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宫颈癌筛查三阶梯技术临床应用探讨

    作者:陈洁清;张映辉

    目的:探讨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 TCT)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 DNA检测,配合阴道镜检查下宫颈病理活检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按照宫颈癌三阶梯检查方案接受宫颈癌筛查的8 199例女性个体筛查情况.结果:8 199例患者的TCT阳性检出率为6.6%(541/8 199),其中≥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阳性检出率为1.56%( 128/8 199).1 258例接受HR-HPV DNA检测中HR-HPV感染率为55.96%.783例接受阴道镜检查的患者异常检出率为56.32%(441/783),异常者接受宫颈活检,占全部筛查者的5.38%(441/8 199).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为51,93%( 229/441),高度上皮内瘤变(≥CIN Ⅱ)检出率为25.4%( 112/441).随着宫颈病理学诊断的级别升高,HR-HPVDNA和TCT均阳性的检出率在CIN Ⅰ、CINⅡ、CINⅢ、宫颈癌分别为54.70%、86,49%、96.43%和97.87%,CINⅢ、宫颈癌高于CIN 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1).结论:采用TCT结合HR-HPV DNA检测,配合阴道镜检查下宫颈病理活检可以有效地检出宫颈病变,提高宫颈癌的筛查效果.

  • HPV检测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傅云峰

    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临床常见,而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是发生宫颈癌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几种HPV检测方法,其主要目的是确定是否存在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而不是诊断有无病毒感染.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的HPV检测方法包括杂交捕获2代HPV(HC2-HPV)、Cervista HPV、Cobas HPV和Aptima HPV检测.这4种HPV检测方法诊断高级别CIN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非常接近.目前HPV检测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与细胞学联合筛查或单独筛查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细胞学筛查异常的分流及治疗后或筛查异常的随访.HPV初筛方案与联合筛查效能相似、需要的检测次数更少,但HPV初筛诊断高级别CIN的特异度较低,也可能更易漏诊宫颈癌.如何佳地将HPV检测应用于宫颈癌防治仍需继续完善.

  • 对ASCCP 2012年宫颈癌筛查和癌前病变管理指南的解读(二)

    作者:王荣敏;彭晶晶;尤志学

    宫颈癌病因明确,发展过程中存在较长的可逆性的癌前病变期,是可通过医学干预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恶性肿瘤.随着宫颈癌筛查的开展和推广,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逐年增多且有年轻化趋势.而对癌前病变的管理及干预是阻止浸润癌发生的重要环节.结合美国阴道镜检查和宫颈病理学会(ASCCP)2013年颁布的《2012年宫颈癌筛查和癌前病变全球共识指南》针对宫颈癌前病变的处理方式进行解读.新版指南更清晰提出各级别CIN的分层处理及CIN治疗后的联合随访的价值,对指导临床规范化处理具有重要的价值.

  • 子宫内膜癌筛查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金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并有年轻化的趋势,癌前筛查显得愈发重要,癌前筛查一般是指在普通人群中进行检查,密切关注病变的可能.目前临床上检查子宫内膜癌的方法包括血清学检查、经阴道超声学检查(TVS)、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ECT)、病理学诊断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然而这些检查各有优缺点,将任意一项作为筛查方式直接应用到普通人群并不可行,故选择一项可行的方法并将其推广至普通人群作为筛查方法仍需要积累经验,不断地改进和提高.在必要时候,可以选择多种检查方式联合,提高诊断率.

  • 妊娠期和产后妇女宫颈病变筛查研究新进展

    作者:翟凌云

    近来有研究显示,妊娠期宫颈细胞学异常及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检出率较高,但分娩后又有一定的自然消退率和进展率.HPV感染易致宫颈细胞学异常,另有研究指出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早、多产次、社会经济地位低下、非白种人、吸烟均是宫颈细胞学异常的高危因素.妊娠期妇女宫颈存在特异性生理改变易导致诊断误差.目前专门针对妊娠期妇女宫颈筛查新方法的研究甚少,仍是使用与非妊娠妇女相同的筛查方法,如液基细胞学、传统巴氏涂片(Pap Smear)、HPV DNA检测.而各项指南对妊娠妇女宫颈病变筛查时机和间隔的选择仍有争论,有待进一步大规模研究.

  • 对ASCCP 2012年宫颈癌筛查和癌前病变管理指南的解读

    作者:彭晶晶;王荣敏;尤志学

    针对子宫颈癌筛查过程中的细胞学及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等的管理措施,美国阴道镜检查和宫颈病理学会(ASCCP)所制定的指南无疑是具有国际性及权威性的.ASCCP于2013年公布的《2012年宫颈癌筛查和癌前病变全球共识指南》是由众多子宫颈癌防治专家组成的委员会通过搜集资料、研究文献、网上会议讨论等方式制定的,是对2006年版指南的更新和补充.其中,美国北加州凯瑟永久医疗集团(KPNC)140万例妇女2003年1月-2010年12月的筛查和随访资料为指南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循证医学证据.解读该指南,旨在了解指南修订的思路与循证医学证据,为合理处理宫颈癌异常筛查结果提供帮助.

  • 脑膜癌病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分析

    作者:马静萍

    目的分析11例脑膜癌病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对2002年7月-2003年12月收治的11例经脑脊液细胞学证实的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首发症状多以头痛、呕吐为主,亦可有视觉障碍、复视、眼睑闭合无力、口角歪斜以及发作性上背部疼痛,可伴脑神经和脊神经损害及脑膜刺激征;头部CT及MRI均无异常发现.脑脊液检查颅内压均不同程度增高(200~400mmH2O),其中8例细胞数、蛋白升高,糖、氯化物下降;细胞学检查均发现癌细胞,形态与原发肿瘤相似,来源于肺癌者5例、乳腺癌3例、胃癌1例、卵巢癌1例、血液系统恶性淋巴瘤1例.其中5例于发现原发肿瘤之前即有神经系统症状.11例患者中6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2例院内死亡,3例经对症治疗症状缓解出院.结论对以头痛、呕吐发病伴脑神经、脊神经受损,并出现脑膜刺激征和颅内压增高,头部CT及MRI无明显异常者,应考虑脑膜癌病的可能,及早行全身检查寻找原发病灶,以脑脊液发现癌细胞为确诊依据.

  • 磁共振成像及脑脊液细胞学对病毒性脑(膜)炎的诊断性研究

    作者:何俊瑛;张楠;李玉静;邹月丽;李美杰;谷聚贤;张环环

    目的 探讨MRI和脑脊液细胞学检测阳性率、异常程度和发病时间对病毒性脑(膜)炎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的指导价值.方法 回顾189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的头部MRI及脑脊液检查资料,分析MRI正常或异常患者在疾病早期的脑脊液细胞学改变.结果 189例患者中96例(50.79%)呈现MRI异常影像、129例(68.25%)脑脊液细胞学检测异常.MRI异常患者中脑脊液细胞学检测异常率为72.92%( 70/96),与MRI正常患者(63.44%,59/9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在疾病早期MRI改变晚于脑脊液细胞学改变,但二者对提示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室管膜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四例:临床表现及脑脊液细胞学分析

    作者:钱敏;关鸿志;陈琳;郭玉璞;任海涛;赵燕环

    目的 分析室管膜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探讨脑脊液细胞学检测方法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4例室管膜型PCNSL患者临床诊断与治疗经过,分析其临床特点、影像学改变、脑脊液细胞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结果 4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44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3d~5个月.临床表现为头痛、脑膜刺激征,分别伴有脊神经根征(2例)、多组脑神经麻痹(1例)和偏瘫(1例);病程中有间断低热(3例).其中2例于发病2和4个月时死于脑疝.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压力(2例)、白细胞计数(4例)和蛋白定量(4例)升高,葡萄糖降低(3例).4例患者脑脊液细胞学检测均发现淋巴瘤细胞或异形淋巴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大多数细胞呈现B细胞标记物阳性.头部MRI增强扫描第三和第四脑室、侧脑室壁异常强化,合并脑室周围强化病灶(2例)和鞍区病变(1例).PET扫描和骨髓穿刺检查未发现颅外或脊髓受累证据.结论 脑脊液细胞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是诊断室管膜型PCNSL的重要方法.室管膜及脑室周围病变应考虑PCNSL的可能,尤其MRI增强扫描发现结节样强化者更应提高警惕.

  • 影响玻片离心沉淀法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进一步推广的若干因素

    作者:粟秀初

    1962年,由原南京医学院侯熙德教授首先引进的新型玻片离心沉淀法脑脊液细胞学(CSFC)检查方法[1],在粟氏FMMU-5微型(1981年)和孔氏FCS两用型(1993年)细胞玻片离心沉淀器相继研制成功的国产化沉淀器的支持下[2-4],经过数十年临床验证,认为该项检查设备简便、易行、投资少、见效快,各级医疗单位在和平或战争条件下均可开展;除有利于患者及时就近就医外,在提高医疗水平、减少不必要的临床误诊和漏诊、降低医疗费用及缓和医患紧张关系等方面均显示出良好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2-9].由于各地医疗单位的具体主、客观原因不同,此项新兴临床检查方法在国内的开展尚不尽如人意,至今未能引起大多数(尤其是临床检验科室)同道应有的重视和兴趣,不少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和大多数省市三级甲等医院至今仍在继续沿用50多年前红细胞计数器的传统旧方法进行CSFC检查,导致临床误诊或漏诊的案例时有所闻[10],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虑.新技术开展不力可能与下述原因密切相关,现陈述如下,谨供讨论.

  • 玻片离心沉淀法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粟秀初;赵钢;杨毅宁;戴文;刘婷婷

    采用微型脑脊液细胞玻片离心沉淀仪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方法,对经临床明确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15940例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提示该项检查方法对化脓性、病毒性、结核性、真菌性和寄生虫性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脑炎、脑膜炎和脑膜脑炎具有较好的病因诊断价值;并对急性感染性中毒性脑病、脑膜癌病,肿瘤性、白血病性和出血性等中枢神经系统非感染性脑膜脑炎和脑病具有较好的鉴别诊断价值;而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脑膜脑炎等疾病的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价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脑脊液细胞学检测临床应用

    作者:关鸿志

    脑脊液细胞学检测是脑脊液诊断方法的主要项目,也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辅助诊断方法之一,且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以及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和流式细胞术在脑脊液细胞学中的应用使临床诊断水平提高,普及这一实用且费用低廉的脑脊液诊断技术具有现实意义.

  •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作者:王云灿;何俊瑛;卜晖;邹月丽;丁文婷

    新型隐球菌系具有荚膜结构的酵母真菌,因其嗜中枢性而使中枢神经系统成为主要攻击部位,可通过跨细胞途径、细胞旁途径或"木马机制"突破血-脑脊液屏障,引起致命性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病死率可达10% ~ 25%,至少有约1/3 的患者经历抗菌药物治疗失败.因此了解其致病机制、尽快明确诊断、探索更为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 影响脑脊液细胞玻片离心沉淀检查法质量的原因分析及其预防策略

    作者:粟秀初

    脑脊液细胞玻片离心沉淀检查法对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定性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特别是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白血病和脑膜癌病等的诊断更具其他检查方法无法替代的作用.脑脊液细胞收集和染色技术对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的质量至关重要,然而实践中,特别是临床经验尚缺的新手常存在影响其质量的多种主观和客观原因.本文主要对影响脑脊液细胞玻片离心沉淀检查法质量的常见原因和预防策略进行简要介绍,供神经科同道参考.

  • 改良脑脊液标本镜检处理程序临床应用

    作者:张岳峰;王华成

    研究背景脑炎的明确诊断有赖于在脑实质或脑脊液中发现病原体,但脑脊液标本制备过程中所经历的离心、洗涤等步骤均可导致病原体结构破坏、丢失,直接影响诊断效度.为了提高阳性检出率,有必要对传统脑脊液标本镜检处理程序中可能导致病原体减少的步骤进行改良.方法采集23例疑似病毒性脑炎患者和10例对照者的脑脊液标本,分别采用加入戊二醛溶液使之终浓度达2.5%,混匀、静置4h后肉眼观察沉淀物形成再离心收集病原体方法;或不经戊二醛溶液处理即离心收集病原体方法.Gimenze染色检测脑脊液病原体.结果对照组患者两种脑脊液处理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疑似病毒性脑炎组经传统脑脊液标本镜检10例Pandy球蛋白定性试验阳性,经改良脑脊液标本镜检23例均可见沉淀物形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其中7例患者脑脊液培养可见病原体生长,经Gimenze染色、免疫荧光染色和聚合酶链反应明确诊断为立克次体感染.结论改良脑脊液标本镜检处理方法可有效分离细胞、病原体和蛋白质.

  • 神经精神狼疮脑脊液细胞学特点

    作者:赵燕环;邵宇权;任海涛;钱敏;关鸿志;陈琳

    研究背景神经精神狼疮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并发症,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诊断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重要价值,但目前尚缺乏这方面的研究报道,我们尝试对本组病例进行分析总结,以为临床提供一些参考.方法对76例临床诊断明确且符合入组条件的神经精神狼疮患者进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果 25例患者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异常,16例以淋巴细胞反应为主,其中8例同时伴有中性粒细胞比例轻度升高、9例为淋巴细胞一中性粒细胞混合性炎症反应.24例淋巴细胞激活并伴单核细胞激活,其中17例可见单核细胞异常吞噬现象,表现为单核细胞吞噬淋巴细胞、浆细胞和(或)红细胞等;17例脑脊液中发现浆细胞.结论神经精神狼疮的诊断基于临床、神经影像学和脑脊液检查等方法.其脑脊液细胞学呈现炎症反应和异常吞噬细胞,具有一定特点和诊断意义.

  • 犬心房肌细胞的分离及外向钾通道电流的记录

    作者:代建军;李广平;李健;许纲;杨万松;王静;程晓丹

    目的:探讨犬心房肌细胞的分离方法及其通道电流记录.方法:采用冠状动脉灌流、酶解技术分离犬心房肌细胞,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记录细胞膜快速延迟整流钾电流(Ikr)、缓慢延迟整流钾电流(Iks)、超快延迟整流钾电流(Ikur)及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结果:获得具有正常电生理活性的单个心房肌细胞,成功记录了Ikr、Iks、Ikur及Ito.结论:此方法分离的单个心房肌细胞具有正常的电生理活性,可用于研究心房肌细胞离子通道特征.

  • 细胞学涂片HE褪染免疫细胞化学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岩;徐美林

    在胸部恶性肿瘤诊断中,纤维支气管镜涂片和胸水细胞学涂片检查是重要手段之一,但因涂片面积大、耗费试剂多、标本制作重复性差等方面的原因,使免疫细胞化学(Immunocytochemistry,ICC)不能像病理组织学作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一样常规开展.笔者在临床细胞学检验中,对经HE染色的细胞学涂片中的可疑病灶进行必要处理,褪去HE染色后再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克服了上述影响因素,并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 脑脊液细胞学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美琦;王帅;邓海霞;孙萍;穆燕

    在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的诸多检查项目中,CSF细胞学是对CSF细胞的形态学研究,不仅可以提供患者白细胞总数的变化情况,而且对各类细胞比例提供详细资料,提示病情和进展情况,并可为药物的选用和停用、剂量增减和疗关键所在评估等方面提供客观依据.

  • 胸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预后评估的Meta分析

    作者:吴钦巽;刘华;李玉婧;马继龙

    目的 系统评价肺癌根治术术中胸膜腔冲洗细胞学检查(PLC)阳性和阴性分别对应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5年死亡率、复发率及转移的情况.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VIP与万方数据库.按照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术中开胸后立即行PLC对NSCLC患者肺切除预后关系的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7年11月.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其合并危险比值(Risk ratio,RR)及95%的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结果共纳入11个队列研究,共包括11856例NSCLC患者,其中PLC阳性组533例,PLC阴性组1132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NSCLC患者术中PLC阳性PLC阴性相比,术中PLC阳性的患者不仅与不良生存率有关,而且与复发和转移也相关,尤其是胸膜转移.两组在肺切除术后5年各期总死亡率(RR=1.99,95%CI=1.84~2.14,P<0.01),Ⅰ 期(NSCLC临床分期)术后5年死亡率(RR=2.10,95%CI=1.85~2.39,P<0.01),总复发率(RR=2.54,95%CI=2.21~2.92,P<0.01),胸膜转移(RR=8.17,95%CI=6.02~11.10,P<0.01)及远处转移(RR=2.65,95%CI=2.12~3.31,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LC阳性患者比PLC阴性患者预后差,胸腔冲洗细胞学检查可作为一项独立的预后因素,被纳入到TNM亚组分期中,但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研究进行验证.

277 条记录 6/14 页 « 12345678...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