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李如芳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和高血压都是常见病,无论是高血压者还是血压正常者,在睡眠时血压会显著下降.95%的高血压患者找不到血压升高的原因,24 h血压监测证明非杓型患者比杓型患者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增加.非杓型高血压历来被认为是继发型高血压,因为夜间大部分时间处于睡眠期,所以睡眠对血压的影响非常重要.通过研究睡眠结构,尤其是OSA与夜间血压的相互关系,现已认识到OSA对血压有深远的影响,OSA常引起高血压,且长期的阻塞性睡眠呼吸紊乱会导致高血压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高.

  • 小剂量左氨氯地平、替米沙坦及氢氯噻嗪同时或不同时给药降压及逆转非杓型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小丹

    目的 探讨小剂量左氨氯地平、替米沙坦及氢氯噻嗪同时或不同时给药降压及逆转非杓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非杓型高血压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晨服左氨氯地平、替米沙坦及氢氯噻嗪,试验组给予晨服替米沙坦和氢氯噻嗪,夜服小剂量左氨氯地平.比较两组血压水平和非杓型血压逆转情况.结果 试验组的夜间舒张压和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非杓型血压逆转为杓型血压率为85.7%(30/35),对照组为68.6%(24/35),两组的逆转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及小剂量左氨氯地平同时给药或不同时给药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夜间给药更有助于逆转非杓型高血压,因此针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可依据自身情况选择用药时间.

  •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比较

    作者:方利月

    目的:比较分析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严格抽选我院收治的140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均采用替米沙坦治疗,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晨服组(70例)和晚服组(70例),80 m g/次,1次/d,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血压监测结果与高血压类型转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SBP、DBP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晚服组有37例(52.86%)转变为杓型高血压,晨服组有15例(21.43%)转变为杓型高血压,晚服组由非杓型高血压向杓型高血压的转变率明显高于晨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建议晚间给予替米沙坦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血压昼夜节律,稳定血压水平,值得临床借鉴.

  • 不同时间服用左旋氨氯地平对老年非杓型高血压的作用研究

    作者:侯苏方

    目的:就不同时间服用左旋氨氯地平对老年非杓型高血压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某三甲医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所收治的100例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上午服药组(50例)和晚间服药组(50例),观察治疗前、后诊室血压,治疗前、后24h动态平均血压结果及24h动态收缩压达标率.结果:不同时间服用左旋氨氯地平对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诊室血压降低作用基本一致.晚间服药组更能有效地降低24h动态平均血压,与上午服药组相比存在着统计学差异(P<0.05).晚间服药组的24h动态血压达标率明显优于上午服药组,与上午服药组相比存在着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老年非杓型高血压病患者而言,晚间服用左旋氨氯地平的临床效果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 替米沙坦采用不同给药时间对于高血压临床疗效的对比分析

    作者:蔡文标;冯建启;刁军;武维恒

    目的:考察替米沙坦采用不同给药时间对于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4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晨药组与晚药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替米沙坦口服进行治疗,80mg/次,1次/d,其中的晨药组选择于清晨8:00给药,而晚药组则选择晚间8:00给药。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 dSBP、dDBP、nSBP、nDBP 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以上血压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晚药组改善程度较晨药组更为显著,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治疗非杓型高血压时的晚间给药效果明显优于晨间给药。

  • 降压操对非杓型高血压病患者疗效观察

    作者:王晓红;张素秋

    目的:探讨降压操对非杓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非杓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治疗,观察组在常规降压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降压操干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在收缩压、症状及休息15min后收缩压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压操能够降低高血压病患者收缩压,并有效改善头晕、头痛症状,降低血脂,但不能逆转非杓型.

  • 基质金属蛋白酶9以及 Chemerin 蛋白水平与非杓型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陆强;赵建荣

    目的:研究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 -9)及 Chemerin 蛋白水平昼夜变化的关系。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8名为高血压组,正常血压的健康者28名为对照组,对所有入组者行24 h 动态血压监测,根据检测结果将11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杓型组55例和非杓型组63例。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MMP -9及 Chemerin 蛋白水平,放免法测定肾素活性,化学发光法测量血管紧张素。比较高血压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MMP -9及 Chemerin 蛋白水平值并计算 MMP -9、Chemerin 蛋白水平和其他因素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组的24 h 平均收缩压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001),其中 MMP -9、Chemerin 蛋白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的水平较对照组亦明显升高( P <0.01)。在高血压组的亚分组中,非杓型组较杓型组患者24 h 平均收缩压显著增高( P <0.05),而夜间血压下降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非杓型组患者夜间肾素-血管紧张素、MMP -9和及 Chemerin 蛋白水平显著升高( P <0.01),且其昼夜差值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P <0.01);非杓型高血压MMP -9及 Chemerin 蛋白水平与年龄、高血压病程、24 h 平均收缩压、肾素、血管紧张素呈正相关( P <0.01)。结论MMP -9以及Chemerin 蛋白与非杓型高血压昼夜变化水平相关。

  • 超声心动图观察血压昼夜变异与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关系

    作者:伊晓东;于兰;林昕

    目的:观察血压昼夜节律变异与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用动态血压监测24小时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白昼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血压负荷值.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以Devereux校正公式计算左室重量和左室重量指数,判断有无左室肥厚.结果:非杓型高血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密切.结论:夜间血压持续升高和节律消失使心血管系统更长时间处于过重负荷下,易导致和加重左室肥厚的发生和发展.

  • 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非杓型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林虎;苏庆丰;张晶晶;张志霞;郭明媚;栗敏;李敏;张虹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段服用左旋氨氯地平对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和异常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 58例老年非杓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晨起(A组)和傍晚(B组)服药组;均服用左旋氨氯地平,8周时随访,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诊室血压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1)A、B两组的诊室血压、动态24h平均血压、晨峰血压值在治疗后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P均<0.05;组间P均>0.05.(2)A、B两组夜间血压在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B组夜间血压下降幅度更大.(3)治疗后均可有效提高A、B两组全天24h、白昼和夜间平均收缩压(SBP)达标率;B组提高夜间平均SBP达标率明显优于A组(66.7% vs.32.1%,P<0.05).(4)治疗后A、B两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改善(非杓型纠正为杓型)率分别为25%和50%,B组显著优于A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A、B两组SBP昼夜差值百分比均有所增加,B组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晨起或傍晚服用左旋氨氯地平均能有效地降低晨峰血压和白昼血压.傍晚服用能更好地纠正夜间高血压、显著纠正异常血压昼夜节律.

  • 左旋氨氯地平的时间药理学对纠正老年非杓型高血压的作用

    作者:孙宁玲;喜杨;荆珊;薛春光

    目的 按照时间治疗学的原则,探讨不同时间服用长效钙拮抗剂(CCB)左旋氨氯地平对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采用90217型无创动态血压监测仪,动态血压监测的方法筛选出54例入选前≥4周未使用二氢吡啶类CCB的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左旋氨氯地平晨起服药组(n=28)和晚上服药组(n=26),2.5 mg/d,共治疗48周.药物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诊室血压和动态血压监测的检查.结果 1)不同时间服药组的诊室收缩压(SBP)在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的诊室SBP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动态血压结果显示,晨起服药及夜间服药均能降低夜间SBP(P<0.05,P<0.01),夜间服药更能有效地降低全天的SBP.3)晨起服药组的白天血压达标率(SBP<135 mm Hg)为39.3%,晚上服药组的白天血压达标率为3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晨起服药组的夜间血压达标率(SBP<125 mm Hg)为28.6%,晚上服药组的夜间血压达标率为61.5%,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4)两组间纠正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由非杓型纠正为杓型)比例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展起服药组17.9%比晚上服药组46.2%,P<0.01).结论 对于非杓型老年高血压患者,左旋氨氯地平在晚上服用时可以较好地纠正夜间的高负荷血压,提高夜间血压达标率.夜间及白天服用长效CCB均能有效地降低夜间血压.

  •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皮质醇分泌节律与非杓型高血压的关系

    作者:王希;黄荣杰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改变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皮质醇分泌节律的关系.方法 入选2012年11月至2014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血压病区住院患者172例,其中正常血压组40例,高血压组132例(分为杓型血压组57例和非杓型血压组75例),比较各组24 h动态血压、卧位肾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皮质醇8:00、16:00、0:00 3个时点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3组间肾素、AngⅡ、醛固酮、皮质醇8:00、16:00、0:00时点水平、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杓型血压组的肾素、AngⅡ、醛固酮、皮质醇8:00、16:00、0:00时点水平、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较正常血压组和杓型血压组明显增高(均P<0.05).非杓型血压组皮质醇昼夜节律消失率较正常血压组和杓型血压组明显增高(36.0%比19.2%、17.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杓型血压与AngⅡ、醛固酮、16:00和0:00时点皮质醇水平密切相关[OR(95% CI)分别为1.047(1.019~1.077),1.011(1.001~1.021),1.005(1.001~1.011),1.010(1.001~1.019),均P<0.05].结论 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夜间血压水平更高.非杓型高血压的形成可能与RAAS的激活和皮质醇分泌节律紊乱相关.

  • 杓型和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差异

    作者:严来兴;陈铁龙;邬国芬;张薇薇

    目的 观察杓型和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维生素D水平的差异.方法 纳入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每位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将入选患者分为杓型组和非杓型组,每组均为100例患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和比较两组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的差异.结果 非杓型组患者诊室血压高于杓型组[(146.4±6.1)/(92.9±3.1)比(143.7±7.0)/(91.5±3.8)mm Hg,P<0.05].与杓型组比较,非杓型组高血压患者血清25(OH)D水平较低[(39.3±5.1)比(50.2±8.7)nmol/L,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率呈正相关(分别r=0.547,P<0.01;r=0.533,P<0.01).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5(OH)D是非杓型高血压的影响因素(B值为-0.463,P<0.05).结论 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显著低于杓型高血压患者.

  • 血压昼夜节律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关系及药物干预

    作者:王正斌;黄振文;张菲斐;任亚萍;付新

    目的 探讨血压昼夜节律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的关系及不同时间服用长效钙拮抗荆左旋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异常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8例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分为杓型组(n=21)和非杓型组(n=47),采用高频超声探测双侧颈总动脉IMT,分析两组间颈总动脉IMT的差异,将非杓型组高血压患者47例随机分为左旋氨氯地平晨起服药组(n=24)和晚上服药组(n=23),2.5 mg/d,治疗8周后再次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①非杓型组高血压患者IMT增厚(P<0.05);②晚上服药比晨起服药更能纠正血压昼夜节律的异常(由非杓型纠正为杓型:晨起服药组20.83%比晚上服药组52.17%,P<0.05).结论 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可引起颈动脉IMT增厚,晚上服用左旋氨氯地平可以较好地纠正夜间的高负荷血压,使非杓型血压转变为杓型血压,更好地保护靶器官.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非杓型高血压的关系

    作者:毛建华;徐岩;王道霞;陈爱华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非杓型高血压(EH)的关系.方法①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50例正常人、99例高血压患者的ACE基因上287 bp片段,根据插入(Ⅰ)或/缺失(D)来判断其多态性.②高血压患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根据ABPM结果分为杓型EH组和非杓型EH组.结果①非杓型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其D等位基因及DD基因型显著升高.②非杓型组与杓型组相比,其D等位基因及DD基因型显著升高.③杓型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CE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ACE基因多态性与非杓型高血压有关联性,DD基因型提示可能与高血压昼夜节律改变有关.

  • 心外膜脂肪体积对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节律异常的诊断研究

    作者:周亮亮;程训民;张启高;宫剑滨;卢光明;王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心外膜脂肪体积(EATV)对血压昼夜模式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高血压非急症患者80例,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按照血压昼夜模式分为杓型血压组(正常血压模式组,n=36)、非杓型血压组(n=24)和反杓型血压组(n=20),后两组亦合称异常血压模式组。所有患者均常规检测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并接受心脏双源CT测定EATV,对EATV和高血压模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三组患者血脂、血糖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杓型血压组、非杓型血压组和反杓型血压组患者夜间血压以及24小时平均血压呈增高趋势,日间血压则无统计学差异;杓型血压组、非杓型血压组和反杓型血压组EATV逐渐增加,分别为(91.3±29.4)cm3、(116.2±31.06)cm3和(124.8±28.5)cm3,且杓型血压组与后两组异常血压模式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EATV与异常血压模式相关系数为0.50(P<0.001),校正腰围和体质量指数后偏相关系数为0.469(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EATV每增加30 cm3,异常血压模式发生率增加4.99(P<0.001)倍,校正年龄、身体质量指数和腰围后为4.14(P<0.001)倍。ROC曲线表明,以EATV 95.17 cm3为阈值时异常血压模式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0%和72.7%。结论EATV增加与异常血压模式相关,对于昼夜血压节律异常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 时间治疗学在高血压中的应用

    作者:马俊丽;张彩霞;于善开

    目的:分析时间治疗学在高血压中的应用情况和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非杓型高血压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选择晨起服药,观察组患者选择睡前服药,两组患者全部口服厄贝沙坦片以及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用药12周后对其血压水平以及昼夜节律变化情况进行记录。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前的舒张压及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与用药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夜间舒张压和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对照组患者杓型血压的恢复率为21.4%,观察组为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在睡前服用厄贝沙坦片及左旋氨氯地平片能够有效的降低血压,使患者存在异常的血压昼夜节律得到改善,可以更好的保护靶器官。

  • 替米沙坦采用不同给药时间用于高血压治疗的疗效观察

    作者:麦托合提.麦赛提;董军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采用不同给药时间用于高血压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2012年间于我院给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97例患者晨起给药为晨药组,另选取97例患者夜间给药为夜药组。通过比较2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评价替米沙坦采用不同给药时间用于高血压治疗的疗效。结果:2组患者均取得明显的疗效,疗效差异不大,但夜间给药在纠正非杓型高血压方面有明显优势,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替米沙坦用于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显著,夜间给药更能纠正异常血压波动,降低非杓型高血压比例。

  • 作者:

    关键词:
  • 左旋氨氯地平对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

    作者:马婉嫕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不同时间服用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异常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 对5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分为杓型组(n=21)和非杓型组(n=38).将38例非杓型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左旋氨氯地平晨起服药组(n=21)和晚上服药组(n=17),剂量2.5mg/d,治疗8周后再次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晨起服药组平均白昼收缩压(dSBP)、白昼舒张压(dDBP)、夜间收缩压(nSBP)、夜间舒张压(nDBP)水平分别由治疗前的(143.1±5.7)mm Hg、(75.6±7.1)mm Hg、(126.2±5.8)mm Hg、(71.6±5.6)mmHg;下降为治疗后的(129.0±6.6)mmHg、(73.6±7.0)mmHg、(121.1±9.2)mm Hg、(63.3±3.7)mm Hg.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晨起服药组和晚上服药组比较,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由非杓型纠正为杓型)纠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晨起服药和晚上服药对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由非杓型纠正为杓型)的纠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晚上服用左旋氨氯地平可以较好地纠正夜间的高负荷血压,使非杓型血压转变为杓型血压,更好地保护靶器官.

  • 雷米普利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

    作者:祁华琪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服用雷米普利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对异常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选取非杓型12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雷米普利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早晨服药组(n=56)和晚上服药组(n=70),治疗8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早上服药和晚上服药比较,非杓型纠正为杓型的纠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晚上服用雷米普利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可以较好地降低夜间高负荷血压,减少对靶器官的损害。

99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