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面肌痉挛针灸治疗思路探讨

    作者:周清辰;王雷;温志宏;陈胤希;张圆媛;孙旖旎;唐杰;赵吉平

    在面肌痉挛的保守治疗中针灸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好,且无不良反应,但因对面肌痉挛病因病机的认识不同,现代医家对于该病的治疗思路有很大差异.我们认为,针灸治疗面肌痉挛应该注重辨证与辨经相结合,区分病因之外感风寒与风邪内动,辨别病位之在筋在经,以准确的选取穴位及针刺方法.此外,还应该加用具有安神作用的穴位,既可以通过安神以安形,又可以将针灸治神思想应用于针刺的穴位选取过程中.

  • 养血清脑颗粒配合针刺治疗面肌痉挛38例

    作者:崔培秀

    面肌痉挛为局限于一侧面部的不自主阵挛性肌肉抽搐.笔者采用养血清脑颗粒配合面部穴位微刺治疗该病取得一定疗效,报告如下.

  • 长吊针治疗面肌痉挛19例

    作者:朱运喜

    面肌痉挛病因不明,可因过度疲劳、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因素而加重,睡眠后停止.笔者以长吊针为主治疗面肌痉挛,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 如何判断周围性面瘫的预后转归?

    作者:王声强;王子臣

    答:周围性面瘫的预后和转归主要取决于发病时的面神经损伤程度、面神经损伤部位及范围、面瘫所表现的证型以及治疗是否及时得当等多方面因素.一般而言,周围性面瘫经过恰当的治疗后,在起病1~3周内局部开始恢复者,多数可以痊愈;4周~2个月内局部开始恢复者,多数恢复良好;2~4个月局部方开始恢复者,多数恢复不全.年轻者一般所需疗程较短,大约70%的患者在几周内可基本恢复正常,预后较好;老年人所需疗程较长,若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心绞痛者则多数恢复不全.部分恢复不完全者,多产生面肌痉挛或联带运动等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并发症.

  • 面肌痉挛病人心理状况评估

    作者:吴皓;陈蕾倩;董伟;胡兴越

    目的:探讨面肌痉挛病人的心理情绪状况及对策.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门诊首诊的34例面肌痉挛病人进行自评测定,参照<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1]中的常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组躯体化均分高于常模,女性病人高于男性病人,差别具有显著性;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8项因子均分低于常模,除恐怖项均分无显著性外,余均具显著性.结论:面肌痉挛病人有躯体化倾向,且女性较男性明显,需采取心理、药物、手术等综合性治疗手段.

  • 国产A型肉毒毒素治疗眼睑及面肌痉挛疗效评价

    作者:相义会;付颖

    目的 评价国产A型内毒毒素局部注射法治疗眼睑痉挛及面肌痉挛的效果.方法 120例眼睑痉挛患者,92例面肌痉挛患者,根据病情选择注射点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2~6个月后观察痉挛缓解症状.结果 完全缓解者140例,占66%;明显缓解62例,占29.2%;部分缓解10例,占4.8%;总有效率100%.疗效维持时间为2~6个月,绝大部分病人维持3~4个月,个别病例观察半年仍未复发.治疗后复发者156例,再次重复注射痉挛又获得缓解,维持时间与初次治疗大致相同.结论 应用国产A型肉毒毒素治疗眼睑痉挛及面肌痉挛安全有效,是目前治疗肌张力障碍性疾病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又因其操作简单,不需特殊设备,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手术配合

    作者:施彩霞;舒元旦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措施,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常规进颅后,在显微镜下进行手术,找到责任血管后在责任血管和神经根部之间插入绝缘减压材料Teflom棉,以解除面神经受血管压迫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手术过程中根据显微手术特点做好各项配合.结果25例显微血管减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1例发生术中出血及术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护士熟练的操作技能,对病情的观察和及时处理,以及手术护士和术者的密切配合与高度的责任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 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作者:沈向英;范湘鸿;陶枫

    面肌痉挛为阵发性半侧面肌的不自主抽动,通常情况下仅限于一侧面部,因而又称为半面痉挛,偶可见于两侧[1].其病因较复杂,以往缺乏理想的治疗药物.我科自1999年4月开始用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A型肉毒毒素对24例面肌痉挛患者进行了局部注射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原发性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的手术配合

    作者:王磊;马雪萍

    目的 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术中护理和配合.方法 总结500例病人的术中护理资料,分析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的责任和工作重点.结果 原发性面肌痉挛的手术治愈率和有效率达99%.结论 熟悉手术过程和各种特殊器械的使用,加强手术过程中的配合,可提高手术速度和减少手术时间.

  • 外周神经电刺激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面肌痉挛57例观察

    作者:邵银进;黄裕斌;吴桂华

    目的 探讨在外周神经电刺激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BTX-A)局部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 2012年1月~2015年6月,57例面肌痉挛患者在外周神经电刺激引导下采用BTX-A局部多点注射.治疗前、治疗后72 h和6个月,进行面肌痉挛强度评级,根据面肌痉挛强度评级进行疗效评定.随访3~9个月.结果 患者治疗后面肌痉挛强度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72 h后有效率为98.25%,治疗6个月后有效率为91.23%(χ2=4.946,P<0.05);疗效平均维持(23.1±2.3)周.结论 外周神经电刺激引导下BTX-A局部多点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疗效显著且持久.

  • 面肌痉挛的电生理变化及A型肉毒毒素治疗效果观察

    作者:余明;黄光;付明;刘冀清;贺燕;李霞

    面肌痉挛是指面神经受激惹而产生的功能紊乱症候群.多是一侧发病,双侧罹患者很少.临床表现为阵发性面肌不自主抽动,因疲劳、紧张而加剧,严重时可呈强直痉挛状态.原因不明,部分患者发病前有面神经损伤史.

  • 面肌痉挛患者表面肌电信号特征研究

    作者:廖贵阳;李建华

    目的:探讨面肌痉挛患者眼轮匝肌表面肌电特征,为面肌痉挛的诊断及疗效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面肌痉挛门诊患者60例,采集患者放松状态下及做大自主收缩闭眼动作时健、患侧眼轮匝肌表面肌电值,观察指标为中位频率(MF)、平均功率频率(MPF)及平均肌电值(AEMG);同时予以Cohen量表评估,分析两种评价方法的相关性.结果:在放松状态下,面肌痉挛患者健、患侧眼轮匝肌AEMG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健、患侧MF、MPF值比较无显著差异;在收缩状态下,健、患侧MF、MPF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健、患侧AEMG值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在相关性研究中,表面肌电值与Cohen量表间无相关性.结论:面肌痉挛患者存在特有的表面肌电信号特征,为临床诊断、评估面肌痉挛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 面肌痉挛患者心理治疗配合生物反馈训练的研究

    作者:秦洪云;陆雪松;何家声;陈现红;程岗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配合生物反馈训练对面肌痉挛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40例面肌痉挛患者在心理治疗基础上,配合生物反馈训练.心理治疗每周2次,每次15min.生物反馈训练每次30min,每周4次,共8周.治疗前后进行痉挛级别转化、临床疗效判定、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生存质量评分评定.结果:治疗后痉挛级别减轻,SAS、SDS评分、SF-36v2生存质量评分生理职能、总体健康、活力、情感职能、心理健康5个纬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心理治疗配合生物反馈训练是治疗面肌痉挛的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 A型肉毒毒素用于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观察

    作者:任玉玲;白静平;聂吉;开金津;黄玲;李云波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偏侧面肌痉挛(HFS)的效果,探讨治疗前后瞬目反射(BR)检测的意义.方法:用BTXA对35例HFS患者行面部肌肉多点注射,其中28例在治疗前后行BR检测.结果:35例接受治疗者完全缓解16例;明显缓解16例;部分缓解3例;有效率达100%,疗效持续时间4-6个月.局部副反应轻微.28例患者治疗前BR检测患侧R1、R2潜伏期正常,R1、R2波幅增高,泛化明显;治疗后复查:其中R1消失者3例,R1、R2消失者6例,余19例R1、R2潜伏期延长(P<0.05),波幅降低(P<0.001),泛化抑制.结论:BTXA治疗HFS效果肯定,安全、简便,是HFS的首选疗法,而BR检测有助于明确HFS发病机制及鉴别诊断,对其治疗提供客观量化的评价及预后判断指标.

  • 原发性面肌痉挛疗法的对比研究

    作者:王谅;李正元;谢媛;龚福祥

    目的:探讨经络-穴区带疗法(CPRT)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将158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成CPRT组53例、常规针刺对照A组53例和卡马西平片对照B组52例,通过观测其肌肉痉挛波的振幅、频率等参数的变化,来评价三种疗法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两对照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振幅和频率改变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两对照组.结论:CPRT优于常规针刺疗法和卡马西平片疗法.

  • 完全神经内镜下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效果观察

    作者:周超

    目的:观察完全神经内镜下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效果.方法:选取三叉神经痛患者72例和面肌痉挛患者38例共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神经部分感觉切断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完全神经内镜下MVD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神经内镜下MVD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效果优于神经部分感觉切断术治疗效果.

  • 耳前面神经阻滞治疗面肌痉挛32例临床观察

    作者:刘士同;吕卫民;刘恒敬

    面肌痉挛是临床常见病,部分继发于面神经麻痹,大部分为原发.临床表现以一侧面肌阵发性抽搐样收缩为特点.通常始于眼轮匝肌,因失治、误治而逐渐扩散至一侧面肌,尤以口角抽搐较多,并伴轻度无力和肌萎缩.目前认为该病为神经纤维间形成跨突触传递而产生异位冲动引起.笔者采用耳前面神经阻滞治疗该病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面肌痉挛的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作者:李东峰;马进显;张建党;周国平;周文科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8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者面肌痉挛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面肌痉挛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手术 面肌痉挛 治疗
  • 面神经远端血管压迫对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疗效的影响

    作者:陈素娟

    目的 研究面神经远端血管压迫对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95例面肌痉挛患者,共检测出35例远端血管压迫HFS患者,对其给予显微血管减压术.结果 术后35例患者中,LSR消失30例,占85.71%;未消失5例,占14.29%.面肌痉挛消失28例,占80%;未消失7例,占20%.35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听力损伤3例;颅内感染1例;面部麻木2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7.14%.结论 面神经远端血管压迫可显著影响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的治疗效果,因为远端血管压迫同样影响面神经传导的兴奋性,故根据LSR各项监测结果给予适当的远端血管减压治疗,可有效治疗HFS,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 3D-FIESTA及MRVE在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的应用价值

    作者:龚良庚;刘元元;肖新兰;连珞

    目的 评价高分辨3D-FIESTA成像及MRVE后处理技术显示桥小脑角的脑神经与血管的三维空间关系的能力及对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三叉神经痛及22例面肌痉挛患者.利用高分辨3D-FIESTA原始图像作MRVE重建,从不同的视角观察神经与血管的空间关系,判断有无血管压迫神经.其中6例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1]高分辨3D-FIESTA图像上,脑脊液呈高信号,神经与血管呈中等信号,对比良好;[2]MRVE重建可以直观地显示神经与血管的三维立体的图像,再现局部解剖结构;[3]面肌痉挛症状侧的血管压迫阳性率为77.3%(17/22).三叉神经痛的症状侧血管压迫阳性率为70.6%(12/17);[4]6例经外科手术证实有血管受压,术后随访有5例痊愈,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高分辨3D-FIESTA成像结合MRVE后处理重建能三维立体地显示桥小脑角脑神经与周围血管的空间关系,对明确三叉神经痛或面肌痉挛的病因诊断有重要价值,对神经外科医师设计和优化微血管减压手术是一种重要的影像手段.

1344 条记录 5/68 页 « 12345678...676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