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盐酸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何胜虎;袁彬;陈述;张薏;张晶;燕建峰;谢勇;刘晓东;孙磊;徐日新;顾翔;屠莉莉;马根山

    目的 评价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6年12月至2008年6月在苏北人民医院住院的老年ACS患者106例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根据是否行PCI分为PCI组和药物保守治疗组,两组患者再随机分为替罗非班治疗业组和常规治疗亚组,PCI组术前给予负荷量替罗非班10 μg·kg-1,3 min内静脉注射完毕,继而以0.15 μg·kg-1·min-1持续泵入24~36 h.药物保守治疗组(负荷量0.4 μg·kg-1·min-1× 30 min,维持量0.1 μg·kg-1·min-1×48 h).采用成组t检验和方差分析法(ANOVA)分析比较各亚组间住院期间及随访30 d主要心血管事件(死亡、新的心肌梗死和顽固性心肌缺血)的发生率、出血的发生率及PCI治疗组术后TIMI分级、校正的TIMI计帧数(CTFC)及心肌Blush分级(MBG).结果 各亚组间一般资料相似,药物保守治疗组中替罗非班亚组随访30 d MACE发生率较常规治疗亚组显著降低(12.0%vs.36.4%;P<0.05),PCI治疗组中替罗非班亚组CTFC低于常规治疗亚组[(23.5±5.1)帧和(31.4±5.2)帧,P<0.01],Blush 3级获得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亚组(64.3%和29.0%,P<0.01).出血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ACS患者使用替罗非班具有更好的血流及心肌灌注,减少缺血事件发生,且安全性好.

  • 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建立及其评价

    作者:刘涛;刘正湘;文莎;左后娟;刘少文;向守贵

    目的 探索结扎小型猪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及进行血流评价的方法.方法 小型猪20头全麻下开胸暴露心脏,预阻断LAD(第二对角支) 15 min,后予结扎,术中心电图动态监测,术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心肌酶学监测以确定模型建立情况,冠状动脉造影以及13N-NH3 PET心肌血流测定评价手术后血流改变.结果 20头小型猪中有16头存活4周,成活率80%,开胸手术中1头因麻醉意外死亡,3头死于术后呼吸不畅.结扎后心电图呈动态变化,24 h后血清心肌酶谱(CK,CK-MB,cTnI) 较术前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造影显示LAD血流中断,TIMI分级为0级,13N-NH3 PET检查显示手术后缺损面积百分比(27.0 ± 5.0)较手术前(4.0 ± 3.2)有显著性差异,证实心梗模型建立成功.结论 本实验中开胸手术成功率高,术后血流评价方法可用于手术前后冠脉血流和心肌血流的比较以及对心肌梗死后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 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汪波;吴世畅;胡海东;杨大英

    目的 分析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9年4月-2011年8月收治的老年ACS患者100例,66例行PCI治疗(PCI组),34例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组).PCI组与药物治疗组再随机分为替罗非班亚组和常规治疗亚组.PCI组中,常规治疗亚组术前常规给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替罗非班亚组额外给予替罗非班;药物治疗组中,常规治疗亚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以及常规硝酸酯类、他汀类和低分子肝素等治疗,替罗非班亚组额外给予替罗非班.观察患者住院期间以及随访1个月内出现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PCI组术后血流情况,以及住院期间出血情况和血小板减少情况.结果 PCI组中替罗非班亚组住院期间的MACE发生率为3.03%,常规治疗亚组为6.06%;1个月后2个亚组分别为6.06%和9.09%.药物治疗组中替罗非班亚组住院期间的MACE发生率为5.88%,常规治疗亚组为11.76%;1个月后2个亚组分别为11.76%和35.29%.PCI组和药物治疗组中2个亚组MACE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术后替罗非班亚组与常规治疗亚组的TIMI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替罗非班亚组Blush分级3级的比例高于常规治疗亚组(57.58% vs 30.30%,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替罗非班能够改善老年ACS患者心肌灌注,减少缺血事件发生,且安全性值得肯定.

  • 冠脉造影血流TIMI分级及计帧值与多普勒血流速度的相关性

    作者:夏勇;李东野;徐晤;潘德峰;钱文浩;李文华;郝湛军

    目的:应用血管内多普勒导丝测量血流速度(DFV)评价冠脉造影血流TIMI分级(TIMI-FG)及其计帧值(TIMI-FC)的准确性.方法:在11只猪的冠脉狭窄模型和36例冠脉造影及17例行血管介入治疗的病人,比较TIMI-FG、TIMI-FC与DFV的相关性.结果:①随着动物模型充盈球囊造成血管狭窄程度的加重,DFV减慢、TIMI-FG下降、TIMI-FG变大,P均<0.01;②17例病人25支血管在介入治疗后,DFV增加,TIMI-FG上升,TIMI-FC变小(P<0.05~<0.01);③TIMI-FC与DFV呈负相关(冠心病人r=-0.49~0.58,猪r=-0.41);而TIMI-FC变化差值与DFV变化差值相关性则有提高(冠心病人r=-0.62~0.66,猪r=-0.71).结论:冠脉造影TIMI-FC推测冠脉血流速度具有一定准确性,对血流速度变化的推测更佳.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预后的临床研究

    作者:程敏菊;程敏静;魏庆民;杨丽红;刘瑞涛;李淑婷

    目的:研究OSAHS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将OSAHS患者根据睡眠呼吸监测结果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组,通过计数病变累及冠状动脉数、计算Gensini评分及评价TIMI血流分级比较各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2年内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各组间临床心脏主要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3组患者随OSAHS病变程度加重,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支数所占比例有所增加,TIMI血流分级降低,Gensin评分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药物服用依从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两年内的临床心脏主要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分别为16.28%、29.36%以及44.26%.随OSAHS病变程度加重,临床心脏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OSAHS病变程度加重,OSAH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加重,并且会增加患者预后的临床心脏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其发生率随OSAHS病变程度加重而增加.

  •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行PCI应用替罗非班效果观察

    作者:吴淼;陈漠水;邢波;杜子军;林德洪

    目的 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行急诊PCI术患者使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替罗非班组及对照组各40例.替罗非班组术中给予替罗非班,术后持续使用24h,随访7d.对照组不给予替罗非班,其余相同.观察两组术中TIMI血流分级,ST段回落百分比例,术后7d左室射血分数(LVEF),再灌注心律失常及术后7d内出血事件.结果 替罗非班组PCI术后TIMI 3级血流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38例VS30例,P<0.05),替罗非班组ST段回落百分比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例VS 7例,P<0.05).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PCI术后7d出血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可以增加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中TIMI 3级血流,可增加ST段回落百分比,不增加术后7d内出血事件.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