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第十一届全军战创伤学术会议在昆明召开

    作者:李磊;蒋建新;肖茂明

    关键词: 战创伤 学术会议
  • 第九届全军麻醉与复苏学术会议论文综述

    作者:古妙宁;盖成林

    第九届全军麻醉学术会议于2001年5月24~27日在广州召开.会议以战创伤为主题,内容涉及基础研究、临床麻醉、急救和危重病医学、疼痛治疗等各个领域.会议共收到论文380篇,其中专题报告40篇,创伤麻醉22篇,基础研究67篇,全身麻醉99篇,硬膜外麻醉37篇,疼痛诊疗43篇,ICU及危重病医学等67篇,全面反映了第八届全军麻醉与复苏学术会议以来,军队麻醉与复苏研究的新成果.

  • 颌面战创伤救治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下)

    作者:石照辉;陈晓栋;李云鹏;黄瑞;史忠植;封兴华

    (接上期)3 系统实现与评测3.1系统实现采用客户/服务器(C/S)结构和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用户接口设计在客户端,或通过html页面中的表单实现用户输入,而输出结果则以图表或文本方式提交给用户,实现人机交互.根据功能设计及决策系统的基本要求,总体结构包括以下4个部分.

  • 颌面战创伤救治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上)

    作者:石照辉;陈晓栋;李云鹏;黄瑞;史忠植;封兴华

    创伤在我国目前死因构成排序中位居第4位,是44岁以下人群的第1位死因[1].颌面部由于暴露于体表,无法做到有效防护,加之颌面部特殊的解剖部位和生理特点,损伤时不仅威胁生命,而且严重影响功能,破坏面容外形,造成患者社会心理障碍[2].我国在口腔颌面创伤专科处置方面水平较高,但是在战场救助、院前救助和院内急救方面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医院收治的颌面创伤患者中,遗留的骨折错位愈合、骨不连、感染、功能障碍和面部畸形等的治疗非常棘手.因此,要提高我国口腔颌面战创伤整体救治水平,就必须有效提高首诊时的专科处置水平[3].本研究旨在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颌面战创伤决策支持系统,以实现科学的诊断和监测,指导创伤急救及辅助颌面部创伤专科处置,并为建立全身创伤救治群决策支持系统提供可移植的知识获取及管理平台和诊断推理模型.

  • 战创伤超声检查时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徐松定;施红

    在未来战争或平时突发事件中,会同时出现大批伤员,往往需要采用简便、快捷、无创的超声技术进行初步筛查性诊断,为临床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提供参考.为达此目的,除了需有高分辨力的便携式超声仪器外,还应对多发伤的声像图特点有充分认识,以便采取正确的检查顺序和操作方法.

  • 超声检查在战创伤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徐松定;施红

    超声技术具有移动灵活、检查简便、诊断迅速等优点,适合于急诊检查和战时大批伤员的检诊,可为临床早期评估伤情、及时采取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关键词: 超声技术 战创伤
  • 便携式超声诊断仪在战创伤中的应用

    作者:俞静;张生光

    在现代战伤中,由于闭合性胸腹部脏器钝挫伤等体表无伤口,伤情隐匿、复杂多变,较难在早期得到及时救治.能否在伤后第一时间判断有无内脏破裂出血,并对出血部位进行准确定位,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环节.便携式超声诊断仪在战创伤中的应用,能为伤病员的抢救赢得时间.

  • 战创伤研究进展

    作者:蒋建新;王正国;尹志勇

    目前发生全球性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虽然很小,但区域性战争或冲突却接连不断.此外,平时创伤也是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患,所以战创伤的防治研究始终是临床医学和军事医学的重要课题.现就战创伤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 战创伤 研究进展
  • 介入超声在战创伤损伤控制救治中的应用

    作者:冯聪;陈力;周璇;李蓓;吕发勤;黎檀实

    本文介绍了介入性超声技术在战创伤损伤控制救治中的应用价值,分别论述了超声引导下静脉通路的建立、腹部实质脏器活动性出血的识别和介入止血、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等微创救治技术.认为,介入超声是对战创伤损伤控制救治技术的重要补充,对提高战伤救治效率、降低伤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 基于MDT引导的PBL在战创复合伤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杨德君;蔡清萍;肖健;常亮;张帆;沈宏亮

    目的 探讨以战创复合伤为案例开展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协同引导的PBL的价值.方法 教学人员紧贴战场和临床实践设计战创复合伤仿真案例,成立多学科教学成员组.将2012级临床实习学员随机分为实验组(23名)和对照组(22名).实验组实施MDT引导的PBL教学,采取“六步法”,包括课前教员案例准备——学员独立分析——学员小组讨论——教员提炼问题与学员分工解答——课堂学员答题与辩论——课后学员梳理与总结.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按照常规病例分析的步骤对战创伤案例进行课堂讲解,包括病例特点、诊断与诊断依据、需完善的检查、急救措施、一般及专科处理手段等.通过课堂评估和课后调研评价教学效果,运用SPSS 22.0对组间比较行卡方检验.结果 课堂评估结果显示,18名(78.3%)参与基于MDT引导的PBL教学的学员,提炼、分析与解答问题的能力、表达与演讲水平总体达到优良水平.课后调研结果表明,基于MDT引导的PBL教学更有助于提高学员的战场救治能力和战创伤诊疗水平,更能强化卫勤医疗保障的角色意识;能使学术困惑得到更为专业简洁的解答;能够增强学员的团队观念;强化学员的全局意识.结论 以战创复合伤为案例的MDT引导的PBL教学,使临床实习学员不仅系统地复习了相关学科的重点知识,还锻炼了诊疗思路、熟悉了诊治方法,并做到了与战伤救治的有机结合,在临床医学和军事医学教学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颅骨修补钛网硅胶片的研制

    作者:方彰林;马长生;魏荣贵

    该研究是为了战创伤及病理造成的颅骨缺损研制一种新的优质修补材料.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比较分析了现行颅骨修补材料的优缺点,把研究集中在医用钛材和医用硅橡胶上,我们产生一种新构思即充分利用临床已应用的医用钛材和医用硅橡胶的优点,研制一种新的颅骨修补材料--钛网硅胶片.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验证这种材料具有强度适中、易塑形、不老化、不导电、热导率低、机体生物相容性好,不影响影像检查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颅骨缺损修补材料.

  • 运用模块化理论进行舰船上战创伤手术器械配备的研究

    作者:周娟;王仙园;王昱

    目的:探讨舰船上战创伤手术器械的佳配备方案,提高手术器械的使用效率.方法:采用模块理论对现有的战创伤手术器械按功能进行分解,形成颅脑、胸部、腹部、四肢骨和基础Ⅰ、基础Ⅱ等6个手术器械模块,再通过专家咨询、手术实做对每个模块内容进行优化.结果:形成模块化手术器械配备方案,在满足开展手术的前提下,创伤手术器械的种类、数量与临床相比明显减少.结论:采用模块组合方式配备手术器械,提高了器械的有效利用率和手术器械的应对能力.

  • 多功能战创伤眼用急救箱的研制

    作者:刘菲;郭力;宋振兴

    目的:研制一种可随时转换成担架的体积小、携行方便、可迅速展收的多功能战创伤眼用急救箱.方法:担架支撑面采用军用迷彩布料,药品器材箱采用PVC和军用迷彩布料制成.担架杆采用四折铝合金结构,箱底有折叠支撑结构,可以和担架杆快速卡锁与拆除.结果:急救箱总质量:15 kg;外形尺寸:480 mm×460 mm×160 mm;担架承质量:200 kg.结论:该装备突出军队特色,战时是一款战场救护装备,平时可用于灾难救治,可广泛应用于军队医院、综合医院、部队卫生队及社区门诊的眼部和复合伤的急救.

  • 便携式早期清创冲洗器的研制

    作者:张涛;李开源;任少波;田万成;张向红

    目的:研制一种主要用于战场创伤早期冲洗清创的便携式冲洗器,也可用于平战时及核、化武器创伤现场冲洗清创治疗.方法:该冲洗器主要由动力系统、伺服系统和消耗性配件3个部分组成.整个装置采用气压动力方案设计,应用不依赖电力的动力组合装置技术,根据气液压力转换原理,使气压动力通过四通管均衡传递至3种冲洗消毒液.结果:该冲洗器清创操作简捷、消毒液用量少,30 min内就可冲洗清创,可有效避免感染,应用效果显著.结论:该冲洗器质量轻、结构紧凑、功能强大、费用低廉,可满足野战条件下和野外任务中伤员早期清创治疗的需要.

  • 新型引流管固定器的研制与应用

    作者:葛振民;牟洪超;宋修伟;田常炎;郑晓红

    目的:研制一种适用于各种创伤和手术后留置引流使用的引流管固定器.方法:该固定器主要由固定底座和蝶形贴膜2个部分组成.固定底座为椭圆形,采用医用硅胶一次性注塑成型;蝶形上表面贴膜选用聚氨酯材料制成,可使置入固定底座上部U型沟槽内的引流管的固定更加牢固.结果:该引流管固定器可避免引流管牵拉引起的疼痛及传统拔管需要拆除缝合线的操作,而且不易过敏,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医师的工作量.结论:该引流管固定器具有安全实用、医师易操作、患者体验好的特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一种用于战创伤急救护理的“液体绷带”研制

    作者:薛迎春;王亚威;杨波;刘静;刘梅;鲁毅;段靖;邱彦

    目的:开发一种“液体绷带”,用于战创伤的紧急自救护理.方法:以生物相容性高分子聚乙二醇和透明质酸的衍生物为主要骨架,通过对其功能化改性得到2种可快速交联的聚合物,将这2种聚合物分别制备成A和B2种反应溶液:A溶液由巯基质酸衍生物(HA-SH)、水溶性淀粉、丙二醇、苯甲酸等组成;B溶液由四甲基丙烯酸酯(4arm-PEG-Acrylate)衍生物、苯甲酸等组成.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巯基质酸衍生物结构进行表征.采用不同缓冲液将HA-SH和4arm-PEG-Acrylate配制成一定浓度(W/V)溶液,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获得交联透明质酸水凝胶,记录交联反应时间.通过加入水溶性淀粉等辅料,测定交联后水凝胶的黏附性和保湿性.结果:HA-SH和4arm-PEG-Acrylate的浓度为2%、pH值为11时,将A和B溶液分别喷涂于患者伤口处,在20 s内快速发生交联形成水凝胶敷贴,凝胶成型性能好.结论:“液体绷带”成型时间短,有较好的黏附性和保湿性,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伤口敷料.

  • 新型便携组合式救护包的研制

    作者:张玲;李加宁;程凌燕;亢君;张婷

    目的:为适应未来战争伤员救治需要,研制在后送转运中为伤员进行急救处理和护理的救护包.方法:根据救治范围,确定救护包的功能、物品配备的种类及数量等;设计适合野战条件下使用的囊袋、包装,按功能划分6个模块,便于快速展开、救治、补给;到野战部队试用,参加作战演习.结果:研制出一种适合平战两用的后送途中便携组合式救护包.结论:便携组合式救护包能够适应现代化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伤员救治的需要,提供救护人员在前接后送途中为伤员进行救护处置.

  • 战创伤院前急救止血敷料研究进展

    作者:胡传忠;梁向党;刘申

    介绍了国内外战创伤院前急救止血敷料的主要种类及研究现状,分析了各种院前急救止血敷料的优缺点、存在问题及其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急救止血敷料在院前急救止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指出止血敷料将趋向于多能化、复合化的方向发展,在无法达到功能兼备的条件下,要根据伤口与伤情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敷料与止血系统,从而为院前急救止血技术提供更大的支持.

  • 战创伤救护液体复苏信息标志系统的设计研究

    作者:李大鹏;张永军;吕春雷

    目的:为提高野战条件下战创伤救治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服务质量,设计开发战创伤救护液体复苏信息标志系统,并说明其主要功能和操作方法.方法: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相关技术研究设计了战创伤救护液体复苏信息标识系统.结果:战创伤救护信息标志系统包括系统设置、人员信息管理、条码打印、报表统计、数据管理、系统帮助6个主菜单及相应子菜单,可为战创伤救治的快速、安全提供信息资料.结论:战创伤救护信息标志系统功能先进,使用方便,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 新军事变革下的战创伤救治策略

    作者: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推动着人类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社会经济和技术形态的结构性转变也促使军事形态产生新的革命性转变,新军事变革的实质是实现军事体系的信息化,新军事变革的内涵是技术创新.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已有40余个国家启动了军事变革战略.本世纪初我军提出了推进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的战略任务和目标,它对军事医学的核心要求是必须有能力支持军队全维作战.战伤救治作为军事医学的核心内容,其救治策略必须适应高新技术条件下的卫勤保障实战需求.

91 条记录 2/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