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重症急性胰腺炎新分类再评价的单中心临床研究

    作者:宋新苗;杜奕奇;陈燕;董元航;于齐宏;湛先保;郭晓榕;李兆申

    目的 探讨新的急性胰腺炎(AP)分类标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4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资料,按新的分类标准将其分为中度AP(MSAP)和重度AP(SAP),比较两组患者的Ranson、APACHEⅡ、BISAP、MCTSI、Marshall评分,器官衰竭发生率,临床治疗情况,预后及病死率.结果 649例传统分类的SAP患者按照新分类标准分为MSAP559例和SAP 9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新分类的MSAP患者入院时的Ranson、APACHEⅡ、BISAP、MCTSI、Marshall评分分别为(1.5±1.3)、(7.6±4.8)、(1.6±0.9)、(6.0±1.8)、(0.0±0.4)分,新分类的SAP患者分别为(3.4±1.7)、(16.8±5.7)、(2.7±0.9)、(6.9±2.1)、(4.3±2.0)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MSAP患者发生呼吸衰竭1例次,肾脏衰竭1例次,循环衰竭0例次,发生2个脏器衰竭0例,3个脏器衰竭1例,新分类的SAP患者分别为30、23、l例次和20、11例,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新分类的SAP患者需要入住的重症监护病房(ICU)、血液净化、机械通气、介入引流、外科手术等例数的百分比均显著高于MSAP组,且需要时间也长于后者,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但两组患者需要肠内营养支持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分类的SAP患者的院内病死率为35.6%(32/90),显著高于MSAP组的2.0%(11/559),平均住院时间为(36.3 ±30.2)d,也显著长于MSAP患者的(23.0±18.8)d,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采用新的AP分类方法能更精确地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更准确地判断预后并指导临床治疗.

  • 重症急性胰腺炎三分类的单中心探索研究

    作者:吴东;芦波;杨红;李景南;钱家鸣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三分类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337例传统分类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2013年新亚特兰大分类标准将其分为中度急性胰腺炎(MSAP)和重度急性胰腺炎(SAP),并将SAP进一步分为危重急性胰腺炎(CAP)和非CAP.比较MSAP、非CAP和CAP患者的病情、治疗及预后.结果 33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包括253例MSAP和84例SAP,其中SAP组包括CAP40例和非CAP44例.CAP亚组与非CAP亚组的院内病死率[70.0%(28/40)比22.7%(10/44)]、入住ICU比例[77.5%(31/40)比56.8% (25/44)]、平均ICU住院时间[(15.5±20.6)d比(5.6±11.0)d]、Ranson评分[(4.6±1.4)分比(3.9±1.6)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16.8±5.8)分比(13.9±7.3)分]、修正的CT严重指数(MCTSI)[(8.6±1.7)分比(7.4±2.7)分]、修正的Marshall评分[(7.4±2.9)分比(3.6±2.3)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SAP组的上述指标亦均显著高于MSAP组(P均<0.01).结论 将传统重症急性胰腺炎分为MSAP、SAP和CAP3类有利于更准确地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判断预后并指导临床治疗.

  • 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巨细胞病毒潜伏-激活感染血清学变化及临床特征

    作者:曾波;周夏袷;何平;万克强;田文广

    目的:横断面调查重度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巨细胞病毒潜伏-激活感染血清学及临床特征,初步探讨S A P患者急性期巨细胞病毒激活情况。方法收集2013年10月-2015年9月医院急性胰腺炎(A P )住院476名患者血清标本,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入院时 HCMV-IgM和HCMV-IgG值,入院后14 d SAP患者重复测定HCMV-IgM值,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入院时476例 AP患者 HCMV-IgG 阳性率96.05%,重度96.67%,轻中度AP95.9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MV-IgM 阳性率为9.87%,重度及轻中度AP患者HCMV-IgM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7%和6.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14 d 128例SAP患者HCMV-IgM阳性率为28.1%,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AP患者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率较轻中度AP高,且急性期存在巨细胞病毒潜伏再激活,与临床结局有关。

  • 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辅助治疗重度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作者:许迪;李丽;徐湘江;张健;冯子南;龚汶

    目的:观察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谷参胶囊)辅助治疗重度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SAP 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胰腺炎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谷参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表(APACHEⅡ)评分、肠道气体容量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PACHEⅡ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肠道气体容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谷参胶囊治疗SAP,可显著提高疗效、促进肠功能恢复.

  • 作者:

    关键词: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重度急性胰腺炎疗效的Meta分析

    作者:王喆;魏芳;陈海燕;于海波;张瑞宁;卢志;姜埃利

    目的:评价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重度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66-2013.9)、Embase (1974-2013.9)、中文万方数据库(1996-2013.9)、CNKI(1979-2013.9)、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手工检索已发表或未发表的相关文献,包括会议等。由2名评价员独立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项随机对照试验,共计65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CRRT治疗与传统治疗方法比较,可以明显降低血淀粉酶水平(WMD=-140.76,95%CI为-212.42~-69.11,P=0.0001),清除炎症介质,降低APACHEⅡ评分(WMD=-2.97,95%CI-4.01~-1.93,P<0.001),有效提高存活率(RR=1.35,95%CI 1.19~1.52,P<0.001)。结论 CRRT治疗可有效提高SAP患者的存活率。

  • PCT、DD和MPV检测在重度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守珠;赵海明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和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检测在重度急性胰腺炎(SAP)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AP患者75例,其中轻度急性胰腺炎(MAP)患者45例、SAP患者30例.分别测定所有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4 h、48 h、7 d的PCT、DD和MPV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指标的诊断效能和治疗前3种指标诊断SAP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比较SAP患者治疗后24 h、48 h和7 d的疗效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SAP组MPV、DD和PCT水平明显高于MAP组(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PCT、DD和MPV诊断SAP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9、0.856、0.936.PCT诊断SAP的敏感性为93.3%,特异性为80.0%;DD诊断SAP的敏感性为73.3%,特异性为80.0%;MPV诊断SAP的敏感性为70.0%,特异性为86.7%;三者联合检测任意1项阳性诊断SAP的敏感性达96.7%,三者联合检测均阳性诊断SAP的特异性达97.8%.SAP患者治疗后24 h﹑48 h和7 d,其MPV、DD和PCT水平逐渐降低(P<0.05).结论 PCT、DD和MPV联合检测在SAP诊断和疗效监测方面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降钙素原在评估急性胰腺炎病情及预后中的价值

    作者:张舒;王露露;孙璟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有20%~30%的患者临床病情凶险,总体病死率为5%~10%.近年来AP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降钙素原(PCT)是一种新发现的炎性反应介质,目前已逐步被临床认可.近年来因发现其能在早期预测AP的进展情况,及时判断AP患者是否伴发感染等而受到重视,该文就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超早期和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肥胖重度急性胰腺炎疗效的对比研究

    作者:宁月季;潘琦;毛伯能;陈国昌;刘芊;许新芳

    背景: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可改善重度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肠黏膜屏障、减少感染和并发症;但何时开始肠内营养目前仍存在争议.目的:探讨不同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对老年肥胖SAP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超早期肠内营养(A组)和早期肠内营养(B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9%对79.2%,χ2=1.227,P>0.05).与B组相比,A组治疗后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缩短,住院费用明显降低(P<0.05);腹痛、腹胀、呕吐和发热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缩短(P<0.05);血清炎症因子IL-6、TNF-α 和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感染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与早期肠内营养组相比,超早期肠内营养对于老年肥胖SAP患者疗效更佳,且具有住院时间较短、费用更低的优点.

  • 重视重度急性胰腺炎肠功能障碍的防治

    作者:曾皓;吕农华

    重度急性胰腺炎(SAP)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尤其是在继发胰腺坏死组织感染时,其病死率可高达40%。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和肠源性细菌易位是引起胰腺坏死组织和胰周积液感染、促使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的主要原因。由于肠道功能多样,难以归纳总结,且目前缺乏特异的、客观的评价指标,故肠功能障碍并未被纳入“2012版急性胰腺炎分类———亚特兰大国际共识分类和定义修订”的改良 Marshall 器官衰竭评估体系中。临床工作中重视 SAP 肠功能障碍的防治,是减少胰腺坏死组织感染,防止MODS 发生、发展,降低 SAP 病死率的关键。本文对 SAP 肠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及其防治作一阐述。

  • 感染性坏死对急性胰腺炎不良预后的影响

    作者:芦波;薛华丹;赖雅敏;钱家鸣;杨红;吴东

    目的 评估感染性坏死(IN)对于中重度急性胰腺炎(AP)预后的影响.方法 按照修订版亚特兰大分类标准,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 5年1月收治的中重度AP患者.按有无持续性器官衰竭(POF)和IN分为4组.第1组,无IN和POF;第2组,有IN,无POF;第3组,无IN,有POF;第4组,有IN和POF.比较各组的病情和预后差异,并用Logistic回归和Cox回归分析IN对AP预后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中重度AP患者375例,第1、2、3、4组分别有211、43、90和31例患者.共121例(32.3%)合并POF,74例(19.7%)合并IN,63例(16.8%)死亡.有IN的AP患者病死率为32.4%(24/74),无IN的AP患者病死率为13.0%(39/301).第1、2、3、4组的病死率依次为1.9%(4/211)、11.6%(5/43)、38.9%(35/90)和61.3%(19/31),病死率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9.672,P<0.01). IN(OR=8.24,95%CI2.09~32.46,P=0.003)和POF(OR=8.31,95%CI 2.48~27.87,P=0.001)均为AP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IN(OR=2.04,95%CI 1.19~3.48,P=0.002)和POF(OR=5.25,95%CI 2.36~11.65,P<0.01)均为AP生存时间缩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N是AP病情严重程度和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IN与POF同时存在时AP患者预后差.

  • 高海拔地区藏族人群重度急性胰腺炎的病因研究

    作者:杨林;康乐斯基;金正慧;王君一

    目的 探讨高海拔地区藏族人群重度急性胰腺炎(SAP)的病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的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病历资料,选出藏族和汉族患者,根据胰腺炎的诊断标准分为SAP和非重度急性胰腺炎(NSAP).采用卡方检验和多元Logistic回归对各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藏族SAP 53例,藏族NSAP 98例,汉族SAP 47例.病因分析结果显示,藏族SAP、藏族NSAP、汉族SAP胆源性病因比例分别为5.7%(3/53)、51.0%(50/98)、6.4%(3/47),酒精性病因分别为39.6%(21/53)、10.2%(10/98)、34.0%(16/47),高脂血症病因分别为39.6%(21/53)、9.2%(9/98)、40.4%(19/47),药物性病因分别为1.9%(1/53)、2.0%(2/98)、2.1%(1/47),感染性病因分别为1.9%(1/53)、6.1%(6/98)、2.1%(1/47),创伤性病因分别为1.9%(1/53)、5.1%(5/98)、2.1%(1/47),其他原因分别为3.8%(2/53)、13.3%(13/98)、4.3%(2/47),不明原因分别为5.7%(3/53)、3.1%(3/98)、8.5%(4/47).藏族SAP胆源性病因比例低于藏族NSAP [5.7%(3/53)比51.0%(50/98)],酒精性病因和高脂血症比例均高于藏族NSAP [分别为39.6%(21/53)比10.2%(10/98),39.6%(21/53)比9.2%(9/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1.069、18.246、20.019,P均<0.01).胆源性(OR=20.668,95%CI 5.072~59.427)是藏族NSAP的独立病因(P<0.01),酒精性(OR=16.007,95%CI 3.700~45.654)和高脂血症(OR=11.590,95%CI 2.581~33.859)均为藏族SAP的独立病因(P均<0.01).藏族与汉族SAP的病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高海拔地区藏族人群SAP的病因和NSAP不同,和同一地区汉族SAP无差别.

  • 雪莲注射液对大鼠急性实验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小红;吴孟杰;马文元;魏荣龙;缪青;庄勋;薛祥龙

    目的 研究雪莲注射液对大鼠重度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作用.方法 80只健康远交系SD大鼠分为SAP 3 h、48 h组、雪莲处理3h、48 h组、乌司他丁对照3h、48 h组、假手术3h、48 h组,每组10只.造模后SAP组常规饲养,其他3组分别予雪莲注射液(1.04 mL/kg)腹腔注射、乌司他丁10 000 U/L尾静脉注射、0.9% NaCl溶液股静脉穿刺注射,均为每12 h注射1次.分别在术后第3小时、48小时采集大鼠血液、胰腺组织标本.观察各组死亡率、血清淀粉酶水平和胰腺组织病理学变化.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TNF-α、IL-6和IL-10含量,化学比色法测定胰腺组织丙二醛含量,RT-PCR法检测胰腺组织TNF-α mRNA、IL-6 mRNA和IL-10 mRNA含量,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胰腺组织NF-κB p65活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多组间比较,组间多重比较采用小显著差异(LSD)法.率的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雪莲处理48 h组、SAP 48 h组和乌司他丁48 h组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雪莲处理48 h组胰腺组织的病理组织学评分(8.13±0.64)、血清淀粉酶水平[(2 597.0±214.0)U/L]、TNF-α[(254.4±11.6) ng/L]、IL-6水平[(441.4±14.6) ng/L]、胰腺组织丙二醛含量[(311.0±10.6) mmol/L]、TNF-a mRNA表达水平(2.04±0.08)、IL-6mRNA表达水平(1.77±0.04)、NF-κB p65活性[(25.90±2.90)%]均比SAP组48 h[分别为11.40±0.89、(4 780.0±101.0) U/L、(396.0±7.4) ng/L、(664.4±7.6) ng/L、(418.0±10.6) mmol/L、2.94±0.03、2.63±0.08、(51.60±5.27)%]显著降低(F=235.07、441.63、489.40、2 465.00、196.65、477.89、562.79、131.70,P均<0.01),而血清IL-10水平[(133.5±6.9) ng/L比(95.1±5.2) ng/L]和胰腺组织IL-10 mRNA表达水平(1.38±0.06比0.85±0.03)则显著升高(F=560.18、570.04,P均<0.01);但与乌司他丁48 h组相比[7.56±0.88、(2 607.0±239.0) U/L、(252.2±9.2) ng/L、(443.4±9.6) ng/L、(308.4±9.2) mmol/L、2.10±0.12、1.74±0.04、(26.00±3.67)%、(134.5±7.8) ng/L、1.42±0.0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雪莲注射液可清除SAP大鼠氧自由基、抗氧化,抑制胰腺组织NF-κB活化,调节细胞因子合成释放,减轻胰腺损伤,但不能降低模型大鼠的死亡率.

  • 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在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中的意义

    作者:袁伟燕;沈雁波;黄中伟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在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中的意义.方法:采集12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外周血标本,将其分为轻症型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组、中度急性胰腺炎(moderately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SAP)和重度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中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及两者比值,评估其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治疗前,与MAP组相比,SAP组与MSAP组患者CD4+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22.87±3.13)%、(34.74±3.25)% vs.(42.45±4.23)%]及CD4+/CD8+淋巴细胞比值(0.88±0.21、1.38±0.35 vs.1.86±0.37)均明显降低(P<0.05);与MSAP组相比,SAP组CD4+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22.87±3.13)%vs.(34.74±3.25)%]及CD4+/CD8+淋巴细胞比值(0.88±0.21 vs.1.38±0.35)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SAP组、MSAP组患者CD4+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42.87±5.13)%、(44.74±6.53)%]及CD4VCD8+淋巴细胞比值(2.14±0.56、2.20±0.57)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SAP、MSAP患者CD4+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及CD4+/CD8+比值明显下降,经治疗病情好转后,上述指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D4+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8+比值变化在判断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方面有一定价值.

  • 3种放置鼻空肠管方法建立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效果比较

    作者:杨怡莎;唐学军;柳堤;陆健;黎文华

    目的:比较常规置管法联合促动力药物、X线辅助及内镜辅助3种方法放置螺旋型鼻空肠管建立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45例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分别采用常规置管法联合促动力药物、X线辅助和内镜辅助法放置鼻空肠管建立肠内营养,每组15例。比较3组患者置管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置管前、中、后舒适度(VAS评分)以及营养管平均留置时间。结果3种置管方法的置管成功率、置管时并发症(如鼻咽部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穿孔,误吸、呼吸困难等)发生率、置管远期并发症(如鼻窦炎、咽炎、鼻肠管移位、肺部感染等)发生率、营养管平均留置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置管法较X线辅助法和内镜辅助法的VAS评分低(P<0.05),常规置管法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常规置管法、X线辅助法和内镜辅助法均是重度急性胰腺炎病人早期放置鼻空肠管的安全、可行方法。常规置管法可作为一般病人的首选方法,其并发症少,特别有利于后期营养支持治疗及疾病康复;对实施机械通气、持续血液滤过治疗或十二指肠狭窄、并发胰性脑病的重度急性胰腺炎病人,首选内镜辅助法。

  • 大黄口服联合芒硝腹部外敷对重度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作者:江涛峰;陈奕金;候天恩;张德强;王胜炳

    目的:探讨芒硝腹部外敷对重度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就诊的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其中30例采用常规的内科治疗(对照组),另30例采用大黄口服联合芒硝外敷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呼吸次数、血氧饱和度、血清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数、肌酐、转氨酶、ALB、腹痛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肠鸣音。结果治疗后7d,观察组血清C ̄反应蛋白(CRP)、肌酐、转氨酶、白细胞数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ALB上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腹痛缓解时间(4.8±1.4)d,首次排便时间(3.8±1.2)d,肠鸣音正常时间(4.9±2.3)d,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3.1±0.7)d,首次排便时间(2.5±0.9)d,肠鸣音正常时间(2.6±1.1)d,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度急性胰腺炎采用大黄口服联合芒硝外敷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恢复速度,减轻患者痛苦,值得推广。

  • 雨蛙肽联合脂多糖诱导重度急性胰腺炎体外细胞模型钙通道的变化

    作者:唐曦平;唐国都;方春芸;梁志海;张露艺;覃蒙斌

    目的 应用雨蛙肽联合脂多糖诱导AR42J细胞构建重度急性胰腺炎体外细胞模型,研究该模型构建前后细胞内钙通道的变化.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AR42J细胞,实验分组设对照组、雨蛙肽处理组、雨蛙肽+脂多糖处理组.采用RT-PCR检测细胞Cav1.3、Cav2.1、Cav2.2、Car3.1、Cav3.2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Cav1.3、Cav2.1、Cav3.1蛋白表达水平;以荧光探针Fluo-4-AM标记细胞内游离钙,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Ca2+]i的变化.结果 药物处理组Cav1.3、Cav2.1、Cav3.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mRNA:F =23.392,46.85,61.338;蛋白:F=33.798,43.588,79.467;P <0.01),雨蛙肽+脂多糖处理组与雨蛙肽处理组相比较上述检测指标的mRNA表达量也显著增高(P<0.01);药物处理组与对照组Cav2.2、Cav3.2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F=0.175、0.316;P >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药物处理组比对照组[Ca2+]i升高(F =638.984,P<0.01),雨蛙肽+脂多糖处理组较雨蛙肽处理组[Ca2+]i也显著升高(P<0.01).结论 胰腺腺泡细胞内钙超载在雨蛙肽联合脂多糖诱导的重度AP细胞模型发生发展的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 丙氨酰谷氨酰胺对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内毒素、C反应蛋白水平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渠发;张锡迎;张宝庭;徐宝琪

    目的 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在重度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8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治疗.对比两组血浆内毒素水平、C反应蛋白(CRP)及肠黏膜屏障功能情况,并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入组时两组间内毒素、CRP、二胺氧化酶、丙二醛及肠黏膜通透性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观察组的内毒素、CRP、二胺氧化酶、丙二醛及肠黏膜通透性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同时,观察组腹痛时间、腹胀时间、腹部压痛时间及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丙氨酰谷氨酰胺可有效地改善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学指标及肠黏膜屏障功能.

  • 精制芒硝与柴芍承气汤辅助治疗重度急性胰腺炎并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作者:罗旭娟;彭燕;石蕾;陈霞

    目的 比较精制芒硝与柴芍承气汤在治疗重度急性胰腺炎(SAP)并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SAP合并ACS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予以精制芒硝鼻饲+灌肠;对照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予以柴芍承气汤鼻饲+灌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第1、3、7天的APACHEⅡ评分、腹内压、内毒素、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比较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自主排便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7 d后,肠道通透性指标(内毒素)及感染相关指标(PCT、TNF-α)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第1、3、7天腹内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同时间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第3、7天APACHE 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 <0.05),且同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肠鸣音恢复时间、自主排便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制芒硝辅助治疗SAP合并ACS,能有效降低腹内压,促进肠道功能恢复,保护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减少肠道细菌及内毒素移位,减少感染并发症的发生,有利病情恢复,与柴芍承气汤具有相似的临床疗效.

  • 重度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策略新进展

    作者:蒋旺林

    重度急性胰腺炎(SAP)是临床很棘手的疾患,病死率较高,当前国内国际上有关治疗原则均是相对于一个时期的技术和认识条件下较合理的共识,还有许多临床实际问题没有解决,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由于SAP病情演变复杂,患者个体差异大,为SAP的治疗带来了困难,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医护人员紧密合作,采用综合治疗、因病施治、适时选择手术仍然是首选的临床策略.

2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