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88Re-抗CEA单抗对结肠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作者:金留根;周士福

    目的观察188Re-抗CEA单抗C50放射免疫治疗(RIT)对结肠癌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探讨RIT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 BALB/c小鼠结肠癌模型瘤内注射18.5Mbp188Re-C50,6 h后以新鲜肿瘤组织块制备肿瘤单细胞悬液并采用流式细胞仪(FCM)行倍体与S期细胞比例检测;取肿瘤组织固定后行透射电镜观察与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结果 RIT治疗后6 h C26结肠癌细胞在用PI染色的FCM直方图上出现典型的凋亡峰,C26细胞凋亡百分比为16.64%,而对照组未见凋亡峰.肿瘤S期细胞比例为10.41%,对照组则为33.14%.肿瘤G0-G1期细胞比例为68.6%,对照组为35.12%,治疗后G1期细胞呈现明显的阻滞现象;TUNEL检测肿瘤细胞出现凋亡改变,凋亡指数(AI)为26.4%,而对照组则无凋亡改变发生;电镜下癌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学改变.结论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是188Re-C50抗肿瘤效应的重要作用机制.

  • 1311I-herceptin对乳腺癌细胞株的放射免疫治疗

    作者:杨志学;蒋国勤;邢春根;危少华;刘增礼

    目的 探索131I-herceptin对高表达Her-2基因的乳腺癌细胞株的生物学作用.方法 MTT 比色法检测131I-herceptin对表达不同水平Her-2基因的三株乳腺癌细胞株SK-BR-3、MDA-MB-231、MCF-7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测量各干预组的DNA倍体和凋亡率.结果 131I-herceptin对SK-BR-3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对MDA-MB-231、MCF-7细胞的抑制作用(P<0.05、P<0.01),并且明显强于131I组、herceptin组以及131I+herceptin组(P<0.05);131I-herceptin组的凋亡率(37.71%)明显高于131I+herceptin组(14.61%)(P<0.05)、herceptin组(3.37%)和131I组(0.93%)(P<0.01).各干预组都出现细胞周期的阻滞,131I-herceptin组明显(73.19%).结论 131I-herceptin 对高表达Her-2基因的人乳腺癌细胞株SK-BR-3有明显的抑制和杀伤作用.

  • 肿瘤放射免疫治疗药物进展

    作者:刘龙;刘璐

    放射免疫治疗(RIT)实体性、非实体性肿瘤具有独到优势,许多新的核素和抗肿瘤导向载体被用于制备肿瘤RIT药物.高能β射线发射体和α粒子发射体,采用噬菌体展现、转基因小鼠技术制备人源单抗(McAb)及抗体功能片段的应用带来了RIT药物的革新.反义寡核苷酸和基因片段作为新型的抗肿瘤导向载体也受到了一些学者的青睐.

  • 微波消融联合唯美生治疗肺癌的护理配合

    作者:郑群丽;王淑芳;吕素珍

    总结10例微波消融联合唯美生治疗肺癌的护理配合.护理重点为治疗前做好心理护理及相关准备,治疗时医护配合默契,治疗后重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加强放射防护,对患者做好出院指导.10例患者治疗后,6例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

  • 淋巴瘤的放射免疫治疗进展

    作者:贾海威;聂青

    放射免疫治疗是众多免疫靶向治疗的一种,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具有独到的优势,目前主要应用于血液系统肿瘤,尤其是淋巴瘤.文章就近年来淋巴瘤放射免疫治疗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放射免疫治疗

    作者:徐生新

    放射免疫治疗(radioimmunotherapy,RIT)是一项以抗肿瘤特异性抗原体导向放射性同位素至病变组织,通过射线对靶组织的杀伤作用,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新治疗技术[1].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靶向定位能力使放射性核素主要集中于靶组织内,使其对正常组织的放射毒性小化.而且由于放射线的交叉火力作用,射线可以在靶细胞和其周围的细胞中引起辐射杀伤作用[1~3]与单纯免疫治疗相比,表现出更强的杀伤肿瘤的能力.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对常规放射治疗较敏感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的治疗[4].

  • 放射免疫治疗中的反剂量率效应现象

    作者:丁勇;关志伟;田嘉禾;冯惠茹;丁为民

    目的研究小剂量多次放射免疫治疗(RIT)的抑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采用不同剂量和不同给药方式治疗高度恶性小鼠肺腺癌.观察治疗前后小鼠的体重减轻量,治疗后小鼠的瘤重,肺转移结节数.用体外培养方法,不同剂量的放射性贴片紧贴细胞生长面照射.照射后不同时间点计算克隆形成率,绘制剂量一生存曲线,细胞周期分布情况.并进行SA-β-gal染色,计算代表老化表型的染色阳性率.结果接种后第7天给药,各治疗组抑瘤效果均高于对照组;1.85、3.33、4.81 MBq多次给药组抑瘤效果优于0.37 MBq多次给药组和11.10 MBq单次给药组(P<0.05);剂量一生存曲线表明,18.5 MBq组的细胞杀伤效果优于74.00MBq组;其照射后细胞周期改变主要表现为G2期阻滞.等剂量率照射SA-β-gal染色阳性率随剂量加大而增加(P<0.05);而等剂量时小剂量率照射SA-β-gal染色阳性率反而增加(P<0.05).结论分次小剂量RIT疗效优于单次大剂量RIT;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小剂量RIT可以起到优于大剂量RIT的抑瘤效果.表现出反剂量率效应;小剂量率辐射诱导细胞老化比大剂量率辐射更有效.

  • 血液系统肿瘤放射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周慷

    近十余年血液系统肿瘤的治疗有了很大进展,但复发和难治仍然是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多药耐药和微量残留是白血病难治和复发的主要原因。免疫导向治疗有望克服这些问题,并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现综述放射免疫技术在血液系统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实验结果以及同位素的选择,并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

  • 肿瘤放射免疫治疗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邹学森;高国兰;江建开

    综述放射免疫治疗中肿瘤对抗体的摄取、靶/非靶的比、免疫原性、放射性核素的选择等问题.

  • 曲妥珠单抗在乳癌放射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迎;袁胜利

    放射免疫治疗(RIT)是将放射性核素与肿瘤特异或相关抗原的单克隆抗体(MoAb)相连接,形成抗肿瘤免疫耦连物治疗肿瘤的新方法.该方法应用McAb的分子靶向性将放射性核素靶向到表达特异抗原的瘤灶,对肿瘤进行近距离照射治疗.RIT增加了放射治疗的靶向性,减少了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多种放射性核素与分子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连接用于乳癌的RIT的研究已取得成果,成为治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即HER2/neu或erbB-2)过表达乳癌的一种有希望的方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曲妥珠单抗在乳癌RIT方面的研究进展.

  • 微波消融序贯131I-chTNT放射免疫法治疗肺癌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赵子粼;黄梁艳;罗敏;王红治;廖秀杰

    目的 探讨微波消融序贯131I-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131I-chTNT)放射免疫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2例)为外科手术治疗后放化疗,B组(29例)为微波消融联合131I-chTNT放射免疫治疗后化疗.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比较和生存质量评定.结果 治疗后6个月,A组局部病灶控制率为84.4%,B组为89.7%,两组相比,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其中B组的认知、情绪、社会功能量表及疼痛、呼吸困难症状量表评分结果与A组相比,P均<0.05.结论 微波消融序贯131I-chTNT放射免疫法治疗肺癌安全、有效,能明显提高肺癌患者生存质量.

  • 131I-AFP单克隆抗体联合低频超声辐射微泡剂治疗小鼠heps肝癌的实验研究

    作者:付广文;贾红岩

    目的 观察131I-AFP单克隆抗体联合低频超声辐射微泡剂治疗小鼠heps肝癌的疗效.方法 30只小鼠建立heps肝癌移植瘤模型后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不做治疗)、单纯超声微泡组、单纯131I-AFP单克隆抗体组、超声微泡联合131I-AFP单克隆抗体组.治疗2周内连续观察各组肿瘤体积变化,行ECT显像并做肿瘤局部的放射性计数,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变化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单纯超声微泡组、单纯131I-AFP单克隆抗体组、超声微泡联合131I-AFP单克隆抗体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均<0.05),超声微泡联合131I-AFP单克隆抗体组放射性计数的衰减率明显低于单纯131I-AFP单克隆抗体组,并且能提高靶/非靶值.结论 131I-AFP单克隆抗体联合低频超声辐射微泡剂是肿瘤治疗的新方法,无创、安全、有效.

  • 放射免疫治疗B细胞淋巴瘤研究进展

    作者:房孝生;赵文博;刘彦霞;王欣

    据WHO统计,淋巴瘤发病年增长率7.5%.是目前发病率增长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起始治疗虽有效但难以治愈.近年来.国外将放射免疫治疗(RIT)应用于B细胞淋巴瘤,效果良好.现将治疗原理、方法、疗效等综述如下.

  • A33抗原表达调控机制及其抗体导向肿瘤放射免疫治疗

    作者:张勇;王振宁

    人肠上皮细胞表面抗原A33是一种在人胃肠道上皮细胞特异性表达的跨膜糖蛋白,在95%以上的大肠癌、63%的胃癌和50%的胰腺癌中表达,而在其它组织或其它肿瘤细胞中鲜有表达.近年来就A33的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揭示了与A33的特异性表达相关的特异性启动子和组织特异性转录因子(GKLF、CDX1).A33抗体导向下的直肠癌放射免疫治疗已成为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AB)导向治疗研究领域的热点,且已经进入Ⅰ期放射免疫治疗临床实验.

  • 淋巴瘤放射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继红;于亚平

    免疫治疗是继化疗和放疗后的一种新型肿瘤治疗方法.单克隆抗体美罗华的临床应用使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它不但可使一些难治或复发的惰性或滤泡型淋巴瘤获得完全缓解,也可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时有效清除体内残留的肿瘤细胞,明显降低移植后的复发率.

  • 131I-抗VEGF单克隆抗体放射免疫治疗荷人骨肉瘤裸鼠的实验研究

    作者:熊伟;陈璟;李锋;夏仁云;陈安民

    目的 评价131I-抗VEGF单克隆抗体(Sc-7269)瘤内注射放射免疫治疗荷人骨肉瘤裸鼠的疗效.方法 24只荷人骨肉瘤裸鼠分别自瘤内注射(n=12)或静脉注射(n=12)131I-Sc-7269,进行生物分布研究.另20只分为4组,分别了瘤内汴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11.1MBq的Nal31I溶液、20μg的Sc-269及11.1MBq的131I-Sc-7269.治疗后观察肿瘤体积2倍增时间及榆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结果 局部给药后肿痛组织的放射性摄取在各个时间点明显高于系统给药,而其他组织的放射性摄取明显低于系统给药组.131I-Sc-7269治疗组裸鼠肿瘤体积2倍增时间明显延长(16.8±3.4/d)与其他各组相比有显著性筹异(P<0.01),而该组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虽有下降(3520±248/mm3)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31I-Sc-7269瘤内注射放射免疫治疗荷人骨肉瘤裸鼠是安全、有效的.

  • 131I标记抗前列腺干细胞抗原单克隆抗体治疗裸鼠原位人前列且癌种植瘤

    作者:冯帆;于胜强;林春华;吴吉涛;王科;孙德康;崔玉朋;杨典东;高振利

    目的 探讨131I标记抗前列腺干细胞抗原单克隆抗体(131I-PSCA-McAb)对裸鼠原位人前列腺癌种植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鼠龄及体积相近的BALB/c裸鼠36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建立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细胞)与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细胞)裸鼠前列腺癌原位种植模型.每组裸鼠再随机分为3组,分别静脉注射131I-PSCA-McAb(实验组)、PSCA-McAb(单抗对照组)及131I(碘对照组)各200 μg,在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SPECT)观察药物聚集情况.给药48 h后处死裸鼠,利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TUNEL)比较肿瘤体内凋亡水平的差异.结果 (1)成功建立裸鼠原位前列腺癌种植模型,肿瘤生长良好;(2) 131I-PSCA-McAb经静脉注射后在实验组裸鼠前列腺种植瘤内聚集,在不同时段载瘤裸鼠显影均良好,两组肿瘤与对侧正常组织(T/NT)的放射性比值均在注射8h后达到峰值,分别为4.37±0.76(LNCap实验组)、4.21 ±0.71(PC3实验组);(3)TUNEL检测显示阳性率LNCap细胞实验组>单抗对照组>碘对照组,PC3细胞实验组>单抗对照组>碘对照组;LNCap实验组和PC3实验组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功建立裸鼠原位前列腺癌种植模型,131I-PSCA-McAb对裸鼠激素依赖性及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原位种植瘤均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 131Ⅰ标记抗前列腺干细胞抗原单克隆抗体对前列腺癌LNCap细胞和PC3细胞的抑制作用

    作者:冯帆;于胜强;吴吉涛;门昌平;石磊;张鹏;李光磊;王健涛;高振利

    目的 观察131Ⅰ标记抗前列腺干细胞抗原单克隆抗体(131 Ⅰ-PSCA-mAb)对前列腺癌LNCap细胞和PC3细胞体外培养增殖的抑制作用,探讨131 Ⅰ-PSCA-mAb对前列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体外培养前列腺癌LNCap和PC3细胞株,将每种细胞再进一步分为实验组、抗体对照组、碘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分别加入131 Ⅰ-PSCA-mAb、PSCA-mAb、131 Ⅰ-IgG及生理盐水各2 g/L培养液.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结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 加入药物后,LNCap实验组和PC3实验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达(83.67±2.52)%和(80.33±4.51)%,明显高于各对照组;两实验组细胞凋亡率分别达(50.24±5.52)%和(54.71±5.84)%,明显高于各对照组;Transwell侵袭实验两实验组细胞侵袭力较对照组明显减弱.各实验中,两实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31 Ⅰ-PSCA-mAb可明显抑制前列腺癌LNCap细胞和PC3细胞的生长及侵袭能力,促进细胞凋亡,有望成为一种较理想的前列腺癌放射免疫治疗药物.

  • LAK细胞/IL-2联合放射免疫治疗晚期肿瘤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爱民;罗荣城;张军一;廖旺军;张鸣江;蒋丽群

    观察了72例接受不同方法治疗的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愈后及γ显像情况,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一组21例单独应用131I标记的抗结肠癌单克隆抗体CL3(简称131I-CL3)局部多点注射治疗;第二组33例接受LAK细胞/IL-2静脉注射治疗;第三组18例接受LAK细胞/IL-2联合131I-CL3肿瘤局部多点注射治疗.发现:(1)LAK细胞/IL-2和131I-CL3联合应用组,肿瘤局部核素标记抗体浓聚大于131I-CL3组.(2)联合应用LAK细胞/IL-2及131I-CL3治疗组的有效率(CR+PR,50%)明显高于131I-CL3治疗组(23.8%)及LAK细胞/IL-2治疗组(12.1%).说明LAK细胞/IL-2联合应用后可增强放免显像及放免治疗的效果.

  • 单链抗体在肿瘤核医学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韦卫中;吴华

    以分子识别为基础的放射免疫显像(radioimmunoimaging,RIT)和放射免疫治疗(radioimmuntotherapy,RIT)一直是肿瘤学和核医学研究的热点.而抗体作为实现生物靶向的载体,是提高瘤/非瘤(T/NT)比值及显像和治疗效果的关键.

116 条记录 4/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