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滑车上神经及滑车上动脉主干坐标定位的解剖学观测

    作者:许冬明;牛松青;彭东;张紫薇;邹强;陈钱;刘倩;陈禹

    目的 观测滑车上神经和滑车上动脉主干的解剖定位,为临床手术去除眉间皱纹时防止滑车上神经、动脉的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取10%甲醛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20例(40侧),测量滑车上切迹至额前正中线、眶上切迹、皱眉肌起点的距离.在尸头标本上以经过两侧眉弓的高点的水平线作为横坐标(X轴),经过额前正中线作X轴的垂直线作为纵坐标(Y轴),二者的交点为原点(即O点),制作滑车上神经、动脉主干的走行范围轨迹.结果 20例(40侧)标本中,12例(24侧)见滑车上切迹,出现率为60.0%.滑车上切迹至额前正中线的距离为(15.85±2.52)mm,其中左侧(16.56 ±3.08)mm、右侧(15.04±1.51)mm;滑车上切迹位于眶上切迹的内侧,距离为(9.42±3.51)mm,其中左侧(8.78 ±3.24)mm、右侧(10.16±3.91)mm.滑车上切迹至皱眉肌起点的距离为(10.73 ±2.41)mm,其中左侧(10.91 ±2.82) mm、右侧(10.35±1.57)mm.滑车上神经和滑车上动脉主干的走行范围轨迹显示:眉弓上32.5mm至眉弓下20mm的范围内,在额前正中线左侧(坐标轴右侧)由(7.18±3.82) mm~ (13.90±1.60)mm、右侧(坐标轴左侧)由(-7.27±4.06) mm~(-13.28±2.76)mm是滑车上神经主干“危险区”;而眉弓上20mm至眉弓下20mm的范围内,在额前正中线左侧(坐标轴右侧)由(8.67±2.46)mm ~ (16.92 ±2.36)mm、右侧(坐标轴左侧)由(-9.43 ±3.07)mm~(-15.48 ±1.62)mm是滑车上动脉主干“危险区”.结论 在额眉部有易损伤滑车上神经和滑车上动脉的“危险区”,额眉部手术时应谨慎操作,减小对神经、动脉的损伤.

  • 滑车上动脉对脑动脉硬化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

    作者:于淑敏;陈金华;饶平;李云;鄂占森;黎明

    目的:通过在面部对颅内血管终末支滑车上动脉(STCA)出颅部的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测,寻找一种对脑动脉硬化(CAS)等颅内血管病变无创性检测的新方法.方法:在29例正常和19例CAS患者面部眶上缘内侧STCA出颅处的眶上孔部位,行CDFI及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对照组STCA出颅部彩色血流信号及多普勒频谱检出率为100%,其位置固定,易于探测,频谱特征与眼动脉相似,为正向三峰型:SP1、SP2、DP峰,SP1>SP2.CAS患者SP2升高,接近或超过SP1,DP高于对照组(P<0.05~0.01),PI、RI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STCA的CDFI检测是一种准确、方便、价廉、无损伤性、易于掌握、便于推广的诊断CAS等脑血管病变的新方法.

  • 眼底动脉硬化的滑车上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

    作者:于放;罗兰;于淑敏;陈金华;邓延伟;贺文;李瑜

    目的通过对位于眼眶内上缘的眼动脉终末支-滑车上动脉(STCA)的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测,分析眼底动脉硬化(OFA)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对正常对照组37例和44例OFA患者眼动脉的出颅段STCA行CDFI及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两组STCA彩色血流信号检出率为100% .对照组频谱特征与眼动脉相似,为正向三峰型:SP1峰、SP2峰、DP峰,SP1>SP2;其高血流速度为38.11 cm/s, 与眼动脉相似.OFA患者STCA的SP2增高,部分SP2>SP1,部分SP1与SP2融合;其收缩期高血流速度、舒张末期低血流速度略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SP2、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OFA患者STCA的血流动力学特点符合经颅多普勒(TCD)脑动脉硬化诊断标准,证明STCA的CDFI检测是一种方法简便、易于掌握、结果准确、无损伤性的诊断脑动脉硬化的新方法,并将脑动脉硬化的血流动力学检测方法,由颅前段的颈动脉检测、颅内段的TCD检测,发展到颅后段的STCA检测.

  • 成人急性眼外伤的滑车上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

    作者:于淑敏;陈金华;陈之剑;鄂占森;黎明;姜文浩;陈嘉宁;王伟虹

    目的:通过对位于眶上缘皮下的眼动脉终支-滑车上动脉(STCA)的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测,观测急性眼外伤眼部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在正常对照组20例和急性眼外伤患者24例的眶上缘内侧STCA出眶部位行CDFI及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对照组STCA出眶处彩色血流信号及多普勒频谱检出率为100%,其频谱特征与眼动脉相似,为正向三峰型:SP1峰、SP2峰、DP峰,SP1>SP2;其血流速度Vs为32.2~32.4cm/s,与眼动脉相似.眼外伤患者Vs、Vd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健侧眼(P<0.001),其双眼Vs比值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TCA的CDFI检测是一种实时、准确、方便、价廉、无损伤性、易于掌握、便于推广的诊断眼外伤等眼部疾病眼血流动力学的新方法.

  • 糖尿病患者滑车上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于放;罗兰;李瑜;李丽华;于淑敏;周慕英

    目的通过对眼眶内上缘的眼动脉终末支-滑车上动脉(STCA)的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测,分析糖尿病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对50例正常对照组,46例初发糖尿病和50例5年以上糖尿病患者的STCA行CDFI及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三组STCA彩色血流信号检出率为100%.对照组频谱特征为正向三峰型:SP1峰、SP2峰、DP峰,SP1>SP2;其收缩期高血流速度(Vs)为 56.01 cm/s, 均与眼动脉相似.糖尿病史平均5.6年以上患者,其Vs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略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SP2、PI、RI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初期糖尿病患者的上述各值虽有改变,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糖尿病患者STCA的血流动力学特点符合经颅多普勒(TCD)脑动脉硬化诊断标准,提示STCA的CDFI检测可为诊断脑动脉硬化提供相应的信息;长期高血糖会导致或加速脑动脉硬化,应加强对糖尿病的防治,以减少脑血管病的发生.

  • 滑车上血管蒂额部皮瓣转移鼻再造术

    作者:李光早;徐静;熊竹友;张莉;高嵩;葛树星;王怀谷;李旭文

    目的 探讨改进额部皮瓣的设计及转移方式行Ⅰ期鼻再造术. 方法 通过颈内、外动脉造影的影像学资料观察额部血供来源及分布情况,设计以一侧滑车上血管为蒂的额部不同部位皮瓣行鼻再造.额部存在多源性血供,滑车上动脉、眶上动脉于额骨眉突平面发出多条分支,颞浅动脉额支可见1条恒定、较粗大的水平分支,向额中部延伸,上述3条血管分支构成了额部丰富的肌层、皮下组织层血管网,呈立体分布.利用一侧滑车上血管为蒂分别切取同侧或对侧额部皮瓣,共行鼻再造术9例.结果 9例受术者皮瓣完全成活,再造鼻形态、功能均满意.结论以滑车上血管为蒂设计的额部跨区供血的皮瓣血运丰富,瓣远端分离出的肌筋膜瓣可以较好地包裹软骨支架,同时分离后的皮瓣更利于塑形,可以满足鼻再造的需求.

  • 改良前额旁正中皮瓣在鼻缺损修复和再造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章宏伟;姚刚;闻国华;黄艳霞;史京萍;过云

    目的 探讨携带少量额肌的前额旁正中皮瓣行鼻缺损修复和鼻再造术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仅蒂部携带额肌的改良旁正中皮瓣法,完成2例鼻再造和7例鼻缺损修复术.除眶上区的蒂部携带少量额肌外,皮瓣获取均在皮下层次.皮瓣的轴线角度从垂直90°到倾斜50°不等,其中3例低发际线患者,采用倒L形设计.结果 一期皮瓣形成和二期皮瓣断蒂术中,观察到长距离行走皮下脂肪层的滑车上血管皮支的存在,以及良好的动脉灌注压.8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质地和色泽良好.采用皮下蒂法1例术后皮瓣周边血运障碍,经换药自愈.结论 滑车上血管皮支的存在是改良旁正中皮瓣应用的解剖学基础.仅蒂部携带少量额肌的旁正中皮瓣具有设计较灵活,成活良好,质地合适,皮肤颜色匹配,以及供区损伤更小等优点.采用改良旁正中皮瓣行鼻再造或鼻缺损修复,能满足血运和形态的双重要求.

  • 额部阶梯状皮瓣与肌、皮双瓣鼻再造术

    作者:李青峰;雷华;顾斌;刘凯;沈国雄;郑丹宁;郑胜武

    目的改良目前常用的额肌皮瓣鼻再造术,克服其形态臃肿,再造鼻高度受限等不足,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方法根据新观察到的滑车上动脉于眉上存在一相同走向的皮支的解剖特点,设计额部阶梯状皮瓣与肌、皮双瓣,前者用于克服肌皮瓣臃肿,再造鼻形态欠佳的缺点,一次成形鼻各组成结构.后者组成结构肌瓣用于构建鼻中隔结构,适用于复杂病例,并可增加再造鼻高度.结果 9例患者术中均可见滑车上动脉于眶缘上1.2~1.7 cm开始有皮支行于皮下,且与对侧有交通支.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鼻小柱右侧支架外露,经二次手术修复痊愈.鼻各组成结构塑形良好.结论额部阶梯状肌皮瓣和肌、皮双瓣适用于修复不同程度的鼻缺损,再造鼻形态较好,可为鼻再造的首选方法.

  • 滑车上动脉的解剖特点

    作者:蔡晓燕;黎志明;许扬滨;程钢;罗鹏

    目的 研究滑车上动脉未被发现或未被重视的解剖学特点,以减少额部旁正中皮瓣在修复鼻缺损时发生血运障碍的机率.方法 于直视与手术放大镜下解剖10具20侧成人头部标本,观察滑车上动脉的行程、层次及吻合情况,以双侧眶上缘水平线为X轴,前正中线为Y轴的二维坐标系定位滑车上血管的出眶位置以及滑车上动脉穿出额肌的位置.结果 滑车上动脉从眶上缘出眶后大致呈直线斜向内上行走,但部分(9/20)滑车上动脉起始处有一外凸的迂曲部.滑车上动脉层次表浅,在距离眶上缘水平线上方(15.2±2.6)mm、距离前正中线(12.1±1.4)mm处穿出额肌走行在皮下层,并沿原方向逐渐浅出紧贴真皮,在额上部与对侧滑车上动脉及同侧眶上动脉、颞浅动脉额支的分支相吻合.结论 额部旁正中皮瓣蒂部不能过于狭窄,分离蒂部时不能太靠近滑车上动脉,以免损伤动脉的迂曲部影响皮瓣血运.额部旁正中皮瓣分离到眶上缘上2~3 cm时则需在额肌深面分离,以免损伤滑车上动脉.

  • 预扩张滑车上动脉和眶上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的临床应用

    作者:郭苓玲;臧梦青;朱珊;陈博;李杉珊;韩婷璐;刘元波

    目的 探讨以滑车上动脉或眶上动脉穿支为蒂的扩张额部螺旋桨皮瓣修复面部缺损的可行性和技术要点.方法 应用以滑车上动脉或眶上动脉穿支为蒂的预扩张额部螺旋桨皮瓣修复面部缺损.一期手术时,在额肌下埋置扩张器,扩张完毕后,将扩张的额部皮瓣以滑车上动脉或眶上动脉穿支穿出点作为旋转点,旋转转移修复面中部缺损.如缺损位于鼻部,供瓣区可直接关闭;如果缺损位于颊部或下睑,则皮瓣需跨越眼裂,3周后行断蒂手术.结果 2010年7月至2016年7月,应用该方法修复8例患者的面部缺损,5块皮瓣以滑车上动脉穿支为蒂,3块皮瓣以眶上动脉穿支为蒂.扩张器大小为150 ~300 ml,扩张时间4~7个月,平均5.4个月.面部缺损大小为5.5 cm×2.5 cm ~ 9.5 cm×6.0cm;螺旋桨皮瓣面积为10 cm×6 cm ~ 15 cm×13 cm,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静脉回流不畅、皮瓣坏死等并发症.随访时间为3 ~ 36个月,平均10个月.6例患者术后分别实施了眉形修整、皮瓣修薄、瘢痕整形等手术.患者或其家属均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结论 对于选择恰当的病例,以滑车上或眶上动脉穿支为蒂的额部预扩张螺旋桨皮瓣是修复面部缺损的方法之一.

  • 带滑车上动脉前额部皮瓣修复上睑缺损

    作者:唐泓波;陈雪;曹玮;张晖;张建军;黄立

    目的 探讨采用带滑车上动脉前额部皮瓣法修复上睑缺损的效果.方法 7例上睑全层缺损采用带滑车上动脉前额部皮瓣进行修复,术后随访6 ~ 24个月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颜色、质地与周围皮肤相近,上睑部无明显臃肿,睁眼、闭眼活动自如,无眼部不适感.皮瓣蒂部及额部植皮区无明显瘢痕增生.结论 在上睑缺损的修复中使用带滑车上动脉的前额部皮瓣对于功能和外形都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糖尿病患者滑车上动脉及球后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作者:高鑫;杨华;马琳;阚艳敏;张树华;李晓松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滑车上动脉(STCA)、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影响DR发生、发展的因素.方法 选择住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112例,并根据各项眼底检查结果将其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组)52例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组)60例,同期选择门诊健康体检者42例为正常对照组.测量上述研究对象的各超声参数,包括: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及滑车上动脉(STC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及血流阻力指数(RI).结果 STCA与OA及CRA三条动脉间的血流参数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75,P=0.001;r =0.897,P=0.001).DR组、NDR组的滑车上动脉(STCA)、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与对照组比较PSV、EDV下降,RI值增高(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血糖水平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TCA能够反映OA、CRA血流动力学改变,糖尿病病程及血糖水平是影响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 滑车上动脉蒂额部三叶瓣修复鼻尖鼻翼及鼻小柱缺损的疗效分析

    作者:杨军;龙航;潘翠云;李智;方鸿;黄慧娟;陈婉红;陈世玖;吴勇静

    目的:探讨应用滑车上动脉蒂额部三叶瓣同时修复鼻尖鼻翼及鼻小柱缺损的临床疗效及治疗经验。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5例同时存在鼻尖鼻翼及鼻小柱缺损的患者,均采用滑车上动脉蒂额部三叶瓣修复。手术分2期进行:Ⅰ期行皮肤扩张器置入额部帽状腱膜及额肌下扩张充足的皮肤软组织;Ⅱ期设计滑车上动脉额部三叶瓣转移修复鼻尖鼻翼及鼻小柱缺损。结果:本组5例滑车上动脉蒂额部三叶瓣全部存活,随访4~12个月,平均随访8个月,鼻外形、功能良好,皮瓣色泽、质地与周围皮肤基本一致。结论:滑车上动脉蒂额部三叶瓣能同时修复鼻尖鼻翼及鼻小柱缺损,修复后鼻外形、功能良好,疗效可靠,是治疗同时存在鼻尖鼻翼及鼻小柱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滑车上动脉及眼动脉

    作者:杨华;马琳;高鑫;阚艳敏;孙萌

    目的 通过对眼动脉(ophthalmic artery,OA)及其终末支滑车上动脉(supratrochlear artery,STCA)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部的血流变化特征及其上述动脉间血流变化的关系.方法 52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non-diabetic retinopathy,NDR组)和6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iabetic retinopathy,DR组)患者行OA和STCA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测量二组患者OA和STCA的收缩期峰值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和阻力指数(resistive index,RI)值.采用非配对t检验比较二组患者间差异,采用线性回归方程分析OA与STCA的相关性.结果 DR组OA和STCA的PSV[OA:(25.52±4.72)cm/s vs (30.83±3.26) cm/s;STCA:(26.93±3.48)cm/s vs (30.28±3.87) cm/s]与EDV值[OA:(5.39±1.53)cm/s vs(8.41±1.20)cm/s;STCA:(6.19±1.31)cm/s vs (8.24±1.46)cm/s]均低于NDR组,RI值(OA:0.79±0.05vs 0.73±0.04;STCA:0.77±0.04 vs 0.72±0.05)高于N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R组OA与STCA的血流参数均存在正相关(PSV:r=0.941,EDV:r=0.750,RI:r=0.592).结论 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OA及STCA均可出现血流动力学异常,且STCA可间接反映O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部血流变化的检查开辟了新的途径.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滑车上动脉用于评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华;马琳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疾病,常伴有全身微血管和心脑及外周动脉等大血管病变.

  • 解剖学观察血管灌注后头颅模型眉下区上睑支的来源及走行区域

    作者:李旭风;刘媛媛;任珊珊;王爱;卢小生

    背景:上睑皮瓣转移相关血管如颞浅动脉、滑车上动脉、眶上动脉主干均有详细报道,上睑支血管解剖对眉下区手术日益重要,但目前缺乏对上睑支动脉的解剖分析.目的:解剖测量位于眉下区的上睑支动脉血管位置,为邻近皮瓣转移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20侧成人头颅模型标本,以内眦连线为X轴,面中线为Y轴建立坐标系,用注射器将红色乳胶溶液经颈总动脉灌注头颅模型,定点(A-E)测量眉下区上睑支动脉的位置.结果与结论:①眉下区上睑支动脉主要是滑车上动脉或眶上动脉的分支,与 X 轴大致平行;②来源于滑车上动脉的上睑支起始处位于内眦投影处,血管全长约为24.50 mm,发出点管径为0.51 mm,向外眦延伸并且血管管径逐渐缩小;③来源于眶上动脉的上睑支起始于瞳孔和内眦交点1/2投影处,血管全长为23-24.6 mm,发出点管径0.55±0.05 mm;④由解剖经血管灌注后的头颅模型得出眉下区上睑支的来源及走行区域,为上睑皮肤的皮瓣转移提供详细的解剖学依据.

  • 先天性鼻部脑膜脑膨出及颜面畸形的联合修复

    作者:董立鹏;车毅;姜群;丁玉虎

    先天性鼻部脑膜脑膨出临床少见,患者大多伴有颜面畸形。从1992年2月至1996年9月笔者采用鼻侧切开入路,利用有机玻璃嵌入,额肌骨膜瓣转移修补颅底缺损,鼻骨重塑整复颜面畸形的方法治疗2例患者,均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1 手术方法 采用经口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患侧鼻侧切开入路,分离出双侧鼻骨。沿鼻骨与上颌骨交界处锯开鼻骨,在额骨鼻突与鼻骨的交接处凿除发育不良的鼻骨上端,将带鼻骨的皮瓣翻向健侧,暴露膨出物。探查膨出物蒂部,在近颅底骨质缺损处,将膨出物根部用丝线缝合结扎切除。将塑形后的有机玻璃嵌入骨质缺损处,依缺损大小设计以健侧滑车上动脉为蒂的额肌骨膜瓣,描记后沿切口上端向额部延长切口(额部皮肤切口呈“W”形),分离并形成额肌骨膜瓣,将该瓣转移至颅底缺损区,与周围组织缝合固定后用患侧鼻腔粘膜瓣转移覆盖加固。中厚皮片移植修复鼻腔粘膜缺损,矫正偏歪的鼻中隔,碘仿纱布填充双侧鼻腔。修整鼻骨根部及上颌骨额突,将鼻骨畸形的骨折后塑形,并以5-0不锈钢丝与周围骨质栓结固定逐层缝合切口,用齿科印模胶外鼻塑形固定。术后10~12天解除外固定,抽出碘仿纱布。

  • 额部皮瓣行鼻再造的治疗进展

    作者:刘明明

    鼻位于人面正中,且突出体表,日常易受损伤.临床中鼻再造修复鼻缺损的术式较多,但大多选择以滑车上动脉为血供的额部皮瓣为供区.本文结合近期国内外相关文献,就额部皮瓣行鼻再造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 颈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

    作者:邢英琦;江新梅;刘影;李秀花;房绍宽;徐静

    目的分析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ICASO)后颅内血液动力学的改变,以提高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ICASO的检出率和准确性.方法 ICASO患者75例,全部经颈部血管彩超检查证实,其中12例经脑血管造影(DSA)或核磁血管造影(MRA)进一步确诊.双侧病变7例,单侧病变68例,共有病变血管82条(狭窄42条,闭塞30条).全部行TCD检查.结果(1)狭窄或闭塞侧大脑中动脉(MCA)的收缩期血流速度(SPV)及脉动指数(PI)明显低于对侧;(2)前交通动脉(ACoA)开放的患者健侧大脑前动脉(ACA)的峰值流速明显快于ACoA未开放的患者,PI值低于后者;(3)眼动脉之前的ICASO,患侧虹吸段血流与对侧相比具有明显的低流速低搏动改变;眼动脉之后的ICASO,患侧虹吸段与对侧相比具有明显的低流速高阻力改变,发出眼动脉之前和之后的ICASO二者虹吸段收缩期流速无明显差异,但前者PI值明显低于后者;(4)颈外-颈内动脉(ECA-ICA)侧支开放的患者患侧与健侧滑车上动脉(StrA)血流速度无明显差异,但PI值明显低于健侧;(5)前交通动脉(ACoA)开放占50.67%(38/75),后交通动脉(PCoA)开放占52.00%(39/75),颈外-颈内动脉侧支(ECA-ICA)开放占75.44%(43/57).结论增强对ICASO时颅内血液动力学改变的认识能提高对ICASO的检出率和准确性.

  • 跨血管区反流耳颞部皮瓣应用解剖学

    作者:梁晓琴;唐胜建;苗春雷;牟少春;杨彪炳

    目的:明确耳颞部颞浅动脉系统与额部及眼眶区周围血管系统之间的交通吻合情况,为临床跨血管区反流耳颞部岛状皮瓣的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5具福尔马林保存的成人尸体头面部进行肉眼解剖;5具新鲜成人头部标本制作血管铸型,观察颞浅动脉额支与眶上及滑车上动脉的相互交通吻合状况以及颞浅动脉分支与眼轮匝肌营养血管之间的吻合情况.结果:眶上及滑车上动脉和颞浅动脉额支走行基本恒定,且三者存在众多吻合,吻合支集中区域为上界距眶上缘(4.9±0.4)cm,下界为眶上缘水平,上界内侧距离前正中线(1.0±0.2)cm,外侧距离前正中线(4.5±0.4)cm;下界内侧距离前正中线(1.4±0.2)cm,外侧(2.3±0.5)cm;颞浅动脉分支—颧眶动脉以3种分支类型与面动脉的终末支—内眦动脉在眼轮匝肌内形成稳定的交通吻合.结论:颞浅动脉额支与滑车上动脉存在吻合支集中区域;眶上动脉与颞浅动脉额支在眉外侧存在位置恒定吻合点.以眼轮匝肌为蒂的颞区皮瓣实际上是以颧眶动脉远端和眼睑动脉弓为蒂的跨区反流轴型皮瓣.

33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