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草酸钙尿结石的关系

    作者:胡少群;刘继红;王少刚;曹正国;吴维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等位基因多态性与草酸钙尿结石之间的关系.方法非高钙尿结石患者150例,高钙尿结石患者36例,正常对照90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酶切法研究VDR的Taq1、Apa1、Fok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草酸钙尿结石之间的关系.结果两个结石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VDR的Fok1启动子等位基因多态性分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ff型等位基因(Fok1等位基因有2个酶切位点的纯合子出现2个月条带)人群中对照组、非高钙尿结石组及高钙尿结石组24 h尿钙含量分别为(0.051±0.004)、(0.074±0.004)和(0.135±0.011)mmol/kg,FF型人群3组分别为(0.031±0.003)、(0.032±0.003)和(0.108±0.014)mmol/kg,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pa1、Taq1的基因多态性分布在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VDR的启动子Fok1基因多态性可作为鉴别草酸钙尿结石病因的基因标记物,ff型等位基因可作为含钙结石危险因素的标志,草酸钙尿结石与VDR基因内含子8(Apa1)及外显子9(Taq1)多态性无关.

  • CLDN16基因复合杂合突变致家族性低镁血症高钙尿症与肾钙质沉着症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丛小明;沈露明;孙怡;马隆;陈雪花;徐彦;顾晓箭;朱清毅

    目的 探讨家族性低镁血症高钙尿症与肾钙质沉着症(familial hyponagnesaemia withhypercalciuria and nephrocalcinosis,FHHNC)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致病基因特征.方法 2016年2月收治1例女性患者,年龄24岁.入院前1个月外院腹部X线片(KUB)检查示左肾结石,双肾钙质沉着.患者于外院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清除大部分左肾结石.本次入院后实验室检查:血镁0.65 mmol/L,24h尿钙364.O mg,血甲状旁腺激素187.4 pg/ml,血肌酐101.5 μmol/L.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清除左肾残余结石.考虑患者为FHHNC,对患者及其父母行外周血CLDN16和CLDN19基因测序分析.结果 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患者CLDN16基因的第2外显子第123密码子一个碱基缺失(c.368delA),第2外显子第139密码子发生错义突变[c.416C→T(p.A139V)].患者母亲的第139密码子第2个碱基胞嘧啶变为胸腺嘧啶(c.416C→T);患者父亲的第123密码子第2个碱基腺嘌呤缺失(c.368delA).该患者确诊为FHHNC,口服氢氯噻嗪、枸橼酸钾、钙镁片治疗.随访6个月,复查血镁1.0 mmol/L,24h尿钙156.0 mg,血甲状旁腺激素139.6 pg/ml,泌尿系结石无复发,双肾钙质沉着症及肾功能损伤无明显加重.结论 CLDN16基因复合杂合突变致FHHNC的临床三联症为低镁血症、高钙尿症和肾钙质沉着症,确诊依靠CLDN16和CLDN19基因测序.肾功能严重受损前以对症治疗为主,给予氢氯噻嗪、枸橼酸钾、钙镁片治疗有可能明显改善低镁血症和高钙尿症.

  • 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联合预防吸收性高钙尿症的结石形成和骨钙丢失

    作者:

  • 儿童Dent病十例临床表现及基因变异分析

    作者:赵三龙;赵非;沙玉根;陈秋霞;成学琴;黄松明

    目的 总结10例Dent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检测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肾脏科住院确诊的10例Dent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结果 10例患儿均为男性,起病年龄8月龄~ 12岁不等.患儿起病隐匿,5例因其他疾病住院行尿常规检查发现蛋白尿,4例因发现尿中泡沫增多就诊,1例体检发现蛋白尿.临床均表现为低相对分子质量(简称低分子量)蛋白尿,尿蛋白电泳提示低分子量蛋白比例大于50%,其中7例患儿呈肾病水平蛋白尿,均无低蛋白血症.6例伴高钙尿症,3例伴肾钙质沉着,1例伴肾结石,2例伴有镜下肾小球源性血尿,1例尿糖弱阳性但血糖正常.所有病例肾功能正常,血钙正常,无低磷血症,临床均无佝偻病表现.基因检测结果显示7例患儿为CLCN5基因变异,包括2个无义变异(分别为p.R637X、p.Y143X)、3个错义变异(分别为p.A540D、p.G135E、p.G703V)、1个缺失变异(外显子9、10、11、12、13缺失)、1个移码变异(p.T260Tfs*10).3例为OCRL基因错义变异(分别为p.1274T、p.1371T、p.F399S).除p.R637X和p.1274T外,其余8例均为新发现的变异.5例患儿行肾活检病理检查,3例表现为局灶性肾小球球性硬化,1例表现为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1例呈轻微病变;3例患儿伴有局灶性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另2例肾小管间质基本正常;电镜下5例患儿均伴有足突节段轻度融合.结论 儿童Dent病起病隐匿,临床主要表现为低分子量蛋白尿,且多数呈肾病水平蛋白尿,但无低蛋白血症,部分病例不伴有高钙尿症.致病基因大多为CLCN5基因,少数为OCRL基因,基因变异的类型包括错义变异、无义变异、缺失变异及移码变异等.Dent病虽然为肾小管性疾病,但肾活检病理提示多数病例合并肾小球病变.

  • 小儿特发性高钙尿症22例临床诊治体会

    作者:薛东生;许惠敏

    目的 探讨小儿特发性高钙尿症(IH)的临床表现特点和诊断治疗方法 .方法 22例小儿特发性高钙尿症患儿, 观察其临床表现, 随机检测2次尿钙/肌酐(Ca/Cr)比例及测定24 h尿钙定量, 给予饮食疗法及口服氢氯噻嗪, 疗程≥6~8周, 观察疗效.结果 患儿确诊后, 均行钙负荷试验, 肠道吸收亢进型12例, 肾脏漏出型6例, 混合型4例;17例患儿给予饮食控制及口服氢氯噻嗪1~2 mg/(kg·d), 10例3~10 d后可见眼睑浮肿症状缓解, 肉眼未见有血尿出现;研究治疗结束后检测后未见血尿, 3个月后5例患儿病情得以控制并达到正常水平.1年后随访可见患儿的Ca/Cr比值、24 h尿钙定量达到正常水平.结论 单纯性血尿且有肾结石家族史者高度重视高钙尿症的可能性.为了更好的治疗该疾病并把握佳的治疗时机, 应当加强该疾病的预防和早期诊断, 更好的促进病情的恢复,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高钙尿症和低镁血症在Bartter综合征和Gitelman综合征分型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文京;巩纯秀;刘敏;苏畅;吴迪;曹冰燕;梁学军

    目的 评价血镁和尿钙水平在Bartter综合征(Bartter syndrome,BS)和Gitelman综合征(Gitelman syndrome,GS)中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北京儿童医院临床诊断为BS和GS患儿72例,以尿钙/肌酐>0.2作为高钙尿症的标准,以血镁< 0.8 mmol/L作为低镁血症的标准,对72例患儿进行分组,比较高钙尿症组与尿钙正常组、低镁血症组与血镁正常组发病年龄、生长发育指标和电解质水平的差异.结果 72例患儿中,男52例,女20例;年龄2个月至15.5岁,平均(5.55±4.59)岁.患儿就诊时常无典型的症状,以发热咳嗽(25.0%)、生长发育迟缓/矮小(22.2%)、呕吐(18.1%)、四肢无力(13.9%)为主.高钙尿症组患儿年龄低于尿钙正常组[(2.64±2.95)岁vs.(7.76±4.49)岁,P=0.00];体重的标准差积分值(standard deviation score,SDS)低于尿钙正常组,分别为(-2.57±1.11)SDS和(-1.59±1.26)SDS(P=0.005),但身高和BMI的SDS值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镁正常组患儿体重和BMI的SDS值低于低镁血症组,分别为(-2.42± 1.60) SDS vs.(-1.42±1.13)SDS(P=0.005),(-1.82±1.77)SDS vs.(-0.82±1.37)SDS(P=0.018);且血镁正常组患儿年龄也低于低镁血症组,分别为(3.78±4.14)岁和(7.66±4.47)岁(P=0.00).结论 年龄是BS患者的危险因素.小年龄患儿出现高钙尿症,常伴有BMI降低和发育落后,但血镁水平正常;低镁血症易出现在大年龄患儿,且预后相对较好.通过检测尿钙和血镁水平,可有助于BS和GS患者亚型的分析并提供个体化诊疗.

  • 大鼠饮食相关性高草酸尿症和高钙尿症的实验研究

    作者:田晶;郭宏骞;孙西钊;孙则禹;鲁德生

    目的 探讨饮食钙和饮食草酸两因素对大鼠24小时尿草酸总排泄量和24小时尿钙总排泄量的影响.方法 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低剂量钙组(A组)、中等剂量钙组(B组)及高剂量钙组(C组),连续喂养4d,每组在4d内分别依次给予剂量递减的饮食草酸.测量大鼠每天的24小时尿量、尿草酸浓度、尿钙浓度、尿肌酐浓度并计算24小时尿草酸总排泄量和24小时尿钙总排泄量.其中,尿草酸浓度用HPLC法检测,尿钙浓度和尿肌酐浓度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多元方差分析对结果进行统计.结果 对24小时尿草酸总排泄量在不同时间点比较,第3天和第1天相比下降(P=0.010),第4天和第1天相比下降(P =0.000),第4天和第2天相比下降(P=0.034),第4天和第3天相比下降(P =0.032),其余差异未见有统计学意义.对24小时尿钙总排泄量在不同时间点比较,第2天和第1天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其余差异未见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4小时尿草酸总排泄量随饮食钙摄入量提高而降低,随饮食草酸摄入量降低而降低.适当范围内补钙对24小时尿钙排泄量影响不大,而过度补钙可能会引起高钙尿症.

  • 儿童Dent病9例临床特征及基因分析

    作者:李华荣;陈朝英;孙金山

    目的 总结儿童Dent病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基因突变类型.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0月于本院住院的9例临床诊断为Dent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CLCN5和OCRL1基因检测.结果 9例患儿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小分子量蛋白尿,8例蛋白尿达肾病水平,8例有高钙尿症,2例有佝偻病,1例有血尿,1例有糖尿,均无肾功能不全,2例肾脏超声于肾盏中可见钙化影,1例伴有白内障及轻度智力发育落后.其中5例患儿检测到CLCN5基因突变,包括1例无义突变c.1249C>T(p.R417X),1例错义突变c.1484A>G(p.495,Y>C),3例框移突变IVS6,+2T>C、c.1187_1189delGCA(p.G396_I397delinsV)、c.1066:delT(p.L356Wfs461).1例患儿检测到OCRL1基因为错义突变c.812T>C(p.271,I>T).结论 通过CLCN5和OCRL1基因分析,共检测到5种CLCN5基因突变和1种OCRL1基因突变,均为非热点突变,提示中国儿童Dent病基因突变可能有其自身特点.部分Dent病可表现为肾病水平的蛋白尿合并白蛋白尿,应进一步完善尿蛋白电泳及基因检测明确诊断.

  • 低分子量蛋白尿——Dent病

    作者:黄建萍

    近年来随着医学飞速的发展,低分子量蛋白尿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所谓低分子量蛋白是指由尿中排出的分子质量小于40 000d的蛋白质,可通过正常肾小球基底膜或由肾单位分泌漏入尿中,包括尿β2-微球蛋白、α1,-微球蛋白、溶菌酶、视黄醇结合蛋白及多肽类激素如甲状旁腺素、胰岛素等.正常情况下,从肾小球滤过的低分子蛋白质流经肾小管时被近端小管上皮细胞通过胞吞作用重吸收,但当肾小管功能障碍时,尿中低分子量蛋白质排泄增加.引起低分子量蛋白尿的原因很多,其中以低分子量蛋白尿及高钙尿症为突出表现的Dent病是近年的研究热点.本文将从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遗传学特点等方面对Dent病进行介绍,以期加深对以低分子量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Dent病的认识,防止漏诊、误诊.

  • 大鼠低摄钙相关性高草酸尿症模型的建立

    作者:田晶;郭宏骞;孙西钊;孙则禹;鲁德生

    目的 建立大鼠低摄钙相关性高草酸尿症模型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健康雄性 SD 大鼠24只,用随机区组设计法分为低剂量钙组、中等剂量钙组及高剂量钙组,连续喂养3 d,各组大鼠在3 d内分别依次给予剂量递减的饮食钙.测量大鼠每天的24 h尿量、尿草酸浓度、尿肌酐浓度并计算24 h尿草酸总排泄量.其中,尿草酸浓度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尿肌酐浓度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 24 h尿草酸总排泄量随时间变化而变化(F=7.893,P<0.01);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之间无交互作用(F=1.142,P>0.05);24 h尿草酸总排泄量随分组变化而变化(F=3.565,P<0.05).3组大鼠第3天的24 h尿草酸总排泄量均显著高于第1天(P<0.05).结论 通过控制饮食钙摄入水平,成功建立了大鼠低摄钙相关性高草酸尿症模型.

  • 高钙尿症与遗传性肾小管疾病

    作者:卢宏柱;刘丹

    高钙尿症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虽然引起高钙尿症的因素较多,但是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障碍是导致高钙尿症的重要因素之一.70%的钙在近曲小管重吸收,20%的钙在髓袢升支粗段(TALH)吸收,10%的钙在远曲小管,连接小管,皮质集合管的初始部分吸收.

  • 郑健教授益肾活血法治疗儿童单纯性血尿探析

    作者:吴群励;翁端怡

    儿童单纯性血尿为儿科常见临床症状之一,是指临床仅表现为持续性或反复性镜下血尿,伴或不伴有发作性肉眼血尿,不伴水肿、高血压、肾功能减退等其他症状,部分病例常于体检时无意中被发现.据统计,儿童单纯性血尿病因复杂,有薄基底膜肾病、IgA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遗传性肾炎、轻微病变、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高钙尿症等,常需肾活检方能明确其诊断.从中医角度出发辨证施治、确能收到良好效果.导师郑健教授从事小儿肾脏病教研20余年,学验俱丰,匠心独运,临证以益肾活血法论治该症,疗效显著.笔者受业于师,获益匪浅,兹将郑教授经验笔述于次.

  • 新生儿型巴特综合征1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曹力;陈朝英;陈大坤;牟京辉;杨霁云

    目的对1例以下肢麻木、疼痛、行走困难为主诉入院的疑难病例进行确诊.方法根据患儿的出生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尿钙、血钙;血肾素、醛固酮水平)及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确诊.结果患儿以高钙尿症、肾钙化为主要表现;具有胎儿期羊水过多、早产史;其血肾素、醛固酮水平升高.结论确诊患儿为新生儿型巴特综合征.应提高对此类型巴特综合征的认识,防止延误诊断.

  • 婴儿高钙尿症1例

    作者:许春花

    特发性高钙尿症是儿童期以血尿及泌尿系统结石为主要表现的少见病,确切病因未明.据报道,某些患儿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1],延边大学医院儿科近期收治1例.

    关键词: 高钙尿症 血尿 儿童
  • 儿童Dent病6例临床特征及基因分析

    作者:孙建新;郝胜;孙利文;匡新宇;吴滢;朱光华;何威逊;黄文彦

    目的 探讨Dent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确诊的6例Dent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患儿均为男性,年龄3~10岁,均无氨基酸尿、尿糖、低钾,均有肾钙质沉着,2例有蛋白尿家族史,1例伴有镜下血尿,1例肾脏病理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1例伴有佝偻病及肾功能不全;2例行基因检测示基因突变位点分别为c.731 C>T(p.Ser244Leu)和c.848 C>T(p.Pro 283 Leu);随访过程中6例患儿肾功能稳定.结论 Dent病的典型症状为小分子蛋白尿、高钙尿,肾脏钙化等,基因诊断有助于早期确诊,早期诊断及治疗可改善预后.

  • 小儿Dent病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李鹏;黄建萍

    目的 探讨小儿Dent病的临床特征和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 以2例拟诊的Dent病患儿及其家系中的女性为研究对象.盐析法从外周血白细胞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CLCN5基因所有的编码序列,PCR产物直接测序.结果 2例患儿均有小分子量蛋白尿和高钙尿症,其中1例有肾脏钙化,2例肾功能均正常.在这2个家系发现了2个CLCN5基因的突变,分别为L594fsX595和R637X,其中L594fsX595为新发现的突变.结论 持续性小分子量蛋白尿和高钙尿症是国内小儿Dent病的主要临床特征,并证实了我国Dent病患儿存在CLCN5基因的突变.

  • 未成年人尿钙与肌酐比值测定及其意义

    作者:赵东宝;于宁;崔若兰;袁伟杰;于建平

    目的:探讨未成年人尿钙/肌酐(Ca2+/Cr)比值的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对高钙尿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上海1 833例3~18岁未成年人行尿钙、尿Cr普查测定,154例行24 h尿钙定量分析.结果:尿Ca2+/Cr值呈偏态分布,其第95百分位数为0.285,与性别无关,但不同年龄和地区之间略有差异.对高钙尿症诊断的敏感性为98.9%,特异性为59.0%.结论:尿Ca2+/Cr测定是一简便而实用的高钙尿症筛选试验,其标准应考虑受检对象的年龄和所在地区的影响.

    关键词: 高钙尿症 尿钙 肌酐
  • 羟乙膦酸钠对实验性高钙尿症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赵东宝;崔若兰;袁伟杰

    目的:观察骨吸收抑制剂羟乙膦酸钠对实验性高钙尿症的防治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实验性高钙尿症模型,观察羟乙膦酸钠治疗后2周和4周的尿钙,Ca2+/Cr,NAG/Cr,以及肾和十二指肠Ca2+-ATP酶(钙泵)的变化.结果:2周时尿钙,Ca2+/Cr,血ALP虽有所升高,但4周时尿钙,Ca2+/Cr,NAG/Cr及血ALP均显著下降(P<0.01),24 h尿钙定量与尿NAG/Cr值呈正相关;而靶组织钙泵活性无显著改变.结论:骨吸收抑制剂具降尿钙和保肾作用,其机制不依赖钙泵活性的改变.

  • 11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尿枸橼酸和尿钙含量的测定

    作者:高其若;郑军华;丁强;姜昊文

    目的:测定11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24 h尿枸橼酸、尿钙含量,并分析两者相关性.方法:收集2006年7月至2007年6月11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及48例对照者的24 h尿液,测定其24 h尿枸橼酸值及尿钙含量,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输尿管结石患者24 h尿枸橼酸含量(mg)明显低于对照人群(289.48±147.66 vs 485.49±133.77,P<0.001),且低枸橼酸尿症(<320 mg/24 h)者明显多于对照人群(66.1% vs 9.8%,P<0.001),性别对尿枸橼酸影响不大.输尿管结石患者24 h尿钙(mmol) 高于对照组 (8.52±2.79 vs 6.28±1.83,P<0.001),而高钙尿(>7.5 mol/24 h)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51.7% vs 19.5%,P<0.001),性别对尿钙影响不大.尿枸橼酸、尿钙水平之间未发现线性相关.结论:输尿管结石患者常常伴有低枸橼酸尿症和高钙尿症,但尿枸橼酸水平和尿钙含量无明显相关,性别对患低枸橼酸尿症或高钙尿症无明显影响.

  • 舒林酸对实验性高钙尿症的防治作用

    作者:赵东宝;崔若兰;袁伟杰

    目的:观察新型非类固醇类抗炎药-舒林酸对实验性高钙尿症的防治作用,探讨其可能机制. 方法:建立大鼠实验性高钙尿症模型,观察舒林酸治疗后2周和4周尿Ca、尿Ca/Cr、尿NAG/Cr以及肾和十二指肠Ca2+ATP酶(钙泵)的变化. 结果:2周和4周时尿Ca、尿Ca/Cr、尿NAG/Cr及肾和十二指肠Ca2+ATP酶均显著下降(P<0.01),24h尿钙定量与尿NAG/Cr值呈正相关(P<0.01). 结论:舒林酸对高钙尿症具降尿钙和保肾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维生素D靶组织钙泵活性有关.

41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