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塞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分析

    作者:许程燕

    目的 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脑梗塞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14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70例,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予以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3周、2个月与3个月的NIHSS评分、缺血区域脑血流量、Barthel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缺血区域脑血流量、Barthel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周、2个月与3个月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缺血区域脑血流量明显多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脑梗塞对侧支循环建立具有重要影响,能有效建立侧支循环,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36例效果观察

    作者:冯学中

    目的 探讨丁苯酞软胶囊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脑氧代谢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脑氧代谢、血液流变学、随访结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88.89%)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66.6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jvO2、CjvO2水平高于对照组,CaO2、Da-jvO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红细胞比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复发率及脑卒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TIA的治疗中加用丁苯酞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其不仅能改善患者的脑氧代谢及血液流变学情况,而且可减少TIA复发和脑卒中的发生,安全性较好.

  • 氟伐他汀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作者:高宏章;陈荣平;林鸣

    目的 探讨氟伐他汀与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使用对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4月收治的248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24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氟伐他汀,治疗组同时加用丁苯酞软胶囊,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CRP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32%(112/124)和70.16%(87/124)(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R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自治疗3 d之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P>0.05).结论 氟伐他汀与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使用对ACI患者具有明显的疗效,同时可以加快CRP的降低速度.

  •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体外反搏对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田华宜

    目的 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体外反搏对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140例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0例.对照组予以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体外反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及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在丁苯酞软胶囊基础上加以体外反搏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生存质量,并提高其认知功能,临床疗效确切.

  •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尼莫地平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作者:金维敏

    目的 探讨血管性痴呆患者接受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其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9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参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尼莫地平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对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3个月时ADL、MMSE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性痴呆患者采用丁苯酞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结果,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促进认知功能改善,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 脉络宁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hemerin、TNF-α的影响

    作者:王丽;吴红星;徐素琴

    目的 研究脉络宁注射液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Chemer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及临床疗效的观察.方法 将80例AC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及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组40例在此基础上加服丁苯酞软胶囊.应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标准对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hemerin、TNF-α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较治疗前血清Chemerin、TNF-α水平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5.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脉络宁注射液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ACI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可能与抑制Chemerin和TNF-α的产生或分泌的作用有关.

  •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作者:郭达云

    目的 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静滴尤瑞克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丁苯酞软胶囊,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7.5%),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前血浆各项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内皮素-1、血浆一氧化氮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ADL评分与神经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丁苯酞软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1YKL-40S100B蛋白水平的影响

    作者:张志军;王宝亮;冯来会

    目的 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sICAM-1、YKL-40、S100B蛋白水平的影响,探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60例,行急性脑梗死常规护理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丁苯酞软胶囊,16 d为一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生活质量指数(BI)评分变化,血清sICAM-1、YKL-40、S100B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为75.0%,2组NIHSS评分均降低BI评分均显著提高(P<0.01),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2组血清sICAM-1、YKL-40、S100B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丁苯酞可通过降低血清sICAM-1水平,阻止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的黏附、聚集所导致的微血管阻塞,改善血管的"低灌注"和"不灌注",通过降低血清YKL-40水平而改善斑块的不稳定性,减少脑梗死的再发,通过降低血清S100B蛋白水平,阻止神经细胞的凋亡,减轻脑损伤,改善预后.

  • 长春西汀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张海燕

    目的 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长春西汀对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100例,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丁苯酞软胶囊进行联合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较对照组的70%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有明显减小,Barthel评分有所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NIHSS为(9.9±4.2)分,低于对照组的(13.2±3.9)分,Barthel(79.2±17.6)分,高于对照组的(63.8±1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SV、PSV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6%,明显高于观察组的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

  • 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NSE、S-100B蛋白的影响

    作者:任新光;李昕

    目的 观察丁苯酞软胶囊(NBP)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20 mL静滴,1次/d;阿司匹林100 mg口服,1次/d,疗程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NBP 200 mg/次口服,3次/d,疗程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 d、7 d、14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清NSE、S-100B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7 d、14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1),治疗后3 d、7 d、14 d血清NSE、S-100B蛋白含量明显下降 (P<0.05).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可以保护神经细胞,改善急性脑梗死病人的神经功能.

  •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龙翠英;郑春玲;王明科;王伟芳;闫丙川;黄刚

    血管性痴呆(VD)是脑血管病后产生的进行性智能障碍综合征,包括缺血性、出血性及脑缺血缺氧损害引起的痴呆.其主要症状为智能障碍,包括认知能力、记忆力、判断和思维能力、计算力和社会生活能力的减退,伴随着情感、性格的改变[1].研究显示,血管性痴呆是导致老年性痴呆的第2位原因,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2].血管性痴呆是可逆的、可治疗的.早期对血管性痴呆进行有效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从而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因此,笔者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对患者精神状态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并观察其安全性.现将相关的临床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 丁苯酞软胶囊和尼莫地平片治疗轻度血管源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比较

    作者:张静

    目的:比较丁苯酞软胶囊和尼莫地平片治疗轻度血管源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轻度血管源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给予丁苯酞软胶囊和尼莫地平片治疗。2组均在治疗前后采用MoCA(蒙特利尔任职评估)量表对患者认知情况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后MoCA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视空间及执行能力、注意力、语言、延迟记忆、定向力评分分别和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视空间及执行能力、注意力、语言、延迟记忆、定向力评分分别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在改善轻度血管源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效果显著,优于尼莫地平片,值得临床借鉴。

  •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作者:陈国军;张燕柳;于永娜;宋帅召;张惠莉

    目的 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给予规范化治疗,治疗组在规范化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口服,在治疗后第7天、14天、28天进行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NIHSS评分显著下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提高,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明显改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显著疗效,并可降低TC、TG、LDLC,升高HDL,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指标.

  • 丁苯酞软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影响

    作者:顾浩;赵变歌;李世学;吕杰民

    目的 探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加用吡拉西坦片,观察组加用丁苯酞软胶囊,连续给药2个疗程.入院时、治疗10 d及20 d末采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价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评价生活能力.结果 入院时,观察组CSS及Barthel指数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及20 d末,2组患者CSS评分较入院时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较入院时升高,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3%,观察组为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长春西汀对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李亚娟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长春西汀在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03—2012‐12我院收治的110例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长春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丁苯酞软胶囊与长春西汀,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价量表)评分、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评价量表)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10.2±3.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2±4.6)分,而Barthel评分(74.6±15.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15.6)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9.09%明显高于对照组6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长春西汀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具有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功效,值得推广使用。

  • 纳洛酮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作者:杨霄鹏;王一凡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 ,CI)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1]。脑梗死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致残率的临床特点,其国内发病总人数逐年上升,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目前治疗方法相对较多,但整体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本研究对纳洛酮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

  •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源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作者:姜晓蕊;张晓曼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vMCI)的疗效。方法 vMCI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口服丁苯酞软胶囊,0.2 g/次,3次/d;对照组40例口服维生素 E软胶囊0.1 g/次,3次/d。治疗12周,分析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周 MoCA评分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并监测治疗前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用药后 12周MoCA评分及血液流变学均有有明显改善,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进展性脑梗死50例疗效分析

    作者:宁世金;罗小丹;黄载文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脑梗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0.2 g口服,3次/d ,疗程14 d。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7 d、14 d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 Index ,BI)评分情况。结果治疗14 d后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7 d及治疗14 d CSS评分、B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7 d C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CSS评分、B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2组CSS评分、B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2组CSS评分、B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丁苯酞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肯定。

  •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作者:孙云平

    目的 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0-04-2011-04收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32例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疗效观察

    作者:张燕柳;范波胜

    我科2009-01-2012-12应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取得较理想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自2009-01-2012-12收住我科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0例,男34例,女16例;年龄40~78岁,平均53岁,发病到治疗时间6~60 h,平均30 h.治疗组50例,男37例,女13例;年龄36~80岁,平均54岁,发病到治疗时间6~62 h,平均31 h.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梗死部位、病情程度(NIHSS评分)和就诊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77 条记录 9/14 页 « 12...6789101112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