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预防PICC导管行营养支持患儿的并发症效果

    作者:陈年年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小儿外科营养支持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儿中的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225例PICC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113)及对照组(n=112),对照组置管期间应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置管期间应用集束化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儿护理期间意外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PICC置管依从性、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穿刺成功率、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PICC导管滑脱率、导管堵塞、护理纠纷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导管堵塞、导管断裂、血栓、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肢体肿胀缓解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降低小儿外科营养PICC导管置管安全性,降低PICC置管风险,提高患儿置管依从性,能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提高患儿置管成功率.

  • 肿瘤患者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

    作者:宋丽华;付翠艳;刘亚爽;杨立娜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348例行PICC的肿瘤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分为感染组61例和对照组287例,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临床资料,筛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文化程度、病程、是否应用高营养化疗药物、是否应用激素、白细胞计数(WBC)、是否掌握PICC自我护理知识、置管部位、导管类型、留置时间及操作者的经验等因素均与导管相关性感染相关(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静脉高营养、应用激素、PICC自我护理知识掌握不良、导管留置时间长、留置部位为股静脉、操作者经验少、WBC降低为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 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受多重因素影响,临床应针对上述因素进行干预,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 携带式化疗泵联合 PICC 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和护理

    作者:储惠荣;翟正环

    目的:探讨携带式化疗泵联合外州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和护理策略,旨在提高疗效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3月-2013年9月行携带式化疗泵联合 PICC 治疗的肿瘤患者64例给予整体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了预期的治疗,有4例患者发生了药物渗漏,发生率为6.25%,3例患者发生静脉炎,发生率为4.69%。结论应用携带式化疗泵联合 PICC 持续灌注化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而配合整体护理能够更有效地减轻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蔡丽华;季健秋;赵萍

    目的 探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86例采用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在操作、维护、健康教育等方面实施规范化管理,预防或减轻并发症.结果 86例患者均顺利度过化疗周期,未发生导管脱出、导管破裂、导管感染及败血症等并发症,患者生活质量得到不同程度提高,效果满意.结论 PICC置管既有保护血管、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等优点,又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并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2种切皮方法减少PICC置管出血的效果比较

    作者:许凤琴;吴德香;王秀兰;张平

    目的 探讨改良塞丁格技术中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24 h渗血的方法.方法 将78例行化学治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操作时对照组用手术刀置穿刺点上方与导丝垂直作1个3mm的横形切口;观察组用手术刀置穿刺点上方沿导丝方向作1个3mm的竖形切口.观察比较2组术中出血和术后24 h渗血情况.结果 实验组在术中出血和术后24 h渗血情况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刀置穿刺点上方沿导丝方向作1个3mm竖形切口出血少,术后24 h渗血少,能减少相关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发生晕厥1例

    作者:赵焕利

    晕厥是大脑脑部出现一过性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短暂意识障碍[1].晕厥与昏迷不同,昏迷的意识丧失时间较长,恢复较难.晕厥与休克的区别在于休克早期无意识障碍,周围循环衰竭征象较明显而持久.对晕厥患者不可忽视,应及时救治.晕厥是临床常见的综合征,具有致残甚至致死的危险,表现为突然发生的肌肉无力,姿势性肌张力丧失,不能直立及意识丧失.晕厥有一定的发病率,甚至在正常人也可能出现,由于发作多呈间断性,存在多种潜在病因,同时缺乏统一的诊疗标准,部分晕厥病例不易诊断且涉及多个科室.

  •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健康教育

    作者:金美娟

    背景:患者夏女士,36岁,因胃癌术后一个月要进行静脉化疗,需置中心静脉导管,以便顺利完成治疗.

  •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后穿刺点非炎性渗液护理

    作者:李惠玉;郝瑾祎;朱莉;祁静

    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 inserted center catheter,PICC)是经肘部贵要静脉、正中静脉或头静脉穿刺,导管尖端达上腔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1].目前,PICC已成为肿瘤患者、静脉高营养患者和危重症患者重要的给药途径.行PICC置管可大程度保护肿瘤患者的外周血管,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B超引导下置管技术的开展已经为越来越多患者提供安全的静脉输液通路,但B超引导下置管易引非炎性渗液.

  • 神经外科病人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应用的护理

    作者:黄文红

    笔者将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应用于颅脑损伤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应用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头皮钢针在PICC继发性异位复位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封凤;徐红霞;金爱云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因留置时间长,能够安全的推注高渗刺激性药物,保护患者的血管,减轻患者的痛苦,可由护士操作等优点,已被临床广泛应用[1].导管继发性异位是指置管成功后,首次X线检查导管尖端在上腔静脉,但留置期间导管尖端走向发生改变[2],是PICC使用过程中一个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2.7%[3-4],PICC尖端异位容易导致患处静脉炎、血栓、堵管及所在肢体肿胀等严重并发症,因PICC导管异位,不能继续使用导管治疗,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再次承受插管的痛苦与风险.本文报道了1例PICC导管留置期间发生继发性导管异位的患者,根据数字化X影像分析,利用头皮钢针的导电性,联合心电定位技术将导管成功复位的案例,现报告如下.

  •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相关静脉炎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作者:林敏;袁珍娣

    2004年1至12月本院共进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156例,其中发生各级静脉炎32例,现回顾性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院进行PICC导管置管156例,发生各级静脉炎32例;其中头静脉置管70例,发生静脉炎26例;贵要静脉置管86例,发生静脉炎6例;男12例,女20例;年龄17~82岁.不同病种静脉炎的发生率及分级见表1.

  •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专科护理门诊的管理

    作者:毛祝英;陈亚敏

    随着输液技术的发展,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技术因其能长期放置(1年)、静脉损伤小、对生活影响小、能带离医院等特性使PICC在肿瘤患者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宁波市第二医院从2007年开展第1例PICC置管以来,已成功置管数千例.目前置管在逐年增多.本院从2010年底筹办开设PICC专科护理门诊以来,不仅解决了PICC留置患者的日常维护,还解决了输液港留置患者的维护,而且对肿瘤患者的健康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将本院的PICC专科门诊的管理总结如下.

  • 肝病患者14例行PICC置管的护理

    作者:马贤会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维护方便、并发症少、留置时间长等优点,适用于患者中、长期静脉治疗,能避免外周静脉反复穿刺损伤、减少患者痛苦和降低护理工作量,该项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我科收住的多为慢性患者,住院时间较长且需长期输液,为保证用药及时准确,更好地保护患者血管,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方便输入各种药物,为患者尤其周围静脉穿刺困难及抢救危重患者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我院于2011年1月引进PICC置管技术,至6月已为14例肝病患者成功置入PICC导管,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肿瘤患者携带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出院的健康指导

    作者:乔建兰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输液通道[1],与其他深静置管相比具有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置管对生活基本无影响,维护方便安全,可以带管回家,符合了肿瘤患者长期化疗的需要[2].且肿瘤患者在长达半年多的化疗过程中,由于生活及经济上的不便,也不可能选择长期住院治疗,PICC满足了肿瘤患者的这一特殊需求.在2004年10月~2008年12月,我们科室对300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PICC输注化疗药物,间歇期带管回家休息,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作者:刘俊杰;周成运

    静脉化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途径之一,反复多次的静脉给药可使血管内膜损伤,弹性下降,管径缩小,严重者可影响下一疗程治疗.而许多化疗药物常导致静脉炎,若渗漏皮下又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我们自2002年10月~2003年10月对42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l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注入化疗药物,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 微电脑注药泵联合PICC持续静脉泵入5-FU治疗鼻咽癌的护理

    作者:邓伍秀;华媚

    放疗是鼻咽癌治疗有效的办法,但对于中晚期,联合化疗能减少复发和转移,诱导化疗有提高放射敏感性、消灭潜在的转移病灶,降低远处转移率,提高生存率的优点.由于化疗药物浓度高,对周围静脉刺激性大,静脉炎发生率高.为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预防和减轻化学性静脉炎和药物外渗,采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应用微电脑注药泵连接PICC持续恒速静脉泵入5-FU治疗,可延长药物作用时间,使更多肿瘤细胞进入5-FU敏感的S期,疗效大于分次静脉给药的传统方法[1],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活动方便,提高了患者在化疗期的生存质量,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如下.

  •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致血栓形成后的护理体会

    作者:徐瑶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PICC)是外科肿瘤患者化疗及输血的常用途径.为降低因化疗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痛苦而起到积极作用.虽然目前PICC置管及使用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是任何护理活动都有风险.静脉血栓形成就是其中大的风险之一.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静脉腔内不正常的凝固,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病症,如未给予及时治疗,将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发生肺栓塞危及生命[1].我科2008年至2011年期间发生5例PICC致血栓形成的病例,现将此并发症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9号头皮针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中的应用

    作者:黄伟萍;杨水秀

    目的:探讨9号头皮针在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0例需行 PICC 术治疗、且外周血管显露较差,置管困难患者,运用头皮针代替改良塞丁格技术中穿刺针行PICC 置管。结果30例均置管成功,经贵要静脉置管17例,经头静脉1例,经肘正中静脉12例。置管后 X 线片显示,29例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1例导管尖端在颈静脉内,经调整后位于上腔静脉。结论9号头皮针代替改良塞丁格技术中穿刺针进行非超声引导下 PICC 置管可提高置管成功率,取材方便,实用。

  • 肿瘤化疗患者应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体会

    作者:秦峰

    化疗是恶性肿瘤病人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多数化疗药物的使用途径为静脉注射.因此,建立一条好的静脉通道,不仅可以减少病人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从而保所外周血管,减少局部不良反应,保证化疗全过程的顺利进行.

  • PICC在早产儿肠外营养应用管道堵塞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凌艳萍

    总结39例早产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输注全营养混合液(TNA)导管发生堵塞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包括冲管与封管手法不正确,输注理化性质不同的药物之间未封管,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等因素.认为掌握正确的冲管和封管方法,规范配制全营养混合液,加强巡视和导管维护知识的相关培训可有效预防PICC管道堵塞.

153 条记录 4/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