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股腘动脉闭塞腔内成形术与旁路转流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王佩双;胡何节;方征东;王晓天

    目的:探讨股腘动脉闭塞行腔内治疗和旁路转流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67条肢体)股腘动脉闭塞(TASCⅡC/D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腔内治疗41例(47条肢体,腔内治疗组),旁路转流术19例(20条肢体,旁路转流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行走时间、踝肱指数(ABI)及随访1~4年的通畅率及保肢率。结果腔内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行走时间明显少于旁路转流术组(P<0.01);两组术后ABI及技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的随访,腔内治疗组一期通畅率与旁路转流术组的通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6%v s 50.0%,P>0.05);术后18~48个月的随访,腔内治疗组二期通畅率及保肢率高于旁路转流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9.5%v s 50.0%,P<0.05)。结论腔内治疗与旁路转流术治疗TASCⅡC/D型股腘动脉闭塞患者在短期内均能取得满意临床疗效及较好通畅率;但腔内治疗有着微创、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且具有可重复操作性,有助于提高患肢远期血管通畅率。

  • 下肢动脉闭塞性硬化症的介入治疗

    作者:蒋国民;赵进委;田丰;李绍钦;王云

    目的 探讨膝下动脉成形术治疗严重下肢缺血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8月~2008年7月采用膝下动脉成形术治疗16例患者共26条严重缺血患肢的结果.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性硬化11例(18条患肢),占69.2%,非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性硬化5例(8条患肢),占30.8%.有19条患肢静息痛,7条患肢伴有溃疡或足趾坏疽,踝肱指数(ABI):0.1~0.3有11条患肢,0.31~0.5有15条患肢.结果 技术成功率为96%(25/26),15条患肢(15/19)疼痛明显缓解.2条患肢(2/19)疼痛减轻,2条患肢(2/19)疼痛无缓解而分别行膝上和膝下截肢;踝肱指数增加了0.5以上有16条,增加0.31-0.5有7条,增加0.1-0.3有2条.随访4~12个月,平均为8.6个月,坏疽足趾脱落、溃疡愈合的5条患肢(5/7),4条(4/24)复发.A引平均值为0.70.结论 应用球囊导管行膝关节以下动脉成形术治疗严重下肢缺血具有较高的成功率,短期有较好疗效,可减少截肢率;中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 近肾动脉腹主动脉闭塞诊治分析

    作者:林海;丁俊;陈贤民;路中江;胡俊根

    目的 探讨采用左肾静脉下控制腹主动脉后,切开腹主动脉逆行血栓内膜切除、腹主动脉-双股动脉人造血管旁路术的手术效果.方法 在左肾静脉下控制腹主动脉,远侧纵行切开腹主动脉,清除管腔内血栓内膜,在阻断钳控制下,以大弯钳或刮匙或Fogarty 导管等器械逆行做腹主动脉近侧端血栓内膜切除,腹主-股总动脉Y型人工血管旁路术.结果 4例手术患者安全地渡过了围手术期,术后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效果良好,其中1例行腹主动脉、股动脉、胭动脉序贯旁路的患者在术后8个月出现股胭动脉旁路处的人造血管血栓,行截肢术.结论 手术是近肾腹主动脉闭塞的唯一合理选择,左肾静脉下控制腹主动脉后的腹主动脉逆行血栓内膜切除、腹主动脉双侧股动脉人造血管转流术是符合生理的术式,患者未出现脏器栓塞,症状明显改善,术后效果良好.

  •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外科治疗

    作者:王佩双

    近年来,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其中以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多器官病变的老年患者多见.随着血管外科兴起及血管外科治疗技术、相关材料的发展,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外科治疗方式已出现了多元化,如何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提高远期通畅率是当下追求的目标.该文综述了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外科治疗适应证及不同治疗方法的选择.

  • 血管外科技术治疗四肢动脉硬化性闭塞341例

    作者:黄祖东

    目的:研究分析应用血管外科技术治疗四肢动脉硬化性闭塞造成的肢体缺血。方法2011年6月~2013年8月应用血管外科技术,采用人造血管移植、自体长段太隐静脉逆转移植、血管内膜剥脱术重建血供治疗四肢动脉硬化性闭塞341倒。结果术后进行随访调查,术前的肢体冷麻、间歇性踱行、静息痛消失。结论应用血管外科技术,利用大隐静脉逆转、人造血管移植、内膜剥脱术效果显著,是治疗四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的较理想的方法。

  • 2型糖尿病并动脉硬化性闭塞107例临床观察

    作者:樊卫星

    目的 2型糖尿病并动脉硬化性闭塞(或称闭塞性动脉硬化)的临床特点. 方法 对本院1998年5月~2009年5月内科2型糖尿病并动脉硬化性闭塞病人共 10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7例中:累及双侧髂总动脉及其以下部位3例,累及双侧颈动脉分叉处及其远端部位者1例,累及双侧股浅动脉及其远端部位者 6例,累及双侧腘动脉及其远端部位者11例,累及双侧胫后动脉及其远端部位者25例,累及双侧胫前动脉及其远端部位者34例,同时累及双侧胫前、胫后动脉及其远端部位者 12例,累及双侧腓动脉及其远端部位者5例.结论 2型糖尿病并动脉硬化性闭塞时,多累及的是胫前、胫后动脉及腓动脉或与其分支等中小动脉,且多为双侧,常伴肢体微血管病变,其临床表现及治疗较一般动脉硬化性闭塞为复杂.

  •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三维动态增强MRA诊断膝以下动脉硬化性闭塞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

    作者:强沁晨;杜湘珂;李建国

    目的 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CDU)与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 DCE-MRA)对膝以下动脉硬化性闭塞的诊断价值.方法 41例小腿动脉硬化性闭塞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7例:年龄48~83岁,平均年龄69.10岁.经CDU及3D DCE-MRA检查,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SA)和或手术相对照.结果 3D DCB-MRA诊断膝以下动脉硬化性闭塞、重度狭窄的Az值分别为0.7646、0.7745;CDU诊断膝以下动脉硬化性闭塞、重度狭窄的Az值分别为0.9526、0.905 3.从ROC曲线可见膝以下动脉硬化性闭塞的准确度CDU诊断优于3D DCE-MRA.结论 对于膝以下动脉硬化性闭塞的患者,CDU是简便易行且准确的检合方法,优于3D DCE-MRA.

  • 软坚清脉方对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血氧含量的影响

    作者:王健;奚九一;赵兆琳;符伟国;王玉琦

    目的:观察软坚清脉方对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血氧含量变化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软坚清脉方组50例(85肢),丹参对照组40例(71肢),多烯康对照组10例(16肢),分别对患肢多点组织血红蛋白(IHb)、血氧饱和度(IO2)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研究.结果:治疗12周时,软坚清脉方组患肢远端IO2(P<0.05)、IHb(P<0.01)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且优于两对照组.丹参对照组则于近端IHb(P<0.01)差异明显;多烯康组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软坚清脉方有较明显改善缺血性肢体血氧含量的作用,优于对照组.

  • 血管外科技术治疗四肢动脉硬化性闭塞26例

    作者:马林;张建斌;刘敏;杜张荣;牛志勇

    目的探讨应用血管外科技术治疗四肢动脉硬化性闭塞造成的肢体缺血.方法1998年5月-2004年10月应用血管外科技术,采用自体长段大隐静脉逆转移植、人造血管移植、血管内膜剥脱术重建血供治疗四肢动脉硬化性闭塞26例.结果术后随访时,术前的肢体冷麻、静息痛、间歇性跛行消失.结论应用血管外科技术,利用大隐静脉逆转、人造血管移植、内膜剥脱术可获得良好的效果,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的较好方法.

  •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截肢患者的护理

    作者:高红芳;赵丽;范永利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是一种全身性疾患,可以发生在全身大、中动脉,但以腹主动脉远侧及髂-股-腘动脉为多见.周围血管疾病是目前发达国家中造成截肢的主要病因[1].不少患者终需实行高位截肢,且术后伤口不易愈合.因此,截肢术后残肢的护理尤为重要.

  • 腹主-双髂动脉闭塞的综合介入治疗

    作者:钱钧;高继东;吕孝军;杨晓红

    目的 探讨腔内溶栓术及成形术治疗腹主动脉-双髂动脉闭塞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 对15例腹主动脉及双髂动脉完全闭塞患者,采用腔内溶栓及成形术等综合介入治疗.其中男13例,女2例;5例为肾动脉水平下腹主动脉闭塞,10例为腹主动脉末端及双髂动脉完全闭塞;血管闭塞长度14.1 ~33.5(19.61±6.24) cm.结果 15例患者均成功开通闭塞段血管.1例1周后发生左侧髂动脉急性栓塞;2例在半年内发生支架内闭塞;5例2年后再次出现跛行症状,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改善.5例术中发生血管夹层,6例术中发生肢体远端血管栓塞,15例患者因留管溶栓均出现大小不等的穿刺点血肿,对症治疗后症状改善.结论 利用多种介入方法对主-髂动脉长段闭塞病变进行综合治疗是一种治疗长段大血管闭塞的有效方法.对于腹主动脉及双髂动脉完全闭塞患者可优先考虑施行综合介入治疗.

  • 自制约束保暖套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术后的应用

    作者:付小红;董景珍;张卫红

    目的 观察自制约束保暖套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术后护理中的使用效果.方法 73例介入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术后应用自制的约束保暖套对患肢进行制动并保暖,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经约束保暖套护理患肢温暖,患肢末梢血氧饱和度达到97%以上,患肢发凉症状明显改善,穿刺部位无出血及血肿发生,约束对患者的睡眠及心理状态无明显影响.结论 自制约束保暖套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应用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治疗选择

    作者:吴培义;李承青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治疗方法.方法:根据64例(71肢)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缺血患者肢体术前彩超、动脉造影等检查结果及一般状况,对28条动脉节段性狭窄或闭塞患肢予以动脉旁路架桥、内膜剥脱、经皮血管腔内成型支架置入治疗,对38条下肢动脉广泛闭塞患肢予以静脉动脉化治疗,其中7肢为动脉重建加静脉动脉化,其余12肢以药物及其他治疗.结果:随访6月~10年,除3条截肢外,其余患者缺血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根据DASO患肢彩超及血管造影结果,选择适当的手术治疗方法,改善肢体缺血状态,是减少病残率的关键.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