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选择性动脉栓塞对外伤性肝破裂假性动脉瘤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志明;吕梁;张家成;龚海峰

    目的 探讨超选择性动脉栓塞对外伤性肝破裂假性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例经MSCT扫描确诊为外伤性肝破裂假性动脉瘤的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栓塞材料采用COOK弹簧圈.术后第3天、第1个月及第3个月复查MSCT及肝功能.结果 20例MSCT检查发现肝破裂假性动脉瘤,DSA检查表现为肝内动脉瘤样扩张并见对比剂外溢征象.20例栓塞治疗后出血均立即停止,瘤样扩张的血管消失.随访3个月,无复发出血,未见严重并发症.肝功能介入治疗前与术后第3天对比无明显改变,且经保肝治疗后肝功能于术后第1个月均恢复正常.结论 超选择插管介入治疗外伤性肝破裂假性动脉瘤安全、迅速、有效,并能大限度保护肝脏功能.

  • 非外伤性主动脉破裂的影像学评估

    作者:李芝峰;梁宇霆;靳二虎;孟颖;廖荣宏

    目的 提高对非外伤性主动脉破裂的认识及处理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主动脉破裂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等资料.结果 5例胸片均可见左上纵隔影增宽,主动脉走行区密度增高,主动脉结增大或轮廓消失;CT平扫及增强扫描示夹层动脉瘤破裂3例,主动脉斑块穿透性溃疡2例.1例Stanford A型夹层动脉瘤患者放弃治疗,于48 h内死亡;对4例行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2例恢复良好出院,2例于术后第3、5天死亡.结论 认识胸片上的异常征象,及早行CT检查,对于明确诊断、采取恰当措施治疗主动脉破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平板3D-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和介入治疗中的价值

    作者:何玉圣;吕维富;鲁东;肖景坤

    目的 评估平板探测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5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进行常规全脑血管DSA检查后,再行旋转DSA采集数据,利用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分析3D-DSA与常规DSA对颅内动脉瘤显示的差异,评价3D-DSA对介入栓塞治疗的指导意义. 结果 常规DSA检出脑动脉瘤34例,经应用旋转DSA及三维重建后检出46例,其中35例进行介入血管内栓塞治疗,栓塞效果良好,11例行手术夹闭治疗. 结论 3D-DSA可显著提高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能够直观清楚地显示动脉瘤详细全面的解剖信息,指导制定治疗计划,在脑动脉瘤的诊断和介入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 脑动静脉畸形伴发动脉瘤的出血风险因素分析及介入治疗

    作者:李星海;赵卫;杨净松;陈超;范宏杰;李爱华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伴发动脉瘤出血风险因素及介入治疗策略.方法 收集并整理42例脑动静脉畸形伴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根据患者术中造影结果,分析脑动静脉畸形血管特点,制定相应介入栓塞治疗方案.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分别复查DSA,明确病灶有无复发.结果 病灶位于幕下、由深静脉引流或混合静脉引流、Spetzler-Martin分级Ⅲ~Ⅳ以及Redekop分型Ⅰ型和Ⅱa型动脉瘤患者易出血.38例介入治疗后经康复治疗后格拉斯哥结果评分>4分,1例视力受损,2例有不同程度肢体功能障碍,1例死亡.随访复查37例,均无动静脉畸形复发,且动脉瘤栓塞良好.结论 术前明确血管构筑特点及潜在出血风险因素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介入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伴发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

    作者:蔡顺然;赵卫;范宏杰;李星海;李安;陆阳;景施卉;陈亚东

    目的 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脉畸形合并动脉瘤的价值.方法 收集46例脑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患者,对Redekop分型为Ⅱa型和Ⅲ型患者(A组)以Onyx胶联合弹簧圈进行栓塞,Redekop分型Ⅰ型和Ⅱb型患者(B组)以Onyx胶联合弹簧圈或单纯Onyx胶进行栓塞,以格拉斯哥转归量表(GOS)评分评估手术疗效.术后3个月复查脑血管造影,观察病灶有无复发.结果 A组患者术后GOS评分为(4.70±0.47)分;B组患者中,以Onyx胶联合弹簧圈栓塞患者GOS评分[(4.75±0.45)分]明显高于单纯Onyx胶栓塞者[(4.33±0.49)分;t=2.159,P=0.042].1例患者死亡,其余45例患者术后3个月后复查脑血管造影均未见复发.结论 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疗效好,以Onyx胶联合弹簧圈疗效优于单纯Onyx胶栓塞.

  • 介入栓塞治疗未破裂动脉瘤合并脑动静脉畸形

    作者:王坤;赵卫;胡继红;易根发;石潆

    目的 探讨未破裂的动脉瘤合并脑动静脉畸形(BAVM)的介入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未破裂的动脉瘤合并BAVM患者的资料.对所有患者均行介入栓塞治疗,根据Redekop分型,选择介入栓塞方式.对近端、远端血流动力型动脉瘤以弹簧圈栓塞,对团内型动脉瘤以Onyx栓塞剂栓塞.术后1周以格拉斯哥转归评分(GOS)评估治疗效果.术后3~6个月行DSA复查病灶是否复发、有无颅内出血.结果 23例患者共36个病灶,其中BAVM合并团内型动脉瘤8个、近端血流动力型动脉瘤16个、远端血流动力型动脉瘤11个、无关血流动力型动脉瘤1个.以弹簧圈栓塞16个近端血流动力型和10个远端血流动力型动脉瘤;以Onyx栓塞剂栓塞8个团内型动脉瘤;1个远端血流动力型动脉瘤因栓塞困难且动脉瘤形态规整未予栓塞,术后第6天患者死于颅内出血引起的脑疝;1个无关血流动力型动脉瘤因易于外科夹闭未予栓塞.23例中,BAVM完全栓塞7例,未完全栓塞16例.19例术后GOS评分为5分,3例为4分,1例死亡病例未评估.除1例死亡外,余22例DSA术后随访均未见复发,无颅内出血.结论 介入栓塞治疗未破裂的动脉瘤合并BAVM较为安全、有效,根据各病灶血流动力学特点制定治疗方案、尽量栓塞所有病灶并积极预防术后出血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 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

    作者:张高尚;李晓群;张健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价值.方法采用进口支架型移植物对14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腔内隔绝术治疗.结果 14例中13例术后DSA造影均显示破口被成功封闭,1例植入裸支架显示假腔缩窄.术后5例CTA及2例MRA显示假腔内血栓形成.无术中严重并发症及术中死亡.结论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明显简化了手术操作,减小了手术风险,疗效确切.尤其是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中有较大应用价值.

  • 三维数字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张杨;李彩霞

    目的 探讨三维数字血管造影(3D-RA)对颅内动脉瘤诊治的应用价值及其与常规DSA检查相比的优势.方法 回顾资料完整的38例40枚颅内动脉瘤患者.分析全脑血管常规DSA造影及病变血管或病变疑似血管3D-RA检查和三维重建图像.分别观察记录常规DSA及3D-RA对颅内动脉瘤提供的诊断信息.24例采用手术开颅银夹夹闭动脉瘤治疗,14例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 38例40枚颅内动脉瘤,其中前交通动脉瘤16枚,后交通动脉瘤13枚,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5枚,颈内动脉瘤3枚,椎基底动脉瘤2枚,小脑后下动脉瘤1枚;其中小型动脉瘤(动脉瘤体直径小于5 mm)12枚,中型动脉瘤(动脉瘤体直径6~10 mm)20枚,大型动脉瘤(动脉瘤体直径16~25 mm)6枚,巨型动脉瘤(动脉瘤体直径大于25 mm)2枚;动脉瘤呈囊袋状23枚,呈哑铃形12枚,不规则形4枚,梭形1枚;颅内动脉瘤单发36例,多发2例.常规DSA诊断动脉瘤37枚,占92.5%(37/40),3DRA诊断动脉瘤40枚,占100%(40/40).经与手术或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比较,本组DSA诊断颅内动脉瘤敏感性92.5%,特异性100%,准确率96%.3D-RA诊断颅内动脉瘤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为100%,准确率100%.结论 3D-RA能较常规DSA更好的显示颅内动脉瘤的形态、大小、瘤颈部及载瘤动脉与动脉瘤的关系、动脉瘤囊腔有无重要分支发出等等.

  • 丙泊酚靶控输注和人工控制输注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比较

    作者:王清平;石屹崴

    目的 比较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和人工控制输注(MCI)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中麻醉效果、对呼吸循环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方法 2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M组采用丙泊酚MCI;T组采用丙泊酚TCI.分别记录麻醉效果,诱导与苏醒时间,丙泊酚总用量,监测不同时间点的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术中体动、舌后坠、术后不良反应例数.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与苏醒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丙泊酚总用量T组明显大于M组(P<0.05),T组麻醉效果优于M组(P<0.05). 丙泊酚诱导后血压下降程度M组大于T组(P<0.05),术中出现体动及术后不良反应例数M组多于T组(P<0.05).结论 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优于丙泊酚人工控制输注.

  • 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作者:李安;赵卫;胡继红;潘文秋;王滔;倪慧霞

    目的 总结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特点,探讨其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颅内后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介入治疗过程,观察期效果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 40例患者共发现42个后循环动脉瘤,均完成血管内介入治疗,其中8个行单纯弹簧圈栓塞,28个行支架辅助栓塞,1个行Onyx胶栓塞,5个动脉瘤及载瘤动脉同时闭塞.术后即刻DSA造影显示动脉瘤完全栓塞30个,近全栓塞6个,部分栓塞6个.术后6个月随访DSA造影显示动脉瘤完全栓塞36个,近全栓塞4个,部分栓塞1个.患者出院时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分35例,1分3例,2分1例,1例死亡为6分;出院后3~6个月随访mRS评分0分38例,1分1例,无动脉瘤复发及新发神经功能障碍病例.结论 颅内后循环动脉瘤具有特殊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且复杂动脉瘤较为常见,对于颅内后循环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假性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时机与并发症防治

    作者:宋锦宁;刘守勋;王拓;鲍刚;陈景宇;张明;张晓东;徐高峰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在其破口周围所形成的假性动脉瘤与真性动脉瘤(TAN-FAN)复合体的血管内栓塞时机及并发症防治方法.方法 采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对58例TAN-FAN复合体进行血管内栓塞.结果 58例TAN-FAN复合体中24例(41.4%)为出血后7天内进行栓塞,20例(34.5%)为出血后7天~2周内进行栓塞,14例(24.1%)为出血后2周~1个月内进行栓塞.58个动脉瘤均被成功栓塞,其中真性动脉瘤腔100%闭塞者46个,95%闭塞者9个,90%闭塞者3个;13例A型与31例B型假性动脉瘤腔均未行弹簧圈填塞,14例C型中11例仅用弹簧圈疏松填塞假性动脉瘤腔,另3例用3D-GDC仅栓塞真性动脉瘤腔部分.术中并发动脉瘤破裂1例;并发脑血管痉挛2例;并发脑梗死3例.1例复发者经二次补充GDC栓塞而治愈.其治疗结果根据Glasgow预后评分:I级43例,II级11例,III级3例,全组死亡1例,死亡率1.7%.术后随访3~60个月均无再出血.结论 对动脉瘤破裂后形成的TAN-FAN复合体应早期进行血管内栓塞;只有根据TAN-FAN复合体不同的类型采用不同的栓塞方法进行个体化治疗,并具有丰富的动脉瘤栓塞经验,才能大限度的降低并发症.

  • 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及载瘤动脉治疗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

    作者:辛涛;潘源;贺西亮;高述礼;卢佩林

    目的 探讨采用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及载瘤动脉治疗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收集经颅脑CT及全脑DSA确诊的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17例,采用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及载瘤动脉,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17例动脉瘤及载瘤动脉均完全闭塞,无死亡病例.术后当天1例发生Wallenberg综合征,恢复良好;1例术后3个月出现脑积水,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遗留轻度残疾;随访2~36个月,无再出血病例.术后6个月12例接受DSA复查,动脉瘤完全不显影,载瘤动脉未发生再通.结论 应用弹簧圈栓塞夹层动脉瘤及载瘤动脉治疗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疗效确切,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 支架或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对颈内动脉宽颈后交通动脉瘤的疗效

    作者:范红星;张素平;何锐;邓婉青;杜德坤;邓志国

    目的 评估支架或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对颈内动脉宽颈后交通动脉瘤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支架或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的47例颈内动脉宽颈后交通动脉瘤患者,其中31例采用支架辅助治疗,16例采用球囊辅助治疗.治疗后随访6~36个月,分析患者的术后造影、并发症及临床情况.结果 47例中,采用支架或球囊两种辅助治疗方法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68%(3/31)和6.25%(1/16);手术后即刻造影显示完全栓塞率分别为58.06%(18/31)和68.75%(11/16).31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病例中随访造影18例,均无动脉瘤复发;16例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病例中随访造影10例,其中3例复发.结论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和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是颈内动脉宽颈后交通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能够显著降低颈内动脉宽颈后交通动脉瘤的复发率,但有增加缺血事件的风险.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的手术操作相关并发症低,术后完全栓塞率高,但复发率也相对较高.

  • 矫正性裸支架理念在治疗复杂主动脉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查斌山;朱化刚;谢文涛;陈智勇;刘斌;叶雨生;余康敏

    目的 探讨矫正性裸支架理念在复杂主动脉病变中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接受腔内修复术联合矫正性裸支架治疗的13例复杂主动脉夹层及2例肾下腹主动脉瘤患者的资料.结果 1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植入Valiant支架11例,Grikin支架2例;2例腹主动脉瘤患者均植入Zenith支架.对15例患者共植入矫正性裸支架19枚;主动脉央层裸支架17枚,长度60~80 mm,直径18~24 mm;腹主动脉瘤裸支架2枚,长度均为60 mm,直径分别为24 mrm和7 mm.所有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15例中,14例完成随访,1例失访,随访期间无支架源性夹层或内漏发生及假性动脉瘤、髂支血栓形成.结论 矫正性裸支架理念有助于拓宽主动脉病变腔内治疗的适应证,且安全、微创、近期疗效满意.

  • 治疗Ⅳ~Ⅴ级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体会

    作者:高飞;臧培卓;梁传声;王庭忠;赵宪林

    目的 探讨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Ⅳ~Ⅴ级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33例Ⅳ~Ⅴ级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急诊动脉瘤血管内栓塞后,并给予脑室外、腰大池引流、血肿清除治疗.结果 17例患者恢复良好,神经功能恢复(51.52%),4例术后出现脑积水,但神经功能基本恢复(12.12%),5例患者植物生存(15.15%),7例术后临床死亡(21.21%).结论 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可以改善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Ⅳ~Ⅴ级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 动脉瘤 栓塞 治疗性
  • Neuroform Ⅱ支架联合Matrix Ⅱ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初步经验

    作者:肖兵;赵卫;宋建琼;胡继红;刘传森

    目的 探讨Neuroform Ⅱ支架植入联合Matrix Ⅱ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技术要点、安全性及并发症防治.方法 诊断为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病人11例,其中大脑前动脉瘤2例,后交通动脉瘤4例,眼动脉瘤1例,大脑中动脉瘤2例,椎基底动脉瘤2例.7例先行Neuroform Ⅱ支架瘤颈成形,将微导管通过支架网眼置入动脉瘤内,填塞弹簧圈;4例先置入微导管于动脉瘤内,再释放支架后栓塞,术后3~6个月随访.结果 所有病例栓塞操作均顺利完成,无手术并发症;其中致密填塞8例,部分致密填塞3例,术后病人均恢复良好,4例短期随访无再出血及血栓栓塞症状发生.结论 Neuroform Ⅱ支架联合Matrix Ⅱ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

  • 经导管弹簧圈栓塞治疗脾动脉瘤

    作者:赵辉;胡红耀;郑传胜;饶珉;罗仕华;吴振中;梁斌

    目的 探讨经导管弹簧圈栓塞治疗脾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经导管弹簧圈栓塞治疗的18例脾动脉瘤患者的资料,其中真性脾动脉瘤14例,假性脾动脉瘤4例;近端型6例,中间型4例,脾门型8例.根据患者脾动脉造影情况,选择普通弹簧圈、微弹簧圈或机械可脱式弹簧圈进行栓塞.术后1周及1、3、9个月行CT增强或CTA复查,随后每月行电话随访.结果 对1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11例采用隔绝旷置术,4例采用瘤腔填塞术,3例采用隔绝旷置术+瘤腔填塞术.术后12例出现栓塞后综合征,其中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脾梗死,梗死体积约10%~35%;余4例为轻微并发症.随访中无瘤体增大、破裂或复发及相关并发症.结论 经导管弹簧圈栓塞治疗脾动脉瘤简单可行、安全有效.

  • 两种封堵器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成革胜;张玉顺;何璐;杜亚娟;李艳

    目的 探讨应用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器和室间隔缺损(VSD)封堵器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19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按所用封堵器分为PDA封堵器组和VSD封堵器组,根据升主动脉造影结果,选择比破口直径大2~5 mm的PDA封堵器或VSD封堵器进行经导管介入封堵.术后随访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残余分流、封堵器形态、有无瓣膜反流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发病时间和术前TTE所示破口直径、主动脉造影示破口直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9例均经升主动脉造影确诊为主动脉窦瘤破裂,其中15例右冠状动脉窦瘤破裂入右心室,3例为右冠状动脉窦瘤破裂入右心房,1例无冠状动脉窦瘤破裂入右心室;共使用PDA封堵器10枚,VSD封堵器11枚,成功率分别为60.00% (6/10)和90.91%(10/11).术后随访6个月~6年,未发生血栓事件,无瓣膜反流,无心律失常、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力哀竭及死亡.结论 经导管介入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安全有效;应用VSD封堵器较PDA封堵器有一定优势.

  • MSCT分析Willis环完整性与环上动脉瘤的关系

    作者:熊义林;彭长秀;兰永树;范光耀

    目的 通过MSCT脑血管成像探讨Willis环完整性与环上动脉瘤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580例拟诊颅内血管性病变患者的CTA检查资料,基于轴位薄层图像、VR、MIP及MPR图像,观察Willis环形态结构及环上动脉瘤发生情况.根据Willis环完整性分为Ⅰ型(Willis环完整)、Ⅱ型(前循环完整但后循环不完整)、Ⅲ型(前循环不完整但后循环完整)及Ⅳ型(前、后循环均不完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80例中,Willis环分型为Ⅰ型118例(118/580,20.34%)、Ⅱ型344例(344/580,59.31%)、Ⅲ型25例(25/580,4.31%)、Ⅳ型93例(93/580,16.03%).Ⅰ~Ⅳ型患者中Willis环上动脉瘤发生率分别为16.10%(19/118)、14.83% (51/344)、32.00%(8/25)、23.66% (22/93).不同类型Willis环患者动脉瘤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13,P=0.046).不同性别间Willis环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631,P=0.006),且女性Willis环上动脉瘤发生率高于男性25.00% (63/252) vs 11.28% (37/328);x2=18.80,P<0.025].结论 多数Willis环结构并不完整,不完整的Willis环更易发生动脉瘤,且女性动脉瘤发生率高于男性.

  • 带膜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附29例报告)

    作者:王家平;杨达宽;杨青;袁曙光;闫东;杨绍军;李迎春;张志田;吴起杰;龚颖娜;韩正林;童玉云;付建华

    目的介绍应用带膜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29例(男25例,女4例,年龄38~77岁)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采用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或CT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进行评估,术前穿刺左肱动脉行升主动脉对比剂追踪了解破口的位置及撕裂的范围,所有的患者都在全麻下进行的,术中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监视下经股动脉或髂动脉将带膜支架导入胸主动脉封闭夹层破口.结果29例均成功进行了胸主动脉夹层的血管腔内隔绝术,其中25例使用Talent支架,4例为国产支架.术后主动脉造影证实夹层裂口完全封闭或内漏明显减少,无中转开胸手术,围手术期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29个月(平均15个月),其中21例行CT复查,8例行DSA复查,3例病人在术后2~8个月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结论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简便安全而有效的方法,近期疗效好.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成功率和生存率高.

3947 条记录 7/198 页 « 12...45678910...19719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