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A型肉毒素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后眼表改变

    作者:赵奎卿;郭惠萍;高玫蕊;贺经;霍昭

    目的:通过比较A型肉毒素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前后患者眼表指标的变化,探讨其对眼表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17年1-6月就诊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眼科门诊欲行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的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分别于注射前、注射后2周采用Jankovic量表(JRS)对其病情进行评分;采用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对其眼表症状进行评分;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泪膜破裂时间(BUT)和角膜荧光素钠染色情况;SchirmerⅠ试验测定泪液分泌量.采用配对t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检验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30例(60眼),其中60%(18/30)合并干眼,且OSDI评分与JRS评分呈弱的正相关关系(r=0.278,P=0.032).所有患者经A型肉毒素注射后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JRS评分由5.5±1.0减少至0.6±1.0(t=25.730,P<0.001).同时干眼患者中12例干眼症状也得到了缓解,OSDI评分由34.0±7.8下降为21.7±9.1(t=7.946,P<0.001);BUT由(6.3±2.1)s增加至(8.0±2.0)s(t=4.389,P<0.001);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也由1.0±1.0下降至0.6±0.7(t=2.963,P=0.004),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有助于缓解特发性眼睑痉挛引起的干眼.

  • 角膜保护剂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的影响

    作者:俞晓宇;王丹丹;常平骏;谢佳璐;李璋亮;廉恒丽;赵云娥

    目的 研究白内障术中应用角膜保护剂对术后干眼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将79例(90眼)入组患者随机分为Croma角膜保护剂组、平衡盐溶液(BSS)组、国产眼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组,术前及术后1、7、30 d检查泪膜客观散射指数(OSI)、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染色(CFS)、SchirmerⅠ 试验(SIt)、主观眼表疾病指数(OSDI).采用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3组间OSI、SIt在术后1、7、30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术后1、7、30 d BSS组OSI高于Croma组而SIt低于Croma组(P<0.05);术后7、30 d HPMC组SIt值低于Croma组(P<0.05).3组各指标整体变化趋势相同;3组BUT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SS组术后各时间点SIt一直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 OSI变化幅度(OSI-A)明显增加(P<0.05),术后7 d OSDI较大幅度上升(P<0.05),术后30 d CFS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MC组术后1 d SIt及OSI-A均有明显变化(P<0.05),而Croma组则始终变化曲线平缓,术后HPMC组与Croma组CFS和OSDI改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roma角膜保护剂与国产眼用HPMC对于缓解白内障术后干眼有一定效果:术后泪液及角膜上皮的改变、主观不适较少,且Croma角膜保护剂的效果更显著.

  • 眼表综合分析仪在儿童早期前睑缘炎临床分析中的应用

    作者:于花;李冰;宁晓玲;马骎

    目的 利用眼表综合分析仪对儿童早期前睑缘炎患者的眼表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其临床特点.方法 描述性研究.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就诊于山西省眼科医院门诊,经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确诊为早期前睑缘炎的儿童患者40例(80眼),年龄4~14岁.对患儿睑缘炎体征进行评分,利用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查其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河高度,并进行眼表充血、睑板腺缺失及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对所得数据进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80眼中,58眼(72%)BUT缩短;50眼(62%)泪河高度下降;15眼(19%)发生角膜上皮点状缺损;25眼(31%)睑板腺缺失范围>1/3.睑缘炎体征评分与BUT、泪河高度、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及睑板腺缺失评分不相关;睑板腺缺失评分与BUT呈负相关(r=-0.253,P=0.024),与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呈正相关(r=0.563,P<0.001).结论 儿童早期前睑缘炎患者泪膜稳定性下降,同时合并睑板腺缺失的患者易继发干眼.

  • 干眼对视网膜成像质量的影响

    作者:胡爱莲;蔡啸谷;万修华;乔利亚;梁庆丰;林仲;管征;谭家璿;王宁利

    目的 比较干眼患者与健康人眼视网膜成像质量的差异.方法 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收集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门诊无眼部器质性病变的轻度于眼患者22例(22眼),对照组20例(20眼),进行视觉相关生存质量[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基础泪液分泌(Schirmer Ⅰ)试验、角膜荧光染色、泪膜破裂时间(BUT)等检查.使用双通道客观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Ⅱ)以0.5 s为时间间隔,在6 mm瞳孔直径下测量患者自然瞬目后10 s的调制传递函数(MTF)截止频率动态变化.对于同一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数据通过Greenhouse-Geisser(G-G)法校正后,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比较干眼组与对照组瞬目后10 s不同时间段的MTF截止频率均值和MTF截止频率进展指数并作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对照组/干眼组的平均BUT为(10.80±1.61)s/(3.36±1.26)s (t=-12.27,P<0.01);Schirmer Ⅰ试验为(12.75±3.89)mm/(7.95±2.52)mm(t=-2.74,P<0.01);OSDI评分为12.86±9.71/30.96±15.45(t=4.42,P<0.01).2组瞬目后0.0~2.5 s、>2.5~5.0 s、>5.0~7.5 s、>7.5~10.0 s MTF截止频率均值分别为对照组(21.23±9.38)、(20.98±8.72)、(21.12±9.38)、(20.11±8.28)c/d,干眼组(26.20±16.09)、(24.60±15.99)、(24.24±15.83)、(23.20±15.05)c/d,组间比较结果显示,2组患者在瞬目后相同时间段的MTF截止频率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干眼组瞬目后4个时间段的组内MTF截止频率均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4.49,P<0.01),对照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TF截止频率进展指数与性别(r=0.46,P<0.01)、logMAR佳矫正视力(r=0.33,P<O.05)、BUT(r=0.34,P<0.05)呈正相关;与OSDI功能影响(r=-0.36,P<0.05)和OSDI总得分呈负相关(r=-0.31,P<0.05).结论 干眼患者与正常人相比,瞬目后单位时间内的视网膜成像质量下降幅度较大,并与患者的BUT和对日常活动影响程度相关.

  • 眼表综合分析仪评价干眼患者相关指标的临床分析

    作者:万珊珊;杨燕宁;袁静;成进魁;赵巍

    目的 评价眼表综合分析仪在干眼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横断面研究.选择70例(135眼)干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查指标包括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泪液分泌试验(SⅠT)、睑板腺分泌物性质检查,以及利用眼表综合分析仪系统——Keratograph 5M进行泪河高度测量、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以及睑板腺检查.Keratograph 5M与传统检查方法之间的相关性、干眼患者睑板腺状况评分与OSDI评分及BUT的相关性用Pearson相关及线性回归进行分析,Keratograph 5M分析眼表状况的重测信度用组内相关系数评价.结果 70例(135眼)患者OSDI评分为(15.8±3.4)分,SⅠT为(6.0±7.7)mm,泪河高度为(0.27±0.13)mm,BUT为(7.9±5.5)s.睑板腺分泌物评分为(3.3±1.4)分,睑板腺缺失面积评分为(3.4±1.6)分.测得的BUT时间越短,SⅠT越短(r=0.474,P<0.01);泪河高度越低,SⅠT越短(r=0.432,P<0.01).睑板腺分泌物评分、睑板腺照相评分与OSDI评分呈正相关(r=0.673、0.752,P<0.05),与BUT呈负相关(r=-0.638、-0.603,P<0.05).眼表综合分析仪的检查结果具有较好的重测信度(ICC值在0.84~0.89之间).结论 眼表综合分析仪能够直观地评价干眼患者眼表状况,是一种非接触性、无创、可重复性强的快速检查手段,具有实际临床应用价值.

  • 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旭东;姜雅琴;马健利;王继兵;张浩润;张少斌;孙先勇;陈婕君;张田田

    目的 初步探讨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研究.对86例(100眼)白内障患者行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飞秒激光组),记录术中平均超声能量(AVE)、有效超声时间(EPT);术后2个月的BCVA、术源性散光(SIA)、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术前及术后1周、2周、1个月及2个月泪膜破裂时间、下睑中央泪河高度及干眼分级,并与行传统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81例(100眼)患者(传统组)进行比较;同时对手术并发症及应用体会进行总结分析.2组间的数据比较应用成组t检验,对于不同时间点数据的比较采用连续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 飞秒激光组术中AVE及EPT分别为6.38%±1.96%,(6.03±2.25)s,而传统组分别为10.13%± 1.64%,(8.01±1.33)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9、3.73,P均<0.05);飞秒激光组术后BCVA与传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4,P>O.05);飞秒激光组的SIA为(0.38±0.24)D,与传统组[(0.64±0.3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P<0.05).Ⅲ级核及以下白内障患者行飞秒激光辅助超声乳化手术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P<0.05),而Ⅲ级核以上患者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明显高于传统超声乳化手术(t=3.92,P<0.05).与术前相比,飞秒激光组术后1周时泪膜破裂时间明显缩短(F=6.80,P<0.05),而传统组术后1周及2周时泪膜破裂时间明显缩短,干眼分级增加(F=24.00,P<0.05),术后1周下睑中央泪河高度明显增加(F=6.48,P<0.05).飞秒激光组无严重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安全、有效,能够减少超声能量的使用,减少SIA,但对于内皮细胞的影响因晶状体核级不同而有所差别.

  • 白介素1β在干眼患者眼表的表达

    作者:高雅;李冰;陈研遐;常静;郑晓汾

    目的 探讨白介素1β(IL-1β)在干眼患者眼表的表达,及其与干眼症状、体征的相关性,阐明IL-1β在干眼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临床试验研究.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来山西省眼科医院就诊的干眼患者30例(60眼,干眼组),无干眼症状体征且年龄与性别构成匹配的个体15例(30眼)作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做如下检测:眼表失衡指数(OSDI)干眼调查问卷、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钠染色、结膜丽丝胺绿染色.同时应用印迹细胞法收集所有2组对象球结膜上皮细胞,分别进行免疫组化染色,以及实时PCR检测结膜细胞中IL-1β的基因表达.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Spearman相关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干眼组与对照组OSDI评分值分别为24.1±2.2、14.3±1.3;SIT分别为(4.13±1.68)mm、(10.53±0.74) mm;BUT分别为(4.17±1.10)s、(8.80±1.21)s;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值分别为4.3±1.5、0.6±0.5;结膜丽丝胺绿染色评分值分别为5.7±2.0、1.9±1.4.干眼组与对照组以上5个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23、-19.88、-18.20、12.85、9.62,P<0.05).干眼组IL-1β相对基因含量为0.65±0.37,对照组为0.22±0.0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1,P<0.05).干眼组IL-1β在结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与OSDI评分、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结膜丽丝胺绿染色评分呈正相关(r=0.81、0.58、0.48,P<0.05),与SIT、BUT结果呈负相关(r=-0.43、-0.45,P<0.05).通过免疫组化法染色,在干眼患者结膜细胞中可见棕褐色颗粒,而在正常人群中未见棕褐色颗粒.结论 IL-1β作为炎性介质不仅参与了干眼的发病,与干眼的严重程度相关,同时也引起了眼表的损害.

  • 办公室干眼泪膜脂质层形态分析

    作者:张晓博;陈绮;王耀增

    目的 应用Keeler泪膜镜评估办公室干眼泪膜脂质层形态的变化,并分析泪膜脂质层与其他干眼检测方法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横断面研究.本研究共纳入61例办公室工作人员(干眼患者33例,正常者28例).所有受检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一眼按照以下顺序进行检查:干眼症状问卷表(OSDI)、泪新月容量、泪膜脂质层形态、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荧光素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以及Schirmer I试验.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 检验用于比较2组间参数,Spearman 相关用于分析脂质层厚度等级与其他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办公室干眼组脂质层[2(1~3)]较正常组[3(3~4)]薄(U=250,P<0.01).在诊断办公室干眼时,脂质层厚度等级的优诊断敏感性(0.545)和特异性(0.857)截断值为2级.脂质层厚度等级与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和总泪新月容量呈正相关(r=0.485、0.349,P<0.05),而与症状及其他检测方法不相关.结论 Keeler泪膜镜可以有效评估办公室干眼泪膜脂质层厚度.泪膜脂质层厚度与泪新月容量、泪膜稳定性相关.

  • 眼睑刷区域的解剖及组织形态的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作者:刘爽;唐少华

    目的 应用共聚焦显微镜对眼睑刷区域进行实时、活体观察,了解该区域的解剖和组织形态,为临床进一步诊断和治疗眼睑刷上皮病变及早期干眼提供依据.方法 系列病例研究.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于北京积水潭医院眼科就诊的患者共20例(20眼).其中无眼睑刷上皮病变者5例;眼睑刷上皮病变程度为中至重度者15例,应用共聚焦显微镜对其眼睑刷附近区域进行观察,采集图片,并进行分析.结果 眼睑刷区域上皮为类似于结膜的立方上皮,与睑缘处的复层鳞状上皮不同,并在睑板腺开口处有明显的分界线.眼睑刷区域上皮包含白细胞及杯状细胞.相比无眼睑刷上皮病变者,眼睑刷上皮病变为中至重度者的眼睑刷区域可观察到更多的孔洞和裂隙.结论 眼睑刷区域的解剖、组织形态及病理改变可以通过共聚焦显微镜进行活体、无创、实时、清晰的观察,其结果可为研究眼睑刷病变机理以及临床上诊断和治疗眼睑刷上皮病变及早期干眼提供依据.

  • 应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有干眼症状软性角膜接触镜配戴者的角膜神经密度

    作者:胡亮;陈佳;张栋;余鹏;谢文加;王勤美

    目的 利用活体共聚焦显微镜分析软性角膜接触镜配戴者干眼症状的出现与角膜上皮下神经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选择无症状软性角膜接触镜配戴者20例(40眼),有症状软性角膜接触镜配戴者20例(40眼)以及从未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者17例(34眼,对照组).利用活体共焦显微镜分别拍摄角膜中央、颞侧及鼻侧上皮下神经密度.比较3组眼表疾病评分问卷(OSDI)得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及Schirmer Ⅰ试验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各组之间BUT( F=9.04,P<0.01),角膜荧光素评分(F=3.2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有症状软性角膜接触镜配戴组Schirmer Ⅰ试验结果较对照组小(P<0.05).各组间不同方位角膜神经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内不同方位角膜神经密度比较,鼻侧与中央、颞侧相比较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与颞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有症状软性角膜接触镜配戴者各项客观的干眼评价指标较未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者高,与无症状者基本无差异.软性角膜接触镜配戴者干眼症状的出现不会影响角膜中央、颞侧及鼻侧的神经密度.角膜神经密度中央与颞侧基本无差异,而鼻侧小于中央及颞侧.

  • 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早期泪膜变化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春丽;宋宗明;郑景伟;柯治生;王瑞华;李明翰

    目的 观察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患者泪膜的早期变化及恢复情况,比较23-G(Gauge)与25 -G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对泪膜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连续选取2009年3月至2009年7月间行单眼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患者86例(86眼),行23 -G联合25 -G手术者(A组)35例,仅行25-G手术者(B组)35例,单独行23-G手术者(C组)16例。于术前1d,术后1d、3d、10 d、1个月及3个月进行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CFS)及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SIT)等检查,并以对侧未手术眼作为对照,数据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处理。结果 术眼术后1d,10%患者出现疼痛、发痒、红肿及流泪;术后1、3 d BUT值明显下降,术后10 d好转,与术前1d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3dCFS评分较术前增加(Z=-3.782,P<0.05);术后1 dSIT值较术前增加(P=0.001),术后10 d恢复至术前水平。对照眼术后未出现眼部不适感,与术前相比,术后10 d BUT值较低(P=0.001),CFS评分较高(Z=-3.597,P<0.05)。术眼与对照眼比较,术后1、3d不适症状(Z=-5.470、-5.011,P<0.05)、BUT值(t=-4.968、-5.184,P<0.05)和SIT值(t=4.452、3.963,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FS评分术后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229、-5.780、-5.018、-4.379、-2.374,P<0.05)。在手术前后的各个时间点,A、B、C3组间相互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早期可出现眼部不适,泪膜稳定性下降,术后10 d时所有检查项目基本恢复正常,泪膜稳定性恢复快。23-G与25-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后泪膜的变化类似。

  • Toll样受体在干眼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肖冰;陈蔚

    近研究显示眼表引发免疫炎症反应的部分原因是眼表存在一类称为Toll样受体(TLRs)的蛋白家族.TLRs在眼部的表达受到感染和各种炎症环境的影响,例如单疱病毒、细菌、真菌性角膜炎,变态反应性结膜炎和干眼综合征.TLRs信号通路对抗原递呈细胞和T细胞介导的免疫炎症反应的激活起重要作用.近些年随着眼科学的发展,对TLRs在干眼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现就TLRs的结构与配体,TLRs的信号转导路径,TLRs在眼表中的表达位置及表达模式,以及与于眼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 重视我国干眼的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刘祖国;杨文照

    过去20年我国干眼流行病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与国际研究水平还有不小差距.亟需开展一批高水平的干眼流行病学研究项目,揭示我国干眼人群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和危险因素;加强干眼的诊断研究,建立适合本国患者流行病学调查的统一及快速的评价与诊断指标;提高眼科临床医生对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视程度,加强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培训;贯彻慢性疾病的三级预防策略,建立干眼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体系;对有价值的干眼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价并进行成果转化应用于临床实践,服务于干眼防治工作.

  • 重视干眼中眼表炎症的作用

    作者:刘祖国;林志荣

    眼表炎症在干眼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既是原因又是结果,并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在泪液补充的基础上进行抗炎干预是中重度干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环孢霉素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的研究进展为干眼的抗炎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干眼的复杂性,应根据患者个体特点,评估炎症在其病程中的地位,以用于指导在干眼治疗过程中是否采用抗炎治疗及具体方式.

  • 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人群干眼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龚莹莹;辜臻晟;张帆;古扎丽努尔·吐克拉;周瑾;张广慧;王军良

    目的:对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人群进行干眼症调查和分析,了解西部高原沙漠地区干眼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于2013年1-12月间,对新疆喀什地区3个街道的常住维吾尔族人群进行干眼调查,所有受检者均进行问卷调查,并予以裂隙灯显微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Ⅰ test,SⅠT)等检查。采用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及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接受调查的829例维吾尔族人中,诊断为干眼者180例,占21.7%。其中男性干眼患病率为19.1%(45/235),女性为22.7%(135/594),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之间干眼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20,P<0.05);>60岁组干眼患病率[29.0%(62/214)],高于<60岁组[19.2%(118/615)](χ2=8.94,P<0.05)。且>60岁组人群中,女性的干眼症患病率比男性高(χ2=6.49, P<0.05)。性别、年龄、糖尿病、高血压是干眼相关的危险因素。SⅠT、BUT等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结论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人群中,男女干眼患病率无明显差异。随年龄增大干眼的患病率升高。全身并发疾病对干眼的发生也存在一定影响。

  • 15例儿童干眼症误诊为弱视原因分析

    作者:俞丽云;段直光;陶涛;莫逆;贾云琴;杨丽雄

    目的 通过分析临床上将儿童干眼误诊为弱视的原因,进一步了解儿童干眼症,以避免及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性病例分析.对大理州人民医院门诊诊断为弱视的4~7岁患儿15例行验光检查,验配度数处于临界,伴有部分眼表刺激症状,且弱视治疗效果不佳,进行干眼相关检查.结果 15例患儿进行干眼检查[Schirmer's Ⅰ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河宽度(TMH)]后确诊为干眼,经干眼药物治疗后视力恢复.结论 儿童干眼在临床上易被漏诊及误诊,应做详细的病史采集及眼部专科检查,对干眼高危儿童应行干眼检查.

    关键词: 儿童 干眼病 误诊
  • 非加热型湿房镜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

    作者:赵慧;刘祖国;肖辛野;陈景尧;林志荣;何卉;杨文照;胡皎月

    目的 评价湿房镜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身对照临床研究.连续收集2012年11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门诊就诊的轻中度干眼患者56例(56眼),填写干眼症状问卷、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问卷,并进行眨眼频次、结膜充血程度、角膜荧光染色及泪液分泌试验(STT)和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予配戴湿房镜1周后再次检查,内容同上.采用自身对照的配对t检验或秩和检验对治疗前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用秩和相关检验方法分析眼表保护指数(OPI)与角膜荧光染色的相关性.结果 56例干眼患者配戴湿房镜1周后,干眼症状明显改善,其中干眼问卷评分(Z=-5.084,P<0.01)及OSDI问卷评分(Z=-5.149,P<0.01)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眨眼频次减少(t=6.430,P<0.01);睑结膜充血(Z=-4.185,P<0.01)、球结膜充血(Z=-2.598,P<0.01)、角膜荧光染色(Z=-5.001,P<0.01)及体征总分(Z=-5.288,P<0.01)等临床体征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UT明显增加(t=7.416,P<0.01),OPI明显增加(Z=-5.622,P<0.01),差异具统计学意义.OPI指数与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呈负相关(r=-0.445,P<0.01).结论 湿房镜可有效缓解轻中度干眼患者主观症状,稳定泪膜,减轻临床体征,是干眼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 视频终端工作人群干眼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马晓芸;朱剑锋;殷丽红;高淑娜;应胤;陆丽娜;何鲜桂;王烨菁;陈健

    目的 探讨视频终端工作人群干眼症患病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调查研究.分层随机选取某传媒集团20岁以上的视频工作人群为受检对象.所有受检者均接受干眼症状、体征及眼表疾病指数问卷调查.依据目前公认的国内干眼诊断标准进行诊断,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ANOVA、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计516人进入本次研究,应答率为94.2%.诊断为干眼246例,患病率为47.7%,其中男性患病率为51.1%,女性患病率为44.0%.不同性别、年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眼患者的眼表疾病指数评分均高于无干眼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角膜接触镜配戴情况、瞬目次数、屏幕放置位置、放置距离、工间休息时间、视觉环境与干眼相关.结论 视频终端工作人群干眼患病率与性别、年龄相关性较小,其主要相关因素有角膜接触镜配戴情况、瞬目次数、屏幕放置位置、放置距离、工间休息时间、工作环境.

  • SMILE、飞秒激光制瓣LASIK及去瓣机械法LASIK术后干眼参数的比较

    作者:陈祥菲;王春红;杨丽萍;陆燕;段娴艺;黄振平

    目的 比较SMILE、飞秒激光制瓣LASIK(FS-LAISK)以及机械法去瓣LASIK(Epi-LASIK)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干眼参数的变化情况,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泪膜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行SMILE者(SMILE组)33例(66眼),行FS-LAISK者(FS-LAISK组)24例(48眼),行Epi-LASIK者(Epi-LASIK组)31例(61眼).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采用眼前节OCT测量患者的泪河高度(TMH)、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量(SIT).不同组别一般资料及干眼参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同一组内手术前后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SMILE组术后各时间点TMH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225,P>0.05);FS-LASIK组TMH在术后1个月内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于术后3个月逐渐恢复(F=3.806,P<0.05);Epi-LASIK组TMH在术后3个月内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直至术后6个月恢复术前水平(F=4.564,P<0.05).术后各时间点,3组间TM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749、8.173、3.850、2.830,P<0.05).SMILE组和FS-LASIK组BUT在术后3个月内,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在术后6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F=2.860、3.590,P<0.05).Epi-LASIK组术后各时间点的BUT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800,P<0.01).3组间BUT在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966、0.115、0.991,P>0.05),而术后3、6个月,3组间BU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48、6.634,P<0.05).SMILE组和FS-LASIK组SIT在术后1周、1个月均较术前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于术后3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F=14.160、13.323,P<0.01);EPi-LASIK直至术后6个月才恢复至术前水平(F=10.085,P<0.01).除术后3个月外(F=10.021,P<0.01),术后其余时间点3组间SI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05、2.210、1.054,P>0.05).结论 3种屈光手术后早期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干眼参数改变.SMILE术后干眼参数佳,恢复快.

  • 103例视疲劳患者的病因及治疗

    作者:刘波;杨莎;陈俊国

    目的 调查视疲劳的病因,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 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103例视疲劳患者,检查其眼前后节、远近隐斜、水平聚散力、集合近点、调节性辐辏/调节值、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相对调节、调节反应,对视疲劳症状进行评分,分析视疲劳的原因.针对病因给予矫正屈光不正、调节辐辏训练、配戴三棱镜、药物治疗.评价这些治疗对视疲劳的治疗效果.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103例视疲劳患者性别比为男∶女=1∶1.5.其病因分别是:屈光不正38例(36.9%),干眼症26例(25.2%),肌性视疲劳29例(28.2%),调节性视疲劳10例(9.7%).治疗前视疲劳评分为(4.8±0.7)分,治疗后症状缓解,评分为(2.0±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0.P<0.01).结论 视疲劳常见病因是屈光不正、辐辏异常、干眼症、调节异常,治疗方法主要有矫正屈光不正、视觉训练、配戴三棱镜、药物对症治疗等.

277 条记录 9/14 页 « 12...6789101112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