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生存质量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熊磊

    目的 分析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生存质量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82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运用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与生存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除健康状况、躯体疼痛外)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丁妮;刘晓梅;卢晓娥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100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组与针对性护理组,各50例.常规护理组予以常规方法护理,针对性护理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两组均进行7 d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7 d,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降低,Fugl-Neyer运动量表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升高,且针对性护理组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针对性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综合性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杨清亚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n=40,术后常规护理)和综合组(n=40,术后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情绪状态、病情状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死亡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护理1周后,两组SAS、SDS评分均降低,且综合组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1周后,两组GCS评分均升高,APACHEⅡ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常规组(P<0.05).综合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NFD评分均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均升高,且综合组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综合性护理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负面情绪、病情及预后.

  •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王琼

    目的 研究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80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疗效及从昏迷至清醒所用时间.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从昏迷至清醒所用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给予患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加快患者的苏醒速度,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减少并发症,值得推荐.

  • 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作者:樊乐;于祎璞;张军侠;李筱婷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96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早期康复组,各48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早期康复组增加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早期康复组的外周血EPCs、SDF-1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早期康复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早期康复组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梗死偏瘫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恢复,进一步改善患者疾病治疗效果.

  •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作用研究

    作者:赵媛兰;陈彩虹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将80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80例患者均于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其中观察组40例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40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情况。结果: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SDS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DS评分与Barthel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能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绪,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

  • 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效果分析

    作者:盛淑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科室接受治疗的脑栓塞后抑郁患者100例,入组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单双数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行为护理和认知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后抑郁情况(NFA)评分分别为10.28(s=2.19)和16.81 (s=3.9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后肢体功能(FMA)评分分别为60.85(s=12.04)和40.57 (s=9.8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分别为82.56(s=7.53)和70.42(s =5.9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行为护理和认知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情况,从而促使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 互动式健康教育对脑梗死患者认知行为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作者:夏金菊

    目的:研究互动式健康教育对脑梗死患者认知行为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住院脑梗死患者124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互动式健康教育。采用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SS-QOL),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以及巴式指数(BI),分别评价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实施互动式健康教育后,观察组 SS-QOL 12个领域的评分:语言(80.52±12.12)分、自理能力(74.45±14.21)分、社会角色(75.98±10.21)分、工作/劳动(70.56±9.45)分、思维(80.45±10.21)分、活动能力(72.23±11.21)分、精力(72.34±10.56)分、情绪(83.34±12.38)分、个性(76.43±10.22)分、上肢功能(69.13±10.11)分、家庭角色(73.24±10.21)分、视力(75.43±10.33)分,平均(75.34±10.94)分,均优于自身干预前和干预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 P <0.05)。NIHSS 评价情况显示,干预后观察组轻度神经功能障碍40例(64.5%),中度神经功能障碍17例(27.4%),重度神经功能障碍5例(8.1%),均优于自身干预前和干预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Barthel 指数评价情况显示,干预后观察组轻度自理障碍患者24例(38.7%),重度自理障碍患者22例(35.5%),优于自身干预前和干预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结论互动式健康教育在改善脑梗死患者生存质量、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效果显著。

  • 家庭参与式早期系统康复管理对脑梗死患者恢复期神经功能改善的效果评价

    作者:郭小燕

    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式早期系统康复管理对脑梗死患者恢复期神经功能改善效果.方法:选取绍兴市中心医院104例脑梗死患者并随机分组,应用神经内科常规康复管理的52例为对照组,应用家庭参与式早期系统康复管理的52例为实验组,观察各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等管理效果并比较差异.结果:管理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ADL评分均相近(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管理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NIHSS评分、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应用家庭参与式早期系统康复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恢复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具有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升等重要意义.

  • 奥格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急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及神经功能状态研究

    作者:赵晓萍;孔华卿;应杰

    目的:探讨奥格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急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及神经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选自2014年2月-2015年4月期间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88例急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94)与对照组(n=94).两组均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在低分子肝素钙基础上结合奥格扎格雷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S)、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脑血流指标水平变化,及药物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17%)高于对照组(70.21%)(P<0.05);两组NIS评分对比治疗后低于治疗前(P<0.05),ADL评分对比治疗后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NIS评分对比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对比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Vm、PSV、PI对比治疗后高于治疗前(P<0.05),而RI对比治疗后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Vm、PSV、PI对比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而RI对比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药物副作用.结论:奥格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可改善急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状态,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疗效显著.

  • 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焦虑的神经功能及康复效果研究

    作者:王莹

    目的:分析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脑卒中后抑郁/焦虑的神经功能及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5月接受治疗的50例脑卒中后抑郁/焦虑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HAMD/HAMA评分、SSS评分与BI指数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0%),两组患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的HAMD/HAMA评分(9.11±1.36分、11.89±1.45分)低于对照组(8.89±1.35分、9.87±1.37分),观察组患者SSS评分(7.11±1.36分)低于对照组(9.89±1.45),观察组BI指数(9.89±1.45分)高于对照组(80.8±11.3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4.27士1.04分)低于对照组(6.75±1.2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后抑郁/焦虑的患者,能够缓解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减少神经功能损伤,提高康复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桂哌齐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作者:于冰;俞娉;吴春丽

    目的:探讨桂哌齐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8月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钴胺治疗,研究组给予桂哌齐特治疗.对比治疗后临床效果,记录患者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腓神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变化,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总有效为72.5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正中神经、腓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提高,研究组(50.45±6.45 MPa/s、42.12±5.02MPa/s)高于对照组(45.28±5.80 MPa/s、37.12±4.88 MPa/s),P<0.05;治疗后,患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等表达水平均有提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患者丙二醛均有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有降低,研究组(4.02±0.78 mmol/L、6.45±1.28 mmol/L)低于对照组(5.45±0.56mmol/L、7.80±1.40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25.00% (P<0.05).结论:给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桂哌齐特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机体氧化应激反应,降低血糖,改善预后,提高治疗效果.

  • 自我效能理论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赵燕萍;郭璐漪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理论应用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诸暨市人民医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12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应用自我效能理论实施护理干预.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抑郁程度和神经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抑郁程度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干预前显著下降,观察组干预后抑郁程度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自我效能理论实施护理干预可有助于更好的改善患者抑郁状况,加速其康复,从而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 益肾化痰汤联合针刺治疗对卒中患者语言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作者:张志兰;侯宝国;孙金华;杨海彬;杨丽美

    目的:观察益肾化痰汤联合针刺治疗对卒中患者语言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卒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Schuell语言训练,试验组患者采取益肾化痰联合针刺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语言功能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6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CRRCAE)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的CRRCAE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RCAE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化痰汤联合针刺治疗对卒中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语言功能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 丁苯酞联合奥拉西坦对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林波克

    目的:研究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采取丁苯酞与奥拉西坦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2016年2月-2017年5月收治患者215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两组.其中采取丁苯酞与奥拉西坦108例为研究组,另107例采取奥拉西坦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比较两组认知功能、NIHSS、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认知功能、NIHSS、生活质量评分低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35%,与研究组的6.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采取丁苯酞与奥拉西坦治疗效果明显,可快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并提高认知能力,避免不良反应产生,安全性高.

  • 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杨琳

    目的:探讨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1例.对照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研究组进行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结果:术后,对照组NIHSS评分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预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可有效减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改善预后.

  •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尿激酶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不良反应

    作者:董沛华;张淑雯

    目的:研究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尿激酶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不良反应.方法:收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治疗组使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NIHSS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比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果: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并且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促进患者的康复.

  • 神经保护剂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作者:金旺明

    目的:研究并探讨神经保护剂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神经保护剂治疗.治疗2周后,对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神经保护剂进行治疗,不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还具有可靠的安全性.

  • 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对脑梗死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作者:王静;张洪波;卫欣荣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对脑梗死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收治脑梗死后抑郁患者100例,使用随机双盲法将100例均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49.62±6.21)分、SDS评分(49.81±4.12)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9.56±5.21)分;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57.72±6.21)分、SDS评分(55.82±2.82)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5.82±2.84)分.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状况优于对照组.结论:脑梗死后抑郁患者接受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提升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状况,具有临床治疗意义与应用价值.

  • 急性脑梗死降血压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探讨

    作者:黄德建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降血压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按照是否降压治疗和降压的不同时间将患者分为6组.比较各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降压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要明显优于未降压组患者(P<0.05).在24 h内进行降压治疗会对患者的神经功能产生损伤,在入院1~5 d内进行降压治疗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没有明显影响,在入院5d之后进行降血压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效果较好.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降血压治疗对其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4406 条记录 6/221 页 « 12345678...2202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