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通痹方对糖尿病大鼠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作者:倪勇;顾志峰;曹晓蕾;印彤;余江毅;朱晓晖;王粹芳;陈炜

    目的 评价通痹方对糖尿病大鼠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的影响.方法 用链尿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1 w周后用通痹方治疗,用药4 w后观察通痹方对其血糖和ET的影响.结果 糖尿病大鼠血糖及ET水平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通痹方治疗糖尿病大鼠组ET水平明显降低,与糖尿病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通痹方可明显抑制糖尿病大鼠ET活性.

  • 稳心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浆内皮素及心肌细胞结构的影响

    作者:刘爱东;代娜;王秀华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血浆内皮素(ET)水平及心肌细胞结构的影响,探讨稳心颗粒治疗CHF的作用机制.方法 腹腔注射阿霉素(ADR)法复制CHF大鼠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ET的含量,电镜观察心肌细胞结构.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大鼠血浆ET的含量(129±26)ng/L比较,CHF模型组大鼠血浆ET的含量显著升高[(280±25)ng/L,P<0.01];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浆ET水平均显著降低[稳心颗粒低剂量组(239±35)ng/L,中剂量组(219±32)ng/L,高剂量组(191±15)ng/L,地高辛组(187±17)ng/L,P<0.01].稳心颗粒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地高辛)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稳心颗粒各给药组均不同程度改善CHF大鼠心肌细胞的结构.结论 稳心颗粒能显著降低CHF血浆ET水平,明显改善CHF心肌细胞结构,是改善CHF的有效药物.

  • 不稳定性心绞痛与血管活性肽的相关性

    作者:王文清;刘朝中;谈维洁;孙晓丽;黄从春;毛树森;江一清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UAP)与血管活性肽的相关性.方法:观察42例UAP患者心绞痛发作前后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肽Y(NPY)及P物质(SP)的变化,并和2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当心绞痛发作时,UAP患者血浆ET,NPY,SP均较前明显升高(P<0.05),CGRP含量下降;随着心绞痛的缓解,血浆CGRP开始升高,ET,NPY和SP均于3 d后恢复至发作前水平.结论:UAP的发生与血管活性肽的变化密切相关,血管活性肽对维持冠脉舒张和循环有重要意义.

  • 中药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作者:付新;常玉新;张丹丹

    中药在治疗高血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将对近年来中药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加以阐述。
      一中药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研究
      1.调剂血管紧张素及内皮素
      通过研究丹参注射液对妊高征患者血浆AngⅡ和NO水平变化的影响发现丹参注射液治疗妊高征的临床疗效确切,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妊高征患者的病情,达到改善母儿结局的目的。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抑制外周血AngⅡ的分泌,并增加NO水平,从而改善胎盘和外周循环。通过研究平肝降压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血压变化与血浆内皮素和血管紧张素Ⅱ的关系发现平肝降压胶囊可能通过降低血浆内皮素、AngⅡ的水平,改善血黏度,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作用。通过研究益脉降压流浸膏对老年气虚血瘀证型Ⅱ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发现老年气虚血瘀证型Ⅱ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血浆ADM、内皮素、AngⅡ水平增高;益脉降压流浸膏具有良好的降低ADM、内皮素、AngⅡ作用。通过研究通脉Ⅰ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AngⅡ、AT1mRNA表达的影响以及通脉Ⅰ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可能机制发现通脉Ⅰ号降低AngⅡ受体AT1 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抑制SHR的VSMC增殖机制之一。通过研究天麻钩藤饮对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型)患者血压和血浆内皮素的影响发现天麻钩藤饮能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内皮素而发挥作用。通过研究益肾降压片对高血压模型大鼠血压(BP)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以及其降压作用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之间的关系发现论益肾降压片对高血压模型大鼠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其降压机制可能与其影响RAS系统有关。

  • 急性冠脉综合征中血浆内皮素与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相关性

    作者:洪虹;蒋丽娟;吴侠;陈斌;王欣;蔡冬梅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炎症细胞介导的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引起出血及血栓阻塞冠状动脉血流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根据心肌缺血的程度不同,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室顺应性下降,舒张功能受损,外周血管阻力增高,泵功能下降等血流动力学改变[1].

  • 血浆内皮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诊断价值的ROC曲线分析

    作者:朱鸿;施彩虹

    目的:ROC曲线分析探讨血浆内皮素-1(ET-1)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诊断效力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调查,眼底镜检查结合眼底荧光造影作为分组金标准,测定存在视网膜病变患者(病例组)96例及尚未出现视网膜病变患者(对照组)144例的血浆ET-1.采用t检验,应用四格表法评价,ROC曲线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血浆ET-1水平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2<0.01).在临床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以血浆ET-1水平达162ng/L时为决策界值,其诊断灵敏度为:71.2%,诊断特异度为:58.0%,诊断准确度为:66.0%,阳性预测值为:69.8%,阴性预测值为:59.5%;阳性似然比为1.69,阴性似然比为0.50.血浆ET-1在糖尿病患者中作为并发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指标,其ROC曲线下面积:0.737.结论:血浆ET-1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以162ng/L为决策界值,达到了中等诊断准确性.

  • 芪丹通脉片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犬血浆NO/ET, 6-keto-PGF1α/TXB2的影响

    作者:马爱玲;王宗仁;李军昌;行利;郑瑾;王文;李晶华

    目的: 观察芪丹通脉片(Qidantongmai tablee, QDTMT)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犬的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平衡、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α)平衡的影响. 方法: 成年健康杂种犬24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缺血预处理组(IP)、QDTMT低剂量组(QDTMTL)、QDTMT高剂量组(QDTMTH),均于同等条件下口服给药(或生理盐水)1 wk后,采用结扎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MIRI模型,分别测用药前(T1)、结扎后20 min (T2)、再灌注后10 min (T3),再灌注后30 min (T4)4个时间点血浆ET, NO, TXB2与6-keto-PGF1α的含量,分析NO/ET,6-keto-PGF1α/ TXB2的平衡关系.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QDTMT组能降低血浆ET和TXB2水平,升高NO表达水平,提高6-keto-PGF1α的活性,升高NO/ET和6-keto-PGF1α/ TXB2比值(P<0.05, P<0.01),调节NO/ET及6-keto-PGF1α/ TXB2的平衡关系,QDTMTH及QDTMTL与IP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QDTMT能起到与IP相似的保护作用. 其机制与降低血浆ET和TXB2水平,升高NO水平,提高6-keto-PGF1α活性,调节NO/ET和6-keto-PGF1α/ TXB2的平衡有关.

  • 活血通脉片对实验性心肌缺血梗死犬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作者:王宗仁;刘建勋;尚晓泓;马世平;陈学福;夏天;龙铟;李军昌;鲍臻

    目的: 观察活血通脉片(HXTMT)对实验犬心肌缺血、心肌梗塞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 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及血浆内皮素(ET)的影响. 方法: 采用结扎冠脉,造成犬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经十二指肠灌入实验药物,经颈外静脉插管至冠状静脉窦,测定结扎冠脉药前及药后不同实验时间点的CPK, LDH, ET. 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活血通脉片能显著抑制心肌缺血及心肌梗塞引起的CPK活性升高(P<0.05,P<0.01),能降低ET含量(P<0.05),并对LDH有抑制作用(P<0.05). 结论: 活血通脉片对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及急性心肌梗塞CPK, LDH及ET有抑制作用,为冠心病的治疗及预防提供了实验依据.

  • 四逆泻心汤对慢性乙酸胃溃疡大鼠血浆ET、CGRP含量的影响

    作者:王宗柱;王娟

    目的 探讨四逆泻心汤治疗慢性消化性溃疡的作用机理.方法 用乙酸侵蚀胃壁制造胃溃疡大鼠模型,分别灌胃四逆泻心汤、雷尼替丁及生理盐水,3W后处死动物,取大鼠血检测血浆ET、CGRP含量.结果 四逆泻心汤组大鼠血浆ET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血浆CGRP含量较模型组和雷尼替丁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四逆泻心汤通过降低胃溃疡大鼠血浆ET含量及升高CGRP含量,从而改善胃黏膜微循环,增高胃黏膜保护因子的水平,降低胃黏膜攻击因子的能力而达到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目的.

  • 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浆内皮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姚路静

    内皮素是休克的致病因素之一,在休克的发生发展中都起着关键作用,本院从零八年以来收治感染性休克患者30例,在常规检查治疗的同时,对血浆内皮素进行了测定,并与8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从而来探讨血浆内皮素在感染性休克中的临床意义.

  • 缬沙坦与珍菊降压片降低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对比研究

    作者:薛河东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高血压病人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方法:将105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服缬沙坦和珍菊降压片2月,观察服药前后血压及血浆ET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血压明显下降P <0.01 ,但缬沙坦组下降较为显著;缬沙坦组血浆ET明显下降P< 0.01 ,而珍菊降压片组血浆ET无明显改变.结论:缬沙坦不仅有良好降压作用,同时有较好的血管内皮保护作用.

  • 平肝熄风汤联合西药治疗紧张型头痛的疗效及对血浆内皮素、血小板聚集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任福军

    目的:探讨平肝熄风汤联合西药治疗紧张型头痛的疗效及对血浆内皮素、血小板聚集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紧张型头痛患者2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平肝熄风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有效率及血浆内皮素水平、血小板聚集率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浆ET及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45.9士11.2)ρ/(ng·L-1)及(32.2±5.9)%,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肝熄风汤联合西药治疗紧张型头痛可有效缓解患者头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强力定眩片联合氟桂利嗪治疗眩晕症29例

    作者:曹瑞;郭俊林

    目的:观察强力定眩片联合氟桂利嗪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于每天晚上睡前口服氟桂利嗪胶囊,5 mg/次,1次/d;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服用强力定眩片治疗,4~6片/次,3次/d.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血液动力指标及血浆内皮素1(ET-1)及血脂水平.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9.65%,对照组为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鸣、眩晕、听力障碍、头痛、平衡障碍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评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椎动脉、左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动力指标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ET-1及血脂治疗前后2组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力定眩片联合氟桂利嗪治疗眩晕症临床疗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血流动力学及血脂水平.

  • 活血定眩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兔血液流变学、ET、NO的影响

    作者:宋敏;蒋宜伟;邱桐

    目的:探讨活血定眩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其与血液流变学、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健康青紫兰兔3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颈复康治疗组、活血定眩丸治疗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均经C3-5 左侧横突侧面注射消痔灵注射液10 mL,2周后重复1次,观察局部组织形态、全身血液流变学、ET和NO的变化,同时观察活血定眩丸对上述指标的影响并与颈复康作对比.结果:模型组颈部肌肉组织出现水肿、萎缩、变性、坏死及炎症等病变,瘢痕化显著;全身血液流变学(全血低切、中切、高切黏度)异常.模型组与其他3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颈复康组与活血定眩丸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ET、NO各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活血定眩丸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血液流变学水平的高低可反映椎动脉型颈椎病病变的程度及治疗效果,而ET、NO并非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发病机制.

  • 高海拔地区创伤对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分析

    作者:马青跃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创伤对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方法:设立创伤患者组与对照组,测定其血浆内皮素含量,分析对比;结果:急性创伤组患者血浆内皮素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组(P<0.01);结论:高海拔地区创伤刺激机体内皮细胞合成,分泌内皮素增加,使机体血管收缩、痉挛,加重组织缺血、缺氧,组织器官进一步损伤.

  • 高原地区全麻病人血浆内皮素和心钠素的变化

    作者:

  • 高原病患者血浆内皮素与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

    作者:

  •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临床意义

    作者:冯建华

    急性脑梗塞的发病基础为血管壁结构和功能的破坏,从而引起血管强烈收缩,内皮素释放增多,引起血管收缩,使病灶局部血流进一步减少,加重病灶损伤,为此,我们观察3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 丙泊酚对体外循环期间血浆内皮素及心钠素的影响

    作者:雷庆红;刘俊;刘红

    目的 了解不同剂量丙泊酚对体外循环期间血浆内皮素及心钠素的影响.方法 2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体外循环期间以全凭丙泊酚(>6 mgkg·h<'-1>)控制血压组(P)和丙泊酚(4 mg/kg·h<'-1>)加尼卡地平控制血压组(N),各10例,两组体外循环前后麻醉用药相同;监测指标:分别于人室建立有创动脉压监测后(T<,1>)、体外循环前(T<,2>)、体外循环30min(T<,3>)、停体外循环10min(T<,4>)记录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同时采集动脉血2ml,检测各时点血浆内皮素(ET)、心钠素(ANP).结果 两组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各时间点的ET、ANP浓度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ET水平在T<,3>、T<,4>时显著升高,与T<,1>、T<,2>相比有统计学意义;ANP浓度各时间点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体外循环期间单纯应用丙泊酚与小剂量丙泊酚加尼卡地平均可维持血压平稳,对应急激素内皮素及心钠素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 疏血通注射液对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血浆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

    作者:吴金波;孙杰;潘超雄;梁创

    目的研究疏血通注射液对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及治疗意义.方法 120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ET、CGRP的含量并与健康人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ET增多,CGRP略减.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ET回降、CGRP上升,但治疗组ET下降幅度及CGRP上升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促进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浆ET回降、促进CGRP产生,有助减轻肺动脉高压,改善肺心病预后.

555 条记录 27/28 页 « 12...20212223242526272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