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丁基苯酞对慢性脑缺血老龄大鼠脑组织TRPM2和核酸内切酶G的影响

    作者:张会芳;声宏;焦淑洁;刘希

    目的:研究丁基苯酞(NBP)对老龄大鼠慢性脑缺血脑组织瞬时感受器电位M2型(TRPM2)及核酸内切酶G(EndoG)表达的影响.方法:80只老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NBP低剂量治疗组和NBP高剂量治疗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建立慢性脑缺血模型.3个月后,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SP法染色检测TRPM2和EndoG的表达变化.结果:各组大鼠脑皮层与海马区组织TRPM2和EndoG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0.046、127.115、49.959和80.292,P均<0.05).模型组皮质和海马TRPM2、EndoG表达较假手术组增多(P<0.05),而NBP低剂量和高剂量治疗组较模型组减少(P<o.o5),NBP高剂量组较低剂量治疗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结论:NBP可能通过下调TRPM2和EndoG的表达,抑制细胞损伤和死亡,发挥对慢性缺血性脑组织的神经保护作用.

  • 慢性脑缺血大鼠脑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Nogo-A的表达

    作者:胡文涛;卢宏;吴斌;李福春

    -1.890,P>0.05).模型组皮质和海马Nogo-A表达高于对照组(t=-13.463,-13.133,P<0.05).结论:慢性脑缺血后抑制神经再生的因子Nogo-A表达增强,这可能是成年哺乳动物损伤后神经再生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 丁基苯酞对慢性脑缺血老龄大鼠海马胆碱乙酰基转移酶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沈瑞乐;王兴萍;滕军放;卢宏;王凯娟

    目的:研究丁基苯酞对老龄大鼠慢性脑缺血后大脑海马中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at)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其中4组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2VO)制作慢性脑缺血模型.对照组除不结扎2VO外,其他操作同前.预防用药组于术前1个月按80 mg/kg给予丁基苯酞每d灌胃,高、低剂量药物组术后2个月分别按120 mg/kg、60 mg/kg给予丁基苯酞每d灌胃,丁基苯酞用花生油稀释至2 mL.模型组和对照组术后每d给予花生油2 mL.3个月后,应用RT-PCR技术检测大鼠大脑海马组织中Chat mRNA的表达.结果:对照组海马Chat mRNA的表达水平为(0.75±0.09),模型组为(0.31±0.11),高、低剂量药物组分别为(0.61±0.16)和(0.48±0.11),预防用药组为(0.44±0.16).与对照组比较,其他4组Chat mRNA的表达水平均低(P均<0.05);高剂量药物组Chat mRNA的表达高于低剂量药物组和预防用药组(P均<0.05),但该3组均高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慢性脑缺血后大鼠海马Chat基因表达水平下降,丁基苯酞可使海马Chat mRNA表达水平提高.

  • 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和额叶组织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的测定

    作者:朱红灿;常文广;王晓东;王艳红;滕军放;许予明;张博爱

    目的:检测大鼠慢性脑缺血后海马和额叶组织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ooR)的表达,以探讨慢性脑缺血时神经系统发生内源性脑保护的机制.方法:24只Wistar大鼠随机等分为假手术组和缺血组,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建立慢性脑缺血模型,缺血2个月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学习和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观察海马及额叶皮质EpoR表达的变化.结果:2个月后缺血组和假手术组比较,逃避潜伏期时间延长,跨过平台次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慢性脑缺血组海马和额叶皮质中EpoR表达上调,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慢性脑缺血后海马和额叶皮质EpoR表达增加,可能是机体发生内源性脑保护的机制之一.

  • 奥拉西坦治疗慢性脑缺血引起的痴呆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凤格

    目的:观察及分析奥拉西坦治疗慢性脑缺血引起的痴呆的疗效情况.方法:本研究对象是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慢性脑缺血引起痴呆的病例.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成各具备49例的研究组和参照组.予以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案为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实施参照组相同治疗举措的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治疗举措,对于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进行观察及对比.结果:通过进行对比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结果显示相较于参照组而言,研究组的优势更加显著,P<0.05.结论:对于由慢性脑缺血导致痴呆的患者实施奥拉西坦治疗举措,能够获得到良好的疗效,应该推广应用.

  • 芪丹通脉片对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MDA、SOD表达的影响

    作者:温晓妮;乔黎焱

    目的 探讨芪丹通脉片对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MDA、SOD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双侧颈动脉结扎方法 制作慢性脑缺血模型.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芪丹通脉片低剂量组、芪丹通脉片中剂量组、芪丹通脉片高剂量组、阳性对照尼莫地平组,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学改变,并检测海马MDA、SOD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可见海马神经元呈现出典型的神经病理性改变,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数量减少、固缩.芪丹通脉片可降低海马MDA含量,提高SOD活性,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氧化应激可能参与慢性脑缺血所致的海马神经元丢失,推测芪丹通脉片可通过抗氧化应激机制发挥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 左归丸对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詹青;管强;余敏;赵丽娟;王勤鹰;赵江民

    目的 探讨左归丸对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所有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慢性脑缺血组、左归丸治疗组.后2组大鼠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建立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左归丸治疗组术后3周开始每天对大鼠进行左归丸液灌胃,剂量为每天4.0 g/kg,后得到每组8只大鼠.术后6周检测各组大鼠水迷宫实验潜伏期变化、脑皮层线粒体活性氧(ROS)水平、线粒体的呼吸功能.结果 与慢性脑缺血组比较,左归丸治疗组大鼠水迷宫实验潜伏期缩短[(36.43 ±6.51)s比(43.46±4.28)s,P<0.05],线粒体ROS水平明显降低(120.52±10.80比137.46±15.28,P<0.05),呼吸控制指数和磷氧比值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左归丸治疗可以改善脑组织线粒体功能,减少ROS的生成,从而减轻慢性脑缺血大鼠的大鼠的氧化应激损伤程度.

  • 米诺环素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脑内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陈毅;尤志珺;王传玲;随晓菲;蔡志友

    目的 观察慢性脑缺血后米诺环素是否可以通过调节Notch信号通路而发挥脑保护作用.方法 将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n=8):假手术(Sham)组、缺血模型(Model)组、DAPT组、米诺环素(Min)组、DAPT+米诺环素(DAPT+ Min)组;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2-VO)建立慢性脑缺血模型,给药1月后行为学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VEGF及Notch信号通路下游物质Hes1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模型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降低(P<0.05);米诺环素组与DAPT组比较,VEGF及Hes1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1);米诺环素组分别于与缺血模型组和DAPT+米诺环素组比较,DAPT+米诺环素组与DAPT组比较,学习记忆能力、VEGF及Hes1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米诺环素可能通过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脑内Notch信号通路的调节来促进脑缺血后血管的新生,进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 慢性脑缺血海马CA1区HCN1蛋白表达下调与学习记忆损伤研究

    作者:孙莉;李进;郭莲军;陈玉华

    目的 探讨慢性脑缺血导致大鼠认知功能障碍与HCN1通道亚型蛋白表达变化的内在关系.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每组各10只.各组缺血4周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免疫组化检测HCN1表达水平,进一步用蛋白印迹检测HCN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缺血组大鼠海马CA1区HCN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慢性脑缺血海马CA1区存在HCN1通道亚型表达下调且参与大鼠认知功能损伤,可能为治疗慢性脑缺血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新靶点.

  • 慢性脑缺血大鼠OXR的表达变化及天智颗粒干预的实验研究

    作者:吕斌;娄季宇;王建平;李文杰

    目的 研究慢性脑缺血病程中食欲素受体(Orexin receptor,OXR)的表达水平及天智颗粒的干预对其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通过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建立脑缺血大鼠模型,水迷宫法进行行为学评价,免疫组化法测定OXR的表达水平.结果 缺血15 d时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减退,1月、2月模型组较15d模型组好转.缺血15 d时OXR表达水平明显增高,1月时OXR的表达水平较15 d时明显下降,2月时OXR的表达水平再次增高.治疗组与其模型组相比,学习记忆能力均明显好转;治疗15 d OXR的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下降,治疗2月OXR的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升高.结论 Orexin系统可通过某种途径对慢性脑缺血起双向调控作用,而天智颗粒可通过orexin系统治疗脑缺血.

  • 组胺H4受体在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海马内的表达

    作者:刘小洲;张兆辉;刘启兵

    目的 观察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海马内一种新型组胺受体-H4受体的表达.方法 通过RT-PCR半定量技术检测在慢性脑缺血组和对照组中海马内H4受体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8周以后的成功慢性脑缺血模型中海马内H4受体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慢性脑缺血模型中海马内H4受体表达减少,并可能引起组胺作为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的作用减弱.

  • 慢性脑缺血的生化研究进展

    作者:舒敏;章军建

    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痴呆困挠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带来了严重的社会、经济和家庭问题.近临床研究发现,慢性脑缺血是各类痴呆的共同病理表现,包括Binswanger's病、血管性痴呆等.

  • 甲基莲心碱对慢性脑缺血诱导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保护机制

    作者:唐婷;杨青

    目的:观察甲基莲心碱(neferine,Nef)对慢性脑缺血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海马功能区Notch1和SY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50-300g)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Mod)组,尼莫地平(nimodipine, Nim)阳性对照组,Nef治疗组,每组5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 Bilateral common carotid artery ligation ,2-VO)建立慢性脑缺血模型,术后第1天口服给予NS(5 mg· kg-1),Nim(1 mg· kg-1),Nef(20 mg· kg-1)至21 d。记录大鼠体质量变化;Nissel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数量变化;Morris水迷宫法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IHC和Western blot 分析海马Notch1和SYN蛋白的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Mod组比较,Nef可以明显改善2-VO诱导大鼠在21 d的体质量减轻,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减少,寻找平台路线和时间、逃避潜伏期延长,跨越平台次数降低,且优于Nim(P<0.05);Nef可明显上调2-VO诱导的大鼠在第21天时海马CA1区Notch1和SYN蛋白表达降低。结论:Nef可有效改善2-VO诱导的CCl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增强海马CA1区Notch1信号通路,增强突触可塑性有关。

  • 不同剂量美金刚对慢性脑缺血老龄大鼠认知障碍的改善作用及机制

    作者:李莹;杨友华;黄丹;陈晓青;易卉玲;舒细记;柳威

    目的:探讨美金刚(Memantine)对慢性脑缺血老龄大鼠认知障碍及海马区神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2VO)建立慢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1只12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组(n=7)和干预组(3.75,7.5,15,30 mg·kg-1,n=6),对照组(n=5)只分离血管不做结扎处理.采用水迷宫评估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免疫荧光染色后对海马齿状回神经细胞增殖及CA1区凋亡细胞进行计数.结果:水迷宫实验显示:缺血组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明显受损,与对照组和干预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美金刚干预后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得以改善(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缺血组大鼠新生神经细胞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齿状回新生神经细胞数量较对照组进一步增多(P<0.01);缺血组大鼠凋亡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美金刚干预后凋亡细胞数量较缺血组明显减少(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CA1区凋亡细胞数量与空间记忆功能呈负相关.结论:美金刚可通过促进海马神经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改善认知功能障碍,且不同的药物剂量作用效果存在差异.

  • 双(7)-他克林、美金刚和他克林对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神经发生的影响比较

    作者:舒细记;柳威;杨荣;叶雁杰;易卉玲;李长雷;艾永循

    目的:比较双(7)-他克林[bis(7)-tacrine,B7T]、美金刚(memantine)和他克林(tacrine)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将2月龄雄性SD大鼠用完全随机法分为2VO-NS组(n=6)、2VOH7T组(n=7)2VO-Tacrine 组(n=7)、2VO-Memantine组(n=8)和Sham-NS组(n=7).采用水迷宫实验评估大鼠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对新生神经细胞进行计数.结果:水迷宫实验显示:2VO-NS组的整体逃逸时间明显高于Sham-NS组(P<0.01);给予B7T、他克林和美金刚干预后脑缺血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较2VO-NS组均有改善(P<0.01);2VO-NS组大鼠停留于目标象限的时间及穿过平台的次数较Sham-NS组明显减少(P<0.01).给予B7T、他克林和美金刚干预后大鼠在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较2VO-NS组显著增多(P<0.01,P<0.05和P<0.01),B7T、他克林和美金刚干预后大鼠穿过平台的次数明显多于2VO-NS组(P<0.01.P>0.05和P<0.05).免疫荧光双标实验结果显示:2VO-NS组大鼠海马齿状回BrdU和NeuN双染细胞数量较Sham-NS组增多,P<0.01.干预后各组大鼠海马齿状回中新生神经细胞的数量较2VO-NS组增多(P<0.01VS.2VO-B7T;P>0.05 VS.2VO-Tacrine;P<0.05 VS.2VO-Memantine).大鼠在目的象限游行的时间及跨过平台区域的次数与新生神经细胞数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慢性脑缺血可以导致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和神经发生增强,给予B7T干预后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得到改善,且效果优于他克林和美金刚,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增强可能是认知功能改善的基础.

  • 双(7)-他克林对慢性脑缺血老龄大鼠海马神经损伤及认知障碍的改善作用

    作者:舒细记;柳威;张磊;杨荣;杨友华;沙佩林;易卉玲;李长雷;艾永循

    目的:探讨双(7)他克林[ (bis(7)-tacrine,B7T)]对慢性脑缺血老龄大鼠认知障碍及海马锥体细胞的保护作用,并分析其促神经细胞增生与认知功能改善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安全随机法将45只12月龄雄性SD大鼠分为缺血组、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15只.采用水迷宫实验评估大鼠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免疫组化及荧光染色后对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凋亡细胞进行计数.结果:行为学水迷宫实验显示:缺血组整体逃逸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和干预组(P<0.01);缺血组停留于平台所在象限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和干预组(P<0.05);缺血组跨过平台区域的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和干预组(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缺血组海马CA1区NeuN阳性细胞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和干预组(P<0.05).荧光染色显示:缺血组凋亡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和干预组(P<0.05).认知改善与锥体细胞增生、凋亡抑制的相关性分析:缺血组、对照组及干预组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数量、凋亡细胞数量变化分别与空间记忆功能改善呈正相关、负相关.结论:慢性脑缺血后老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受损,B7T可通过促进海马锥体细胞增生、抑制细胞凋亡,实现对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脑缺血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作者:陈涛;章军建;余芬;詹雪春

    目的:观察大鼠慢性脑缺血所致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损害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建立慢性脑缺血模型,治疗组术后给予EPO 1 000 U/kg,持续5 d.术后第8周时3组大鼠Morris水迷宫测试后断头取脑做组织学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缺血组水迷宫表现同假手术组和EPO治疗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EPO能改善慢性脑缺血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P<0.05).EPO组神经细胞病理改变较轻,海马细胞凋亡率较低(P<0.01).结论:EPO可能通过减少海马CA1区神经元的损害以及抗凋亡作用改善慢性脑缺血大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

  • 穿心莲内酯对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夏颖;王成夭;咸淑悦;李心怡;马敏;潘霞

    目的:观察穿心莲内酯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穿心莲内酯对脑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3 4月龄,体重250-300 g,随机分成4组(n=12):假手术组(SH组)、慢性脑缺血组(IS组)、IS+二甲基亚砜组(DMSO组)和IS+穿心莲内酯组(AND组).IS组、DMSO组和AND组采用永久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法制备大鼠慢性缺血模型,DMSO组和AND组分别于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后3,12,24,48 h时腹腔注射0.2ml的5% DSMO和0.2ml含有10 mg/kg穿心莲内酯的5%DSMO,IS组大鼠在术后相同时间点腹腔内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SH仅穿线,不结扎.2周后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认知能力;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形态,TUNEL染色法检测大鼠神经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组织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SH比较,IS组和DMSO组于定位航行实验第2-5天、AND组于实验第2天逃避潜伏期延长,IS组、DMSO组、AND组第1象限停留时间缩短,细胞凋亡率增加,Bcl-2表达上调(P<0.05);与IS组比较,AND组于定位航行实验第3-5天逃避潜伏期缩短,第1象限停留时间延长,细胞凋亡率降低,Bcl-2表达上调(P<0.05);IS组与DMSO组间比较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心莲内酯可改善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 rAAV+HO-1基因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能力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作者:王京;王成夭;章军建

    目的:研究从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血红素氧合酶-1(rAAV+HO-1)基因对大鼠慢性脑缺血认知能力改变和抗氧化应激作用.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5只,每组各1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缺血2月组(2-VO),缺血2月+HO-1治疗组(2-VOH).各组在脑立体定位仪下定位大鼠海马部位, 2-VOH 组缓慢注射rAAV+HO-1基因2 μl,余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7 d后,采用永久节扎双侧颈总动脉方法制备慢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大鼠慢性缺血8周后,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海马组织HO-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酶学法检测大鼠海马SOD活性、MDA含量、NO水平改变.结果:2-VO组大鼠认知水平下降与S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VOH组比2-VO组逃避潜伏期明显减少,空间探索试验穿过平台次数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VOH组HO-1蛋白水平表达与2-VO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2-VOH组与2-VO组对比SOD活性增多、MDA含量和NO水平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2-VOH组与SH组SOD活性、MDA和NO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海马注射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HO-1基因,能够使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组织HO-1蛋白水平表达升高,增加SOD活性,降低MDA、NO含量,减少氧化应激损伤,一定程度上改善大鼠空间认知学习能力.

  • 京尼平苷酸对大鼠缺血性脑损伤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黄嘉驹;严莉;欧阳昌汉

    目的 观察口服京尼平苷酸对缺血性脑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四组,假手术组、脑缺血模型组、京尼平苷酸组和安理申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皮质内锥体层、扣带回皮质层和皮质外颗粒层的神经元数量的变化.结果 水迷宫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和脑缺血模型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分别为(31.81±9.51)s、(87.21±12.18)s;京尼平苷酸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为(45.48±15.04)s比脑缺血模型组明显缩短(P<0.01).HE染色结果脑缺血模型组相对于假手术组各脑区神经元总数显著降低,变性神经元数和变性率显著增加(P<0.01).京尼平苷酸组与脑缺血模型组相比较,CA1区、扣带回区、外颗粒层及内锥体层4个脑区的神经元总数均显著增加,变性神经元数及变性率均显著降低(P<0.01).京尼平苷酸组与安理申对照组比较,除在CA1区神经元总数方面前者高于后者(P<0.01)以外,其余各脑区指标的差异均无差异(P>0.05).结论 京尼平苷酸可以改善大鼠缺血性脑损伤,能减少缺血性脑损伤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神经元的缺血性坏死.

230 条记录 9/12 页 « 12...45678910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