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前后血液学指标变化

    作者:肖政祥;卢庆晖;刘耐荣;邹圆圆;阳红华

    对我院2001-03~2004-05重度高胆红素血症32例换血治疗前后常用血液学指标变化,观察换血治疗对机体的影响如下.

  • 全血置换成功救治急性酵米面中毒患儿1例的护理

    作者:黄海燕;陈小燕;林小玲;李玉英

    我院采用同型全血置换辅助常规治疗成功救治急性酵米面(含椰酵假单胞菌)中毒患儿1例,现将治疗方法和护理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男,4岁.无肝、脑、心血管病史.在食用发霉玉米面后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头痛、头晕、乏力、纳差、大汗等症状,到当地县医院洗胃、输液,第3天出现烦躁、意识模糊、结膜水肿而入我院.入院后实验室检查提示有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功能损害.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管理措施实施后的治疗现状

    作者:孙小凡;余章斌;董小玥;孙青;韩树萍

    目的 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及治疗现状,为后期本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管理的质量改进提供基础数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4年在本院出生的活产儿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收集母婴同室、门诊光疗及住院的相关情况,应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结果 2008年至2014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住院新生儿24 997例,其中11 298例(45.20%)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住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住院率由2008年的38.28%(714/1 865)上升至2014年的57.46% (3 288/5 722).母婴同室的平均光疗率为8.81% (8 892/100 910),而2012年、2013年及2014年母婴同室光疗率[分别为7.60%(1 432/18 837)、5.69%(1 074/18 863)和3.82%(862/22 555)]均低于平均值.门诊平均光疗率为9.06%(9 142/100 910).2008年至2014年本院共收治35例达换血标准的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其中28例接受换血后好转,余7例拒绝换血患儿通过光疗及药物治疗出院时胆红素值均在正常范围. 结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住院率较高,通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管理模式可及时识别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并进行适时干预.

  • 不同途径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及其对内环境的影响

    作者:黄东明;杨华姿;高建慧;杨冰岩;郭小玲;李文英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及其对内环境的影响.方法对53例符合换血指征的新生儿重度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进行换血治疗,根据不同的换血途径分为桡动脉组(A组)和脐静脉组(B组).除换血途径外,两组患儿的换血方法相同.换血前后行血常规、血气分析、生化、胆红素、血培养等检查,并分别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的总胆红素和未结合胆红素的换出率分别为A组49.25%和50.28%、B组49.64%和51.23%,换血前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A组换血前后血糖、离子钙、白细胞、血小板水平有显著变化,除上述外B组,钾离子、氯离子、镁离子亦有显著变化.结论两种途径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疗效相似,经挠动脉换血治疗对内环境的影响较少.

  • 不同方法对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汉楚;蔡宝珍;许敬;陈小蓓;王巧玲;邓文琳

    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将43例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达换血标准)按治疗方法分为3组.光疗组15例,予以药物治疗及光疗直至退黄;丙球组16例,药物及光疗同前组,另加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简称丙球)×3 d;换血组12例,予以换血,换血前后药物治疗及光疗同前二组.所有三组患儿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 d、4 d、7 d测血胆红素.结果:(1)血清胆红素值:治疗第1 d换血组明显低于丙球组及光疗组(P均<0.01),但光疗组与丙球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 d、7 d三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2)所需光疗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换血组明显低于丙球组及光疗组(P均<0.01),但光疗组与丙球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临床情况:43例患儿黄疸均消退,换血组12例无胆红素脑病、贫血发生;丙球组胆红素脑病2例,明显贫血5例;光疗组胆红素脑病3例,明显贫血5例,亦因拒绝输血而未予纠正.结论:换血疗法仍然是治疗重症新生儿黄疸的佳选择.

  •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换血量与胆红素水平的关系再研究

    作者:邓皓辉;陈健华;张素芬;邝玉子;李锐钦

    目的再探讨高胆红素血症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换血量和胆红素下降的关系及修正其公式.方法对19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换血前及每换血25 ml/kg时行胆红素系列检测.结果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每换血25 ml/kg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SB)间接胆红素对比均有显著降低,每换血25ml/kg的换出率在6~11%之间,前后对比无显著意义,累积换出50ml/kg、75ml/kg、100ml/kg、125ml/kg和150ml/kg的TSB换出率分别是17.21%±8.52、%26.13%±10.11%、30.02%±10.67%、36.82%±13.17%、43.65%±13.67%,与第一个25ml/kg的换出率对比,均有显著意义.换血量(X)与胆红素下降(Y)呈正相关,r=0.542,F=51.12,P<0.01.回归议程为Y=468.71-1.373X,t=27.86,P<0.01.结论总胆红素的下降与换血量成正比关系,累计换出率逐渐增加,但每换血25ml/kg的换出率无明显变化.根据回归议程可预测推算所需要的换血量或换血后胆红素的水平.

  • 2000-2010年大同市用血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吴立新

    目的 分析我市临床用血现状.方法 对我市2000-2010年临床用血总量、全血和成分血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0-2010年临床用血总量、成分血用量、成分输血比例逐年上升,全血用量明显减少;悬浮红细胞、血小板、冰冻血浆、洗涤红细胞、冷沉淀等成分输血均每年有所增加.结论 我市临床成分输血情况总体来说向科学化、合理化方向发展.

  • 高球浆比全血置换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重度Rh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15例

    作者:马印图;李莉华;张静;李玉秋;宋俊贞

    目的 回顾性评价高球浆比全血置换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重度Rh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disease of newborn,HDN)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4月-2012年12月确诊的Rh血型不合HDN 15例,给予高球浆比全血置换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监测治疗前后胆红素、总胆红素/白蛋白(B/A)、血常规、血生化指标的变化,评价安全性及转归情况.结果 本组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白蛋白(B/A)以及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Ca2+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例出现轻度腹泻,给予药物减量后好转;5例出现代谢性酸中毒,随即给予纠正.临床痊愈出院14例,1例放弃继续治疗.结论 高球浆比全血置换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Rh血型不合HDN具有很好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 白蛋白对交换输血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

    作者:张美玲

    目的 对比研究交换输血时白蛋白对胆红素清除的作用.方法 选取44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22例,采用交换输血治疗,1组在输血之前给予白蛋白干预.换血前后作血清胆红素、血常规等检查.结果 在交换输血前每公斤体重输注1g白蛋白,1 h后交换输血清除胆红素的换出率显著增加.结论 白蛋白可以增强交换输血对胆红素的清除作用.

  • 应用Y型静脉留置针进行腋动脉-外周静脉同步换血

    作者:杨芹;姜红;范玲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是由于间接胆红素在脑细胞沉积所引起的一种病变,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和健康.患儿中50%~75%死于急性期,幸存者75%~90%留有听力、视觉、智能发育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1].因此当血清胆红素达到307.8μmol/L,或母婴血型不合时为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需要进行交换输血.

  •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法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观察

    作者:卢燕君;周秀吟;黄巧凤;张少燕;房晓祎;林霓阳

    [目的]观察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法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对6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了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外周静脉输血,输液泵控制速度200 ml/h~300ml/h,外周动脉抽血速度参照输入速度.换血前后行血常规、血生化、肝功能、血培养等检查;以多功能监护仪监测心率、呼吸、血压、体温;随诊10个月至2 a,观察有无胆红素脑病后遗症表现.[结果]6例患儿血清总胆红素在换血前(844.07±314.34)μmol/L,换血后(408.27±160.40)μmol/L,换血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胆红素换出率为51.33%,换血后白细胞、血清钾、氯略有下降,血清钙略为上升,其余生化指标均无变化,换血前后血培养均为阴性,生命体征稳定;追踪观察,1例出现胆红素脑病后遗症表现,其余5例发育正常.[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法具有实用、易行、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方法.

  •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换血量与胆红素水平关系的研究

    作者:李锐钦;邓皓辉;邝玉子;叶毅桦;张素芬;胡惠兰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换血量与胆红素下降的关系.方法对25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换血前(0mL/kg)、换血50mL/kg、100mL/kg和150mL/kg时行胆红素系列检验.结果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换血后胆红素均有显著降低,总胆红素、间接和直接胆红素的换出率分别是46.1%、45.93%和44.64%.换血至第一个50mL/kg时总胆红素换出率是22.65%,第二个50mL/kg时是14.94%,第三个50mL/kg时换出率是8.51%.换血量(X)与胆红素换出率(Y)呈正相关,Y=3.265+0.316X,r=0.906,P<0.001.结论总胆红素的下降与换血量成正比关系,但换出率逐渐减低.根据回归方程可预测推算所需要的换血量或换血后胆红素的水平.

  • 运用现代医学模式指导生物人工肝的临床应用

    作者:段钟平;刘青

    1 生物人工肝的发展现状及主要用途从20世纪50年代Shibusawa和Killy等用常规血液透析的方法治疗肝脏衰竭以来,人工肝的应用研究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前期主要是非生物型人工肝的研究,从早的单纯血液透析,到交换输血、整体洗涤、血液透析过滤、血液灌流、血液透析加吸附及血浆置换,随着对肝功衰竭时堆积毒物类型及其性质认识的不断深入和不同透析吸附材料性能的改进,非生物型人工肝的疗效也在逐步提高中.

  • 红细胞悬液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G-6-PD缺乏溶血症的临床评价

    作者:劳建昌;傅光华;谭绍平;谭清

    目的:比较红细胞悬液换血疗法与全血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溶血症的疗效观察换血后血液成份及其生化的变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新生儿G-6-PD缺乏溶血症患儿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18例采用红细胞悬液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观察组14例采用全血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观察两组换血前后胆红素、血液总蛋白、血细胞、生化、血气分析的变化,比较两组胆红素置换效果.结果:两组胆红素换出量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换血前后红细胞含量显著升高,血细胞、生化、血气分析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红细胞悬液换血疗法治疗G-6-PD缺乏性溶血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的风险及对策

    作者:卢燕君;黄巧凤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的风险及对策.方法 根据护理风险管理程序,分析54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治疗的风险因素,制订护理措施.结果 52例换血治疗成功治愈出院,2例自动出院.结论 分析存在的风险,实施了预见性管理,可确保患儿换血治疗的安全,提高了专科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

  • 护理干预对行换血疗法的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作者:李文香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实施换血疗法的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方法 收集本院行换血疗法的新生儿黄疸患者46例,随机分2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排胎便情况及黄疸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首次排胎便时间(42.5±8.6)h较对照组首次排胎便时间(69.7±10.5)h明显缩短(t=3.64,P=0.037);观察组患者治疗黄疸的总有效率(95.65%)较对照组(72.00%)明显升高(x2=9.53,P=0.041). 结论 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行换血治疗的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并可以缩短首次排胎便时间.

  • 成分血换血早期治疗新生儿Rh溶血病临床评价

    作者:尹力扬;赵莉

    目的 评价应用成分血换血早期治疗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Rh-HDN)的效果和临床意义.方法 新生儿Rh-HDN 6例,母Rh血型阴性,父Rh血型阳性,母妊娠期间检测Rh血型抗体效价逐渐增高>1:64,提示可能发生胎儿Rh溶血病,产后新生儿溶血三项试验阳性,确诊为Rh-HDN.采用Rh阴性O型洗涤红细胞和AB型新鲜冰冻血浆的成分血,每单位Rh阴性O型洗涤红细胞加100 ml AB型新鲜冰冻血浆,出生后2 h内经脐静脉插管交换输血,换血总量为患儿血容量的2 倍.换血前、后检测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小板(PLT)、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总蛋白(TP)、血钾(K+)、血钠(Na+)、血钙(Ca2+)等血细胞及生化检验指标.结果 6例患儿通过换血治疗,Hb明显升高,血胆红素显著下降,Hb、WBC、PLT、IBIL换血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DBIL、TP、K+、Na+、Ca2+换血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成分血换血疗法是治疗Rh-HDN快速、有效的方法.产前监测、及时终止妊娠,可以大限度提高Rh-HDN的治疗效果,防止核黄疸的发生,减少输全血导致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 经周围血管换血术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护理

    作者:陶翠玉;王惠兮

    目的:探讨经周围血管换血术治疗新生儿溶血病护理配合及留置针在换血过程中的应用.方法:采取一次性静脉留置针行股动脉、肱动脉、头皮动脉穿刺放血,周围静脉穿刺注血.结果:5例溶血病患儿换血顺利,血液动力学稳定,无并发症.结论:经周围血管换血术治疗新生儿溶血病方法简便、实用,治疗新生儿ABO或Rh溶血疗效可靠,可明显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纠正贫血,防止核黄疸发生,提高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 21例重度有机磷中毒致中间综合征救治体会

    作者:顾金珍;陈锋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致中间综合征(IMS)是发生于急性胆碱能危象之后至迟发性神经病变之前严重的并发症,其病死率高达60%[1],寻找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十分重要.我们在常规应用解毒药基础上,采用交换输血加机械通气的措施治疗21例IMS,效果满意.

  • 全外周双道同步换血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

    作者:张淑英

    目的:探讨同步换血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好护理方法.方法:用双道同步换血治疗37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将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半外周组(A组),采用脐静脉插管抽血,外周静脉同步输血;全外周组(B组),采用外周动脉抽血,外周静脉同步输血,速度为160 mL/h,术中监测生命体征,记录换血出入量,保持出入量平衡,换血前后作胆红素检查.结果两组方法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A组伤口感染4例,B组无感染.结论:全外周双管同步换血是简便易行、副作用少、安全有效的方法.

37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