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长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作者:易美林;段砚方;唐江南;安伟;胡景煌;李厚东;徐成华;涂江晖

    目的:探讨延迟转移超长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5例伴有肌腱、骨质等深部重要组织外露的创伤患者行超长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治疗,皮瓣切取前2周,在腘窝平面下小腿后侧上1/3做延迟倒“U”形切口,深达深筋膜深层,原位缝合,2周后常规切取皮瓣转移至患处,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及创面愈合效果。结果5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个月~1年,5例患者的皮肤质地及外形均恢复较好。结论采用超长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延迟转移修复小腿上端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增加了皮瓣长度,扩大了皮瓣修复范围,且切取简便,供血可靠,效果良好。

  • 皮瓣修复对乳腺癌术后溃疡创面伴发淋巴水肿的疗效观察

    作者:满中亚;王震;刘大瑞;邵明庆

    目的 观察分析乳腺癌根治术后溃疡创面合并淋巴水肿患者皮瓣修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3年来我院乳腺癌根治术后溃疡创面合并淋巴水肿患者29例,其中邮票植皮8例、大张自体皮移植6例、皮瓣修复15例,观察患者创面愈合、淋巴水肿改善、后期瘢痕增生情况.结果 创面愈合时间3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0 05);邮票植皮能改善部分水肿,其与大张植皮效果相近(P>0.05),皮瓣修复创面能明显改善患者上肢淋巴水肿(P<0.01);后期邮票植皮患者瘢痕增生重,大张植皮居中,皮瓣修复瘢痕增生情况发生较少.结论 皮瓣修复乳腺癌根治术后溃疡创面合并淋巴水肿临床疗效确切,淋巴水肿改善明显,远期瘢痕增生轻.

  • 尺动脉腕上支皮瓣逆行转位修复手部大面积缺损

    作者:胡长青;闫厚军;杜钰;付贯忠;考树均

    目的 评价尺动脉腕上支皮瓣用于修复手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3例手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尺动脉腕上支皮瓣进行修复,皮瓣小10 cm × 5 cm,大18 cm ×9 cm,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1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所有皮瓣均成活,随访6个月,皮瓣血运良好,质地柔软,耐磨,感觉恢复达S3+,两点分辨率为5mm-11mm.结论 尺动脉腕上支皮瓣用于修复手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时安全、可靠,临床效果良好.

  • Ⅲ期褥疮治疗方法的探讨

    作者:满中亚;王培祥

    目的:探索褥疮治疗的新途径.方法:对于Ⅲ期褥疮病人,先用MEBO换药,每日2次,约7天~10天创面新鲜,肉芽坚实,即改行皮瓣修复法.对不同部位的褥疮采用不同的皮瓣修复.结果:12例病人,有1例病人并发皮瓣下积液,经引流后愈合,余11例均一期愈合.9例随访6个月~3年,一例死于原发病,8例未复发.结论:对于Ⅲ期褥疮用MEBO换药后,即改行皮瓣修复术,可大大缩短病程,减少工作量,且节约费用,适于基层医院开展.

    关键词: MEBO 皮瓣 褥疮
  • 毁损性小腿难愈创面的皮瓣修复

    作者:张绪生;刘毅;肖斌

    目的:探讨小腿难愈创面Ⅰ期愈合的效果.方法:局部应用皮瓣植皮,包括岛状皮瓣(腓肠神经筋膜蒂瓣、足背皮瓣、隐神经皮瓣、前臂桡动脉皮瓣、腓肠肌肌皮瓣),游离皮瓣(股前外侧皮瓣、上臂内侧皮瓣),交腿皮瓣植皮等.结果:82例93处创面,伤口Ⅰ期愈合率96.25%,延期愈合2例,再次手术修复2例,其中1例3次手术修复.结论:小腿创面Ⅰ期修复成功率较高,主要由三方面进行治疗处理:①全身营养和原发病治疗,如糖尿病、血管性疾病等;②创面感染控制,坏死组织清除彻底;③带血供的皮瓣覆盖,均可提高伤口Ⅰ期愈合率.

    关键词: 难愈创面 皮瓣 修复
  • 头颈部体表创伤性缺损的急诊显微修复重建

    作者:刘乃军;王艳

    目的:回顾分析1998年10月至2006年10月收治的20例人体头颈部开放性复杂创伤引起的皮肤软组织、喉、气管、食管、甲状腺、血管、神经等完全或不完全性损伤病人.方法:本组20例均在急诊状态下开展Ⅰ期手术显微修复重建或再造,其中16例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均采用股前外侧游离的穿支皮瓣修复;3例下唇部分缺损均采用局部唇皮瓣修复重建;1例颈前雷管炸伤致颈前皮肤软组织及喉、气管、食管、甲状腺等完全或不完全破裂缺损者,采用带血管蒂胸大肌肌皮瓣Ⅰ期修复喉、气管、食管、甲状腺等.结果:20例术后皮瓣均全部成活,外观符合人体形态美学要求,皮瓣感觉良好,功能基本恢复.随访3年~6年,患者均对远期功能及形态恢复满意.结论:人体头颈部开放性复杂创伤的处理原则主要是早期处理:彻底清创,依次处理骨、喉、气管、食管、甲状腺、血管、神经、皮肤并急诊Ⅰ期妥善完成修复为理想,防治感染,注意早期功能康复训练,严格遵守正确的整形外科治疗原则:用简便的手术方法来达到好的效果,能简不繁,能近不远,能带蒂则不吻合血管,供区尽可能隐蔽,力求安全可靠.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志华;魏岩;周莉萍;李岩;孔祥红;张宏图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下端、踝周和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靠性.方法:对18例小腿下端、踝周和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人选择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皮瓣大17cm×11cm、小6cm×5cm.结果:皮瓣Ⅰ期愈合15例,Ⅱ期愈合3例.随访6个月~2年,皮瓣质地、颜色良好.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血管蒂恒定,层次清晰,操作简单,皮瓣不牺牲主干血管,对小腿功能和外形影响小,皮瓣转移幅度大,是修复小腿中下段、踝周、足跟等软组织缺损的良好修复方式.

  • 应用H形皮瓣修复头皮缺损

    作者:杨志勇;李东光;石新荣;赵广

    目的:探讨H形皮瓣在头皮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05年10月至2007年8月,采用H形皮瓣修复头皮缺损11例,头皮缺损面积约4.5cm×5.0cm~6.0era×7.0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个月~12个月,功能和美容效果满意.结论:H形皮瓣是修复头皮缺损的一种简单、可靠且美容效果良好的方法.

    关键词: 头皮缺损 修复 皮瓣
  • 眼睑再造术的进展

    作者:罗东升;沈为民;陈志鹏

    目的:综述眼睑再造术的研究进展.方法:采用文献回顾和综合分析方法.结果:眼睑再造术有许多新的术式、新材料出现,材料的作用机制研究也已达到分子水平,然而临床有时仍达不到十分理想的效果.结论:眼睑再造术的改进是无止境的,发掘更好的皮瓣、材料,简化手术方法,对整形科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眼睑再造 皮瓣
  • 带颞浅动脉额支鬓角部岛状皮瓣逆行移植修复眉弓缺损

    作者:李利平;李明寿

    目的:探索一种操作简便、局部损伤小、能有效修复眉弓缺损的新术式.方法:设计以颞浅动脉为蒂带鬓角部岛状皮瓣,逆行移植,修复眉弓缺损.结果:采用该方法修复眉弓缺损5例7支眉,皮瓣血运良好,伤口正常愈合,眉弓外形满意.结论:采用本法修复眉弓缺损不仅安全、效果良好,更重要的是手术范围和损伤少,手术较简便,手术对局部的影响小.

  • 多部位撕脱伤的整形修复与探讨

    作者:张绪生;刘毅;宋玫;杨雪丽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皮肤软组织撕脱伤的处理及撕脱皮瓣保留再利用与舍弃条件的判定.方法 回顾性总结并分析58例撕脱伤创面的整形修复,依据撕脱面积大小、形态,选择创面佳修复方法,即:①撕脱皮肤“反鼓”制成中厚皮片移植;②创面清创异体皮移植,Ⅱ期自体皮置换移植;③局部皮瓣移植覆盖裸露的神经、血管、骨关节及睾丸,其它创面自体皮片移植;④保留部分撕脱皮肤的皮瓣原位移植;⑤扩张后皮瓣移植覆盖裸露颅骨.结果治疗58例,异体皮移植、自体皮移植、皮瓣及扩张后皮瓣修复,1期伤口愈合46例,延期愈合10例,仅有2例部分撕脱皮肤制成的皮瓣移植后尖端坏死,经再次手术修复创面愈合.肢体截除4例,其中1例延期截肢.结论多部位撕脱伤主要是撕脱皮肤和部分撕脱皮肤的再利用,只要依据保留皮瓣的4条标准准确判断,选择修复方法妥当,撕脱皮肤舍弃的相对较少或全部利用,创面修复就比较容易,受伤区功能可大限度恢复,外观也能达到整形效果,否则手术次数多,住院时间长,费用高,后效果恢复也不甚理想.

  • 皮瓣穿支血管的高频二维与三维超声成像的对比分析

    作者:赵沈丽;张莹;尹小梅

    目的:对皮瓣穿支血管的高频二维及三维超声成像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对28例正常人的皮瓣穿支血管分别进行高频二维及三维超声成像检查,观察穿支血管走行特点、内径、长度,并对穿支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测量。结果:3D成像显示的存在分支的穿支血管数量显著多于2D成像,穿支血管长度显著长于2D成像(P<0.05)。结论:高频二维及三维超声成像能够对内径r≥0.5mm穿支血管进行有效探查,且三维超声对穿支血管长度、走行及分支情况进行准确显示,效果优于二维超声。

  • 选择性头皮扩张并应用头皮扩张皮瓣修复瘢痕性秃发

    作者:孙一凡;路玮;高翔;王凌峰;蒋文杰;张旭;孙亚凡

    目的 总结根据毛发生长方向选择性头皮扩张并应用此扩张皮瓣修复瘢痕性秃发的方法.方法:收集我科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就诊于我科并入院手术治疗的瘢痕性秃发病例11例,应用选择性头皮扩张并应用头皮扩张皮瓣修复瘢痕性秃发.结果 11例患者头皮瘢痕性秃发,经过本文方法治疗后,全部取得满意效果,毛发生长方向与生理性毛发生长方向相似.结论 应用选择性头皮扩张并应用头皮扩张皮瓣修复瘢痕性秃发能够取得良好的毛发生长方向,为患者术后整理毛发带来方便,改善并提高手术效果.

  • 负压引流联合打包加压解决腋臭后并发症临床研究

    作者:徐洋;梁赞姜;蒋媛媛;张民福

    目的:探讨负压引流联合打包加压在腋臭切除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作用.方法:51例腋臭患者采用腋窝双纵行切口法腋臭切除术,去除大汗腺及毛囊后在皮瓣下留置负压引流管,并打包加压术区.术后第2天待引流量减少拔除引流管,10天拆线并观察皮瓣成活情况,术后3~12月进行随访.结果:无一例发生皮瓣坏死及切口感染,仅仅2例(3侧)术后出现皮瓣下小量积液.结论:负压引流联合打包加压能有效的降低腋臭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腋臭 皮瓣 负压引流
  • 严重烧伤后瘢痕性睑外翻的治疗体会

    作者:李丽;牛惠彩;李卫卫;王超

    目的:探讨面部严重烧伤后导致不同程度瘢痕性睑外翻的修复方法。方法:对20例烧伤后不同程度的瘢痕性睑外翻,采用内眦血管蒂鼻唇沟皮瓣、眼轮匝肌皮瓣修复及瘢痕松解植皮修复。结果:皮片局部皮瓣均一期成活,1例返流轴型耳后岛状皮瓣术后皮瓣远端出现表皮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随访3~10月,眼睑外翻均得到充分矫正,效果良好。结论:瘢痕性睑外翻病情复杂多样,须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恰当方法,可取得良好效果。

  • 光子治疗仪联合烤灯照射在头颈部皮瓣修复术后的应用

    作者:吴小岭;邓琪;王志娟;闫闪闪

    目的 观察在光子治疗仪联合烤灯照射在头颈部皮瓣修复术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8年6月头颈部面部软组织缺损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自术后1天起行烤灯照射治疗,共治疗14天.观察组自术后1天行烤灯照射治疗,第5d开始行光子治疗仪治疗,至术后14天停止.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皮瓣肿胀消失时间、创面液体渗出消失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术后第1d、术后第7d的皮瓣颜色,术后14天后PSQI得分.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4h的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创面液体渗出消失时间、皮瓣肿胀消失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皮瓣均为I期愈合.观察组皮瓣切口愈合时间为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7d两组皮瓣颜色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d,观察组PSQI各项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2例与对照组术后感染3例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光子治疗仪联合烤灯照射在头颈部皮瓣修复术后可发挥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上肢深度烧伤肌皮瓣修复术35例护理体会

    作者:谭海燕

    目的:总结上肢深度烧伤患者采用皮瓣肌皮瓣修复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经皮瓣肌皮瓣修复上肢深度烧伤患者35例,给予其心理护理、皮肤准备、控制感染、疼痛护理、皮瓣观察与护理、功能锻炼等全面性护理。结果本组35例患者经护理后,30例Ⅰ期愈合,4例Ⅱ期愈合,1例皮瓣坏死。结论全面性护理是上肢深度烧伤皮瓣肌皮瓣修复术成功的有力保障。

  • 慢性放射性溃疡转移皮瓣修复术的临床护理体会

    作者:张西霞;孙玉冰

    目的:探讨慢性放射性溃疡转移皮瓣修复术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接受慢性放射性溃疡转移皮瓣修复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患者。试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的护理,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护理观察,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皮瓣移植存活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其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试验组43例患者的移植皮瓣全部存活,对照组患者中移植皮瓣存活39例,存活率为90.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未出现严重的术后不良反应,仅出现1例因术后出血形成血肿,对照组患者2例因术后出血形成血肿,3例因静脉栓塞皮瓣部分坏死,2例溃疡复发。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7%,而对照组的满意度仅为83.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能够大大增加皮瓣的术后的愈合过程,改善治疗的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 Millard唇裂修复术效果的临床评价

    作者:韩金宏;王莹;王奇民;鲁旭飞;周元;曹蕾;李宁;何宗轩;廖奕翔;童磊;陈正岗

    目的:探讨Millard旋转推进法修复唇裂的临床可行性,评价该方法的优越性。方法选取青岛市市立医院2005年至2015年间因唇裂入院的患者136例。其中采用Millard旋转推进法修复唇裂的患者81例,术后对其外观及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病例均Ⅰ期愈合。随访发现除5例患者患侧唇高不足,3例切口瘢痕增长,其余病例术后人中嵴明显,鼻小柱形态好,红唇外形满意。结论 Millard旋转推进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修复唇裂的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上衍生的改良术在恢复唇形及其生理功能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小切口皮瓣剥离手术治疗腋臭37例

    作者:陆云团;初明;王平

    目的 观察小切口(小于0.5cm)皮瓣剥离手术治疗腋臭之原理、优点、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采用腋毛区下缘之小切口,切开,用组织剪于皮肤与皮下组织之间锐性分离剥离手术形成皮瓣,直达腋毛区边缘为止,切口仅需缝合一针,以3至5层纱块覆盖切口并缝扎加压包扎创面及切口.原理:术中于皮肤与皮下组织之间锐性分离手术剥离皮瓣切断了大汗腺与皮肤之间的大汗腺分泌的腺管,使大汗腺分泌物不能排泄至皮肤表面,不再产生臭味,达到根治之目的.术中缝扎加压包扎创面及切口,有效止血,防止术后及出血、皮瓣坏死、感染的发生.结果 37例患者术后无大出血及血肿,无皮瓣坏死感染,切口均I期愈合,完全治愈,术后切口不遗留明显疤痕.结论 采用小切口剥离皮瓣手术治疗腋臭,其手术操作简便,术后无血肿形成、无皮瓣坏死及感染,手术安全,护理换药方便,术后切口不遗留明显疤痕,患者乐于接受,此手术法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2810 条记录 9/141 页 « 12...6789101112...14014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