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配合

    作者:郑米娅;张旭芬

    目的:探究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对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2014~2015年需要进行院内安全转运的患者,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进行综合安全转运护理,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转运时间、护理满意率和护理纠纷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明显较少,且相应的护理满意度更高,观察组患者的转运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配合,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护理人员之间应该默契配合,同时做好相关准备,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满意率,同时减少纠纷的发生.

  • 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

    作者:苏敏

    目的 探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方法 本次试验对象为2014年2月~2016年1月我院就诊的50例急诊科危重患者,按照密封信封不透光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管理组和安全管理组.常规管理组给予常规转运和护理;安全管理组给予安全转运和护理.评价(:1)家属满意率、抢救成功率(;2)转运时间、检查等候时间(;3)护理纠纷发生率.结果 (1)安全管理组患者家属满意率、抢救成功率显著比常规管理组高(P<0.05)(;2)安全管理组转运时间、检查等候时间显著比常规管理组短(P<0.05)(;3)安全管理组护理纠纷发生率显著比常规管理组低(P<0.05).结论 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和护理效果确切,可缩短转运时间、检查等候时间,为更好诊断病情和进行下一步治疗提供基础,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患者家属满意,可有效规避护理纠纷,值得推广.

  • 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防范

    作者:徐丽青;陈月娥

    目的 探讨和分析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隐患因素及护理防范对策.方法 通过对2011年1月-2012年2月急诊科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到ICU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查找原因,总结归纳.结果 影响急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隐患主要有患者病情、医护人员、设备和药品、辅助科室配合4方面因素.结论 护理人员针对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隐患因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可提高转运的成功率.

  • 超高龄心脏介入术后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风险管理

    作者:任艳红;马蕊;刘玲

    目的 探讨超高龄患者心脏介入术后院内安全转运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方法 回顾总结了我科179例超高龄患者心脏介入术后院内安全转运护理风险管理经验.结果 179例患者中,术后发生不同程度转运护理风险的患者有33例(18.4%).有转运护理风险的患者均及时发现,无一例发生意外,实现终安全转运.转运过程中,无医疗纠纷发生,患者及家属满意.结论 通过对转运过程进行准确的风险评估、充分的转运准备,途中严密的观察与护理,以及严谨的交接措施,才能切实有效地避免转运途中意外事件的发生,增加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效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

  • 急诊科急危重患者的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措施

    作者:刘淑梅;付印;关兰荣;苏秀霞;张林红;王红艳;国献素

    急诊科是危重患者的首诊科室,患者经过初期急救复苏后,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和治疗,需转运到辅助科室进行检查或转入专科病房住院治疗,甚至转手术室急诊手术,转运过程虽然只需短暂的十几分钟,但病情可突然变化,如发生剧烈震荡,呕吐物致呼吸道阻塞,突然心跳呼吸骤停,静脉输液管路、气管插管等各种管道脱出,氧气供给不足,内脏二次出血等.因此,护送急危重患者不是一个简单的运送过程,而是一个监护治疗的过程,对于如何进行急诊急危重患者的院内安全转运就显得极其重要.现将2009年1月-2012年6月我院急诊科260例急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急诊科急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护理

    作者:陈娇

    急诊科是危重患者的首诊科室,患者经过初期急救复苏后,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和治疗,需转运到辅助科室进行检查或转入专科病房住院治疗,甚至转手术室急诊手术,转运过程虽然短暂,但病情可突然变化,如发生剧烈震荡,呕吐物致呼吸道阻塞,突然心跳呼吸骤停,静脉输液管道、气管插管等各种管道脱出,氧气供给不足,内脏二次出血等.因此,护送急危重患者不是一个简单的运送过程,而是一个监护治疗的过程,如何进行急诊急危重患者的院内安全转运就显得极其重要.现将2011年1月-2012年6月我院急诊科560例急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降阶梯思维模式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应用

    作者:王延华

    目的 探讨降阶梯思维模式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应用.方法 2017年1~6月对急诊科18名护士实施降阶梯思维模式培训,分析培训前后急诊护士护理能力及院内转运危重患者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培训后急诊护士理论考试评分、应急考试评分、危重病患转运能力评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转运时间短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培训后输液管脱落或堵塞、供氧中断、设备故障、患者血压波动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培训后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降阶梯思维模式能有效提高急诊护士护理技能及危重病患转运能力,从而降低危重病患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 急诊气管插管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体会

    作者:罗秋娟

    探讨分析急诊气管插管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重点.选取2015年1~12月我院的35例急诊气管插管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2011年1~12月收治的29例急诊气管插管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急诊气管插管患者为传统的转运方式,观察组患者是我院开展护理安全政策后进行规范急诊气管插管的转运患者.对比两组不良时间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94.29%;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86.21%;研究组患者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为14.29%,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为37.93%,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规范的、优质的护理转运过程可以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从而大大降低医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为建立和谐、信任的医患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值得临床推广.

  • 预见性护理在肺结核咯血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

    作者:葛芳丽

    目的:探讨肺结核咯血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预见性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急诊科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肺结核咯血患者院内转运的护理,包括转运前对患者病情进行充分的评估,并认真填写交接记录单,转运人员预见性的对急救药品、物品的准备,与患者、家属及相关科室的良好沟通;转运过程中严密的监护,加强对咯血的预见并给予正确的急救;转运后对患者的妥善安置等.结果:通过加强转运人员的预见性意识,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均安全转运至相关科室.结论: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肺结核咯血患者的院内转运中,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院内转运的风险,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安全和连续的救治并转危为安.

  • 创伤评估在急诊创伤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董宏伟

    目的 探究分析创伤评估在急诊创伤患者院内转移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确山县人民医院转运救治的160例急诊创伤患者,按照转运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取无预警分级转运,观察组经创伤评估后采取预警分级转运.比较两组转运过程中意外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家属对转运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转运意外事件发生率为11.25%,低于对照组(38.75%)(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6.25%,高于对照组(82.50%)(P<0.05).结论 在急诊创伤患者院内安全转运工作中采取创伤评估可有效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满意度,推荐使用.

  • 应用护理干预对急诊病危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效果研究

    作者:俞小燕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急诊病危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与100例急诊病危对照组做对比,对我院100例急诊病危观察组院内安全转运的意外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率进行归纳总结及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意外事件发生率(坠床率、意外脱管率、供氧中断率、病情恶化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75%)显著高于急诊病危对照组(47%)(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急诊病危患者院内安全转运具有重要意义,能降低急诊病危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对策

    作者:梁冬花;李杏崧;高艳超;冼敏玲

    目的 探讨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对策.方法 观察512例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情况.所有患者均行转运前评估及准备,途中严密监护,做好应急抢救措施和转运后交接.结果 512例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没有出现死亡、心跳呼吸骤停,意外脱管、坠床等并发症和意外事故.结论 充分评估、做好转运前的准备、转运途中严密监测及做好应急抢救措施是确保危重患者安全转运的重要保证.

  • FMEA模式在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流程改进中的应用

    作者:曾桂珍;鲁妹

    目的:运用FMEA模式对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流程进行改进。方法:2013年7月成立大急诊科FMEA小组,根据FMEA模式的步骤,绘出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的流程,小组讨论列出影响转运失效模式的危险因素,计算RPN值,分析目前潜在影响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流程的失效模式,针对RPN值高低确定需要优化的项目,对其进行改善和优化。一年后FMEA小组再次评估讨论影响转运失效模式的危险因素并计算RPN值。结果:执行建议措施后,RPN值显著下降。结论:FMEA模式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降低院内危重病人转运风险。

  • 急诊危重患者供氧方式对院内安全转运的影响

    作者:吴红青;冯霞冰;苏艳伟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患者的供氧方式对院内安全转运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3-8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急诊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护送时采用便携式氧气筒供氧,对照组采用传统氧气袋供氧,比较两组患者护送前和到达病房后的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时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较稳定;对照组患者血氧饱和度不稳定,呼吸频率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便携式氧气筒供氧能提高院内急危重患者的安全转运,值得临床推广。

  • 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持续质量改进

    作者:秦燕;黎艳华;阳文彬

    目的: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内转运的持续质量改进,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方法:把急诊科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共593例AMI患者分为改进前后A、B组进行研究.结果:改进后转运途中意外发生率降低6.92%,转运成功率上升6.92%,接收病区满意率及交接时准备完成率均提高.结论:重视AMI患者院内转运工作,开展持续质量改进、落实改进措施、评价改进效果、优化工作流程、持续监控护理质量能保证患者安全,防止发生医疗纠纷.

  • 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优质护理

    作者:解伟;王慧娟;任静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180例危重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院内安全转运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院内安全转运护理,对比两组的转运效果.结果观察组实施优质院内安全转运护理干预后,检查等待时间、转运时间、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护理中,可有效缩短转运时间,降低转运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持续质量改进

    作者:周婷

    目的: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内转运的持续质量改进,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方法随机选取急诊科2014年1月~2016年1月120例AMI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转运,观察组采取持续质量改进的安全转运。对比两组意外发生率。结果改进后转运途中意外发生率降低6.92%,转运成功率上升6.92%,接收病区满意率及交接时准备完成率均提高。结论重视AMI患者院内转运工作,开展持续质量改进、落实改进措施、评价改进效果、优化工作流程、持续监控护理质量能保证患者安全,防止发生医疗纠纷。

  • 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的效果分析

    作者:李美玲;王成裕

    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急诊危重患者进行临床实验上的分析,主要分析的是SBAR的沟通模式能够对院内安全转运起到协助作用.方法:本次研究选择了144例急诊危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44例急诊危重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本次实验规定:对照组采用口头交接的转移方法,由医生开具住院医嘱,责任护士将病人运送至病房后,与病房护士口头交接病人情况.而观察组则采用基于SBAR沟通模式,成立专门转运小组,自制急诊危重病人转运交接单,进行转运交接.结果:对照组的病情稳定率为79.16%,明显低于观察组93.05% 的总稳定率,对照组的满意率为75.0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满意率90.27%,且此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B AR模式转运交接单可使接班者在短时间内迅速、全面了解病人的情况,确定后续的护理重点,从而避免交接不清的情况发生.

  • 探讨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

    作者:陈转

    目的:研究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过程中的护理防范途径.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9月本院228例急诊危重患者,纳入对照组,该组患者接受常规转运护理,另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9月本院280例急诊危重患者,纳入研究组,实施安全转运护理,对其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种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转运并发症发生率、转运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转运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转运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工作,采用安全护理的方法能够防控患者并发症,减少护患纠纷,还能够促使转运时间大幅减少,提高患者转运满意度,建议推广应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