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类疱疹病毒6与难治性癫痫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舒文;任惠

    癫痫是神经系统疾病中常见疾病,根据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超过80% 的癫痫患者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目前,我国有约900万癫痫患者,其中难治性癫痫(Intractable Epilepsy,IE)患者占所有癫痫患者的30% 左右.频繁的癫痫发作严重伤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致患者生活质量低下,死亡率显著增高.迄今为止,IE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研究发现,人类疱疹病毒6型(Human herpes virus 6,HHV-6)与IE的发生相关,文章就HHV-6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脂筏在人类疱疹病毒6型装配中的作用

    作者:黄红兰;李凡

    为了探讨脂筏在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装配中的作用,用HHV-6 GS株感染HSB2细胞,用非离子去污剂Triton X-100提取脂筏成分,利用Western blot分析HHV-6包膜糖蛋白与脂筏的相关性.并用免疫荧光双标记的方法,从分子共定位的角度研究HHV-6糖蛋白B(gB)与GPI(glycosyl-phosphatidyl inosital)锚固蛋白CD59分子以及神经节苷脂GMI(monosialotetrahexosyl ganglioside)分子之间的表达与分布关系.结果发现HHV-6包膜糖蛋白B、H、L、Q1和Q2(gB、gH、gL、gQ1和gQ2)分布在脂筏部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观察到CD59分子及GM1均与HHV-6包膜糖蛋白B有着相同的分布,即脂筏提供HHV-6装配的平台.关于脂筏在人类疱疹病毒6型装配中的作用,这是第一次报道.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人类疱疹病毒6型感染及其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相关性

    作者:王立茹;董陆佳;陆道培

    为了解人类疱疹病毒6型(human herpesvirus 6, HHV-6)在中国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的人群中感染现状及其与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感染的相关性,对72例接受HSCT的患者HHV-6 DNA血症进行连续监测.收集HSCT患者移植前和移植后1-12周EDTA抗凝的外周血标本共680份,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HV-6 DNA,并利用Hind Ⅲ限制性内切酶对HHV-6进行基因分型,同时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CMV抗原血症.结果显示,HSCT后62.5%(45/72)的患者至少1次出现HHV-6 DNA血症,首次检出的中位时间为14(7-63)天;除1例患者检出HHV-6A型以外,其余所有HHV-6阳性患者均为HHV-6B型感染.65.3%(47/72)的移植后患者至少1次发生CMV抗原血症,首次检出的中位时间为43(14-105)天.HHV-6与CMV共感染(CMV+/HHV-6+)的发生率为52.8%(38/72).HHV-6 DNA血症的首次检出时间早于CMV抗原血症(P<0.0001).HHV-6 DNA血症阳性患者CMV抗原血症检出率显著高于HHV-6血症阴性患者[84.4% (38/45) vs 33.3% (9/27), P=0.0001].HSCT后的疱疹病毒感染相关疾病中出血性膀胱炎(HC)发生率较高[23.6% (17/72)],其中88.2%(15/17)的HC发生于HHV-6血症阳性患者,82.3%(14/17)发生于CMV+/HHV-6+患者.结论:HSCT后HHV-6感染以及HHV-6与CMV共感染状态普遍存在,且发生于移植后早期的HHV-6感染与发生时间相对较晚的CMV感染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

  • 淤积型婴儿肝病综合征的病毒病原检测分析(附78例报告)

    作者:吕典一;谢正德;王燕;闫慧敏;张辉;幺远;胡燕;闫静

    目的 探讨病毒感染与淤积型婴儿肝病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7年3~12月在我院住院的78例淤积型婴儿肝病综合征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进行病原学检测.采用间接ELISA法定量检测血清中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和肠道病毒特异性IgM,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者血清中CMV-DNA拷贝数,微粒子免疫发光法检测血清中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抗原和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特异性IgM.结果 78例中50例病毒病原检测阳性,阳性率为64.1%,其中人巨细胞病毒42例,阳性率为53.8%;人类疱疹病毒6型8例,阳性率为10.3%.血清中特异性EB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肠道病毒IgM抗体检测均阴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E抗原均阴性.有17例患儿进行了丙肝病毒检测,均阴性.结论 CMV可能是淤积型婴儿肝病综合征的主要感染病原,HHV-6也可能与部分淤积型婴儿肝病综合征的发生相关.病毒感染诊断的确立要充分考虑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的意义和临床应用.

  • 三种疱疹科病毒潜伏感染与肺癌的关系研究

    作者:李晓东;冯学威

    目的:探讨三种疱疹科病毒与肺癌的关系.方法:取肺癌、癌旁正常组织和非特异性炎症肺组织石蜡包埋,应用PCR方法测定EB病毒(EBV)、巨细胞病毒(CMV)和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DNA,分析三种疱疹科病毒与肺癌的关系.结果:PCR检测EBV、CMV、HHV-6结果,肺癌组织分别为58.4%、33.3%、38.9%,癌旁组织为45.5%、36.4%、30.3%,非特异性炎症肺组织为36.4%、18.2%、27.3%.同癌旁组织比较,肺癌组织中EBV具有较高的感染率(P<0.01),而CMV及HHV-6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炎症组织比较,三种病毒均有较高的感染率(P<0.01),癌旁组织与炎症组织比较,三种病毒亦有较高的感染率(P<0.01).结论:EBV感染与肺癌的发生有关,肺癌组织中EBV感染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非特异性炎症肺组织.

  • 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HV-6,VEGF-C与CD44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

    作者:马世红;张莉芹;李晓琴;田彩平;刘勤江

    目的 研究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VEGF-C与CD44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检测4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21例癌前病变及26例正常对照组组织中HHV-6、VEGF-C与CD44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对照组、癌前病变组、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组织中VEGF-C检出率分别为O、85.7%、90%,组间比较具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中HHV-6检出率分别为0、85.7%、87.5%,3组间HHV-6检出率逐渐提高趋势,组间比较提示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 0.005).CD44在三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100%、57.1%、12.5%,随着口腔粘膜上皮异型增生和癌前病变至鳞状细胞癌呈现表达逐渐下降之势,组间比较提示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 0.005).同时研究表明,口腔鳞状细胞癌组VEGF-C和HHV-6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而CD44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颈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结论 HHV-6感染、VEGF-C过度表达和CD44的表达下降可能参与了口腔粘膜上皮细胞异型增生并癌变的过程,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存在相关性.HHV-6感染和VEGF-C过度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颈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

  • 疱疹病毒6型感染与儿童风湿热关系的研究

    作者:陈曦;张成义;黄红兰

    目的:探讨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与儿童风湿热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巢式PCR方法检测38例儿童风湿热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血清中的HHV-6 DNA.结果:风湿热患者HHV-6 DNA阳性率为55.26%,而对照组为52.0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部分患者血清中存在HHV-6 DNA,提示这些患者可能存在HHV-6活动性感染.结论:HHV-6感染与风湿性关节炎相关.

  • 长春地区人群人类疱疹病毒6型抗体的检测

    作者:黄红兰;李凡

    目的:建立检测血清中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方法(IFA),检测人群中HHV-6抗体的水平.方法:用HHV-6GS株感染脐血单个核细胞制备抗原片,建立检测血清中HHV-6抗体的IFA法,并对长春市人群血清中的HHV-6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成功地建立了检测HHV-6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对长春市人群血清中的HHV-6抗体水平进行检测表明,HHV-6抗体阳性率为65.2%.结论:建立了特异性的IFA法,用于HHV-6感染的调查.

  • 人疱疹病毒6型特异性CD4+T细胞的初步克隆

    作者:王芳;姚堃;冯冬举;周锋;尹全章

    目的 克隆人疱疹病毒6型(HHV-6)特异性CD4+T细胞,并分析其基本特征.方法 采用微孔有限稀释法克隆HHV-6特异性CD4+T细胞;3H-TdR掺入法细胞增殖试验筛选HHV-6特异性CD4+T细胞克隆;流式细胞仪(FACS)分析HHV-6特异性CD4+T细胞克隆的表面标志,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HV-6特异性CD4+T细胞克隆的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结果 获得的细胞克隆中有4株以HHV-6感染细胞裂解物特异的方式增殖,并且其增殖水平与HHV-6感染细胞裂解物呈剂量依赖性;细胞克隆表面标志为CD3+CD4+;W-2和W-4细胞克隆的细胞因子分泌以白细胞介素10(IL-10)为主,W-1细胞克隆的细胞因子分泌以IL-10及γ干扰索(IFN-γ)为主,W-3细胞克隆的细胞因子分泌以IFN-γ为主.结论 初步建立HHV-6特异性CD4+T细胞克隆,并分析其表面标志和细胞因子分泌水平,为HHV-6特异性Treg细胞的克隆、筛选及其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

  • 人类疱疹病毒6型的致瘤作用及其与口腔癌的关系

    作者:杨婕;朱玲

    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是近年来新分离出的对T淋巴细胞具有高度亲嗜性的DNA病毒,与人类的多种疾病有关,可影响机体的细胞免疫.HHV-6具有致癌潜能的证据主要来自将HHV-6完整基因组或基因片断转染NIH3T3细胞引发裸鼠肿瘤及人上皮角质细胞癌变;其次为HHV-6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存在,包括口腔癌.该文从HHV-6的致瘤作用及其与口腔癌的关系两方面对HHV-6转染细胞、引发癌变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人类疱疹病毒6型感染U251细胞及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

    作者:郭一迪;姚堃;周锋;李凌云;茌静;刘根焰;陈云

    目的:研究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感染人星形胶质瘤细胞U251,及感染后对其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HHV-6感染U251细胞建立HHV-6体外感染模型,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病变.PCR法检测HHV-6 u22基因.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HHV-6即刻早期蛋白(IEI)和晚期蛋白(gB)的表达.MTT法检测U251感染HHV-6后细胞增殖的改变.流式细胞术(FCM)检测U251细胞周期改变.结果:在感染3天后U251出现典型细胞病变,细胞肿胀增大数倍,透亮,呈多形性.PCR检测到HHV-6u22基因.IFA检测到HHV-6 IE1蛋白和异B蛋白的表达.MTT法显示HHV-6能增强U251细胞的增殖能力.FCM检测表明,HHV-6感染后U251细胞周期发生改变,感染组和对照组相比,前者G1期的细胞减少,S期和G2期细胞增多.结论:HHV-6能感染U251细胞引起细胞病变.促进细胞的增殖.使细胞周期发生改变.本研究结果提示人类疱疹病毒6型可能参与人神经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对其机制尚不清楚.

  • 抗人类疱疹病毒6型南京分离株E5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作者:姜兰兰;姚堃;尹全章;茌静;周锋;卢士强;刘英霞

    目的:制备并鉴定人疱疹病毒6型(HHV-6)单克隆抗体.方法:用纯化的HHV,6南京分离株E5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O融合,经间接ELISA法筛选,间接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实验等方法鉴定单抗.并采用套式PCR法和ELISA法,在口腔癌中进行了初步的应用.结果:获得了一株分泌抗HHV-6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命名为JA9.单克隆抗体亚类鉴定表明:其为IgGl亚类,轻链为K.用间接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单抗效价为1:500;单抗腹水滴度为1:8.0×104.免疫印迹实验结果表明:JA9单抗腹水与约75 ku HHV-6 E5病毒蛋白结合.口腔癌患者唾液的HHV-6阳性检测率结果分别是:套式PCR法60%.ELISA法40%.结论:成功制备并鉴定一株抗HHV-6南京分离株E5单克隆抗体,为HHV-6进一步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快速诊断提供可能.

  • 人类疱疹病毒6型U94基因克隆、表达、纯化及抗体制备

    作者:尹全章;姚堃;王芳;许文嵘;徐建;陈云;周锋;冯东举

    目的:制备人类疱疹病毒6型U94蛋白及其抗体.方法:PCR扩增U94基因,经测序后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诱导蛋白表达.应用酶切鉴定、SDS-PAGE及Western blot等方法确保基因片段的正确性及表达蛋白的特异性.表达的蛋白经亲和层析纯化.纯化的蛋白免疫动物制备抗血清.结果:成功地获得了高纯度的U94融合蛋白,纯度可达90%以上.用其制备多克隆抗体滴度可达1:100 000.结论:获得高纯度的U94融合蛋白及其高效价的抗体.

  • 稳定表达人类疱疹病毒6型U94基因血管内皮细胞株的建立及U94对内皮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

    作者:王金凤;顾斌;李猛;周峰;李凌云;冯东举;姚堃

    目的:构建人类疱疹病毒6型U94基因慢病毒载体,研究U94基因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以质粒pSR2PH-U94为模板,PCR扩增U94-6×His片段,克隆至慢病毒载体pLenti6.3-MCS-IRES2-EGFP,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将重组质粒与慢病毒辅助包装元件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获得含U94-6×His基因的重组慢病毒.重组慢病毒感染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经Blasticidin筛选,RT-PCR和Western blot鉴定,获得稳定表达细胞株.CCK-8和小管形成实验研究U94基因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及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含U94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pLenti-U94-IRES2-EGFP,重组慢病毒经包装、纯化后测得滴度为2.35×107 TU/ml.重组慢病毒感染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获得能稳定表达U94基因的细胞株EA.hy926-U94.CCK-8及小管形成实验结果显示EA.hy926-U94细胞与阴性对照细胞EA.hy926-NC、正常EA.hy926细胞相比,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小管形成能力变差.结论:成功建立了慢病毒介导的稳定表达U94基因的血管内皮细胞株,研究表明U94可以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及血管生成.

  • 人类疱疹病毒6A亚型DR7基因对神经胶质瘤细胞U87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

    作者:李猛;顾斌;王金凤;周锋;李凌云;李俊漾;张国锋;幸标;张寒

    目的:构建含人类疱疹病毒6A亚型DR7基因的慢病毒,研究DR7基因表达对神经胶质瘤细胞U87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PCR扩增DR7基大,克隆至慢病毒载体pLenti6.3-MCS-IRES2-EGFP,构建pLenti6.3-DR7-IRES2-EGFP重组慢病毒载体,经293T细胞包装重组病毒转染至神经胶质瘤细胞U87,经blasticidin筛选建立稳定表达株,通过细胞增殖实验、细胞周期实验、细胞划痕及Transwell实验研究稳定表达DR7基因对U87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pLenti6.3-DR7-6×His-IRES2-EGFP慢病毒表达载体,筛选了稳定表达DR7基因的U87-DR7-EGFP细胞株,CCK-8细胞增殖实验显示,稳定表达DR7基因的U87-DR7-EGFP细胞与阴性对照细胞U87-NC-EGFP、U87细胞相比,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细胞周期检测发现U87-DR7-EGFP细胞S、G2/M期细胞所占比例多于U87-NC-EGFP、U87细胞:S期的比例分别为(34.73±1.12)%、(24.89±0.93)%、(25.39±0.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G2/M期分别为(17.35±1.61)%、(11.36±1.50)%、(13.17±1.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划痕实验表明,U87-DR7-EGFP细胞愈合能力明显强于U87-NC-EGFP、U87细胞,划痕6h愈合率分别为:(33.55±2.83)%、(23.50±3.18)%、(22.03±1.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划痕12h愈合率分别为(70.50±5.39)%、(53.60±4.67)%、(55.09±2.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Transwell实验表明,U87-DR7-EGFP细胞的穿膜数量明显多于U87-NC-EGFP、U87细胞,分别为:(543.00±22.94)、(387.00±15.63)、(412.00±20.30)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人类疱疹病毒6A亚型DR7基因表达能在体外促进人神经胶质瘤细胞U87增殖、迁移及侵袭,提示其在神经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 人类疱疹病毒5型6型与扁平苔藓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君;陈官芝;管成飞;王莹莹

    目的: 探讨人类疱疹病毒5型(HHV-5)和6型(HHV-6)与扁平苔藓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20例扁平苔藓皮损组织及17名正常人皮肤组织中HHV-5和HHV-6水平.结果: 扁平苔藓及正常人皮肤组织标本中均未检测到HHV-5病毒DNA.16例(80%)扁平苔藓患者的皮损组织和9名(52.94%)健康人正常皮肤组织中检测到HHV-6 D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扁平苔藓皮损与健康皮肤组织检测出的HHV-6 DNA平均拷贝数分别为3.79/μL和4.58/μ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皮肤扁平苔藓可能与人类疱疹病毒5型(HHV-5)、6型(HHV-6)的局部感染没有相关性.

  • 人类疱疹病毒6型与口腔恶性肿瘤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杨婕;朱玲;王芳;姚堃

    目的:研究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的感染与口腔恶性肿瘤的相关性及其在临床诊疗中的意义.方法:运用巢式PCR技术,对40例口腔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液、唾液、癌组织、正常组织及40例正常对照人群血液、唾液中人类疱疹病毒6型DNA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恶性肿瘤组和对照组唾液中HHV-6 DNA阳性率分别为85.0%、45.0%,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血液中HHV-6检出阳性率分别为67.5%、22.5%,其差别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唾液中的阳性检出率均大于血液.癌组织阳性检出率(78.95%)显著大于正常组织(10.5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进一步证实了唾液腺是HHV-6长期潜伏和增殖的部位,唾液是其主要的传播媒介,为临床简便有效诊断提供参考.HHV-6感染与口腔恶性肿瘤之间存在相关性,可能参与肿瘤发生、细胞癌变的过程.

  • 人类疱疹病毒6,7型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关系的探讨

    作者:董学君;刘忠民;詹乾钢;叶飞;钟永根;傅佳萍

    目的了解人类疱疹病毒(HHV)6型、7型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生中的作用及其相互作用.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外周血中的HHV6-DNA和HHV7-DNA,缺铁性贫血组和健康体检组为对照.结果 31例ITP患者、1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HHV6-DNA的检出率分别为:25.8%(8/31),10%(1/10)和3.33%(1/30);ITP组与健康体检组间,HHV6的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HHV7-DNA阳性的6例中,有5例与HHV6是合并阳性;健康体检组与缺铁性贫血组,HHV7与HHV6合并阳性分别为0和1例;两种病毒合并阳性,在ITP组与健康体检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TP组与缺铁性贫血组间,HHV6阳性率、HHV7阳性率、HHV6与HHV7合并感染率前者均明显高于后者,但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HHV6感染与ITP发生相关,HHV7可能通过激活HHV6引发ITP的发生.

  • 幼儿急疹临床早期诊断探讨

    作者:阮学东

    幼儿急疹(ES), 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发热出疹性疾病,早期因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及体征,极易误诊.我们自1995年12月至2000年12月5年间,在确诊的ES患儿中,遴选了观察记录较详尽的212例,以期从中寻找出该病早期临床的一些特征,报道如下.

  • 淋系白血病中人类疱疹病毒6型的感染情况

    作者:卢育洪;李扬秋;周羽;陈少华;杨力建

    目的:了解淋巴系统白血病患者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的感染情况.方法:患者38例,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1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4例、淋巴瘤白血病(LL)3例,正常对照38例.取抗凝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提取DNA,用巢式PCR方法检测目标DNA.结果:HHV-6 DNA阳性检出率在全部患者中为63%,其中在ALL患者中为68%,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的阳性检出率92%(P<0.05),另外,4例CLL患者有1例阳性,3例LL患者中2例阳性.结论:在淋巴系统恶性疾病中HHV-6的感染率低于正常人群,其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23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