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逆灸关元、命门穴对力竭运动大鼠糖原、乳酸的影响

    作者:李凯歌;孙志芳;王洋;谭莉华;莫捷;张露芬;任晓暄;郭孟玮;李晓泓

    目的 比较逆灸关元和命门穴对大鼠力竭运动时糖原、乳酸的影响,探讨逆灸不同经穴对调节机体能量代谢的作用.方法 将大鼠按游泳能力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逆灸关元组、逆灸命门组、力竭对照组、逆灸关元+力竭组和逆灸命门+力竭组,逆灸组预先进行艾灸,干预20 d后进行力竭游泳,观察力竭时间并采用生化法检测肝糖原、肌糖原、肌乳酸、血乳酸的含量.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逆灸关元和命门组大鼠肝糖原、肌糖原、肌乳酸、血乳酸含量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力竭对照组肝糖原、肌糖原含量下降(P<0.01),肌乳酸、血乳酸含量上升(P<0.01);与力竭对照组相比,逆灸关元+力竭组和逆灸命门+力竭组的力竭游泳时间延长(P<0.01);逆灸关元+力竭组肝糖原含量升高、肌糖原无统计学意义(P<0.01,P>0.05),肌乳酸、血乳酸含量下降(P <0.05,P<0.01),逆灸命门+力竭组肝糖原、肌糖原含量升高(P<0.01,P<0.05),肌乳酸、血乳酸含量下降(P<0.01),逆灸命门+力竭组的肌乳酸含量较逆灸关元+力竭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逆灸关元和命门穴均可提高大鼠的运动耐力,使大鼠力竭时间延长,其作用可能与其加强能量代谢,提高糖原利用率并降低乳酸堆积有关,逆灸命门穴对肌乳酸的清除力度较关元穴更为明显.

  • 艾灸对小鼠力竭运动后血乳酸影响的观察

    作者:顾一煌;任建宁;金宏柱;吴云川;史曙生

    目的:观察艾灸对力竭运动小鼠血乳酸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运动组、艾灸组、对照组,经过1个灸程后(20次),测定各组力竭运动后的血乳酸的含量.结果:艾灸组血乳酸低于运动组(P<0.0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艾灸能有效地消除力竭运动小鼠的血乳酸.

  • 830 nm激光穴位照射对力竭运动大鼠骨骼肌SOD与MDA含量的影响

    作者:李芳杰;杨华元;王观涛

    目的:观察830 nm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对力竭运动大鼠骨骼肌内SOD与MDA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跑台下坡跑,进行力竭离心运动。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A组)、模型组(B组)、运动前半导体激光预照射组(C组)、运动后激光照射治疗组(D组)和运动前后激光照射联合组(E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再分为24 h和48 h亚组,分别为B1组、B2组、C1组、C2组、D1组、D2组、E1组和E2组,每组8只。B组大鼠进行跑台一次性力竭运动;C组大鼠在力竭运动前激光预照射7 d,然后进行力竭运动;D组大鼠在运动后给予激光照射;E组大鼠在跑台运动前给予激光预照射7 d,运动后再给予激光照射治疗的联合照射。B1组、C1组、D1组和E1组在运动后24 h取材,B2组、C2组、D2组和E2组在运动后48 h取材。激光采用830 nm半导体激光发射器,穴位选取大鼠承山穴。观察各组治疗前后骨骼肌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结果 B1组、D1组、B2组和C2组肌肉MDA含量与A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2和E2组肌肉MDA含量与B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1组、C1组、D1组和B2组肌肉SOD含量与A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2组、D2组和E2组肌肉SOD含量与B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830 nm激光穴位照射能够恢复失衡的氧化还原反应。

  • 力竭运动大鼠心脏心钠素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

    作者:潘珊珊;张炎;陆爱云

    目的:探讨力竭运动对大鼠心脏心钠素表达的影响.材料和方法:4月龄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220-360g.随机分为(1)正常对照组(A组)、(2)有训练游泳力竭组(B组)、(3)无训练游泳力竭组(C组).每组各10只.灌注后取出整心,用免疫组化ABC法及图像分析技术,显示和检测大鼠心脏心钠素的表达和含量.结果:心钠素免疫阳性反应为:右心耳>右心房>左心房>右心室近心房处.与A组相比,B组大鼠心房心钠素表达明显增加;C组大鼠心房心钠素表达明显减少.两组大鼠心肌组织均表现程度不同的异常,以C组大鼠心肌组织学结构的损伤更为严重.结论:力竭运动训练对大鼠心肌组织学结构和心钠素内分泌功能具有严重的损伤性影响.

  • 力竭运动时心肌线粒体解偶联蛋白2介导的心肌损伤

    作者:孟可;李晓燕

    解偶联蛋白(uncoupling protein,UCP)2是线粒体内膜上的一种蛋白质,具有调控机体能量代谢,调节活性氧产生,参与心肌细胞凋亡,调节糖脂代谢等功能.急性力竭运动后UCP2表达增加,其作用有利有弊.该文主要介绍力竭运动时UCP2作用的研究进展.

  • 姬松茸多糖对运动力竭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何芳

    目的 探讨姬松茸多糖对运动力竭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6只昆明种小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力竭组及姬松茸多糖干预组.力竭运动24 h后,处死小鼠取肾脏,一部分肾脏的匀浆液用于检测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另一部分用于实时定量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水平,并计算bcl-2/bax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力竭组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而姬松茸多糖组与力竭组相比,力竭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凋亡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力竭组与对照组相比,bcl-2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Bax表达明显升高(P<0.05),bcl-2/bax比值明显降低(P<0.01);姬松茸多糖组与力竭组相比,bcl-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bax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bcl-2/bax比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姬松茸多糖可以提高肾脏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并能通过调节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来增强肾脏细胞抗凋亡的能力.

  • 急性运动性疲劳脉图评价的实验研究

    作者:包怡敏;许家佗;费兆馥;孙鸿杰;陆耀飞;龚博敏;任宏福

    目的:探讨建立急性运动性疲劳脉图评价方法和指标的实验依据.方法:对34名健康大学生应用功率自行车进行力竭运动造模,同步连续监测心肺功能;分别于运动前后检测血压、脉图、血乳酸(LA)指标,并设计应用"运动性疲劳主客观评分表",包括自我感觉疲劳程度(RPE)和客观症状评分两部分,对运动状况进行评价和记录.结果:受试者在负荷运动10 min左右耗氧量(VO2)、呼吸商(RER)与心率(HR)达到平台期;运动造模后,RPE均数为16.79,LA/RPE均值37.13;与造模前比较,造模运动后血LA显著升高(P<0.01),收缩压(SBP)显著降低(P<0.01),脉图重搏前波h3、降中峡h4均显著降低(P<0.01),w/t则显著增大(P<0.01),佳脉压(Pm)显著降低(P<0.01)、脉图生物龄(PY)明显增大(P<0.05),较日历年龄增大显著(P<0.01).结论:脉图可以客观、有效地评价急性运动性疲劳状态;脉图的h3降低、h4降低、w/t增大、Pm降低、PY增大可作为急性运动性疲劳的脉图主要评价参数和依据.

  • Flor-Essence营养补剂对运动大鼠IL-6、IL-12、肿瘤坏死因子-α和自然杀伤细胞的影响

    作者:林华;贺业恒;徐瑞;邹伟

    本文旨在探讨运动和Flor-Essence营养补剂干预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将8周龄Sprague-Dawley (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生理盐水+训练组、低剂量Flor-Essence+训练组、低剂量Flor-Essence组、高剂量Flor-Esse nce+训练组和高剂量Flor-Essence组.生理盐水+训练组、低剂量Flor-Essence+训练组和高剂量Flor-Essence+训练组大鼠每日在水箱中进行游泳训练,时间为35 min/天,每周训练6天,持续4周.低剂量Flor-Essence+训练组、低剂量Flor-Essence组、高剂量Flor-Essence+训练组和高剂量Flor-Essence组每日训练前灌胃2.5(低剂量)或5mg/mL(高剂量)Flor-Essence补剂,生理盐水+训练组灌胃同体积生理盐水.在第4周后一天对所有大鼠进行一次性力竭运动,力竭后即刻处死,取动脉血用试剂盒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2 (IL-1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取脾制备单细胞悬液测定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结果显示,生理盐水+训练组大鼠血清IL-6含量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剂量和高剂量Flor-Essence组血清IL-6、IL-12和TNF-α含量降低,力竭运动时间增加.5 mg/mL Flor-Essence对于大鼠血清IL-6、TNF-α含量和力竭运动时间的改善作用要强于2.5 mg/mL Flor-Essence.与生理盐水+训练组相比,低剂量和高剂量Flor-Essence+训练组血清IL-6、TNF-α含量均降低,力竭运动时间增加;只有高剂量Flor-Essence+训练组血清IL-12含量显著降低,NK细胞活性显著增加.以上结果提示,Flor-Essence结合运动可以改善大鼠免疫功能和运动机能,且5mg/mL浓度的作用效果要优于2.5 mg/mL.

  • 艾灸对力竭运动小鼠心肌组织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顾一煌;吴云川;张宏如;史曙生

    目的:探索艾灸对力竭运动小鼠心肌细胞的抗氧化作用.方法:60只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运动对照组及运动艾灸组,每组20只,运动对照组和运动艾灸组小鼠进行适应性游泳训练2周,每次游泳后,运动艾灸组小鼠艾灸足三里、关元、肾俞,后一次游泳后次日,运动对照组和运动艾灸组小鼠做力竭运动,观察小鼠力竭运动时间,力竭后检测血乳酸、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舍量.结果:与运动对照组相比,运动艾灸组小鼠的力竭运动时间显著延长,SOD活性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减少.结论:艾灸能有效地提高小鼠的运动能力,提高力竭运动小鼠心肌细胞的抗氧化能力.

  • 乙酰唑胺和高原维康片对高原人体运动时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作者:崔建华;王引虎;张西洲;张芳;哈振德;王伟;马勇;李彬

    目的探讨3种药物对高原人体运动时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进驻海拔3 700m高原6个月的40名健康青年随机分为高原维康片组、乙酰唑胺组、红牛饮料组和安慰剂组,每组10名.在安静时、服药前、服药第10d及停药第10d分别采用功率自行车进行渐增负荷运动至力竭,测定红细胞压积(HCT)、血液粘度(ηb)、血浆粘度(ηp)、还原粘度(ηr)、红细胞刚性指数(IR)、红细胞变形系数(TK)、红细胞聚集系数(VAI)及血栓形成系数(TFL).结果①力竭运动后较安静时HCT、ηb、ηp、ηr、IR、TK、VAI、TFL均升高(P<0.05或0.01).②给予乙酰唑胺、高原维康片及红牛饮料后能明显降低血液粘滞度,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且乙酰唑胺效果更好.结论乙酰唑胺、高原维康片及红牛饮料均具有改善组织微循环及血液流变性的作用,使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强,血液粘度下降,血流速度增加.

  • 吸入液氧对海拔3 700m高原人体力竭运动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作者:崔建华;张芳;张西洲;邢国祥;战祥总;王伟;马勇;哈振德

    目的观察吸入液氧对高原人体力竭运动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进驻海拔3 700m高原3个月的10名健康青年在吸入液氧(吸氧组,4L/min)和不吸液氧(对照组)的条件下,采用功率自行车进行递增负荷运动,并在安静时,运动后测定红细胞压积(HCT)、血液粘度(ηb)、血浆粘度(ηp),还原粘度(ηr)、红细胞刚性指数(IR),红细胞变形系数(TK)、红细胞聚集系数(VAI)和血栓形成系数(TFL)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运动后吸氧组较对照组HCT、ηb、ηp、ηr、TK、IR、VAI、TFL均降低(P<0.01).结论吸入液氧能延长供氧时间,加快运动机体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恢复,可能是运动后疲劳消除的重要方法之一.

  • 银杏叶片对高原人体运动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作者:崔建华;张芳;王引虎;张西洲;王伟;马勇;哈振德

    目的探讨银杏叶片、红景天和酪氨酸对高原人体力竭运动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进驻海拔3700m高原半年的30名健康青年随机分为银杏叶片组、红景天组和酪氨酸组,每组10人.在服药前、服药第15天分别进行运动至力竭,分别检测血中红细胞压积(HCT)、血液粘度(ηb)、血浆粘度(ηp)、还原粘度(ηr)、红细胞刚性指数(IR)、红细胞变形系数(TK)、红细胞聚集系数(VAI)及血栓形成系数(TFL).结果服药前力竭运动后较安静时HCT、ηb、ηp、ηrIR、TK、VAL、TFL均升高(P<0.05或P<0.01).服药后力竭运动后较安静时银杏叶片组和酪氨酸组ηrTk增高(P<0.05或0.01);红景天组ηp、ηrTK增高(P<0.05),其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服药后较服药前银杏叶片组HCT、ηb、ηp、ηr、IR、TK、VAI、TEL均降低(P<0.05或0.01);红景天组和酪氨酸组ηb、ηp、ηrIR、TK、VAI、TFL降低(P<0.05或0.01),HCT无统计学差异(P>0.05).银杏叶片组、酪氨酸组和红景天组之间比较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种药物均具有改善组织微循环及血液流变性的作用,使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强,血液粘度下降,血流速度增加.

  • 力竭运动后的心率变异性RR1间期频谱密度分析

    作者:钟运健;刘冬梅;郑松波

    目的:研究运动性疲劳时心率变异性(HRV)各值的变化.方法:测定48名健康青年大学生安静状态下和力竭运动后的心电图,通过计算机描记出RR间期(RR1)变化的频谱曲线(PSD),得出其安静状态下和运动后的总变异性(TV),低频成分(LF),高频成分(HF)以及LF与HF的比值.结果:安静状态下和力竭运动后的HRV各值明显下降,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力竭运动降低HRV各值,HRV的降低与运动性疲劳的出现有关且于运动性疲劳的程度有密切关系.

  • 艾灸对力竭运动小鼠心肌细胞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作者:顾一煌;任建宁;刘瑜;史曙生

    目的 探索艾灸对力竭运动小鼠心肌细胞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力竭运动组、艾灸治疗组等3组,每组20只,力竭运动组和艾灸治疗组进行适应性游泳训练10 d,艾灸治疗组小鼠于游泳后进行艾灸,取穴内关、关元、肾俞,后1次游泳后的次日,3组小鼠做力竭运动,观察小鼠力竭运动时间,力竭后检测心脏心钠素、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含量.结果 与力竭运动组相比,艾灸治疗组小鼠的力竭运动时间显著延长(P<0.01),心钠素,一氧化氮升高.结论 艾灸可以通过促进心肌细胞的内分泌功能,保护心脏,提高小鼠运动能力.

  • 运动性心肌微损伤的研究现状

    作者:刘扬(综述);吴志峰(审校)

    急性力竭和反复高强度运动后可出现运动性心肌微损伤现象。心肌的缺血缺氧反应、机体的神经内分泌改变、能量代谢障碍是运动性心肌微损伤发生的主要机制。抗氧化剂、小剂量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调节神经内分泌、改善线粒体功能、营养心肌细胞及运动预适应对心肌有保护作用,对预防高强度负荷运动过程中各种突发事件起到积极作用。

  • 强迫跑步法建立BALB/c小鼠心气虚证模型

    作者:程志清;龚文波;姚立;唐烨霞;吴玉芙

    目的:探讨心气虚证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20只,药物反证组10只,正常组20只,均为雌雄各半.采用基础进食量16天,采用电动跑台强迫小鼠跑步至力竭,并结合大剂量灌服心得安2.4mg/100g等综合方法建立心气虚证动物模型,补心气药物反证组对所建立模型予以验证.指标观测结果同正常组小鼠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模型组小鼠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减退,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心肌存在着微小损伤,均与临床心气虚证的改变相似;药物反证组小鼠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得到了一定修复.结论:采用基础进食量、电刺激强迫跑步及大剂量灌服心得安的综合方法建立心气虚证动物模型是可行的.

  • 芒果苷对力竭运动大鼠血流动力学和氧化应激的影响研究

    作者:程虹毓;周国强

    目的:探讨芒果苷对力竭运动大鼠血流动力学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大鼠负重游泳直至力竭,共7d,每天一次,游泳前分别给予芒果苷0.78、1.56、3.12mg· kg -1灌胃。后一次力竭游泳后,麻醉大鼠,测定其等容收缩期左心室内压力上升的大速率(+dp/dtmax )、等容舒张期左心室压力下降的大速率(-dp/dtmax)、左心室收缩压(LVSP)和左室舒张末压(LVEDP)。测定后颈动脉取血、取心肌组织块,测定血清和组织匀浆中MDA、SOD、GSH-Px和NO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芒果苷高、中、低剂量能够有效升高模型大鼠的LVSP值和±dp/dtmax绝对值、降低LVEDP,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清和心肌组织的MDA含量,升高SOD、GSH-Px和NO含量。各给药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芒果苷能够通过降低力竭运动大鼠氧化应激水平,从而改善其血流动力学参数。

  • 人参皂苷Rg1对力竭运动后大鼠骨骼肌Bax/Bcl-2表达的影响

    作者:赖焕春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g1对力竭运动后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方法 选用成年SD大鼠30只,随机等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人参皂苷Rg1组(50 mg/kg· d-1)3组,人参皂苷Rg1组和模型组大鼠进行电动跑台训练直至力竭,每天1次.连续训练30 d后,3组动物麻醉,颈椎脱臼处死后,取左侧股四头肌制备成细胞悬液,采用AnnexinV-FITC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并通过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Bax和Bcl-2的mRNA及蛋白表达. 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苷Rg1组骨骼肌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骨骼肌细胞Bax的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下调,Bcl-2的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 结论 人参皂苷Rg1对力竭运动后大鼠骨骼肌细胞具有抗凋亡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调节Bax和Bcl-2的表达有关.

  • 艾灸对力竭运动小鼠肌糖原、肝糖原影响的研究

    作者:顾一煌;金宏柱;任建宁;吴云川;史曙生

    目的:观察艾灸对力竭运动小鼠肌糖原、肝糖原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运动组、艾灸组、对照组,经过一个灸程后(20次),测定各组力竭运动后第三天的肌糖原、肝糖原含量.结果:各组小鼠肌糖原无差异(P>0.05);艾灸组小鼠肝糖原高于运动组(P<0.0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艾灸能有效地促进力竭运动小鼠肝糖原的恢复.

  • 大豆异黄酮对力竭运动大鼠血脂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作者:刘春棋;肖海;江丽霞;黄志华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力竭运动大鼠血脂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大鼠游泳运动训练至力竭后测定大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活性及血糖(BS)、丙二醛(MDA)和全血血红蛋白(Hb)的含量.结果:大豆异黄酮能使力竭运动大鼠总胆固醇的含量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显著升高;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显著下降;SOD活性、BS、Hb含量显著升高;MDA含量、GOT活性显著下降.结论:大豆异黄酮对力竭运动大鼠可显著降低血脂、清除运动产生的脂质过氧化物和提高BS、Hb含量.

237 条记录 9/12 页 « 12...45678910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