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拉西地平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大动脉弹性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作者:罗立;孙明;刘喆

    目的 探讨拉西地平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大动脉弹性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轻中度老年EH患者为EH组,8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EH组予拉西地平治疗12周,在EH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采用PP-1000动脉弹件检测仪检测颈股脉搏波速度(cfPWV),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s-CRP.结果 EH组治疗前cfPWV及血清hs-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H组经拉西地平治疗12周后,收缩压[(159.0±10.6)比治疗后(130.7±7.2)mmHg]、舒张压[(85.3±8.4)比治疗后(74.6±6.9)mmHg]及脉压[(74.0±14.0)比治疗后(54.9±8.2)mmHg]均降低(P<0.01),cfPWV[(10.2±0.8)比治疗后(9.3±0.6)m/s]及血清hs-CRP水平[(7.8±0.5)比治疗后(7.2±0.7)mg/L]降低(P<0.01).结论拉西地平在有效降压的同时,可降低hs-CRP水平,改善大动脉弹性功能.

  • HSP60抗体与冠心病及病变程度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琦;常志文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反应引发的热休克蛋白60(HSP60)抗体与冠心病及其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60例冠心病患者HSP60抗体,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将其分为单支、2支、3支病变组,并与22例非冠心病者对照比较.结果:对照组与冠心病组HSP60抗体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01);3支病变组anti-HSP60水平与单支及2支病变组比较显著增加(P<0.001),2支病变组较单支病变组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较对照组有显著增加(P<0.05).结论:hsCRP水平增高与冠心病有关.HSP60抗体增高不仅与冠心病有关,还与冠心病病变程度有关.

  • 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血清炎性标志物的检测水平及意义

    作者:何疆春;杨晔;张宁坤;李田昌;朱智明;刘敏;王兆君;刘英明

    目的:探讨重要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冠状动脉慢血流(CSF)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诊断为CSF患者20例,CAG显示无管腔狭窄及无慢血流的正常血流速度(NCF)者24例为对照组,使用校正的TIMI血流分级(CTFC)方法评价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并分别测定2组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2组在年龄、性别、高血压史、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及血脂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别.CSF组血清MMP-9、TNF-α水平较NCF组明显增高(P<0.05),但2组的hs-CRP、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MMP-9、TNF-α 2种炎症因子可能介导或参与了CSF形成的发生、发展过程,对血清MMP-9、TNF-α水平的检测及对CSF的诊断有一定的判断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地探讨.

  • 高敏C-反应蛋白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对比剂肾病风险预测价值

    作者:刘宇扬;高霏;申华;王志坚;周玉杰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患者术后对比剂急性肾损伤(CI-AKI)的发生率及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1 820例于我院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排除急性心肌梗死、近期手术或创伤的患者.根据术前hs-CRP值分为3组:hs-CRP升高组( hs-CRP>3 mg/L,n=546)、hs-CRP轻度升高组(hs-CRP 1 ~3 mg/L,n=650)和hs-CRP正常组(hs-CRP<1 mg/L,n =624).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26个月.与hs-CRP正常组相比,hs-CRP升高组术后CI-AKI发生率显著增加(10.9% vs.14.8% vs.23.1%,P<0.0001).经过Logistic回归校正临床基线资料后,术前hs-CRP水平仍然是对比剂急性肾损伤发生率的独立预测因素.此外,男性OR=0.61;95%CI=0.45 ~0.82;P=0.001),糖尿病(OR =2.21,95% CI=1.67 ~2.93; P<0.0001),围手术期水化治疗( OR =0.50,95%CI=0.38~0.65,P<0.0001)也是患者对比剂肾病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术前hs-CRP水平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CI-AKI发生率显著相关.hs-CRP水平可以为患者术前危险分层提供帮助.

  • 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脏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

    作者:宋辉;何平;梁杰雄;邵天松;李洋;贾明扬

    目的:研究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脏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112例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资料,分析与发生围手术期心脏不良事件相关的因素,比较有心脏不良事件组与无心脏不良事件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术后42例(37.5%)发生心脏不良事件.与无不良事件组相比,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患者多合并冠心病、行冠状动脉支架及旁路移植手术、合并心脏瓣膜病、存在心律失常、术前射血分数EF< 50%、手术规模大、麻醉时间长、术前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B型利钠肽(BNP)增高(P<0.05).结论: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危险因素包括合并冠心病、行冠状动脉支架及旁路移植手术、合并心脏瓣膜病、存在心律失常、术前EF值<50%以及手术规模大、麻醉时间长、术前hs-CRP和BNP增高,其中术前hs-CRP和BNP水平可以作为预测指标,对高危老年患者进行充分评估、从而减少围手术期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 骨桥蛋白对药物代谢酶CYP2C9正常代谢型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作者:李爱霞;罗国帅;曲鹏展;刘莹

    目的:探讨药物代谢酶CYP2C9基因(下称CYP2C9)正常代谢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骨桥蛋白与hs-CRP、miR-663、miR-126对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将在我院行PCI治疗的180例冠心病患者纳入随访,测定术后患者血清骨桥蛋白与hs-CRP、miR-663、miR-126水平变化,记录并分析12个月内患者的的ISR发生情况以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同时记录分析患者一般资料和用药情况.结果:随访结果显示,未发生狭窄患者156例,发生狭窄患者24例,未发生狭窄患者血清中骨桥蛋白与hs-CRP、miR-663表达量、miR-126表达量均低于再狭窄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桥蛋白与hs-CRP具有高敏感性,当hs-CRP取佳临界值时,骨桥蛋白的预测特异性及准确性均高于hs-CRP、miR-663和miR-126,miR-663的预测价值高于miR-126,但其敏感性较低.结论:骨桥蛋白与hs-CRP、miR-663、miR-126对CYP2C9正常代谢型冠心病患者行PCI术后ISR有较好的预测价值,骨桥蛋白较其他三种预测准确性高,而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临床诊断指标应用.

  • 城市学龄儿童肥胖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

    作者:叶巍1;李海玲2;张长青1;邢晓博1;马振亮1;孙凯3

    目的 探讨在中国城市学龄儿童肥胖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 青岛市李沧区的2个城市社区人群中入选224例7-13岁学龄儿童,男121例,女103例,平均年龄I0.1岁.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了详细的问卷调查和体检.按照中国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分类标准,将研究对象分成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3组,测量各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23人符合超重诊断,超重率10.3%,18人符合肥胖诊断,肥胖率8.0%.各组对象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0.78±0.46mg/dl,1.01±0.47mg/dl,1.39±0.67mg/dl.3组间逐渐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与BMI呈线性关系.偏相关分析显示,校正了年龄、性别、的血压、血脂、血糖的影响后,高敏C反应蛋白仍与肥胖相关,相关系数0.606,P<0.001.结论 城市学龄儿童肥胖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相关.

  • 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早期并发症及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作者:陆士娟;SengJun Tahk

    目的探讨心绞痛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早期并发症及术后再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20例心绞痛的患者(52例稳定型心绞痛,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入院时测定血浆hs-CRP水平,然后行单支血管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随访1年,观察早期并发症及晚期再狭窄发生率,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中,血浆hs-CRP升高者68人,早期并发症均发生在高hs-CRP水平者.再狭窄发生率为46%,其中血浆hs-CRP正常者14例,占27%;血浆hs-CRP升高者37例,占63%(P<0.001).经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前CRP水平增高(r=11.7,P<0.001)、高血压(r=4.3,P=0.03)、女性(r=4.1,P=0.013)是预测早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CRP(r=6.7,P<0.001)及术后残余狭窄(r=3.2,P=0.007)是预测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浆hs-CRP水平可作为炎症标志物反映冠状动脉炎症情况,对PTCA早期并发症及术后再狭窄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双倍剂量与标准剂量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围术期心肌保护作用的对比研究

    作者:翟东东;韩雅蕾;王蕾;马腾;陈传军;张萌

    目的 探讨双倍剂量与标准剂量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心肌保护作用的差异.方法 连续纳入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在航天中心医院行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术前24 h给予曲美他嗪40 mg,每日3次口服)和对照组(术前24 h给予曲美他嗪20 mg,每日3次口服),均常规给予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PCI术后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变化情况,术前及术后12 h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家族史、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吸烟、糖尿病、他汀类药物、硝酸酯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CEI∕ARB)、β 阻滞药使用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病变部位、病变支数、靶血管置入支架数、平均支架长度及平均支架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CI术前两组患者cTnI、Mb、CK-MB及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CI术后,试验组cTnI[(0.49±0.21)ng∕ml比(1.50±0.58)ng∕ml,P<0.001]及hs-CRP[(16.1±3.7)mg∕L比(23.5±4.1)mg∕L,P<0.00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CK-MB及Mb有减低趋势,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术后1 d心绞痛及心电图ST-T改变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有降低趋势,但两组间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拟行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术前给予双倍剂量的曲美他嗪,能进一步增加心肌保护作用、减少PCI相关心肌损伤.

  • 阿托伐他汀的早期干预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作者:赵继先;刘继军;袁良俊;聂炜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38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常规使用阿托伐他汀10mg/d;B组为使用强化剂量的阿托伐他汀20mg/d;稳定型心绞痛的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ACS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分别测定血清hs-CRP和血脂水平.结果 ①ACS患者的血清hs-CRP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的冠心病患者(P<0.05).②10mg/d和20mg/d阿托伐他汀治疗2周后血清hs-CRP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1),而以20mg/d阿托伐他汀组作用更明显.③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CS患者血清hs-CRP与血脂水平不相关.结论 ACS患者血清hs-CRP水平增高,早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可降低ACS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阿托伐他汀的抗炎作用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早期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可能使ACS患者获益更大.

  • 血浆BNP,hs-CRP,hs-cTnT水平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相关性分析

    作者:高学东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水平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预见性治疗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南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科治疗的106例AMI患者设为AMI组,另选取同时期在本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106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浆BNP,hs-CRP,hs-cTnT水平;再将AMI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比较治疗30天后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患者血浆BNP,hs-CRP,hs-cTnT水平.结果 对照组血浆BNP,hs-CRP,hs-cTnT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AMI组(P<0.05);经治疗后AMI组血浆BNP,hs-CRP,hs-cTnT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且未发生组血浆BNP,hs-CRP,hs-cTnT水平较发生组低(P<0.05).结论 血浆BNP,hs-CRP,hs-cTnT水平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有效指标,对评估急性心肌梗死预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伊贝沙坦治疗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甘泉;方建新

    糖尿病(DM)患者中糖尿病肾病(DN)发病率为20%~40%,它是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因素.持续微量白蛋白尿(30~299mg/24h)是DN的早阶段,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标志物[1].血管紧张Ⅱ受体拮抗剂伊贝沙坦对有微量白蛋白尿和2型糖尿病患者有肾脏保护作用[2].

  • 血糖控制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单核细胞核因子κB活性及血清炎症指标的影响

    作者:石秀林;徐明彤;李芳萍;黎峰;严励;李焱;程桦

    目的 探讨血糖控制对新诊断T2DM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NC)中核因子κB(NF-κB)活性及血清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 96例新诊断T2DM患者,观察治疗前及血糖良好控制后PBMNC中磷酸化NF-κBp65(Ser536)、血清炎症指标及FFA等变化. 结果 在血糖控制达标2周时,PBMNC磷酸化NF-κBp65(Ser536)、FFA及血清3项炎症指标水平比治疗前显著降低.ΔhsC-RP与Δ2hPG、Δ糖化血清蛋白(FA)呈正相关;与ΔHDL-C呈负相关;ΔIL-6与ΔTC、ΔLDL-C呈正相关(P<0.05或P<0.01). 结论 新诊断T2DM患者在严格控制血糖后,血清hsC-RP、IL-6和TNF-α水平以及PBMNC中NF-κB磷酸化p65(Ser536)水平均明显降低.血糖改善带来炎症状态的改善.

  •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与妊娠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回园敕;向红丁;平凡;李伟;张化冰;许岭翎;黎明;聂敏;张丽红

    目的 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妊娠糖尿病(GDM)的相关性.方法 在妊娠中晚期检测孕妇的血清hsC-RP水平.将患GDM的306例孕妇作为病例组(GDM组),糖耐量正常的347名孕妇作为对照组(Con组),比较两组的血清hsC-RP水平,再按hsC-RP水平四分位,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GDM组的血清hsC-RP中位数水平明显高于Con组(3.01 mg/L vs 2.15 mg/L,P<0.01).根据hsC-RP水平四分位的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第1组hsC-RP<1.41 mg/L,第2组hsC-RP 1.41~2.41 mg/L,第3组hsC-RP 2.42~4.60 mg/L,第4组hsC-RP≥4.61 mg/L,相应的GDM的检出率分别为36.81%、42.68%、48.47%、59.51%.调整年龄、孕次、孕前BMI、SBP、DBP及糖尿病家族史等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hsC-RP是GDM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为1.27,95%CI为1.08~1.49,P<0.01).结论 GDM患者妊娠中晚期hsC-RP水平明显升高,慢性炎症可能参与了GDM的发生.

  • IFG、IGT、IGR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变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冬;王旭红

    目的 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在IFG、IGT、IGR(IFG+ IGT)患者中的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方法 检测hsC-RP,计算HOMA-IR,同时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反应动脉粥样硬化(AS)程度,并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IFG、IGT和IGR组FIns、HOMA-IR均较正常对照(NC)组增高(P<0.05).与NC组比较,IGT、IGR组hsC-RP升高(P<0.05).hsC-RP与HOMA-IR呈正相关(r=0.48 P<0.01),hsC-RP与IMT呈正相关(r=0.42P<0.05). 结论 与NC组相比,IFG、IGT和IGR组FIns和HOMA-IR升高,IGT、IGR组hsC-RP、IMT和粥样斑块发生率均升高.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江淼;时照明;胡小磊;孙卫华;吴道爱;张晓梅

    目的 探讨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 [25 (OH)D3]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UAER的相关性. 方法 160例T2DM患者按照25(OH)D3水平分组,比较各组间hsC-RP、UAER、甲状旁腺激素(PTH)和生化指标的结果. 结果 UAER水平在25 (OH) D3<10 ng/ml组、25(OH)D310~19 ng/ml组和25(OH)D3≥20 ng/ml组逐渐降低[(72.17±64.15) vs (55.35±30.35) vs(11.11±7.66)mg/L,P<0.01];hsC-RP水平亦逐渐降低[(4.70±4.39)vs(4.60±6.45) vs (4.40±5.72) mg/L,P<0.05].相关分析显示,25(OH)D3与UAER、hsC-RP呈负相关(r=-0.472,-0.228,P<0.01),与eGFR呈正相关(r=0.172,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UAER(β=-0.101,P<0.01)、hsC-RP(β=-0.306,P<0.01)是25(OH)D3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T2DM患者大多存在血清25(OH)D3的缺乏,hsC-RP、UAER可能是影响血清25(OH)D3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

  • 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炎性因子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姚翡;郁秋荣;孔颖宏;龚叶;杨忠

    目的 探讨T2DM合并抑郁患者炎性因子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 方法 选择单纯抑郁组44例,单纯T2DM组(T2DM) 124例,T2DM合并抑郁组48例,另选正常体检人群(NC) 40名,分别测定各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得分、FPG、HbA1c、FIns、FC-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 、IL-2、IL-10、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等指标. 结果 与NC、单纯抑郁组及T2DM组相比,T2DM合并抑郁组FPG[(5.11±0.25),(5.18±0.22),(9.47±3.46) vs(11.51±2.05) mmol/L]、HbA1c[(5.53±0.32)%,(5.36±0.34)%,(8.89±2.21)% vs (10.28±2.12)%]、hsC-RP[(1.10±0.36),(4.02±1.96),(3.54±2.05)vs(9.20±2.11)mg/L] 、II-2[(122.00±4.01),(144.10±9.90),(142.64±15.36)vs(166.86±22.81) pg/ml]、HOMA IR[(1.14±0.24),(1.58±0.21),(2.70±1.54)vs(3.78±1.08)升高(P<0.05);IL-10[4.72(3.94,5.98),3.44(3.13,4.35),4.00(3.39,4.11) vs 2.10(1.99,3.84) pg/ml]、胰岛素敏感指数(ISI)[(-3.92±0.60),(-3.57±0.13),(-3.22±0.22) vs(-4.41±0.27)]、IGF 1[(169.18±46.14),(166.20±32.79),(224.33±20.74) vs (80.15±39.26) pg/ml]降低(P<0.05).相关分析显示,HAMD评分与hsC-RP、IL-2呈正相关,与IL-10、IGF-1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sC-RP、IGF-1是HAMD评分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hsC-RP是T2DM并发抑郁的危险因素. 结论 T2DM合并抑郁患者炎性反应及IR更严重,hsC-RP与T2DM患者发生抑郁相关.

  • 重庆地区居民血清补体3、高敏C反应蛋白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比较

    作者:刘洲君;李启富;王邦琼;宋颖;蒋袁娟;程庆丰;钟立;杨淑敏;田波;青华

    目的 比较血清补体3(C3)、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MS及其组分的相关性. 方法纳入20岁以上的社区人群700名,测量身高、体重、WC、血压,测定C3、hsC-RP及血脂等.采用2005年IDF的MS诊断标准. 结果 C3和hsC-RP水平随着MS组分数增加而升高,C3与各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均强于hsC-RP;高C3、高hsC-RP人群发生MS的风险均增加,OR值分别为3.97 (P<0.01)和1.83(P<0.05). 结论 C3和hsC-RP均是MS的风险因子,其中C3对于MS的风险度高于hsC-RP.

  • 沙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及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水平影响的研究

    作者:陈宽林;华云峰;王健;周青

    目的 探讨沙格列汀对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UAlb/Cr水平的影响. 方法 将82例CKD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原治疗基础上予沙格列汀5 mg,1次/d,对照组原治疗不变,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指标变化. 结果 治 疗前两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Hcy、hsC-RP和UAlb/Cr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P<0.01).两组治疗前后SBP、平均动脉压、HDL-C、LDL-C、Hcy、hsC-RP和UAlb/Cr变化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两组治疗前后UAlb/Cr与Hcy、hsC-RP均呈正相关. 结论 血清Hcy、hsC-RP与CKD存在相关性,沙格列汀可有效降低Hcy、hsC-RP和UAlb/Cr水平,下调BP、体重,调节HDL-C、LDL-C代谢,对糖尿病肾脏有保护作用.

  • 高敏C反应蛋白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风险的影响

    作者:张春风;葛焕琦;谢云;尹爱莉;徐津咏;于德民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36例T2DM患者,依多伦多神经病变评分系统诊断标准将其分为非DPN组(NDPN)和DPN组,记录两组一般资料及hsC-RP结果,依hsC-RP分布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hsC-RP 0.1~0.6mg/L组,hsC-RP 0.7~1.4 mg/L组,hsC-RP 1.5~3.0 mg/L组,hsC-RP≥3.1 mg/L组,分析不同hsC-RP水平的DPN风险比.结果 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史、hsC-RP是DPN的独立危险因素.校正性别、年龄后,hsC-RP≥3.1 mg/L组发生DPN风险是hsC-RP 0.1~0.6 mg/L组的3.4倍;进一步校正BMI、糖尿病病程、吸烟史、HbA1c、血脂的影响后,hsC-RP≥3.1 mg/L组的DPN风险较hsC-RP0.1~0.6 mg/L组升高380%;再进一步校正冠心病、肾病病史的影响后,hsC-RP≥3.1 mg/L组DPN风险较hsC-RP0.1~0.6 mg/L组升高350%.结论 hsC-RP是DPN的独立危险因素;当其≥3.1 mg/L时,DPN风险较其≤0.6mg/L时升高.

1804 条记录 8/91 页 « 12...567891011...909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