降低CMV-DNA荧光定量,其可能是通过抑制IL-17的分泌来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 白介素-17及C反应蛋白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耿秀娟;于慧敏;徐波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痰液中白介素-17(IL-17)变化及与血浆C-反应蛋白(CRP)相关研究.方法 分别选择20例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稳定期患者及15例健康非吸烟者留取痰液,采用双抗体ELISA法测定痰中IL-17水平,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IL-17水平为(140.40±10.29)pg/mL,稳定期为(88.55±8.01)pg/mL,加重期较稳定期明显增高(P<0.001);正常对照组IL-17为(58.6±7.31)pg/mL,与稳定期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COPD急性期CRP为(97.20±17.52)mg/L,稳定期为(22.75±7.17)mg/L,加重期与稳定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COPD急性期痰中IL-17与血清CRP明显相关(r=0.539,P<0.05).结论 IL-17与CRP可能参与COPD的急性炎症过程.

  • 干扰素-γ、白介素-6、白介素-17及转化生长因子-β1在桥本甲状腺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

    作者:李红林;郑云会;陆卫平;杨士军;刘艳秋;高美华

    目的 探讨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4种细胞因子水平与桥本甲状腺炎(HT)的相关性.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20例HT患者(HT组)和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IFN-γ、IL-6、IL-17和TGF-β1浓度,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结果 HT组IFN-γ、IL-6及IL-17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L-6、IFN-γ、IL-17与TPOAb呈正相关(r=0.3602、0.3391和0.5165,P<0.05);IL-6与FT3、IL-17与FT4呈负相关(r=-0.3582和-0.4295,P<0.05);IL-17与TSH呈正相关(r=0.3976,P <0.05).结论 IFN-γ、IL-6及IL-17 3种炎症细胞因子在HT患者血清中高表达,可能共同参与HT的免疫紊乱过程.

  • 干扰素受体和IL-17与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相关性研究

    作者:吴玉卓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干扰素受体(IFNAR)和白介素-17(IL-17)表达的变化,探讨其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2年10月~2013年4月该院传染科诊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6例,其中低病毒载量12例、高病毒载量14例,治疗应答13例,治疗无应答13例,另取我院需要接受肝穿刺活检术但无HBV感染者10例作为对照.IFNAR mRNA表达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IL-17使用ELISA法检测.结果 对照组和CHB组IFNAR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114±0.082)和(0.216±0.107),CHB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HB组IL-17的表达水平为(427.3±126.4)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4.5±114.8)pg/mL(P<0.05).低病毒载量组和高病毒载量组IFNAR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172±0.093)和(0.254±0.116),低病毒载量组显著低于高病毒载量组(P<0.05).低病毒载量组IL-17的表达水平为(372.7±123.5)pg/mL显著低于高病毒载量组的(481.6±142.5)pg/mL(P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HB患者中IFNAR表达与IL-17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482,P <0.05).治疗应答组IFNAR mRNA的表达水平为(0.324±0.122)显著高于治疗无应答组的(0.231±0.109)(P <0.05),而治疗应答组IL-17的表达水平为(324.6±114.2)pg/mL显著低于治疗无应答组的(414.7±127.8)pg/mL (P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IFN-α治疗后CHB患者中IFNAR表达与IL-17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305,P<0.05).结论 CHB患者肝组织IFNAR和外周血IL-17表达升高,干扰素治疗有效组IFNAR表达上调和IL-17表达减少,检测上述两个指标有助于预测干扰素治疗CHB的临床疗效.

  • 血小板生长因子、白介素-17在肺纤维化诊断及预后的价值

    作者:徐林;罗义华;李霞

    目的 分析血小板生长因子(PDGF)、白介素-17(IL-17)在肺纤维化诊断及预后的价值.方法 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肺纤维化患者94例纳入病例组,分别在入院时、4周后,采血进行PDGF、IL-17检测.另选择健康成人50例纳入健康组,检测PDGF、IL-17,计算肺部CT评分.将病例组中的对象根据4周后的疗效进行分组,对比亚组显效组、对照组治疗前后的指标水平.进行PDGF、IL-17、肺部CT评分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病例组入院时、4周后PDGF、IL-17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组治疗前、4周后的PDGF、IL-17均低于对照组,指标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4周后,PDGF、IL-17与肺部CT评分存在正相关性(P<0.05),PDGF、IL-17下降幅度与肺部CT评分下降幅度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 PDGF、IL-17可作为肺纤维化辅助诊断指标,还可预测疗效,评估治疗效果.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外周血IL-6、IL-10、IL-17水平变化及其在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研究

    作者:沈茹;李艳君;林丽佳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儿外周血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7(IL-17)水平的变化情况及其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选取46例SLE患儿及20例健康儿童分别为病例组(SLE组)和对照组(Control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外周血中IL-6、IL-10、IL-17蛋白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se chain reaction,qPCR)技术检测PBMCs中IL-6、IL-10、IL-17的mRNA表达水平,分析比较2组的蛋白和mRNA表达量的差异.结果 SLE组IL-6、IL-10、IL-17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Control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E患儿外周血中IL-6、IL-10、IL-17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升高,提示其可能参与SLE患儿的发病过程.

299 条记录 11/15 页 « 12...78910111213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