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低血糖的诱因分析

    作者:袁凯萍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的诱因及社区干预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25例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糖尿病合并低血糖诱因:降糖药物不合理使用5例,占20.0%;糖尿病肾病6例,占24.0%;饮食不当10例,占40.0%;运动不当3例,12.0%;其他1例,占4.0%.结论:加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预防和治疗的健康教育,对防范和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糖尿病 低血糖 诱因
  • 糖尿病合并低血糖40例患者的治疗与分析

    作者:杨常治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临床诊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分析糖尿病合并低血糖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0例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中低血糖昏迷28例,其中5分钟清醒者18例,10分钟清醒者10例.其中1例多次发生低血糖昏迷.28例昏迷患者经抢救后症状缓解,死亡1例,留有精神症状后遗症1例.结论:分析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的原因及防止办法.

  • 影响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刘淑芬;刘淑叶;徐淑华

    目的 探讨影响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68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入选组,既往糖尿病史或入院后诊断为糖尿病者,进展48例,占28.57%;因药源性低血糖进展14例,占8.33%;既往有高血压或入院后诊断为高血压者,进展10例,占5.95%;血压降低者进展36例,占21.42%;既往有高血压和糖尿病者,进展20例,占11.90%.入选组占进展性脑梗死比例76.19%.对照组,进展40例,比例占23.80%,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低血压、低血糖的改变均能导致脑梗死的进展

  • 研究糖尿病伴低血糖患者的临床内科治疗方法以及实际疗效

    作者:曹振杰

    目的:分析糖尿病伴低血糖患者的临床内科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选用2017年我院收治的96例糖尿病伴低血糖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基于患者病情和身体情况选用合理的治疗方案与护理措施,在治疗后对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96例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改善,其中24例患者在经过摄入多糖水果与食物后改善了低血糖症状,其余72例患者经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后改善了低血糖症状.结论:糖尿病伴低血糖患者的临床内科治疗方法需要结合患者的健康状况与病情发展情况,才能改善病情,控制病情.

  • 个体化指导对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影响效果的研究

    作者:卢海英;任婉莹

    目的:探讨个体化指导对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影响效果.方法:将10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给予不同的护理方式,对照组给予集体讲课方式,干预组给予个体化指导,观察并记录所有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整体护理干预前后的效果,采用综合评定问卷的方式对两组患者发生低血糖影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低血糖患者的综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采用个体化指导能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临床疗效肯定、可靠,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安达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吴阳;倪艳红

    目的:观察新发2型糖尿病在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血糖未达标的患者,加用安达糖(达格列净)后与达美康缓释片之间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例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单药治疗3月血糖未达标,HBA1c>7.5%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A治疗组:达格列净10mg QD+二甲双胍0.85BID.B对照组:达美康缓释片60mgQD+二甲双胍0.85BID.观察时间16周.结果:治疗12周结束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HBA1c,FBG,PBG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之间HBA1c,FBG,PBG降幅相似,差异无显著性(P>0.05),HBA1C达标患者多,差异有显著性(P<0.05)低血糖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体重减轻,对照组体重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血糖未达标的患者,加用SGLT2抑制剂安达唐治疗12周,获得良好血糖控制,达标率高,低血糖风险小,体重明显减轻,无需调整剂量,使用方便.

  • 老年2型糖尿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司书燕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住院的112例老年2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总结危险因素.结果:在112例患者中,其中45例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为饮食不规律,35例患者由于不适当运动导致,用药不当患者30例,其它因素导致低血糖患者2例.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饮食不规律﹑运动过量以及用药不当等,针对以上这些危险因素,做好防护工作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概率.

  • 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分析

    作者:李晓琳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25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低血糖的发生情况,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0例),通过调查问卷,了解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及其个人情况,对比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与未发生低血糖的对照组患者相比,发生低血糖的观察组患者的年龄、病程与之相仿(P>0.05),而BMI[(26.34±2.85)kg/m2>(21.45±2.62)kg/m2]以及用药不当(13.85%>1.67%)、饮食控制不当(35.38%>6.67%)、合并症(47.69%>18.33%)、过度运动(24.54%>5%)的发生率相对更高(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原因与治疗方法和生活方式有关,应加强用药管理和并发症治疗,科学调节其生活方式,减少低血糖的风险,为控制血糖水平的稳定提供支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糖尿病 治疗 低血糖
  • 住院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原因分析

    作者:高利萍

    目的:研究住院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原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进行诊治的4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出现低血糖分为低血糖组(n=12例)以及未发生低血糖组(n=28例).记录并对比两组糖尿病患者的病程、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尿微量白蛋白;并检测两组的谷丙转氨酶、血浆白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以及低钾血症发生率.结果:低血糖组糖尿病患者的体重指数明显低于未发生低血糖组(P<0.05),低血糖组糖尿病患者的病程、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明显高于未发生低血糖组(P<0.05);低血糖组糖尿病患者的总胆固醇明显低于未发生低血糖组(P<0.05).结论:住院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低、肌酐、尿微量蛋白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均会使低血糖的发生率升高,临床上应对上述因素进行积极的预防,以有效降低低血糖的发生.

  • 胰岛素联合饮食疗法对老年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及 其并发症预防的探讨与分析

    作者:李建霞

    目的:探讨胰岛素联合饮食疗法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效果及其并发症预防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128例新诊断老年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门冬30胰岛素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饮食疗法治疗,两组治疗观察3个月.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值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Homa-IR显著下降,FINs显著上升,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Homa-IR、FINs值与对照组对比也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期间的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1.6%和12.5%,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联合饮食疗法在老年T2DM患者中的应用能提高临床效果,且能预防低血糖并发症的发生,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临床分析

    作者:陈旭妍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状进行临床分析,同时分析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疾控中心自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所接诊的44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均存在低血糖症状,主要分为急性交感神经兴奋症状、脑功能障碍、无症状低血糖,发生次数占比分别是49.50%(50/101)、37.62%(38/101)、12.87%(13/101).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状较易发生,对于无症状低血糖需要提高警惕,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关键词: 老年 糖尿病 低血糖
  •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和护理措施

    作者:曲方欣;张淑秋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护理策略.方法:对我院2014年7月-2017年11月收治的47例发生低血糖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导致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出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1)47例患者经治疗后均好转出院,低血糖是糖尿病及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与其随意变换用药、胰岛素剂量随意更改、擅自变更饮食计划等有直接的关系;(2)临床应结合老年患者个体情况从强化糖尿病用药认知入手,严格遵医嘱用药用餐,特别是胰岛素剂量问题,同时严格执行有规律的用餐计划,以此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新生儿低血糖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效果观察分析

    作者:信婷;李琳琳;孙一卓

    目的:研究新生儿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及病情变化,探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新生儿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同时将这些患者分成两组进行对照护理,主要分成对照1组与对照2组,每组患者的人数为50例,分别对两组新生儿进行传统护理模式以及综合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新生儿的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结果:从对比中能够看出对照2组的新生儿低血糖情况要显著高于对照1组,两组可以对比.结论:密切观察新生儿体征变化,及时开展血糖监测,积极开展治疗和护理能有效改善新生儿低血糖,促进新生儿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 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作者:杨琴;练贤惠;林晓岚;劳凤冰

    目的:研究探讨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及预防低血糖发生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 2017 年 3 月至 2018 年 3 月我科收治的 86 例肝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的方法将 86 例患者各分为 43 例患者的研究组(综合护理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对两组患者发生低血糖的事例及引起的不良护理事件事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发生低血糖的现象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精心综合护理可防止低血糖反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探讨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方法

    作者:闫桂华;盛春晓

    目的 深入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夜间发生的低血糖情况,从而总结出这种临床症状的发生的原因及其临床特点,从而制定出有效的预防与护理方案,保证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方法 在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的时间内,医院总计接受带有夜间低血糖老年糖尿病患者10位,医院对老年患者发生这种状况的诱因等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制定出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有效措施,帮助老人改善相关的病情.结果 以上描述的16位老年糖尿病患者,在经过医院治疗之后,其并没有再次发生夜间低血糖问题,这表明医院的治疗产生了积极的效果.结论 医院在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积极加密了对患者的夜间观察,进而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终,大程度上降低夜间低血糖状况的发生,确保老年患者的生命健康.

  •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作者:高凤莲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反应的原因,并根据情况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糖尿病科门诊接受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出现低血糖的原因,并给予合理的护理干预.结果:出现低血糖的原因有胰岛素的治疗过度、饮食不规律、不遵照医嘱或者是说明服用降糖药物、肾功能不全、进餐和用药时间不合理等.122例患者十分满意80例,满意32例,不满意10例,其护理满意率为(112/122)91.80%.结论:许多的原因均可能造成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的情况,患者及其家属应该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在生活中重视这种疾病,医护人员应该进行合理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措施.

  •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结肠息肉电切术后低血糖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王久君;崔立

    目的 :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 EA)在结肠息肉电切术后低血糖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利用HFM EA对结肠息肉电切术后发生低血糖风险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流程整改方案,对实施整改方案前后低血糖发生率 、风险优先顺序值(RPN)、第三方调查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施整改方案后低血糖发生率由11.82% 降为4.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优先值RPN下降明显,其中流程6术后补液不当RPN值降低了83.33%;第三方调查患者满意度从87.09% 提高到96.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HFM EA可有效降低结肠息肉电切除术后低血糖发生率及风险RPN,不仅更好地保障了患者的安全,也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 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分析

    作者:叶星原

    目的:研究探讨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原因.方法:对来我院就诊的80例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发生低血糖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并针对性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结果:80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主要包括药物应用不合理、饮食不科学、过量运动,发生比例分别为60%、25%、15%.结论: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和药物应用不合理、饮食不科学、过量运动等多个因素有关,所以要加强精细化护理,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发生低血糖的概率,从而促进患者生存质量不断提升.

  • 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

    作者:李颖

    目的 讨论2016年4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 随机分配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方法,实行针对性较强的系统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对全部患者夜间低血糖状况实施研究,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强,存在较大差异.结论 利用综合治理措施对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实行综合干预,从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巡视和规范操作等方面加强低血糖护理,这一情况得到及时控制,在临床上体现出较强的推广意义.

  • 门诊结肠镜检查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作者:侯聪;熊冬梅;张媛媛

    目的 探讨门诊结肠镜检查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方法 取256例门诊结肠镜检查老年患者参与此次研究,患者均于2017年1月份到2017年12月份入院进行诊治.对检查过程中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进行评估,并结合原因予以相应护理.结果 因年龄因素、禁食时间长、遵医行为差、评估及健康教育不足等原因造成27例老年患者低血糖反应,27例低血糖患者经相应护理后,低血糖反应均得到缓解.结论 进行检查前全面评估、正确指导老年患者完成检查前准备、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掌握离院指标等措施,有效避免老年病人低血糖的发生.

4469 条记录 214/224 页 « 12...211212213214215216217...22322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