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医辨治IBS-D的证型及剂型分布近况分析

    作者:时岱;唐薇;彭文潘;姜莉云

    目的 分析近三年中医辨治IBS-D的证型及剂型分布,以探讨该病中医辨证及中药剂型规律,并提出个人观点.方法 检索2014年1月-2016年11月间中医治疗IBS-D的期刊文献资料,统计分析所选文献中各中医证型及中药剂型出现频次及占比.结果 IBS-D中医临床研究证型中,"肝郁脾虚证"常见,占55.1%.中药使用剂型中,"汤剂"常见,占比90.1%.结论 中医药治疗IBS-D需要全方位多角度考虑,为今后对该病的辨证论治及科研立项提供一定的参考及思路.

  • 浅述卵巢早衰证型分布特点

    作者:黄宏丽;董莉

    卵巢早衰一般归属于中医“闭经”、“血枯”、“不孕”、“月经过少”等范畴,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然就本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尚无统一定论。本文通过对卵巢早衰证型分布相关文献的分析、概括,阐述卵巢早衰证型的分布特点,旨在探究更加权威、标准、规范、统一的中医证型,从而准确无误地辨证论治、提高临床疗效。

  • 赣南地区肾移植术后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及证型分布研究

    作者:张时文;刘瑜;吴建欣

    目的:探讨赣南地区肾移植术后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及证型分布。方法以赣南地区肾移植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临床四诊信息,建立相关数据库,对赣南地区肾移植术后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及证型分布进行频数分析及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赣南地区肾移植术后患者具有倦怠乏力、腰酸膝软、气短懒言、脘腹胀满、食少纳呆、大便溏薄、面色少华、口淡不渴等脾肾亏虚,湿浊瘀阻的证候特点。病位要素以肾、脾多见。病性要素以气虚常见,其次为阳虚、阴虚、湿热、湿浊多见,聚类分析将证型分布聚为6类:脾肾气虚、脾肾两虚,湿浊中阻、气阴两虚、脾肾气虚,湿热内蕴、脾肾阳虚、肝肾阴虚型。湿浊、湿热与症状信息关联密切,存在162条关联规则,占所有规则的51.7%。结论“久病多虚,赣南多湿”是影响赣南地区肾移植术后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及证型分布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为赣南地区肾移植术后证型规范化提供了初步依据,用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探讨证候要素及证型分布规律是可行的。

  • 三阴乳腺癌的证型分布规律探讨

    作者:吴心力;高雅静;卢雯平

    目的 通过探讨三阴乳腺癌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中医治疗、研究三阴乳腺癌提供临床参考数据.方法 依据临床证侯诊断标准,采用八纲、气血、脏腑辨证,对2007年1月至2012年11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及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肿瘤科就诊的180例三阴乳腺癌患者进行单证、复证的中医辨证和相关资料分析.结果 180例患者证候数404个,其中气虚证145个(35.89%),与血虚证13个(3.22%)、阴虚证20个(4.95%)、阳虚证16个(3.96%)、脾湿证14个(3.47%)、气滞证30个(7.43%)、热毒证20个(4.95%)、湿热证6个(1.4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24.709、116.007、127.813、126.913、105.411、116.007、140.015,P均<0.01);血瘀证130个(32.18%),分别与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脾湿证、气滞证、热毒证、湿热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值分别为118.273、105.447、117.630、120.445、97.411、105.447、110.273,P均<0.01).复证出现较多共计166例(92.22%),其中两证43例(23.89%)、三证58例(32.22%)、四证46例(25.56%)、五证19例(10.56%).结论 三阴乳腺癌单证证型分布以气血、血瘀为主;临床应先进行单证辨证,进而形成复证.益气活血可能是治疗三阴乳腺癌的重要治则.

  • 基于临床文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作者:李敏谦;林育;项磊;朴胜华;郭姣

    目的:基于临床文献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证型、证素及舌脉分布特征,深入分析其病因病机,为NAFLD的中医药辨证施治提供循证支持.方法:检索3大中文数据平台(CNKI、WANGFANG DATA、VIP)2006—2017年(共12年)发表的NAFLD中医药临床研究文献共2297篇,严格遵循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得到符合要求的77篇文献,并对其从发表时间、地域、文献质量、证型、病性和病位证素多维度进行评价.结果:1)近年来NAFLD证候相关发文数量呈上升趋势,以沿海地区发文数多;NAFLD中医证候类文献类型以描述性研究(57.14%)和病例对照研究(31.16%)为主,随机对照(9.10%)和队列研究(2.60%)较少,文献质量参差不齐;2)剔除低质量文献(9篇),对中高质量文献(68篇)进行统计分析,NAFLD主要证型为:肝郁脾虚证(22.37%)、湿热蕴结证(21.96%)、痰瘀互结证(12.73%)、痰湿内阻(8.85%)、湿浊内停(7.87%)和肝肾不足(5.80%);3)主要的病性证素依次为湿(24.32%)、气滞(15.38%)、气虚(14.81%)和痰(14.22%);主要病位证素依次为肝(48.12%)、脾(39.03%)、肾(12.43%)、胆(0.32%)和胃(0.10%);舌脉以淡红舌、白腻苔、脉弦为主.结论:1)NAFLD证型随疾病的进展变化阶段呈现不同,初期以实证为主,中期呈虚实夹杂,后期以虚证为多见,虚实间常相互转化.病变脏腑主责之肝,与脾、肾等有一定相关性.湿、气滞、气虚、痰是NAFLD关键病性证素.2)NAFLD高水平和高质量研究不足,需开展多区域、多中心、大样本中医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以期为NAFLD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循证依据.

  • 防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不可忽视血瘀证

    作者:刘琳;徐国丽;姚卫海;郭玉红;裴晓璐;刘清泉;董子亮;Pei Xiaolu;Liu Qingquan;Dong Ziliang

    目的:研究血瘀证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 ,AAD)发病率的影响及其在AAD证型分布中所占比例。方法:对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ICU病房接受抗生素治疗的216例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血瘀证、非血瘀证患者接受抗生素治疗后AAD的发病率;血瘀证在AAD证型分布中所占的比例;引发AAD合并血瘀证的病理机制。结果:血瘀证患者接受抗生素治疗后AAD发病率45.26%>非血瘀证者31.67%,P<0.05;其中,脾气亏虚患者合并血瘀证者发生AAD几率58.33%>非血瘀证者12.50%, P<0.05;湿浊内阻患者合并血瘀证者发生AAD几率62.50%>非血瘀证者19.23%,P<0.05;脾虚湿浊患者合并血瘀证者发生AAD几率75.00%>非血瘀证者27.27%,P<0.05。在AAD证型分布中,血瘀证比例为29.63%,仅次于脾虚痰湿证64.20%居第二。在导致AAD合并血瘀证的病理机制中,痰饮瘀血互化占54.17%。结论:血瘀证、特别是脾虚湿阻型患者在合并血瘀证时更易发生AAD;血瘀证是AAD证型分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仅次于脾虚痰湿证;在多数情况下,导致AAD合并血瘀证的病理机制是痰饮瘀血互化。

  • 612例肾虚相关证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证型分布规律的临床调查

    作者:马惠荣;尤昭玲;赵新广;尹香花;雷磊;陈景伟

    目的:了解肾虚相关证型功血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状况,为规范功血辨证诊断标准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对612例肾虚相关证型功血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各证型的频数统计.结果:复合肾虚证型(510,83.33%)较单一证型(102,16.67%)多见.单一证型中,肾阴虚(45,44.12%)、肾气虚(45,41.18%)多见.且肾气虚多兼肝郁(68,11.09%)、血虚(57,9.30%)、血瘀(57,9.30%);肾阴虚证多兼肝郁(113,18.43%)、血瘀(99,16.15%)和血虚证(49,7.99%);肾阳虚证多兼脾气虚证(75,12.23%).排卵型功血多见肾气虚证(186,57.23%),无排卵型功血多见肾气虚(146,50.69%)、肾阴虚(111,38.54%).结论:临床肾虚功血多为复合证型,常易相兼的其他证型有肝郁、脾虚、血虚、血瘀.

  • 太原地区170例小儿慢性咳嗽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初探

    作者:李聚梅;张焱;韩燕;秦艳虹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咳嗽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通过在太原地区收集的170例3-14岁慢性咳嗽患儿的四诊资料(包括症状、舌脉象),运用聚类分析法对结果进行证型分布研究.结果:将整理后的四诊指标进行样本聚类.使用SPSS 18.0对170例样本进行2-7类的聚类分析.聚类后删除每类构成比<30%的指标,由专家组根据聚类后每一类剩余的四诊条目分布情况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参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赋予适当证型名称.其中聚为7类较为恰当,能够运用中医知识进行合理解释.结论:痰湿内阻证和痰热壅肺证居多,纯虚证较少.复合证型占相当比例,是客观存在的,应引起足够重视.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证型分布的文献分析

    作者:李志国;姜韩雪;焦云涛;叶永安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揭示其证型分布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有关中医药治疗NAFLD的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9篇文献进行证型分布情况统计和评价.结果:出现频次前5位的证型分别为痰瘀互结、湿热内蕴、肝郁脾虚、痰湿内阻、肝肾不足,出现例数前5位的证型分别为肝郁脾虚、湿热内蕴、痰瘀互结、痰湿内阻、脾虚痰湿.结论:痰瘀互结、湿热内蕴、肝郁脾虚是NAFLD主要的证型.

  • 573例贫血性疾病脾肾类证辨证属性及其相关分析

    作者:李达;李慧;李垮;胡永珍;刘琨;梁冰

    目的:以临床流行病学方法探讨贫血性疾病辨证分布规律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进行回顾性及前瞻性调查.对纳入的573例贫血患者进行症候资料采集、辨证分型及其相关因素分析.结果:贫血性疾病脏腑辨证以脾肾为主,外周性贫血以脾为主,骨髓性贫血脾肾兼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气血阴阳辨证以气血亏虚为主,各占97.6%、89.0%.贫血性疾病无单纯实证,以虚证及虚实夹杂证为主,各占33.9%、66.1%.兼夹证依次为血瘀、痰浊、水湿、痰热、气滞.结论:脾肾虚类证型系贫血疾病基本中医证型,呈现外周性贫血从脾辨治为主、骨髓性贫血从肾辨治为主的趋向,提示常呈虚实夹杂证型,为构建脾肾辨证体系奠定了一定基础.

  • 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规律与相关客观指标变化关系探讨

    作者:王作顺;戴永娜

    目的:探讨冠心病中医证型临床分布规律及与各客观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347例冠心痛患者基本资料、中医证候证素及客观指标给予统计分析.结果:采用因子分析得出4型常见证型,各证型基本资料及FIB、FPG、AST、HCT等指标不具有明显的差异性,BMI值均较正常值偏高;血流变、肝肾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等指标比较均显示证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及规律性.结论:结合现代客观指标和量化手段可使冠心病中医辨证论治更趋于规范化和客观化.

  • 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康雷;杨迎霞;赵晓东;施怡;黄仁发

    目的:探讨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0例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的患者进行临床特征、中医证候、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的问卷调查.结果: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的中医证候分布以肝郁化火和心脾两虚为主,初期以肝郁化火为主,后期则以心脾两虚为主,病机演变过程具有由肝郁化火证→痰热内扰证→心脾两虚证的演变规律,且肝郁化火证、痰热内扰证以及阴虚火旺证的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计分明显高于心脾两虚证和心胆气虚证(P<0.05),证型分布与学历、合并疾病有一定的关系.结论: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的中医证型分布以肝郁化火和心脾两虚为主,分布与病程长短、学历、合并疾病有一定的关系.

  • 上海不同区域小儿肺炎证型分布与转归规律初探

    作者:徐彬彬;姜之炎;姜永红;史竟懿;李华;毛黎明;李慧群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不同区域中医证型分布及转归特点.方法 通过对300例小儿肺炎患儿的临床观察,观察患儿用药前、用药后1、3、5、7、10天,进行中医辨证并记录中医证型,统计小儿肺炎在不同区域中医证型分布及转归特点;探讨小儿肺炎中医证型分布及转归与区域是否有相关性.结果 各区域急性期中医证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区域恢复期中医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海市区中医证型转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嘉定地区中医证型转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奉贤地区中医证型转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肺炎中医证型分布及转归与区域有相关性.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与Hp感染及胃黏膜癌前病理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杨静;茹淑瑛;张福文;李柏

    目的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型分布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及胃黏膜癌前病理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统计17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Hp感染情况及胃黏膜病理表现,分析证型分布与Hp感染、腺体萎缩程度、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证型间HP感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Hp感染阳性率从高到低为: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胃阴不足证>脾胃虚弱证>胃络瘀血证;各证型间腺体萎缩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胃不和证轻度萎缩所占比例高,胃络瘀血证的重度萎缩所占比例高于其他证型;各个证型间存在肠化生、异型增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与Hp感染、胃黏膜萎缩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喉源性咳嗽年节律性及与中医证型相关性临床观察

    作者:滕磊;忻耀杰;寻满湘

    目的 观察并总结喉源性咳嗽的年节律性.方法 详细记录患者咳嗽发作或加剧时间、证型以及咳嗽的轻重程度,应用归属统计及Ridit检验比较喉源性咳嗽的时间特点、证型特点及轻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喉源性咳嗽主要发生在春季(3~5月)和秋季(9~11月)两个时段.春季以风邪困肺型为多见,以轻度咳嗽为主;秋季以阴虚火旺型为多见,以中度咳嗽为主.结论 喉源性咳嗽具有明显的年节律性,掌握这种规律,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辨证分型模式研究初探

    作者:张惠勇;鹿振辉;吴定中;郑培永;倪伟;王飞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及证型分布规律.方法 通过大样本临床流行病学/DME的前瞻性调查,采集了616例COPD患者86个相关中医四诊信息变量及肺功能、生活质量等客观指标;借助现代数理统计学工具,以聚类分析、因子分析、方差分析、频数分析为主,在相关专家参与下,拟定COPD的中医临床辨证模式;探索性分析各证型临床分布规律及与肺功能、生活质量的关系.结果 初步拟定COPD临床辨证分型模式(6个证型):肺气虚型、风寒袭肺型、肺脾气阴两虚型、肺肾阴虚型、痰饮伏肺兼肝郁脾虚型、痰瘀交结兼心肾阳虚型.证型间存在一定的兼加规律;随着病程发展,证型特征存在一定的演变规律.证型与肺功能、生活质量关系存在规律性.结论 初步拟定了COPD辨证标准;临床证型分布及证型与肺功能、生活质量关系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对COPD临床实践及证型规范化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气虚证分布与生活质量研究

    作者:袁琳;张培彤;杨宗艳;王娜

    目的 探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气虚证的分布与生活质量.方法 应用"肺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FACT-L(4.0)中文版"对120例中晚期NSCLC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进行辨证分型.利用辨证分型结果,围绕气虚证将不同证型患者进行分组比较,探讨中晚期NSCLC气虚证的分布,研究气虚证相关的生活质量特点.结果 120例中晚期NSCLC患者证候以气虚、血瘀、阴虚、痰湿为主,112例中所占比例较大的证型依次为气虚单证34例(30.36%),气虚血瘀证型21例(18.75%),气阴两虚证型12例(10.71%).气虚证的出现与年龄、性别、病理分型(腺癌/鳞癌)、病程长短无相关性;Ⅳ期NSCLC患者多合并有气虚证(P<0.05).FACT-L量表的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项目评分及总分比较,气虚证组(89例)低于非气虚证组(3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FACT-L量表的肺癌特异性模块(附加关注领域)评分显示气虚血瘀证>气虚单证>气阴两虚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虚证是中晚期NSCLC的主要证型.气虚证患者的生活质量低于非气虚证患者,且随着气虚证加重,生活质量有所降低,提示临床对症治疗气虚证可以有效提高中晚期NSCLC患者的生活质量.

  • 糖尿病前期中医证型分布与演变规律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作者:任明;霍达;孙晓;郭利平

    目的 探讨糖尿病前期中医证型分布及证型演变规律. 方法 纳入糖尿病前期患者360例,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将其症状进行聚类,根据聚类结果结合专家意见判定为相应证型,并根据患者意愿纳入其中77例患者进行证型演变规律研究.77例患者根据干预情况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其中暴露组39例,非暴露组38例.在生活方式教育基础上分别给予金芪降糖片和金芪降糖片模拟剂治疗,连续服用12个月,停药后再随访12个月.于入组前及入组第12、24个月收集糖尿病前期症状信息,分别统计两组患者入组前及入组第12、24个月证候转变情况.结果 通过聚类分析得出糖尿病前期证型有阴虚燥热证、阴虚证、阳虚证、血瘀痰凝证、湿热蕴脾证、气阴两虚证、气虚证、脾虚湿阻证及肝郁脾虚证.入组第12个月时暴露组证型转变12例(30.8%),非暴露组证型转变21例(5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第24个月时暴露组证型转变为27例(69.2%),非暴露组证型转变为28例(73.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糖尿病前期本虚标实特征明显,本虚以气虚、阴虚为主,或兼阳虚;标实或有湿阻,或痰凝,或血瘀.证型的自然演变有化热趋势,金芪降糖片的干预可减缓该趋势.

  • 从脑梗死急性期的方药分析论其证型分布

    作者:何婷婷;张允岭;金香兰;高芳;陈宝鑫;傅晨;薛斐然

    目的:以方药分析为基础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证候分布规律以便更好地指导该病的临床治疗及科研组方用药.方法 通过对从CNKI数据库检索得到的2002年至2011年中医药治疗脑梗死急性期132篇文献进行用药分析,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证候分布规律.结果 ①使用频次较多的有活血药、平肝熄风药、化痰药、清热药、补气药;②脑梗死急性期的证型以血瘀证、肝风内动证为主.结论 现代文献所用药物的分析基本体现了现代中医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用药特点及规律,也由此揭示了其证型的分布规律,从而更有助于指导科学用药.

  • 102例维持性腹膜透析营养不良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作者:杨波;李洁;任桐;姜晨;邢海涛;张琳;林燕;杨洪涛

    目的:分析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中医证型特点,并探讨其中医发病机制。方法:对102例维持性腹膜透析营养不良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对其分型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根据营养不良程度:本虚证轻度营养不良患者中脾肾气虚证多,随着营养不良程度加重,脾肾阳虚证和阴阳两虚证比例明显增加。标实证轻度营养不良患者中湿浊证多,其次为瘀血证,随着营养不良程度加重,湿热、瘀血、风动证比例逐渐增加。透析充分性与中医证型:本虚证中,Kt/V﹥1.7,脾肾气虚证出现率高,随着Kt/V值降低,脾肾气虚证比例明显减少,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和阴阳两虚证比例明显增加。标实证中,Kt/V﹥1.7,湿浊证出现率高,其次为瘀血证、湿热证,随着Kt/V值降低,湿浊证、瘀血证患者比例明显减少,湿热证、风动证比例明显增加。结论:PD营养不良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与透析充分性密切相关,其发病机制可概括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肾亏虚为主,标实以湿浊瘀血为主。

59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