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复杂部位骨折的价值

    作者:潘为领;王学廷;毕玉波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MPR、SSD)在诊断复杂部位骨折中的实用价值.方法 应用16层螺旋CT检查复杂部位骨折42例,将扫描数据传输到工作站进行后处理(MPR、SSD)成像,并与2D图像进行比较.结果 42例中,颅底骨折7例,面颅骨骨折8例,脊椎骨骨折10例,骨盆骨折7例,胫骨平台骨折6例,肩胛骨骨折4例.结论 MSCT二维及三维重组图像直观、清晰展示解剖结构复杂部位骨折,明确骨折线的部位、形态、断端移位情况及空间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多层CT门静脉造影在肝脏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天然;钱根年;赵春雷;陈自谦;王烈;李铭山

    目的探讨门静脉多层CT成像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病例57例,其中肝硬化患者12例,原发肝脏肿瘤18例,转移性肝脏肿瘤21例,肝外肿瘤累及门静脉6例.术前行多层CT(MSCT)门静脉造影,行多种方法重建.同时将影像检查与术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MSCTP的诊断价值.结果MSCTP可显示门静脉5~6级分支,门静脉的解剖分型显示清晰.肝硬化门静脉增粗,侧支循环开放情况显示清晰.肝内肿瘤对门静脉分支浸润表现为包绕、穿行、推移.肝外肿瘤对门静脉属支包裹或浸润6例.所得影像结果与外科术中所见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多层CT门静脉造影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对外科进行术前判断,术后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 Le Fort I 型截骨术相关骨性解剖标志的多层CT测量研究

    作者:华泽权;孙连军;邹明宇;李树华

    目的:应用多层CT影像测量上颌与LeFortI型截骨手术相关骨性解剖标志,为避免损伤腭降动脉提供指导.方法:选择60例正常成人上颌多层CT扫描图像,应用efilm1.94图像处理软件测量.结果:颧牙槽嵴至翼腭管的距离平均为26mm;翼突的宽度平均为13mm;犁状孔边缘至翼腭管的距离平均为37mm;前后鼻棘的距离为47mm;犁状孔边缘至翼腭管连线与矢状面的角度为7°8'.结论:参照测量获得的解剖数据在术中能降低腭降动脉损伤的发生率.

  • 下颌升支截骨手术相关下颌管解剖标志的多层CT测量研究

    作者:华泽权;邹明宇;李树华

    目的:应用多层CT影像测量下颌骨与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手术相关下颌管骨性解剖标志,为避免手术中损伤下齿槽神经血管提供指导.方法:选择60名正常成人下颌骨多层CT扫描图像,应用efilm1.94图像处理软件分别在第二磨牙远中的垂直线,磨牙后三角尖至下颌角连线及下颌孔下5 mm处取下颌骨断面,测量下颌管的解剖位置.结果:下颌管在下颌第二磨牙远中断面距颊侧骨面的距离为6.26±4.34 mm;在磨牙后三角尖至下颌角连线断面距颊侧骨面的距离为5.18±2.12 mm;在下颌孔下5 mm断面距颊侧骨面的距离为4.44±2.38 mm.结论:参照测量获得的解剖数据在术中能降低下齿槽神经血管损伤的发生率.

  • 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在主动脉夹层破口显示中的应用

    作者:陈小荣;邹松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CTVE)在主动脉夹层破口显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3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利用螺旋CT扫描的容积数据行仿真内镜成像,并与表面遮盖显示(SSD)、容积显示(VR)、多平面重建法(MPR)进行比较.结果27例CTVE清楚地显示了主动脉夹层的真假腔及内膜片,4例由于伪影干扰图像质量欠佳;21例直观、清晰地显示了腔内破口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其与周围主动脉分支血管开口的关系,分支血管受累情况.结论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为主动脉夹层破口的显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觉影像,CTVE结合轴位及SSD、VR、MPR图像,能为临床术前评估及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全面、更有价值的信息.

  • 螺旋CT在86例肠梗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史世奎

    目的 探讨多层CT及重建技术在肠梗阻的诊断及其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荣昌县人民医院2007年6月-2011年5月期间住院的各类型肠梗阻患者86例,将术前CT检查与术后结果相对照. 结果 术前CT的病因诊断率为93.02%,实际病因诊断率为82.56%,假阳性率为12.79%,假阴性率为16.28%. 结论 多层CT检查不仅能提高肠梗阻确诊率,而且可以提高肠梗阻的病因诊断率.

  •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对乳腺肿块诊断及术前评估

    作者:邓立勇;简颂;郭秋林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的技术对乳腺肿块的诊断及在术前评估价值. 方法 收集临床乳腺肿块38病例,证实乳腺癌22例,重点多层CT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 结果 38例乳腺肿块中纤维腺瘤,乳腺增生病变和恶性组平扫CT平均值分别为(22.24±6.24)HU、(17.20±5.2)HU和(24.60±8.43)HU(P>0.05),增强后△CT值分别为(22.22±8.8)HU、(12.33±5.1)HU和(36.36±15.27)HU(P<0.01);良性病灶△CT值均<35 HU,乳腺癌△CT值>35 HU.CT在乳腺肿块中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边界不清肿块,三维重建22例乳腺癌病例,显示肿块周围水肿环,肿块邻近皮肤水肿6例,乳头内陷、导管增粗6例,8例肿块与胸壁相连,CT对转移淋巴结的总检出率为75%(9/12),其中6例同时显示胸小肌后淋巴结,1例显示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结论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不仅对乳腺肿块增强前后CT值变化鉴别良恶,而且对其内部结构、周围组织之间关系显示更为直接,可全方位对乳腺周围淋巴及其组织结构进行影像学观察,为临床术前评估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新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16排螺旋CT乳腺肿块三维重建技术诊断价值的探讨

    作者:高晶岚;邓立勇;雷振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三维重建技术对乳腺肿块的显示及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方法 收集临床乳腺肿块28病例,证实乳腺癌18例.结果 三维重建28例乳腺肿块病例,18例乳腺癌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边界不清肿块14例,10例显示肿块周围水肿环,肿块邻近皮肤水肿6例,乳头内陷,导管增粗6例,8例肿块胸肌相连,腋下恶性淋巴结显示8例,6例同时显示胸小肌后淋巴结,1例显示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结论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乳腺肿块不仅鉴别良恶,而且内部结构、周围组织之间关系显示更为直接,可全方位对乳腺周围淋巴及其组织结构进行影像学观察.

  • 胰腺供血动脉64层螺旋CT成像研究

    作者:贾洪顺;许乙凯;全显跃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动脉血管造影对胰腺动脉的显示能力.方法:应用64层螺旋CT对80例健康查体者行胰腺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应用大密度投影法(MIP)重建胰腺供血动脉.结果:胰腺供血动脉胰十二脂肠上前动脉(ASPDA)、胰十二脂肠上后动脉(PSPDA)、胰十二脂肠下前动脉(AIPDA)、胰十二脂肠下后动脉(PIPDA)、胰背动脉(DPA)、胰横动脉(TPA)、胰大动脉(PMA)、胰前动脉弓(AAA)、胰后动脉弓(PAA)在MIP图像上的显示率分别为100%(80例)、100%(80例)、98%(78例)、95%(76例)、95%(76例)、83%(60例)、90%(72例)、43%(34例)、35%(28例).结论:64层螺旋CT胰腺动脉血管成像是一种简便、快速、无创显示胰腺供血动脉检查手段,MIP多角度三维重建能准确显示胰腺供血动脉解剖与变异.

  • 16-MDCT低剂量平扫在肾绞痛病因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章家铭;应碧伟;李惠民

    目的 回顾性分析16-MDCT低剂量扫描在肾绞痛检查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6例因"肾绞痛"要求低剂量CT筛查的患者纳入分析研究,男68例,女38例,平均年龄44岁,采用16-MDCT机,层厚1mm,120kV,60~150mA,0.5s/rot,并辅以全程输尿管曲面重建进行评价.结果 除1例输尿管下端小结石外,MDCT正确诊断尿路结石共52例(肾结石23例侧,输尿管结石41例侧、膀胱结石1例),显示尿路积水22例侧、尿外渗7例侧.MDCT影像诊断尿路结石的敏感性98.1%,特异性100%,准确性99.1%;其中肾结石诊断准确性达到100%.低剂量CT同时显示肾囊肿18例,疑诊肿瘤1例,输尿管先天异常4例,未见漏诊.结论 MDCT薄层低剂量扫描检出尿路结石具有极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并可以有效提示其他病变.

  • 多层CT扫描及VR重建技术在腹主动脉下段动脉瘤中应用

    作者:肖新广

    目的 探讨多层CT扫描及容积再现重建技术在腹主动脉下段动脉瘤中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5年我院肿瘤外科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腹主动脉下段动脉瘤患者临床病例资料,所有病例患者均进行了多层CT扫描,同时均采用容积再现及大密度投影进行血管重建,对多层CT扫描及VR重建技术在腹主动脉下段动脉瘤中应用价值进行探讨.结果 30例病例患者均为腹主动脉下段动脉瘤,均清晰显示瘤体解剖结构,瘤体大横径为3.51-4.26cm,病灶均起源于肾动脉开口以下,累及范围4-8cm;20例伴瘤体内附壁血栓,形态呈半月形3例,新月形7例,不规则形4例,环形6例;10例附壁血栓内可见斑点、斑块状钙化.容积再现图像可显示动脉瘤体腔大小、形态及其与分支血管关系,同时直接反应瘤体与周围组织空间结构,但对附壁血栓、瘤体破裂后血肿范围等显示不理想,大密度投影重建图像显示30例病例患者中20例显示伴有不同程度附壁血栓,准确显示瘤体破裂后血肿范围,但对瘤体大小、形态及分支血管关系等较难在一次重建像上完整显示.结论 多层CT扫描及容积再现重建技术在腹主动脉下段动脉瘤中有较高应用价值,临床中可将其作为腹主动脉下段动脉瘤的有效检查手段.

  • 多层CT在诊断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非透明细胞肾癌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勇;马健;张旭辉

    目的 探讨多层CT在诊断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非透明细胞肾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2013年2月到2015年12月选择在诊治的85例非透明细胞肾癌患者(肾癌组)与42例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脂肪瘤组)作为研究对象,记录与观察两组的多层CT常规扫描与增强扫描情况与特征.结果 肾癌组与脂肪瘤组的肿瘤大径为(72.34±21.48)mm和(43.67±15.20)mm,肾癌组明显大于脂肪瘤组(P<0.05).肾癌组的钙化、杯口征、边界模糊、假包膜、延迟强化、肾外转移等CT特征的发生率都明显高于脂肪瘤组(P<0.05).肾癌组平扫期、皮质期、实质期的CT值分别为(40.82±2.91)Hu、(74.29±17.30) Hu和(76.20± 13.30)Hu,都明显低于脂肪瘤组的(50.93±2.78)Hu、(123.95±17.20) Hu和(114.20±5.20) Hu (P<0.05).结论 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非透明细胞肾癌的临床特征比较类似,从肿瘤大径、CT特征与增强CT值能够对二者进行鉴别诊断,值得推广应用.

  • 多层CT重建技术对乳腺癌的显示及诊断价值

    作者:张伟;郭启勇;陈培青;张佳;王晓霞

    目的通过多层CT对乳腺癌的显示及在诊断工作中的作用进行评价,探讨多层CT在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临床、病理证实乳腺癌22例,重点分析多层CT扫描及重建对肿块本身及淋巴结显示情况.结果2 2例乳腺癌中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边界不清肿块19例,10例显示肿块周围水肿环,肿块邻近皮肤水肿8例,乳头内陷、导管增粗6例,8例肿块胸肌相连.腋下恶性淋巴结显示12例,6例同时显示胸小肌后淋巴结,2例显示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结论多层CT扫描及重建技术对乳腺癌性肿块内部结构、周围组织之间关系显示更为直接.对周围淋巴结尤其腋下淋巴结和胸肌后淋巴结的显示较为理想;可为影像医生和临床医生的准确诊断和正确治疗提供直观、形象、生动的图像信息.是一项简单、易行、准确的检查方法.

  • 多层CT在诊断原发性急性肠系膜缺血中的价值

    作者:周倩静;张桃;严伟弘;曾利泉;吴政光

    目的:探讨多层CT在诊断原发性急性肠系膜缺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临床及CT资料完整的原发性急性肠系膜缺血患者资料共计27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和/或手术证实,并行全腹部CT平扫及动脉期和门静脉期扫描。影像重点分析包括:肠系膜血管受累部位、CT表现、相应肠管表现及其他继发表现,如腹水、系膜改变等。结果27例患者中,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栓塞3例,肠系膜下动脉血栓形成1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23例,CT表现为血管腔内充盈缺损。间接征象包括:肠腔扩张积液19例、肠壁水肿增厚15例、肠系膜水肿、密度增高15例、腹腔积液6例。结论多层CT对诊断原发性急性肠系膜缺血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能明确血管病变的部位、范围和程度。

  • 多层螺旋CT诊断颈静脉球瘤

    作者:许有生;沈纪林;蒋志毅

    近,我们引进一台GE公司产多层(四层)螺旋CT机,型号为Lightspeed plus,检出1例颈静脉球瘤.报告如下.

    关键词: 多层CT 颈静脉球瘤
  • 结肠癌腹部淋巴结转移瘤的多层面CT诊断

    作者:谢琦;梁碧玲;江新青;张静;陈明旺;柏沙美;韦程刚

    目的 分析多层CT多期增强扫描结肠癌腹部淋巴结转移瘤的表现及评价MSCT的诊断价值.方法 63例结肠癌患者术前1周内行腹部CT平扫与MSCT多期增强扫描(在对比剂开始注射后22、37~40、60 s进行扫描),并测原发灶与淋巴结的CT强化值.MSCT所见与手术病理对比.结果 手术发现并切除274个淋巴结,CT显示177个.增强扫描,98个淋巴结均匀强化,33不均匀强化,23个环状强化.在不同扫描期相76个淋巴结与原发灶同步强化,78个不同步强化.23个淋巴结未见强化,其中10个见粘液样变,5个伴钙化.MSCT对腹部淋巴结转移瘤总的检出敏感性为78.5%.结论 MSCT对腹部淋巴结转移瘤的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提高了转移淋巴结检出敏感性.

  • 多层CT结肠仿真活检技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黄泽弟;严超贵;范淼;吴若岱;张岸洲;王凌雁;方伟;杜龙庭

    [目的]探讨结肠CT仿真活检技术(CTVB)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1例患者术前行CTVB检查,其中结肠癌16例,结肠息肉5例,所有病例均经纤维内窥镜或手术病理证实;CTVB设定白色代表高密度组织,CT值≥400 Hu,红色代表较高密度组织,CT值200~399 Hu,橙色至黄色代表中等密度组织,CT值20~199 Hu,黄绿色交界区代表水样密度,绿色代表脂肪密度组织,CT值-199~19 Hu,蓝色至黑色代表低密度组织如空气,CT值-600~-200 Hu.[结果]CTVB肿块人工伪彩色色阶以红、棕色色调为主9例,代表高密度组织,癌巢色阶像素编织紧密;肿块以橙、土黄色调为主6例,代表较高密度组织,癌巢色阶像素编织较疏松;肿块呈土黄色、深黄色条纹为主并见白斑纹1例,病例为黏液腺癌,高色阶白斑纹与病理钙化区空间位置相对应,癌巢色阶编织疏松;结肠息肉5例,CTVB结节人工伪彩色色阶呈光整均匀浅黄色.[结论]CTVB提供了一种无创伤性的模拟病理活检的影像诊断方法,可作为纤维内窥镜活检的补充手段,尤其是患者肠腔狭窄或梗阻部位以上结肠有多处肿块无法行纤维内窥镜活检时,为患者临床术前评估提供更客观的信息.

  • 颅内动脉瘤影像学诊断与治疗进展

    作者:滕才钧

    早在17世纪,Moriragni在尸体解剖中发现颅内动脉瘤,并认识到它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临床上,80%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为动脉瘤破裂的所致,破裂后的2周是死亡和病残的高峰期.若不对动脉瘤进行积极处理,也无法有效地防治脑血管痉挛,因此我们倾向于早期积极治疗[1,2].目前对颅内动脉瘤的认识逐渐深入,随着各种影像设备不断地进步发展,对颅内动脉瘤检出率不断提高.

  • 脑梗死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特点

    作者:陈锦琼;漆化华;刘金生;陈健民;刘宏文;赖坚强;刘国胜;严济春;黄慧;古贱秀;赵志和

    目的:探讨脑梗死(CI)患者多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特点.方法:对214例CI患者采用MSCT血管成像检查,观察其颈内动脉及分支血管、椎基底动脉及分支血管,分析动脉的形态、狭窄程度及斑块特点.结果:本组颈内动脉系统闭塞或狭窄以颈内动脉起始部为主,其发生率为74.3%;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或狭窄以椎动脉起始部及锁骨下动脉为主,其发生率为37.9%;颈内动脉系统闭塞或狭窄的发生率高于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或狭窄.结论:MSCT血管成像技术是颅内外血管性病变的无创检查方法,可作为CI患者血管狭窄分析及动脉斑块分析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

  • 多层CT血管造影对超早期大面积脑梗塞的诊断作用

    作者:孙庚喜;吴洁莹;昌爱武;王安民

    目的 评价多层CT血管造影(MS-CTA)对超早期大面积脑梗塞的诊断作用.方法 临床怀疑超早期(出现症状6小时内)大面积脑梗塞的病人20例,均在CT平扫后进行CTA检查.结果 20例病人MS-CTA都得到了可以达到诊断目的的高质量动脉图像.在所有影像和临床随访证实为非腔隙性脑梗塞的13例中,MS-CTA均看到了潜在的血管病变.结论 对于急性早期大面积脑梗塞的病例,MS-CTA是迅速和综合评价脑血管的有力手段.

106 条记录 4/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