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带血管蒂桡骨瓣植入联合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

    作者:魏合伟;阳晟;邵敏;胡年宏;张百挡

    腕舟骨骨折是腕骨中常见的骨折,约占全部腕部骨折的51%~90%[1].新鲜腕舟骨骨折如诊断及治疗不当,可导致骨折不愈合或缺血性坏死.陈旧性腕舟骨骨折由于常伴有骨折不愈合或缺血性坏死,致使腕关节的活动功能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受到影响,故需手术治疗.自2002年3月~2005年8月,对10例陈旧性腕舟骨骨折患者,运用带桡动脉腕掌支蒂桡骨瓣植入联合Herbert螺钉或克氏针内固定进行手术治疗,获得满意疗效.

  • 拇外翻矫形术后的康复治疗

    作者:吴辉;谭维溢;李亚东

    拇外翻是一种常见的足结构性畸形,呈进行性加重,并经常引起局部疼痛和活动障碍。保守治疗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大多数患者需要手术治疗,但因手术创伤较重,术后康复治疗更为重要。我们采取的康复治疗方案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拇外翻矫形手术1.1 手术方法  拇外翻矫形手术方案有Keller手术和McBride 手术等多种,目前临床多采用前者。Keller手术为关节切除成形术,切除近节趾骨及第1跖骨内侧骨赘。趾骨短缩可松弛挛缩软组织并消除第1跖趾外侧的弯曲应力,进而矫正拇外翻畸形,缓解疼痛症状。该术式适用于老年(55~70岁)及惯于座位的患者。术后加压包扎,3周后开始功能活动。 1.2 术后的愈合过程  Keller术后的愈合过程一般分为4个阶段: 第1阶段为术后炎症期(术后1~2周),血肿形成,组织炎性渗出、水肿,其后逐渐吸收。 第2阶段为愈合早期(术后3~4周),截骨部位有纤维连接并开始有断端骨痂出现,位置相对稳定。临床表现为疼痛基本消失、水肿明显好转。 第3阶段为愈合中期(术后5~7周),局部受损的软组织完全恢复,关节对位部位已维持稳定。临床表现为肌肉力弱和关节功能稍差。 第4阶段为临床愈合期(术后8~10周),创伤完全愈合,临床治疗结束。

  • “8”字钢板治疗儿童低磷性佝偻病所致下肢畸形

    作者:董轶非;周达飞;张建立;郭源

    目的 低血磷性佝偻病儿童通常出现进行性的下肢畸形,本文的目的是评估应用“8”字钢板方法治疗此类儿童下肢畸形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2年6月间对17例患儿采用“8”字钢板方法治疗低血磷性佝偻病所致下肢畸形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11例;年龄2~11岁,平均6.6岁.结果 17例患儿中的15例经过“8”字钢板方法治疗后,随访16个月畸形矫正,并取出内固定.只有2例患儿畸形矫正不充分,需要进行截骨矫形手术治疗.平均临床及影像学随访时间28个月(12~44个月),共33例肢体进行了半骺阻滞手术,股胫角平均矫正15度(7~30度).结论 应用“8”字钢板治疗儿童低血磷性佝偻病所致下肢畸形是一种简单且有效的方法.

  • 比较股骨内翻截骨联合Salter截骨与骨盆三联截骨治疗重度Perthes病

    作者:杨劼;张建立;郭源;徐易京;宋猛;万士齐

    目的 比较股骨内翻+ Salter截骨术与骨盆三联截骨两种手术方式对Perthes病严重病例的疗效,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收治的43例严重Perthes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手术方式分为股骨内翻+Salter截骨手术组(26例)及骨盆三联截骨手术组(17例),通过改良Stulberg分型评估预后,比较手术效果.将年龄分组(低年龄组6~8岁,高年龄组>8岁),Catterall分期,外侧柱分级带入回归分析,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43例患儿,男40例,女3例;发病年龄(8.16±1.79)岁;随访时间(52.58±14.45)个月.股骨内翻联合Salter截骨与骨盆三联截骨两组比较术后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4).Catterall分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股骨内翻+Salter截骨术及骨盆三联截骨术均可以用于治疗Perthes病严重病例.发病年龄及Catterall分期是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年龄越大,骨骺受损越严重的病例,预后越差,应及早手术治疗.

  • 尺桡骨中段旋转截骨术治疗先天性上尺桡关节融合及并发症探讨

    作者:陈文;王体沛;邢敦凯;王平年;罗永湘

    目的探讨尺桡骨中段旋转截骨术治疗先天性上尺桡关节融合的优越性及并发症.方法对7例先天性上尺桡关节融合的患儿,行尺桡骨中段旋转截骨术,Ⅰ期旋转至所需位置.结果7例患儿随访2个月~3年,平均1年,7例中1例1侧术后发生缺血性肌挛缩,1例1侧发生钢板断裂,其余病例均于3个月内截骨处达骨性愈合,患肢功能满意.结论此术式是治疗先天性上尺桡关节融合的较理想的方法.

  • Dega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作者:许瑞江;卢强;于向华;李浩宇

    目的 探讨Dega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Dega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36例40个髋,女29例,男7例;左髋16例,右髋16例,双髋4例.术前股骨头脱位高度平均2.0cm,髋臼指数平均38.5°.手术年龄平均5.3岁.结果 术后随诊时间平均2年,根据McKay的临床评定标准,32个髋关节为优,6个为良,1个为可,1个为差.X线片结果显示CE角平均26°,2个髋关节出现Ⅰ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根据Severin的评定标准,29个髋关节为优,7个为良,4个为可.结论 Dega截骨术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有效术式之一.

  • 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髋关节病变的诊治

    作者:李连永;吉士俊;张立军;李祁伟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multiple epiphyseal dysplasia,MED)髋关节病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本组6例MED患儿,均有髋关节受累.根据股骨近端的放射学表现,分为三型,Ⅰ型为股骨近端轻度发育不良,髋关节形态基本正常;Ⅱ型为股骨近端明显发育不良,股骨颈短粗,股骨头骨骺小、碎裂呈斑点状,伴不同程度的髋内翻;Ⅲ型为股骨近端严重发育不良,在骨盆前后位片上见不到股骨头影像,仅见短粗三角形的股骨颈残端,大转子高位,有严重的髋内翻畸形.本组Ⅰ、Ⅱ、Ⅲ型患儿各2例.Ⅰ型股骨近端不需手术矫形,Ⅱ型行转子间外展截骨术,Ⅲ型行转子关节成形术.如伴有髋臼发育不良,可同时行髋臼成形术.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2~5.5年,平均3.5年,髋关节功能、步态及影像学表现较术前均有明显的改善,Trendelenburg征阴性.结论 MED髋关节病变,预后不良.畸形轻微可保守治疗,畸形严重可采用外展截骨术、转子关节成形术矫正,短期取得良好的效果,但需长期随访.

  • 儿童臀肌挛缩致骨盆倾斜的手术治疗

    作者:楼跃;潘新华;唐凯;张志群;夏榕圻;范毓华;黄禄基;林刚

    目的探讨儿童臀肌挛缩致骨盆倾斜的发生机制、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对36例臀肌挛缩致骨盆倾斜患儿术前检查均发现有双下肢不等长,假性长肢侧髋关节内收明显受限,骨盆前后位X线片示骨盆倾斜角5°~28°,平均15.5°;术中除松解挛缩的臀大肌及其筋膜外,探查发现髋关节外展肌明显挛缩,予以彻底松解.结果36例臀肌挛缩致骨盆倾斜患儿术中发现除假性长肢侧髂胫束、臀大肌筋膜及前外侧肌纤维纤维化挛缩外,髋关节外展肌明显挛缩,其中仅臀中肌挛缩者5例(13.9%),仅臀小肌挛缩者21例(58.3%),臀中、小肌均有挛缩者10例(27.8%).手术松解挛缩的臀中肌和/或臀小肌以及髂胫束、臀大肌筋膜及前外侧肌纤维,恢复假性长肢侧髋关节内收功能和双下肢等长.随访32例,平均随访3.5年.27例完全矫正;5例髋关节内收轻度受限,其中3例仍有轻度骨盆倾斜,患肢长0.5~1.5 cm.无一例出现髋关节外展肌力减弱.骨盆前后位X线片显示29例术后骨盆倾斜完全消失,3例骨盆倾斜角残留5°~10°.结论儿童髋关节外展肌挛缩是臀肌挛缩导致骨盆倾斜的主要原因,尤以臀小肌挛缩发生率高,且位置隐蔽.对臀肌挛缩伴有骨盆倾斜者,手术中应注意探查髋关节外展肌,对挛缩明显的予以彻底松解.

  • 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作者:王志刚;蔡海清;陈博昌;杨根兴

    目的讨论采用Ponseti方法早期保守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疗效.方法2000年1月至2002年10月,我院骨科采用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38例,35例为单纯性马蹄内翻足,3例伴发于多关节挛缩畸形.男32例,女6例.单侧22例,双侧16例,共54足,年龄7 d~6个月.结果所有病例平均随访期12 7个月,长26个月.35例单纯性马蹄内翻足患儿外观畸形纠正,皮下跟腱可及,踝关节背屈>0°,内收0°,高弓消失,跟骨无内翻.已行走的患儿跟腱有力,足发育良好,关节功能良好,步态正常,X-Ray表现正常.3例多关节挛缩马蹄足畸形纠正,残留少量内收畸形.结论Ponseti方法保守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可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结合国外随访报道远期疗效佳,肯定了Ponseti方法是一种很好的早期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保守疗法.

  • 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漂浮肘

    作者:唐盛平;邓宁;吴建华;林子平;郑振耀

    目的分析受伤的机制及病理解剖的类型,评价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漂浮肘的疗效.方法对1996年到2001年间的13例儿童漂浮肘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8例,女5例.平均年龄7岁.桡骨骨折13例,尺桡骨双骨折10例.桡骨骨折中9例为骨折断端完全分离,2例为Salter-HarrisⅡ型骨折,2例为青枝骨折.肱骨髁上骨折中8例为GartlanⅢ型,4例为Ⅰ型,1例为Ⅱ型.1例患儿有正中神经损伤.对Ⅱ、Ⅲ型的肱骨髁上骨折和移位的桡骨远程骨折,在直视下行手法复位和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中术后密切观察血循环.结果按修订Flynn表对疗效作客观的评价.11例患儿前臂旋转和肘关节的功能正常,1例患儿有11°关节欠屈,8°前臂旋转受限.1例患儿有20°关节欠屈,15°前臂旋转受限.正中神经损伤的患儿,4个月后完全恢复正常.无肘内外翻畸形,无感染.本组患儿普遍有关节囊松弛.结论在良好的麻醉下,行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治疗飘浮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 小儿脊髓纵裂畸形的诊治

    作者:金惠明;孙莲萍;鲍南;施诚仁

    目的探讨少见的小儿脊髓纵裂畸形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了8年间经影像学检查及手术证实的脊髓纵裂10例,男4例、女6例,年龄1个月~10岁,平均年龄4.5岁.8例行MRI检查,其中3例在病变区加作CT扫描.CT和椎管造影检查各1例.10例中2例拍脊柱X线平片.结果脊髓纵裂部位:腰骶段2例,腰段7例,下胸段1例.依影像学检查结果,按Pang脊髓纵裂分型:Ⅰ型8例,Ⅱ型2例.9例术后神经功能均有较明显改善,1例生后因腰背部脊髓脊膜膨出,外院手术后左下肢瘫,脊髓纵裂术后无明显改善.结论影像学检查是明确诊断和术前分型的重要手段.Pang分型反映了脊髓纵裂的特征.按分型制定治疗方案,Ⅰ型应及早手术,切除骨嵴,修整硬膜囊,解除脊髓栓系等.Ⅱ型是否手术视情况而定.

  • 肩胛骨矫形术治疗先天性高肩胛症

    作者:张自明;王晓林;杨璇;沈品泉;陈廷

    目的探讨先天性高肩胛症的手术治疗.方法采用肩胛骨部分切除矫形治疗先天性高肩胛症患儿26例(27肩),随访平均 3.9 年,长时间达7年.结果术前患肢外展上举平均113°,术后平均改善为145°,多数患儿的学习生活功能不受影响.结论肩胛骨部分切除矫形治疗先天性高肩胛症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功能.

  • 倒V形外展截骨术治疗先天性髋内翻

    作者:张敏刚;王恒冰;王继孟;陈雨历;陈维秀

    目的评价倒V形外展截骨术治疗先天性髋内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7例先天性髋内翻的患儿,年龄3~14岁,均采用倒V形外展截骨术治疗,并对临床效果及X线片进行评价.结果本组共有22例(28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5.4年,参考史氏标准,临床评价优良率为 82.1%;术后及后随访时的NS角、HE角和ATD值均较术前有显著性变化(P< 0.01). 结论倒V形外展截骨术操作简单,内固定牢固,矫正充分,临床效果好,不易复发,是治疗先天性髋内翻较满意的方法.

  • 小儿严重寰枢椎不稳的手术治疗

    作者:倪斌;贾连顺;李家顺;包聚良

    目的探索小儿严重寰枢椎不稳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总结22例小儿严重寰枢椎不稳的临床资料,男16例,女6例,年龄3~14岁,平均11.4岁。病因有齿突骨折、横韧带断裂、枕颈畸形、类风湿关节炎等。所有患儿均行后路融合术,其中寰枢椎融合14例,枕颈融合术8例。结果 20例患儿经平均20个月(3个月~11年)随访,均获骨性融合,取得满意效果。结论上颈椎后路融合术是治疗小儿严重寰枢椎不稳的有效方法,对寰枢椎能复位者选择寰枢椎融合,脱位不能复位者应行枕颈融合术。

  • Staheli's手术治疗儿童髋臼发育不良的长期疗效观察

    作者:王浩;赫荣国;顾章平

    目的观察Staheli手术治疗儿童髋臼发育不良的长期疗效.方法采用McKay髋关节临床和Willett X线片评定标准,对术后3~7年的15例(16髋)的疗效予以评价.结果临床优14例,15髋;良1例.X线片测量:髋臼指数术前为(35.13±5.52)°,术后为(11.81±5.71)°;CE角术前为(-0.13±7.21)°,术后为(42.50±4.58)°;髋臼覆盖股骨头的百分比:术前组为(47.18±15.12)%,术后组为(109.04±13.57)%.上述各项指标经两两配对t检验,P<0.001.结论术式操作简便,对股骨头的覆盖非常充分、是治疗儿童特别是青少年髋臼发育不良的理想术式之一.

  • 畸胎型髋关节脱位的治疗

    作者:许瑞江;马承宣;李浩宇;卢强

    目的探讨畸胎型髋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方法在1995年8月~2003年11月期间,我科收治畸胎型髋关节脱位8例,全部病例均为男性,左髋3例,右髋2例,双髋3例.年龄1.5~6岁,平均4岁.采用髋关节Bikini入路,髋关节切开复位的同时进行骨盆截骨及股骨近端短缩旋转内翻截骨术治疗畸胎型髋关节脱位8例11个髋关节.结果本组病例随诊时间1~8年.8例中3例步态基本正常,4例轻度跛行,1例明显跛行.3个髋关节活动基本正常,6个髋关节活动轻度受限,2个髋关节部分僵硬.临床评定3个髋关节为优,6个髋关节为良,2个髋关节为中.X线片结果3个髋关节为优,5个髋关节为良,3个髋关节为中.没有再脱位,但有3个髋关节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结论通过髋关节Bikini入路,切开复位的同时进行相应的骨盆截骨及股骨近端短缩旋转内翻截骨术是治疗畸胎型髋关节脱位的有效方法之一.

  • 37例临床骨科外固定器治疗应用分析

    作者:李治兵

    目的:观察分析骨科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间收治的胫腓骨骨折的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使用外支架固定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切开、整复、石膏外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评定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在随后3~12个月的随访中,骨折愈合良好,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发生钉孔感染1例,对照组发生筋膜间室综合征2例,两组并发症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骨科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治疗方法更为简便,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手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疗效分析

    作者:郭晓鹏;王达义;常巍;尚晖;吴亚鹏

    目的 评估脊柱转移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 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脊柱转移瘤患者28例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应用VRS法及Frankel分级分别对疼痛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 结果 28例患者均获随访,术后平均随访11.3(3~30)个月.术后所有患者的疼痛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23例存在神经功能受损的患者,术后2周和3月分别有8例和15例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结论 对于合适的患者采取手术方式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能够有效缓解疼痛症状,挽救及改善神经功能,增加脊柱的稳定性,提高生存质量.

  • 肱骨远端倒“V”形截骨治疗儿童肘内翻的疗效评价

    作者:唐进;梅海波;刘昆;伍江雁;叶卫华;胡欣;谭谦;朱光辉;董林;赫荣国

    目的 介绍肱骨远端倒“V”形截骨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的手术操作技术,并评价其近期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作者收治10例儿童肘内翻患儿,术前依照X线片测量肘内翻的严重程度,确定需要外翻截骨的角度,在肱骨远端实施倒“V”形截骨,实现所需矫正的角度为内翻角+7°的正常提携角后,采取交叉克氏针固定,屈肘60°位石膏固定,6周后拆石膏并拔除克氏针,开始主动肘关节功能训练.采用临床外观、肘关节伸屈功能,X线片测量提携角的方法评价治疗结果.结果 10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年(1~2.5年).患肢提携角接近正常,肘关节伸屈活动达到术前水平,无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矫形丢失、骨不愈合等并发症.术后平均10周截骨处均达骨性愈合.临床评价和X线评价结果均达到优良的标准.结论 肱骨远端倒“V”形截骨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手术操作相对简单,矫形效果好,能有效恢复肱骨与尺骨的解剖轴线.

  • S形内锁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作者:陈智;吴春辉;颜志坚

    目的: 比较肩锁关节全脱位用S形内锁针张力带内固定法与传统克氏针固定法的效果.方法:根据肩锁关节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特点,本文设计了S形内锁克氏针结合张力带内固定系统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26例(S形针组),并用传统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22例作为对照组(传统组).结果:S形针组优22例,良4例,差0例.传统组优13例,良5例,差4例(P<0.05).结论:S形内锁针张力带内固定,为肩锁关节脱位的复位固定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165 条记录 8/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