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呼伦贝尔地区人感染布鲁氏菌分种分型的研究

    作者:敖敏高娃;邵丽萍;韩福强

    布鲁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短小球杆菌、细胞内寄生。布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布鲁氏菌可感染人畜,具有高度传染性,人感染后会出现长时间流感症状或引发衰退性疾病。,近年来我国布鲁氏菌病疫情形势严峻,发病率连续增长,几乎在全国都有不同程度的布病存在和流行,各地均有报告。呼伦贝尔地区是布病老疫区,上世纪有专门的机构(布鲁氏菌病防控大队)70年代末期疫情基本控制,90年代以后呈逐年上升趋势,21世纪疫情严重回升,我院是呼伦贝尔地区唯一一家布鲁氏菌病专科门诊和病房的医院,为了研究目前呼伦贝尔地区布氏菌感染状况及流行菌株的生物学特征,我们收集了于2013.6~2014.8从本院医布病科确诊病例218人,均符合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做血液细菌,培养出的29例血液、1例骨髓分离到30株布鲁氏菌,并将其进行分种分型。

  • 淋巴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在急、慢性布鲁氏菌病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赵冬梅;于占水;高庆峰;张柠;郑遵荣

    据资料显示:近年来全国报告布鲁氏菌病新发病例呈逐年增加趋势.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由免疫机制参与的一种感染—变态反应性人兽共患传染病.布鲁氏菌可通过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侵入机体.主要侵犯骨关节、肝、脾、淋巴结、神经等器官.临床表现为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疼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急性布病不会自行痊愈,多转变成慢性布病,可导致多个器官、系统的病变,甚至给患者留下终身残疾.专家公认: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参与布病发病,尤其细胞免疫更为重要.然而对此方面的研究、证实及报道较少,本实验室通过对33例急性布病患者和55例慢性布病患者淋巴细胞及T细胞亚群的测定和研究,发现部分布病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存在明显紊乱.

  • 布鲁氏菌病实验室检测及新技术进展

    作者:赵冬梅;刘景瑶;何晶晶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全身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神经痛、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1]。人感染病菌后,在人体中产生菌血症和毒血症,累及各个器官,慢性期多侵及脊柱和大关节。该病是一种呈世界范围流行的人畜共患传染病[2],被国家列为二类传染病。近年来该病发病率有明显增长的趋势,对人类的公共健康和农业经济方面带来很大的威胁。目前我国对该病诊断的国家标准主要是依据细菌学和血清学诊断结果,还不能完全满足广大病患的诊疗需要。探讨布病的实验室检测及新技术进展对于布病预防、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 2014年信阳市布病高危人群布鲁氏菌感染血清学调查分析

    作者:张丽;黄河秋;刘淑华;胡艳

    目的 了解2014年信阳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在高危人群中的感染状况,早发现感染者,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琥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对职业暴露人群进行布病血清学调查.结果 信阳市高危人群抗体平均阳性率为1.21%,年龄分布主要是以青壮年为主,在职业分布上主要是以牛羊养殖员和疫控人员为主.结论 牛羊职业暴露人群是布鲁氏菌病发生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健康教育,进行定期监测,降低人间布病流行趋势.

  • 鹤壁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分析及控制策略探讨

    作者:张卫源;陈俊生;董军青

    目的 分析布病疫情,探讨布病发生的原因,提出控制措施.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下载对鹤壁市2008-2013年报告布病病例数据疫情数据和个案调查信息,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描述和分析,通过时间、地区、人群分布,流行特征揭示布病高发的可能原因.结果 2008-2013年鹤壁市共报告布病294例,主要发生在3~8月(69.05%),鹤山区、淇滨区、淇县发病较多,病例男女比为4.4∶1,以青壮年农民为主,羊只放养是主要感染途径(82.20%).鹤壁市布病疫情存在持续升高趋势,农村养羊青壮年为主要发病人群,养殖、接羔为感染的主要途径,防护意识不强、病畜无害化未落实是持续主要原因,及时发现病例,减少慢性化是今后工作目标.结论 鹤壁市布病疫情存在持续升高趋势,农村养羊青壮年为主要发病人群.应采取综合措施做好布病防控工作布病联防联控机制已经建立,但短期内畜间布病控制措施落实难度大,疫情不能有效控制,人间布病防控的主要措施为健康教育、及时发现病人、规范治疗、减少慢性化.这样,即使布病病例数不能大幅度减少,但仍然可以减轻患者负担,减少疾病造成的身体伤害.

  • 2006-2011年台前县布病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陆全银

    目的 分析2006-2011年台前县布病发病情况和规律,找出发病原因,为今后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台前县2006年以来布病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台前县2006-2011年共报告布病病例21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0.99/10万,无死亡病例;发病高峰为4~5月,占发病总数的42.86%;年龄介于19~58岁,以青壮年居多,30~ 50岁占79.46%;男性居多,男女性别比为20∶1;病例主要集中在台前县西半部侯庙镇、清河乡、后方乡和马楼乡等4个乡镇,占发病总数的80.95%.结论 检疫制度落实不到位,外出农民及屠宰户对布病防治知识了解不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是造成布病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加强政府领导、多部门联防联控、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外出农民及屠宰户自我防护意识是控制布病的关键.

  • 郑州市全国布病监测点2000年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作者:王北一;李珂;刘奇;颜进昌

    郑州市全国布病监测点1995年建立,按照"布鲁氏菌病全国监测点监测工作试行方案”和" 郑州市布鲁氏菌病监测方案”要求,逐年开展监测.现将2000年郑州市布病监测点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 基本情况

  • 493例布病重点人群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张欣;苏新霞

    目的 通过对布病重点人群的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了解该病的感染流行情况,为布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0-2014年共493例重点人群血清采用RBPT和SAT方法进行布病抗体检测,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予以分析.结果 2010-2014年共检测血清样本493份,布氏杆菌抗体阳性158份,阳性率为32.05%,2013年重点人群抗体阳性率高达43.21%,为五年间高;男性阳性率为39.35%,女性为19.67%,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发病年龄以中老年人群为主,41-60岁以上人群阳性率为37.39%;发病人群职业以从事饲养放牧及肉类乳品类加工人群为主,阳性率为35.65%.结论 检测结果表明重点人群布病感染率较高,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传染源的管理,做好畜间检疫和预防接种,加大对布病重点人群防病知识的宣传和检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控制疫情蔓延.

  • 科尔沁右翼前旗2012年人群布病筛查结果

    作者:辛双全;郭长山;白乌云;郭书兰

    目的 了解科尔沁右翼前旗人间布鲁杆菌病的流行现状及趋势,掌握人群布鲁杆菌病(布病)的感染率及分布特征,为科尔沁右翼前旗制定布鲁杆菌病综合防控策略和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入户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全旗健康人群中开展布病流行病学现况调查,并采集血液样本进行检测.结果 覆盖全旗176 979人,调查30 586人.共采集血液样本8 202人份.经筛查共发现布病阳性血清472份,阳性率5.75%,布病感染率为2.67‰.男性感染明显高于女性,性别比2.06∶1;41岁~45岁组人群感染94例,感染率高19.9%;农牧民是布病高危人群.结论 科右前旗布病疫情仍然较为严重.今后应加强畜间检疫和病畜淘汰等综合性防制措施,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严防疫情暴发流行.

    关键词: 布病 健康人群 筛查
  • 沁源县2005~2009年布病血清学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邓俊萍;梁玉慧;邹翠英;赵丽华;梁玉华

    目的:了解沁源县人间布鲁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流行规律.方法:血清学监测.结果:羊只接触人员的阳性率为10.8%,疑似患者的阳性率为42.8%.结论:应加强职业接触人员和养羊农户的布病防治知识培训和宣传.

    关键词: 布病 血清学 监测
  • 唐山市布病高危人群血清学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范玉山;苏豪浩;张立山;王建红

    目的:了解唐山市人间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在高危人群中的感染状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有牛羊接触史人群及感染者密切接触人员的血清进行琥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结果:2003~2007年唐山市高危人群布病抗体平均阳性检出率为6.85%,2006年抗体阳性检出率16.67%为五年间高.第3季度呈现明显的感染高峰,占总感染人数的54.84%.职业分布以农庄牛羊散养人员为主,占总感染人数的80.65%.结论:唐山市部分县区人间布病感染主要来自农庄散养人员及其它与牛、羊有明显接触史的人群,直接接触病畜和病畜流产物是人间布病主要的传播途径.

    关键词: 高危人群 布病 监测
  • 湖北省2013年布鲁氏菌病病例回顾性调查

    作者:陈小慧;邢学森;张丽杰;陈琦;蒋庆;吴杨;刘力;刘红惠;徐军强

    目的 了解湖北省2013年布病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与就诊经过情况,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个案调查问卷对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中布病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与就诊机构及结果开展回顾性调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级别医院布病诊断情况和不同就诊次数的发病至就诊间隔情况.结果 湖北省2013年布病病例男:女为4.38:1,平均年龄为44±15岁,90.70%有羊只接触史,39.47%在春季发病,95.33%病例有发热,持续2~90d,95.50%主动就诊,县级医院布病就诊确诊率14.29%,省级医院82.76%.结论 湖北省布病病例以成年男性为主,接触羊只是暴露因素,县级医院以下布病诊断率低,误诊多,建议要加大高危人群的健康干预和提高县级以下医务人员布病诊疗水平.

    关键词: 布病 回顾性调查
  • 16例布鲁氏菌病的护理体会

    作者:张进华;杨翠凤;丁志娟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又称波浪热、马耳他热、地中海热、俗称千日病、懒汉病、羊病等,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人主要是由于接触家畜患病的牲畜或污染物感染发病,能引起全身多个系统损害,特别是骨关节.主要变理为发热、多汗、全身乏力、关节和肌肉疼痛,有的还会出现肝脾大,睾丸肿大等,严重的可丧失劳动能力,如不及时治疗很容易转为慢性,转为慢性后很难治愈.现就布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试论如何对布病临床表现进行分析

    作者:李玉棠

    目的:加强对布病临床及实验特征的认识,以利及时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布病患者资料,并对其流行病学特点和.结果:28例患者中大多数为牧民,但也有市民和学生,临床表现主要以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痛为主,实验检查主要以ALT升高、血红蛋白降低、肝脾肿大和血沉加快较常见.结论:提示临床及检验医师应高度重视布病,早诊断,早治疗.

  • 2011年渭城区龙枣村海龙奶牛场布病隐性感染现况报告

    作者:梁虹娟;高国强

    目的:通过监测了解底张镇龙枣村海龙奶牛场布病隐性感染现况.材料与方法:根据《陕西省布病监测方案》要求开展监测,病例判定依据GB15988-1995.结果与分析:奶牛场监测21人,琥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阳性1例(4.76%),该阳性血清经试管凝集试验( SAT)检测为阳性(100%),RBPT和SAT结果经复检符合率100%,结合GB和流行病学判定病例0例.与我区去年另一起奶牛场人群布病隐性感染比较,除SAT(均100%)未见差异外,RBPT阳性率和感染率均见显著差异,隐性感染率分别为4.76%和2%.结论:牛场疫情呈集中感染趋势,应密切关注人、畜动态发病.

    关键词: 布病 监测 结果 分析
  • 浅谈布鲁氏菌病的监测与防治

    作者:郑勇飞

    布鲁氏菌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尔他热,系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它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全身传染病,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本病可侵犯多个器官,抗菌药物与抗体不易进入细胞,故临床表现复杂、难治.开化县的牛羊养殖业比较发达,布鲁氏菌病的防治形势不容乐观.布病在我县主要以“牛→人、羊→人”的方式传播,从疫区传人的染病动物是防控的源头,密切接触牛羊的人群是布病的防控重点.因此做好布鲁氏菌病的监测和防治工作非常重要.

  • 海拉尔市1996~2000年布病发生情况分析

    作者:白金珍;姚文珍;王海霞

    对海拉尔市1996~2000年布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其发病率为9.17/10万,以1998年发病率高.全年各月均有布病发生,以5月份发病多,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且高发年龄组为30~39岁年龄组.

  • 湖南省羊养殖人员布病防治知识知晓和行为习惯调查

    作者:陈超;胡世雄;向玉德;程燕;周美兰;高立冬

    目的 了解湖南省羊养殖人员布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和行为习惯,为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湖南省羊养殖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布病防治知识以及布病相关行为习惯等,调查资料使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331名湖南省羊养殖人员仅98名曾听说过布病,这98人布病防治知识的总知晓率为44.3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地区类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2.330,P=0.016;χ2 =21.813,P<0.001;χ2 =30.838,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和地区类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文化程度初中、高中以上者布病防治知识知晓合格率更高(OR初中=5.541,95%CI: 2.424~12.665;OR高中以上=6.255, 95%CI: 2.438 ~16. 045),中发病区、低发病区的羊养殖人员布病防治知识知晓合格率更低(OR中发病区=0.141, 95%CI: 0. 057~0.351;OR低发病区=0. 094,95%CI =0. 036 ~0.245);羊养殖人员中"接触牲畜或制品时不戴乳胶手套"、"接触羊、羊胎盘或制品后不洗手"、"吃生拌或未经煮熟的肉类"、"饮用生羊奶"、"加工食用羊胎盘"、"出售羊胎盘"6种可能感染布病的行为习惯的比例分别为78. 96%、27.27%、1.52%、1.22%、9. 97%、5.45%.结论 湖南省羊养殖人员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生活及工作中存在不健康的行为习惯,需进一步加强布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

  • 62例布鲁氏菌病病人临床特点及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王在敏

    为掌握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的临床特点和发病规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效的控制疫情.现将邹平县1996年以来的62例布病病人的临床特点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如下.

  • 2014年宜兴市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监测

    作者:肖月;邹国华;周伟忠;谭文文;周建刚;张华君

    目的 了解宜兴市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从事养殖、屠宰、皮毛乳肉加工等与布鲁氏菌病传播有职业关系的200人作为调查对象,填写认知情况调查表并采集血液样品,分别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结果 200名高危职业人群提供的血液样品中22例RBPT初筛阳性,阳性率11.0%.养殖、屠宰、皮毛乳肉加工、畜产品交易及其他血清阳性率分别为5.0%、10.6%、14.3%、13.8%、8.3%.接受调查职业人群对布病的临床表现以长期发热知晓率高(44.5%),皮疹知晓率低(2.5%);明确知晓通过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及粘膜传播布病的占22.0%,相比去年的11.2%有明显提高(P<0.05);接触患病动物会感染布病的知晓率为47.0%,其中病羊可传播布病知晓率高(50.0%).结论 本市职业人群对布病的认知相比去年有所提高,加大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减少职业因素感染.

302 条记录 13/16 页 « 12...891011121314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