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十堰地区不孕症患者隐性梅毒感染分析

    作者:叶云;李莲;田彩霞;胡玥玥

    目的:了解十堰地区不孕不育夫妇隐性梅毒感染情况,为不孕不育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月1日~2010年3月31日到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的无梅毒临床表现的7 136例不孕症患者,分别用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TRUST)及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实验(TPPA)进行梅毒螺旋体初筛及确证检测.结果:7 136例不孕症患者中,梅毒检出率为7.14‰,其中单纯TPPA阳性者44例,TPPA与TRUST均阳性者7例,且梅毒检出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51例隐性梅毒不孕患者中,女性15例,检出率4.03‰,男性36例,检出率10.52‰,男性患者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患者(P<0.01).原发不孕患者和继发不孕患者隐性梅毒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堰地区不孕症患者隐性梅毒感染率逐年增高,必须有效地控制梅毒流行蔓延,以减少不孕不育的发生率.

  • 老年人隐性梅毒感染的特征分析

    作者:吉飞跃;钱开成;崔益祥

    近年来,由于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对住院患者梅毒抗体检测量有所增加,致使这部分被动检测资料的梅毒感染情况得以暴露,其中中老年人感染比例较高[1].由于隐性梅毒的特征仅为血清学反应阳性,而无症状和病变,一般报道中易将隐性梅毒和显性梅毒一同报道,并不区分主动检测资料和被动检测资料,因此易混淆其感染特征,所以有必要对隐性梅毒感染者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探讨其感染特征.

  • 对合并隐性梅毒的孕产妇进行全面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作者:吴秀华;吴大军;邵娜

    目的:探讨分析对合并隐性梅毒的孕产妇进行全面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合并隐性梅毒的孕产妇3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18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4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5.56%。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合并隐性梅毒的孕产妇进行全面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隐性梅毒818例临床分析

    作者:黄世章

    目的:探讨隐性梅毒的流行特征、流行规律,为隐性梅毒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09年1 686例梅毒回顾性分析,探讨隐性梅毒的发病情况.结果:隐性梅毒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2008及2009年增长快,占总病例数60%以上,其中性活跃年龄组居多,占76.53%.结论:普及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加强梅毒血清监测,实施综合防治,是防治隐性梅毒的可行办法.

  • 三种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方法在献血员筛查中的意义评价

    作者:郑伟;杜艳丽;王慧媛;刘彦哲

    目的:评价三种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方法在献血员筛查中的意义.方法:收集经过TPPA实验确诊为梅毒感染的献血员血浆标本150例,用胶体金、ELISA、WESTEN-BLOT方法进行TP-IgM检测.结果:一期梅毒、二期梅毒、潜伏梅毒的TP-IgM抗体阳性率,ELISA检测高于胶体金5%,胶体金、ELISA检测均高于WEST-EN-BLOT5~10%.三种检测TP-IgM方法在不同时期梅毒组中,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检测方法对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的阳性率存在差异,快速检测胶体金法适用于快速初筛,ELISA检测适合于终确诊.

  • 25例肿瘤合并隐性梅毒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

    作者:章艳;徐菁莉;孟爱凤

    梅毒帅苍白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播性疾病.近年来发病有逐年递增的趋势.自2002年1月起江苏省肿瘤医院对住院患者进行常规TPPAI(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检查,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2 462例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中共发现25例隐性梅毒患者(TPPA检测为阳性,但无临床症状),现将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肿瘤 隐性梅毒 护理
  • 神经梅毒患者血清固定一例

    作者:施辛;刘晖;刘化广;苏玉华

    患者男,45岁.5年前因其妻患梅毒接受检查,此前1年内有多次非婚性接触史,否认静脉注射毒品史,否认曾出现生殖器硬结和溃疡,否认曾出现不痒的皮肤损害,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1∶64阳性,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阳性,梅毒螺旋体IgM抗体试验(Tp-IgM,抗体捕获法,试剂由意大利Diasorin公司提供)阳性,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阴性.初步诊断隐性梅毒.

  • 二期梅毒患者的脑血流和脑脊液检查

    作者:施辛;唐军;刘增礼;刘晖;刘化广;苏玉华

    二期梅毒是发展为神经梅毒较为关键的阶段[1].在早期梅毒的诊治工作中,梅毒患者要接受腰椎穿刺术作脑脊液梅毒抗体等检查,以确定/排除神经梅毒、隐性梅毒.腰椎穿刺术有一定的创伤,患者通常难以接受.

  • 江苏省2008~2010年哨点监测隐性梅毒病例诊断和治疗情况分析

    作者:李雷;王小亮;陈国红;徐晓琴;刘晓燕;胡海洋;徐金水;邱涛;还锡萍;傅更锋

    目的:对836例隐性梅毒病例进行分析,为完善针对隐性梅毒诊断的标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江苏省6个国家级性病区域监测点2008~2010年诊断的隐性梅毒病例相关资料,并收集这些病例的血清,开展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TRUST)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ELISA)的复核.结果:836例隐性梅毒病例平均年龄为(42.65±13.26)岁,87.92%(735/836)诊断病例来源于综合性医疗机构,82.66%(691/836)病例由住院和术(输血)前筛查检出,55.86%(467/836)的病例首选青霉素药物治疗,ELISA和TRUST同时阳性者占92.35%(772/836),TRUST阳性且滴度>1∶8的为27.28%(212/777).结论:要提高非性病诊疗机构人员隐性梅毒的实验室诊断能力和临床治疗的规范性,为实现《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的目标奠定基础.

  • 住院孕产妇隐性梅毒6例护理体会

    作者:梁文波;胡红娟

    隐性梅毒又称潜伏梅毒,系指梅毒未经治疗或用药剂量不足,无临床症状而血清反应阳性者.近年来孕产妇梅毒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严重危害母婴健康.梅毒螺旋体感染后很快播散到全身,几乎可侵犯全身各器官,并产生多种多样的症状与体征,且时隐时现,病程长.早期主要侵犯皮肤粘膜,晚期侵犯心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给胎儿,导致流产、早产、死胎及分娩先天梅毒儿,也可因输入梅毒患者血液而感染.我院2004年1~10月,在对住院孕产妇常规快速血清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检查中共发现阳性患者6例,虽无临床症状,但梅毒螺旋体仍可经胎盘传给胎儿,发生胎传梅毒(先天性梅毒).

  • 住院患者合并隐性梅毒的分析及管理

    作者:陆凤英;孙承龙

    目的:对住院患者合并隐性梅毒进行调查分析,以加强预防感染.方法:对2003~2005年住院患者中梅毒螺旋体抗体(TPHA)阳性的发病情况、年龄、科室分布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住院患者中TPHA阳性者有逐年增加趋势,女性多于男性,年龄以20~40岁高发,在外科及妇产科较多.结论:住院患者TPHA的检测对预防院内感染有着重要意义.

  • 婚检发现隐性梅毒188例分析

    作者:李海静;何建勇;谢丽丽;金海菊

    为了解婚前医学检查中育龄青年梅毒螺旋体感染状况,便于为婚育指导提供依据,我们对2001~2003年在本院婚前医学检查对象中检测出的188名隐性梅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如下.

  • 围手术期患者合并隐性梅毒的护理管理

    作者:祝红梅

    总结围手术期患者合并隐性梅毒的护理管理要点.认为在护理管理中加强对护士业务知识学习,制定科学的护理流程,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在尊重患者隐私的同时做好健康宣教,是预防交叉感染的有效方法.

  • 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一例

    作者:刘晓玲;林冰;孙祖华;李英姿;李明翰;董徐洁

    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其发病率近年来有逐渐上升的趋势[1-2].梅毒的基本病理改变是血管内膜炎和血管周围炎,有3个典型的临床阶段:一期梅毒、二期梅毒和三期梅毒,这3个阶段都可以有不同的眼部表现,如结膜炎、间质性角膜炎、前葡萄膜炎、中间葡萄膜炎或后葡萄膜炎、视神经炎、视神经视网膜炎、视网膜血管炎、脉络膜视网膜炎和视网膜脱离等[3].本次,我们将一例隐性梅毒并发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患者报道如下.

  • 漳州市2000-2009年隐性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朱庭芳;叶庆喜

    目的 探讨漳州市隐性梅毒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0-2009年隐性梅毒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0-2009年漳州市共报告梅毒7 285例,其中隐性梅毒4 413例(60.6%),以2005-2009年增长快,占总病例数的60.0%以上.患者男多于女,性别比1.06∶1;15~49岁年龄组占69.1%;报告病例中,职业分布前4位依次为农民、个体、职业不详和无(待业);非婚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90.4%).结论 漳州市隐性梅毒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加强对中青年性知识及性病防治知识的教育,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安全套的使用,减少梅毒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农村中普及性病防治知识应做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加强对高危人群检测,同时严厉打击卖淫嫖娼活动,从源头上杜绝梅毒的发生和蔓延.

  • 63例隐性梅毒临床分析

    作者:张丹群;谢为民;黄湘荣

    我们自1999年1月~2001年7月共接诊梅毒患者392例,其中隐性梅毒63例,占1 6.1%.现将隐性梅毒分析如下.1 流行病学63例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36例;20~30岁48例(76.2%),30~40岁12例(19.0%),40~50岁3例(4.8%),平均29.4岁.职业分布:待业39例,个体11例,干部4例,工人2例,其他7例.文化程度:小学2例,初中14例,高中38例,大专以上9例.已婚18例,未婚45例.传染途径:婚外性接触18例,配偶传染3例,不详42例.2 一般资料

  • 隐性梅毒及其实验室检查局限性

    作者:刘婷;王亮

    本文通过收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隐性梅毒的相关文献,发现隐性梅毒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此类患者较显性梅毒更难以治疗.隐性梅毒患者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难以早期发现,又因其实验室检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在筛查实验中有近三分之一的隐性梅毒患者RPR检测阴性;TPHA和PCR等实验因试剂昂贵或/和仪器特殊,无法在偏远地区得到普及等原因,使隐性梅毒的传播不能得到很好的遏制.因此,急需找到一种对隐性梅毒既简便经济,又有效的辅助诊断方法,使隐性梅毒患者能够被早发现,早治疗,从而减小其社会危害性.

  • 匹多莫德口服液免疫治疗对隐性梅毒患者Th 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李敏;邱宇芬;易恒安;叶冬晴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口服液免疫治疗对隐性梅毒患者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隐性梅毒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匹多莫德口服液免疫治疗,评估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 IL-2、IFN-γ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 IL-4、IL-10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口服液免疫治疗对隐性梅毒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具有明显的平衡作用。

  • 隐性梅毒特异性IgM抗体检测分析

    作者:周姝;黄必然

    42例隐性梅毒患者血清分别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和梅毒特异性IgM抗体蛋白免疫印迹实验(TP-IgM-WR).42例初诊隐性梅毒患者血清中,36例TP-IgM-WB阳性.正规驱毒治疗后3、6个月复查:TRUST阴转率分别为7.14%、26.19%; TP-IgM-WB阴转率分别为33.33%、59.52%.在随访中,TP-IgM-WB阴转率均高于TRUST.抗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是梅毒感染早期产生的抗体,可初步推断隐性梅毒患者的病程并判断其传染性,有助于隐性梅毒患者的血清学随访.

  • 妊娠合并隐性梅毒25例心理护理

    作者:刘岚;陆丽;肖翠珍;尹翠

    2006年1月~2009年12月,我们对25例妊娠合并隐性梅毒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选取同期在我院分娩的隐性梅毒产妇25例,其中入院待产时常规筛查发现21例,门诊产前检查发现4例;年龄23~36岁,平均26.8岁;孕周34~40周,平均37.2周;初产妇23例,经产妇2例;阴道分娩20例,剖宫产5例;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3例,高中7例,中专以上5例;农民8例,职工3例,无业14例.

101 条记录 3/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