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基于IPA@生物信息平台筛选维吾尔族宫颈癌前病变患者血浆预警蛋白

    作者:郭霞;伊力努尔·沙比提;玛依拉·卡米力江;刘开江;阿仙姑·哈斯木;哈丽丹·热依木;武贵臻;Abulizi Abudula

    目的 依托IPA@在线生物信息学平台探讨维吾尔族患者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与癌变机理,寻找血浆预警蛋白.方法 运用IPA@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针对前期研究中通过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出的在维吾尔族妇女癌前病变宫颈内上皮瘤样病变CINⅡ和Ⅲ级患者血浆中31个差异蛋白进行生物学功能注释、调控网络分析、典型通路分析和生物标志物筛查分析.结果 IPA@分析发现CINⅡ/Ⅲ患者血浆中的差异蛋白的生物功能主要集中在炎症反应、细胞与细胞之间信号与作用和细胞生长与增殖,涉及的通路主要是急性期反应通路、JAK/Stat通路和IL-4通路,并且筛选出2种生物标志性蛋白,它们是代谢相关蛋白(ApoA Ⅰ)、信号传导相关蛋白(mTOR).结论 ApoA Ⅰ和mTOR可作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候选血浆预警蛋白.

  • 新疆维吾尔族妇女生活方式、膳食因素与宫颈癌发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艾力亚尔·麦麦吐逊;徐洋洋;苑田田;杨永金;薛恩涛;龚巧巧;陈志芳;赵云娟;丁剑冰

    目的 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生活方式、膳食因素对与宫颈癌的影响,为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南疆地区维吾尔族中的6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病例组,165例其他疾病女性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统一编制的调查表,调查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生活方式、生育史、疾病史、饮食情况,分析与宫颈癌发病相关的因素.结果 宫颈癌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2.48±13.14)岁,对照组为(52.35±13.72)岁.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锻炼、食用蔬菜、奶制品、饮茶为宫颈癌发病的保护因素(OR=0.214、0.023、0.142、0.019;95%CI:0.061~0.749、0.002~0.231、0.032~0.632、0.001~0.467);食用蛋类、烟熏制食品为宫颈癌发病的危险因素(OR=8.528、35.549;95%CI:1.296~56.118、4.918~256.974).结论 生活方式和膳食因素对新疆南疆地区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的发病均有显著影响..

  • 基于MetaCoreTM分析维吾尔族宫颈癌患者潜在血浆标志物分析*

    作者:郭霞;刘开江;哈丽丹·热依木;武贵臻;阿布力孜·阿布杜拉

    目的:基于维吾尔族宫颈癌蛋白质组学分析数据,借助MetaCoreTM在线生物信息学分析平台构建维吾尔族宫颈癌相关生物信号网络,探讨癌变机理,寻找血浆预警蛋白。方法:运用MetaCoreTM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针对前期研究中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分析获得的维吾尔族妇女早期宫颈癌患者血浆中43个核心差异蛋白进行功能注释、细胞内组成以及在机体中所负责的生物学加工进程进行富集分析,并且构建生物信号通路网络、筛选候选生物标志物。结果:发现宫颈癌患者血浆中的差异蛋白的生物功能主要集中在细胞内构成的负调节、胆固醇反向转运、应激反应的负调节等,涉及的通路主要有脂代谢中的胆汁酸代谢调节和受体依赖的胆汁酸浓缩负调节、炎症补体系统、细胞骨架肌动蛋白纤维、ESR1膜受体转导途径。通过MetaCoreTM短路径算法分析构建出差异蛋白生物信号网络图,并且筛选出4种候选生物标志性蛋白,分别是抗凝血酶Ⅲ(ATⅢ)、凝集素(CLU)、绒毛蛋白1(VIL1)和免疫球蛋白κ(IGK@)。结论:ATⅢ、CLU、VIL1、和IGK@可作为宫颈癌的候选标志物蛋白。通过生物信息学MetaCoreTM分析进一步阐述了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与发展的机理,丰富了宫颈癌早期筛查体系。

  • 维吾尔族宫颈鳞癌C/EBP β基因甲基化与HPV16感染关系

    作者:蒋旭鹏;潘晓琳;潘泽民;张东辉;张鑫芝

    目的 通过对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鳞癌组织C/EBP β基因甲基化与HPV16感染关系的研究,探讨该基因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提取26份子宫颈癌组织和16份子宫颈正常组织DNA,用PCR方法对样本进行HPV16检测,再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方法进行C/EBP β基因甲基化分析.结果 子宫颈鳞癌组织HPV16感染率为69.32% (18/26),2份正常子宫颈组织感染HPV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780,P<0.05);子宫颈鳞癌与子宫颈正常组织中C/EBP β基因CpG10/11和CpG17/18 2个CpG岛甲基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221、2.278,P均<0.05);C/EBP β基因在以上2个CpG岛位点上的甲基化率与HPV16感染偏相关系数分别为1.323和-4.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鳞癌发生与HPV16感染相关; C/EBP β基因2个CpG岛位点甲基化与维吾尔族子宫颈鳞癌发生相关,而与HPV16感染无相关性.

  • 维吾尔族妇女孕期保健现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作者:阿斯亚·艾尼瓦尔;姚雪梅;迪力夏提·亚克甫;马力亚·艾尼瓦尔

    目的 为了解维吾尔族妇女孕期保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不断加强与完善孕期保健,提高母婴健康水平及出生人口素质提供建议和措施.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问卷对维吾尔族产后3年妇女进行面对面调查,当场回收并核查.用EpiData 3.1软件进行录入,SPSS 17.0统计分析,并对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维吾尔族妇女245名,办建卡率为62.56%,产前检查率为98.98%,产后访视率为70.77%.妇女及其配偶文化程度及工作情况,户籍,家庭月均收入和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对维吾尔族妇女办建卡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妇女的户籍,工作情况,文化程度,配偶工作情况,家庭月均收入和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显著影响办建卡率.结论 维吾尔族孕期保健意识在目标人群中中等,在家庭经济差和文化程度很低的目标人群中比较低,说明很有必要加大孕期保健知识宣传的力度.

  • 新疆维吾尔族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清中MMP-9、TIMP-1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张玉毅;李小英;朱丽红

    目的:分析新疆维吾尔族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清中MMP-9、TIMP-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为临床提前干预治疗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6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惠者(其中轻度组和重度组各30例)及30例健康孕妇血清中MMP-9和TIMP-I水平.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度组患者血清MMP-9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及轻度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而妊娠期高血压轻度组与正常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性(P>0.05),但在重度组中MMP-9的浓度较其他两组明显减低;TIMP-I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度组、轻度组及正常对照组血清中各组相互比较均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且TIMP-1在三组中的浓度值变化不大,可见虽然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中MMP-9表达下降,而它的特异性抑制物TIMP-1却无相应的变化,这导致两者之间的平衡状态发生改变,MMP-9/TIM-1比值下降.结论:血清中MMP-9及TIMP-1表达异常可能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病有密切的关系.MMP-9、TIMP-1有望成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进行提前干预治疗的手段.

  • 肿瘤坏死因子-β+252基因多态性与维吾尔族子宫颈癌HPV感染不相关

    作者:再努尔·阿布都热衣木;付熙;哈尼克孜·吐尔逊;祖菲娅·艾力;古扎丽努尔·阿不力孜;阿斯木古力·克力木;热依汗姑丽·托乎提;古兰丹姆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β +252基因多态性分布及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我国子宫颈癌高发区新疆喀什维吾尔族子宫颈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以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检测111例子宫颈癌和10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HPV感染及型别分布;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83例HPV16阳性子宫颈癌及91例HPV阴性正常子宫颈组织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β+252位点的基因型,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β +252基因多态性及HPV感染与维吾尔族子宫颈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结果 111例子宫颈癌患者中,HPV总感染率81.1% (90/111),其中HPV16感染占HPV阳性子宫颈癌的92.2%( 83/90),10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HPV阳性者9例,阳性率为9.0% (9/100),其中HPV16感染2例,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5.8,P<0.01).TNF-β+ 252位点基因多态性与HPV16阳性子宫颈癌组及HPV阴性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疆南部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患者中以HPV16感染为主,本研究未能显示肿瘤坏死因子-β(+252)位点多态性与维吾尔族子宫颈癌易感性有关.

  • 宫颈癌发生与SCARA5基因表达调控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作者:希尔扎提江?苏来曼;阿丽叶古丽?艾皮热;热孜宛古丽?约麦尔;吾尼且木?吐拉克;刘开江;Abulizi Abudula

    目的:在前期研究中,发现宫颈鳞癌组织中清道夫受体A类5型( 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A member 5 putative, SCARA5)基因表达下调。本研究利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组织标本对SCARA5基因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探讨宫颈癌发生与该基因表达调控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鳞癌( 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 CSCC )、宫颈内上皮瘤变(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Ⅱ~Ⅲ)及宫颈炎患者的新鲜组织标本72例及石蜡包埋组织切片82例,采用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SCARA5基因转录(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进行鉴定。结果随着宫颈炎发展到CIN和CSCC, SCARA5基因的转录( mRNA)表达水平梯度性下调, CSCC与CIN或宫颈炎之间差异显著(P<0.05),但是CIN与宫颈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宫颈炎组织内SCARA5蛋白表达呈强阳性,在CINⅡ~Ⅲ中的缺失率增加,在宫颈癌阶段,其部分或完全缺失率高,与宫颈炎存在显著差异( P<0.05)。结论宫颈癌发生与SCARA5转录表达下调或蛋白质表达缺失存在密切关系,可能成为肿瘤诊断和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 血浆抗凝血酶Ⅲ、绒毛蛋白1和凝集素含量在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病变进程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作者:郭霞;玛依拉·卡米力江;伊力努尔·沙比提;刘开江;阿仙姑·哈斯木;哈丽丹·热依木;Abulizi·Abudula

    目的 根据前期工作中运用血浆蛋白质组学研究筛选出的一系列血浆候选差异蛋白指标,探索血浆中ATⅢ、VIL1和CLU表达含量在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病变进程中动态变化.方法 收集82例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宫颈病变血浆样本(宫颈炎22例,CINⅡ~Ⅲ20例,宫颈癌早期20例,宫颈癌晚期20例),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中ATⅢ、VIL1和CLU的表达含量,分析其与宫颈病变进程的关系及相关性.结果 ATⅢ的表达含量随着宫颈病变进程逐渐下降,CLU和VIL1的表达含量随着宫颈病变的进程逐渐升高(P<0.05).以宫颈炎组作为对照组,ATⅢ、VIL1和CLU的表达含量与CINⅡ~Ⅲ组、宫颈癌早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TⅢ、VIL1和CLU表达含量之间的动态变化关联性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发生发展与ATⅢ、VIL1和CLU的表达含量动态变化密切相关,可成为宫颈癌早期诊断的血浆候选预警蛋白标志物.

  • 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子宫腺肌病患者腹腔镜保守手术36例临床观察

    作者:彭靖淇;周琦;陶玲;陈锐;古力加汗

    目的 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子宫腺肌病患者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B、C 3组,分别采用腹腔镜子宫腺肌病病灶部分切除、子宫肌腺瘤剔除术或子宫大部分切除的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结果 36例患者手术顺利,无手术并发症,术后B超检查子宫大小基本恢复正常,随访时间16~38个月,术后患者痛经缓解,月经周期及月经量均正常,患者3个月后B超检查子宫大小基本恢复正常,3例患者已足月分娩,均为剖宫产,8例患者已妊娠.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无下腹及腰骶部胀痛,无性交痛,无尿频、大便困难等压迫症状,无贫血症状.结论 腹腔镜子宫腺肌病病灶部分切除、子宫肌腺瘤剔除术及子宫大部分切除的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能改善痛经症状、去除病灶,保留子宫,具有实际临床意义.

  • 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患者血清蛋白质组的二维液相色谱分析

    作者:郭霞;阿布力孜·阿布杜拉;武贵臻;刘开江

    目的:利用蛋白质二维液相色谱方法建立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患者血清蛋白质组特异的蛋白质差异表达谱.方法:收集与制备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患者血清样品,采用蛋白质二维液相色谱系统(ProteomeLabTMPF-2D)对血清样品进行分离与数据比较分析.结果:成功建立了基于蛋白质等电点和疏水性特征的血清蛋白质组差异表达图谱,能够鉴别出56个差异表达蛋白位点,其中12个位点的峰值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蛋白质二维液相色谱是建立血清蛋白质组差异表达谱的有效和可行方法,为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患者血清蛋白质标志物的筛选开辟了新的途径.

  • 3098例宫颈活组织检查结果分析

    作者:刘佳;王跃

    [目的]探讨新疆和田地区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特点及高发原因.[方法]对3年来和田地区人民医院3098例宫颈活检病理诊断结果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3098例宫颈活检中宫颈癌306例,占9.87%,其中鳞癌305例,占99.67%(305/306).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发病率占9.78%(303/3098),平均年龄在48.91岁;宫颈癌前病交(CIN)168例,占5.42%(168/3098),平均年龄在35.44岁.[结论]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发病率居全国首位,严重威胁本地区维吾尔族妇女的健康,应当给予高度重视.

  • 新疆维吾尔族患者HPV感染型别临床分析

    作者:佐合拉古丽·木塔力甫;张云霞

    目的 分析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HPV感染类型及其分布的规律.方法 采用导流杂交基因分型技术对318名妇科维吾尔族就诊患者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HPV-DNA检测阳性者占21.70%(69/318).低危型感染12例(20.69%),以HPV 6和HPV 11为主;高危型感染46例(79.31%),以HPV 16、HPV58和HPV68感染为主.多重感染11例,感染率为3.46%.从年龄分布来看,≤25岁的患者占31.48%,HPV感染率高,其次为50~55岁年龄段的患者占25.71%.结论 HPV分布存在地域和种族差异,加强对新疆各年龄人群,多种型别HPV的筛查,有助于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及了解HPV感染的转归,并为新疆地区宫颈癌干预提供理论基础.

  • 和田地区孕产妇死亡状况调查分析

    作者:刘佳

    目的:探讨和田地区孕产妇死亡率高的原因及今后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的有效措施.方法:查阅各项登记本、监测报表及死亡评审材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00~2006年活产数194265例,孕产妇死亡313例,平均孕产妇死亡率161.12/10万.2004~2006年经过死亡评审专家组评审孕产妇死亡116例.其中产后出血51例,占43.97%,居首位;内科合并症37例,占31.9%,居第二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3例,占19.83%,居第三位.死亡孕产妇中绝大多数是农村居民占97.44%(305/313).死亡孕产妇平均年龄25.18岁.313例死亡孕产妇均为唯吾儿族,均为贫困家庭.结论: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孕产妇死亡率居全国首位,严重威胁本地区维吾尔族孕产妇的生命,应给予高度重视.

  • 维、汉族绝经妇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辨证分型与症候特征分析

    作者:卫荣;薛黎;刘海龙

    目的:探讨新疆维、汉族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证型及症候特征。方法选择346例维、汉族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MOP)患者,汉族178例,维吾尔族168例。根据本课题制定的中医辨证分型的标准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揭示新疆地区维、汉族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中医辩证分型及其证侯分布规律。结果168例维吾尔族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证型分布规律:肾虚血瘀92例(54.76%),非肾虚血瘀76例(45.24%),其中肝肾阴虚型30例(17.86%);脾肾两虚27例(16.07%);肾精亏虚19例(11.31%);178例汉族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证型分布规律:肾虚血瘀96例(53.93%),非肾虚血瘀82例(46.07%),非肾虚血瘀中肝肾阴虚型34例(19.10%);脾肾两虚型28例(15.73%);肾精亏虚型20例(11.24%);汉族与维吾尔族 PMOP 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症候主要特征集中表现为腰膝酸软及疼痛296例(85.55%)、脉弦、细涩等。结论新疆地区维、汉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病机主要表现为涉及肝、脾、肾等脏腑,与血瘀密切相关的复杂性病变,其证型分布与骨密度无相关性,但其症候分布特点仍有一定规律可循。

  •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全基因组表达谱分析及下调表达候选基因鉴定

    作者:阿丽叶古丽·艾皮热;西尔扎提·苏来曼;刘开江;吐尔逊帕夏·吾布力卡;玛依拉·卡米力江;Abulizi Abudula

    目的 探讨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特异的下调表达基因谱,建立基于下调表达基因的宫颈癌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收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病变新鲜组织标本72例,其中宫颈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25例,宫颈内上皮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22例,正常宫颈组织(normal cervix,NC)25例.选择20例组织标本(CSCC 7例,CINⅢ6例,NC 7例),提取组织RNA,通过人类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及生物信息分析,筛选宫颈癌及癌前病变(CIN)特异性下调表达候选基因.通过对CSCC与正常对照(NC)组的基因差异表达谱进行比较分析,选取10种差异表达倍数较高的候选基因,利用72例宫颈病变组织RNA,对10种下调表达候选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半定量RT-PCR鉴定,确定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与该基因表达水平变化的关系.结果 以2倍及以上表达差异为量化标准,有下调表达候选基因112种.72例宫颈病变组织RNA的半定量RT-PCR筛查分析,发现在CSCC与正常对照组之间,FOSB、DNASE1L3、SCARA5、EGR1、ABI3BP、FOS、KLF4、RHOB、IER2和ID4等10种下调表达基因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NASE1L3、EGR1、FOS、KLF4和IER2等5种基因的表达水平差异在CIN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除了FOS基因外,其余4种基因表达在CSCC与CIN组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 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发病进程可能与一系列基因的下调表达密切相关,而DNASE1L3、EGR1、FOS、KLF4和IER2等5种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可能成为宫颈癌早期预警指标.

  • 喀什地区维族妇女乳腺癌转移复发风险初步探讨

    作者:陈石岩;米开热木;李玉华;杜新权;周娜;龚燕;孙振柱

    目的:探讨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妇女乳腺癌复发转移风险,为临床术后的综合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收集本院2009~2010年行手术切除的维吾尔族妇女乳腺癌患者72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R、PR、HER2、CK5/6、Ki-67、E-cad,做出6项复发转移风险评估的基因表达谱分类.结果:72 例患者中40岁以上年龄患者56例,占77.78%;浸润性导管癌64例,占88.89%,Ⅱ~Ⅲ级以上高级别者占78%;肿瘤大小:T2以上者61例,占85%;查到脉管浸润65例,占90.3%;有淋巴结转移者52例,占72%;激素受体阳性49例,占76.6%,HER2阳性3+患者13例,占20.3%(13/64).结论:喀什地区维族妇女乳腺癌有较高的复发风险,激素受体阳性占77.6%,提示本地维族妇女乳腺癌大部分适用于内分泌治疗.

  • 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阿迪拉·斯依提;伊力努尔·沙比提;百合尼沙·阿不都热西提

    目的 探讨淋巴结转移的Ⅰ b~Ⅱa期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肿瘤医院妇科2004年3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初始治疗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十盆腔淋巴结清扫的Ⅰb~Ⅱa期有完整临床与病理资料的维吾尔族子宫颈癌患者中,选择109例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113例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性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肿瘤直径,病理类型、病理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宫体侵犯,颈管侵犯及脉管内瘤栓情况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程度差、肿瘤直径大、浸润深度深、脉管有瘤栓、宫体有侵犯、肿瘤出现坏死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多见,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logistical多因素分析显示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宫体侵犯,脉管瘤栓是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宫体侵犯,脉管瘤栓是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上有助于选择必要的处理.

  • 血浆中apoAⅠ和mTOR蛋白在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病变进程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作者:郭霞;金华;玛依拉·卡米力江;刘开江;阿仙姑·哈斯木;哈丽丹·热依木;武贵臻;Abulizi·ABUDULA

    目的:探讨血浆中载脂蛋白A (apoAⅠ)含量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活性在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病变进程中的动态变化及评价其对于宫颈癌预警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方法:收集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宫颈病变血浆样本共82例(宫颈炎22例,CINⅡ~Ⅲ20例,宫颈癌早期20例,宫颈癌晚期20例),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中apoAⅠ蛋白含量和mTOR活性,分析其与宫颈病变进程的关系及相关性,评价其对于宫颈癌预警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随着宫颈炎到CINⅡ~Ⅲ、宫颈癌早期和晚期发病过程,血浆apoAⅠ含量明显降低而mTOR活性上升,与正常对照宫颈炎组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oAⅠ的表达与mTOR活性呈低度负相关(r<0.4,<0.05);血浆mTOR活性的预警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较高,分别为94.0%、60.0%、80.0%,而apoAⅠ分别为70.1%、60.0%、29.0%。从不同指标联合检测的角度分析,apoAⅠ和mTOR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2.1%、60.0%、54.5%。结论: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发生发展与血浆中apoAⅠ含量和mTOR活性动态变化密切相关,可以成为宫颈癌早期诊断的预警或疗效评估的重要指标。ⅠP

  • 维吾尔族妇女宫颈鳞癌早期患者血浆低丰度蛋白质组差异图谱的二维液相色谱分析

    作者:郭霞;哈丽丹·热依木;纳菲沙·卡德尔;武贵臻;阿布力孜·阿布杜拉

    目的:依托蛋白质二维液相色谱技术,建立维吾尔族妇女宫颈鳞癌早期患者特异性血浆低丰度蛋白质组图谱鉴别模型.方法:收集维吾尔族妇女血浆标本共48例,临床分期为Ⅰ~Ⅱa的宫颈鳞癌早期患者2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22例.分别制备血浆低丰度蛋白质组样品并通过蛋白质二维液相色谱系统(ProteomeLabTM PF-2D)分离与鉴别分析.结果:确定了宫颈炎和早期宫颈鳞癌患者的基于蛋白质等电点和疏水性特征的血浆低丰度蛋白质组图谱,筛选出9个差异表达明显的蛋白位点,在宫颈鳞癌早期患者血浆中8个低丰度蛋白组分含量明显上升,1个组分含量下降.结论:建立了宫颈癌早期患者特异性血浆蛋白质组差异图谱鉴别模型,提示二维液相色谱技术作为一种高通量技术手段在血浆蛋白质组学研究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