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结肠癌根治术后FOLFOX或XELOX化疗的Ⅱ、Ⅲ期老年患者无复发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张帆;罗庆锋

    目的 分析结肠癌根治术后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FOLFOX4)或奥沙利铂+卡培他滨(XELOX)化疗的Ⅱ、Ⅲ期老年患者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305例行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的Ⅱ、Ⅲ期老年(年龄超过60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4例患者单纯接受手术治疗为 A组,201例患者术后给予FOLFOX或XELOX进行辅助化疗为B组.通过统计学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差异,并通过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预后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Ⅱ期患者中,A、B组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但Ⅲ期患者中,B组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较A组均显著升高(均<0.05).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发现,伴有脉管瘤栓、TNM分期、术前癌抗原(CA)19-9水平升高及术后未接受化疗是老年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结肠癌根治术后接受辅助化疗对Ⅱ期老年患者预后效果的改善作用并不明显,但可明显延长Ⅲ期老年患者的生存时间,伴有脉管瘤栓、TNM分期、术前CA19-9水平升高及术后未巩固治疗均会影响老年患者术后生存状况.

  • 肌少症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结局的关系

    作者:曹勤;丁佑铭;陈孟荣;汪斌;陈晓燕;赵凯亮;陈辰;戈建辉

    目的 探讨肌少症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1年3月至2016年8月就诊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116例患者的并发症及生存率随访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16例患者中,肌少症49例(42.2%).肌少症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较非肌少症组显著增加(所有并发症:59.2%比38.8%,x2=4.714,P=0.030;Clavien-Dindo Ⅲ级及以上:26.5%比10.4%,x2=5.130,P=0.024),术后恢复时间较非肌少症组显著延长[(17.33±6.54)d比(13.46±9.32)d,P=0.013].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肌少症是患者术后总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显著降低的危险因素(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肌少症是术后总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降低的危险因素(总生存率:风险比=2.285,95% CI=1.521~ 3.431;无复发生存率:风险比=2.167,95% CI=1.445~3.248).结论 肌少症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合并肌少症的患者不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增加,总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也显著下降.

  • 高危早期宫颈癌术后放疗联合不同化疗方案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王海荣;朱卫国;秦珊珊;郭佳妮;王海东;李涛;陶光州;吉福志;周锡垒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加顺铂(TP)方案联合同步放疗较顺铂单药联合同步放疗能否提高具有高危因素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的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方法 285例符合入组条件的具有高危因素的早期(Ⅰb和Ⅱa期)宫颈癌术后患者,信封法随机分为顺铂联合放疗组(C-R组)和TP方案联合放疗组(TP-R组).外照射剂量46~54 Gy,外照射结束后补腔内放疗12 ~ 24 Gy.C-R组化疗方案采用顺铂单药(30 mg/m2),TP-R组化疗方案采用多西他赛25 mg/m2,顺铂25 mg/m2,放疗期间2组均每周给药1次,共5个周期.结果 C-R组140例,TP-R组145例.C-R组与TP-R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4.3%和82.8% (P >0.05),TP-R组死亡风险比(HR)为0.65(95% CI:0.39~1.09).2组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9.3%和79.3%(P>0.05),TP-R组死亡风险比(HR)为0.64(95% CI:0.40~ 1.03).C-R组与TP-R组2组复发率相似(C-R组27例,TP-R组18例,P >0.05);TP-R组3级以上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C-R组(x2=6.88,P<0.05).结论 多西他赛加顺铂联合放疗较顺铂单药联合放疗未能进一步提高具有高危因素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的总生存率,有提高无复发生存率的趋势;联合方案明显增加了3级以上的不良反应.

  • 乳房再造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无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赵钊;李娟;金泉秀;姜大庆

    目的 观察乳房再造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无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3月收治的乳腺癌86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乳腺癌根治术,观察组在乳腺癌根治术术后即刻行乳房再造.比较治疗后2组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观察2组术后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结果 治疗后,2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年,观察组无复发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总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后乳房再造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率,同时保留了患者乳房外观及结构完整,对促进患者正常生活状态恢复,改善预后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 TEL/AML1基因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CCLG-ALL-2008方案疗效分析

    作者:高静;胡绍燕;卢俊;何海龙;王易;赵文理;李建琴;李捷;肖佩芳;范俊杰;柴忆欢

    目的 探讨CCLG-ALL-2008方案治疗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效果以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6月至2014年12月初诊并治疗的99例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患儿及329例无特异性融合基因的B系ALL患儿的临床和生物学特征,随访至2015年10月,观察两组患儿的生存状态和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儿初诊时的年龄和外周血白细胞数相近;在诱导缓解治疗第8天的泼尼松敏感实验、第15天骨髓呈M3状态、第33天和第12周微小残留病灶(MRD)>1.0×10-3的比例两组患儿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患儿的复发率为14.14%(14/99),无特异性融合基因组为20.97%(69/3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7,P=0.132);无特异性融合基因组病死率(16.72%)高于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组(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P=0.033).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组与无特异性融合基因组的5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86.1±4.9)%和(79.0±2.8)%,5年无复发生存率(RFS)分别为(80.7±5.1)%和(72.0±3.1)%,5年无事件生存率(EFS)分别为(78.9±5.1)%和(69.6±3.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模型分析显示第12周MRD水平是影响OS、RFS、EFS的独立预后因素(P均<0.001).结论 接受CCLG-ALL-2008方案治疗的ALL患儿,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是预后良好的指标,第12周MRD≥1.0×10-3应推荐更强烈的治疗方案.

  • 进展期胃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丕宏;卢明东;孙维建;俞耀军;王飞海;郑志强

    目的 探讨胃癌D2根治术基础上加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PAND),是否能提高生活质量及延缓复发乃至影响生存时间.方法 将153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累及或突破浆膜层)随机分2组,分别行D2术72例(D2组)及D2+PAND术81例(PAND组).比较两组患者的1、3年无复发生存率、1、3年生存率及血清CEA变化水平.结果 PAND组的1、3年无复发生存率均高于D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总生存率暂时没有统计学差异;术后1年血清CEA增高1倍以上比率PAND组低于D2组,二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2+PAND能提高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的无复发生存率,能延缓血清CEA升高水平.但是两种术式对于总体生存率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明确,血清CEA水平与术式的关系目前尚无法得出进一步结论.

  • 不同方法治疗老年女性宫颈癌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林春;李晓锋

    目的:比较采用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子宫切除术(LARVH)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RAH),治疗老年女性(45~70岁)宫颈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行LARVH(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患者,和行RAH(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的2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的肿瘤大小、组织学、肿瘤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手术切缘均没有差别。 LARVH的术中并发症包括:输尿管损伤(1例)、肠道损伤(1例)、膀胱损伤(7例)。分别随访2年后发现, LARVH组有4例患者复发、RAH组有13例复发( P=NS)。在2年内,两组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4%和94%( P=NS)。结论宫颈癌可以采用LARVH,LARVH主要的优点在于术中出血量少和住院时间短,尤其适用于老年女性宫颈癌患者。

  • 辅助治疗失败的高度复发风险胃肠间质瘤患者再次应用伊马替尼的疗效观察

    作者:董智;高静;龚继芳;李洁;李燕;王晰程;李艳艳;沈琳;李健

    目的:评估高度复发风险胃肠间质瘤(GIST)辅助治疗失败后再次应用伊马替尼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16年1月间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接受再次伊马替尼标准剂量治疗(400 mg/d或600 mg/d)的24例辅助治疗失败(停药3个月后出现复发)的高度复发风险GIST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分析再次伊马替尼治疗的客观疗效和无复发生存率,并比较不同辅助治疗时限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24例复发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3例,中位年龄53(39~72)岁。伊马替尼治疗前肿瘤组织基因突变检测显示,20例为c-Kit外显子11突变,3例为外显子9突变,1例为c-Kit/PDGFRA野生型。全组患者中位复发时间为14(95%CI:7.9~20.0)月;其中接受伊马替尼辅助治疗1年(9例)和2年(9例)者复发时间均为14(95%CI分别11.1~16.9和8.2~19.8)月,接受辅助治疗3年的3例患者则分别为24、41和54月,接受辅助治疗5年的2例患者复发时间分别为4和18月,接受辅助治疗6年的1例患者复发时间为6月。GIST复发后,20例外显子11突变和1例野生型患者接受伊马替尼400 mg/d治疗,3例外显子9突变患者接受伊马替尼600 mg/d治疗。再次接受伊马替尼治疗后,11例(45.8%)患者获得部分缓解,12例(50.0%)肿瘤稳定,1例肿瘤进展。既往伊马替尼辅助治疗1年的患者获得的肿瘤缓解率(6/9)显著高于既往辅助治疗超过2年者(3/1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全组接受伊马替尼再次治疗后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31(95%CI:23.6~38.4)月,其中9例既往伊马替尼辅助治疗1年者中位PFS为50.0(95%CI:27.3~72.7)月;9例辅助治疗2年者中位PFS为26.0(95%CI:10.7~41.3)月;6例辅助治疗超过3年者未达到中位 PFS;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95)。结论伊马替尼辅助治疗停止后出现复发的GIST患者,再次使用伊马替尼标准剂量治疗可获得肯定的疗效。伊马替尼辅助治疗时限对伊马替尼再次治疗的疗效可能有影响。

  • 中性/淋巴细胞比例动态变化对结肠癌术后及化疗后患者无复发生存的预测价值

    作者:李坚;贾英斌;蔡潮农;关晓东;李培平;谢玉妍;张百萌

    目的 评价术前及术后化疗前外周血中性/淋巴细胞比例(NLR)的动态变化对结肠癌无复发生存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03年1月至2011年1月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并术后6个疗程FOLFOX6方案(氟尿嘧啶、四氢叶酸和奥沙利铂)化疗的149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及第1次化疗前进行血常规检查以获得NLR值.分析NLR及其动态变化对患者无复发生存的预测价值.结果 149例结肠癌患者外周血NLR为2.8±1.5,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当NLR取3.5作为截点时,其对术后无复发生存的预测价值高.按此佳截点,将患者分为高NLR组和低NLR组.术前低NLR组(127例)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76.4%,明显高于术前高NLR组(22例)的50.9%(P=0.025).化疗前低NLR组(115例)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71.4%,明显高于化疗前高NLR组(34例)的50.1%(P=0.032).12例患者在手术后化疗前NLR值由术前大于3.5下降至小于3.5(降低组),其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79.5%,与化疗前低NL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8).有16例患者NLR值由术前小于3.5上升至大于3.5(升高组),其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17.7%,与化疗前高NL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7).术后升高组与降低组5年无复发生存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结论 无论是术前还是术后化疗前,高NLR都提示结肠癌患者无复发生存状态不佳,动态检测其变化有助于评估患者预后,并为制订个体化治疗措施提供参考.

  • 延长伊马替尼辅助治疗时间对中高度复发风险胃肠间质瘤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健;党运芝;高静;沈琳

    目的 评估延长伊马替尼辅助治疗时间对中高度复发风险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无复发生存率与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自2004年3月至2009年5月接受伊马替尼辅助治疗、且随访时间均在3年以上的101例中高度复发风险GIST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伊马替尼治疗情况:3例因不良反应服药不足1年后停药:24例服药1年后停药;21例患者服药2年后停药:18例患者服药3年后停药;8例患者服药3年余仍继续治疗中;27例患者服药超过4年.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60个月(95%CI:57.9~62.1个月),19例患者出现肿瘤复发,其中5例于辅助治疗过程中出现复发,14例为终止辅助治疗后出现复发.伊马替尼停药至肿瘤复发的中位时间为12.0个月(95%CI:9.6~14.4个月),再次给予伊马替尼治疗均获得肿瘤控制.53例辅助治疗时间3年或3年以上者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93.9%,明显优于不足3年的48例患者(68.0%,P<0.01).其中,3年以上者与3年者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7.1%和8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乏力发生率有所增加外,辅助治疗时间3年以上者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未明显增加(P>0.05).结论 延长伊马替尼辅助治疗时间超过3年有望进一步延长中高度复发风险GIST术后的无复发生存期,且其不良反应并未显著增多.

  • 2种方法在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长期疗效的对比

    作者:郑方荣;简乾洪;唐培渊;宋俊峰;秦克乐;阎雄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围手术期结果及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肝胆外科124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行脾切除术治疗(其中腹腔镜脾切除术68例,开腹脾切除术56例)的临床资料与随访结果。结果腹腔镜脾切除术组手术时间较开腹脾切除术组长,住院时间短,术中失血量少,术后疼痛轻,术后拔出引流管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腹腔镜脾切除术组术后无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开腹脾切除术组术后1例发生 DVT。腹腔镜脾切除术组术后1例死于肺部感染。腹腔镜脾切除术组平均随访时间(33±11.8)个月,开腹脾切除术组平均随访时间(32±12.9)个月,腹腔镜脾切除术组中术后长期有效率为73.5%,开腹脾切除术组中术后长期有效率为76.7%(P >0.05)。Kaplan-Meier 分析显示,2组无复发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697)。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长期疗效与开腹脾切除术相当,但具有非常明显的微创优势。

  • 接头蛋白 DOK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

    作者:翟立广;陈国荣

    目的:研究接头蛋白 DOK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检测87例结直肠癌组织中 DOK2的表达,并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DOK2在63例(72%)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阴性,在正常组织中表达阳性。DOK2表达丢失与肿瘤分化程度(P =0.001)和复发(P =0.048)之间有显著相关性。COX 回归分析显示,DOK2表达丢失是结直肠癌患者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P =0.001)和无复发生存率(recurrence -free survival,RFS)(P =0.006)的独立影响因素。Kaplan -Meier 法生存分析表明,与 DOK2表达阳性的患者相比,DOK2表达阴性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显著缩短(46个月 vs 53个月,P <0.001),无复发中位生存时间也显著缩短(36个月 vs 49个月,P <0.001)。结论:接头蛋白 DOK2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